在成長中感恩 在感恩中成長——「讀黨報文章·講經典故事」親子...

2021-01-08 湖南在線

華聲在線(新湖南客戶端訊·華聲在線記者 胡晴 視頻 龍力 柳心儀 攝影 李雲建)「讀黨報文章,知曉國家大事;講經典故事,傳承優秀文化。」10月13日上午,由交通銀行、碧桂園支持的首屆「郵政杯」湖南日報朗讀者大賽,在長沙望城區的碧桂園培文府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社會實踐親子活動,本次活動以「感恩」為主線,由「讀黨報文章、即興演講、親子書信祝福、免費贈送報刊」等四個部分組成。

長沙市明德華興中學1812班43名同學通過讀黨報引發感想並進行即興演講,在「學而思」的過程中完成了一場震撼心靈的精神洗禮。此次活動的評委有老師劉霞、劉卓倩、彭璐璐、張慧,家長代表有周以非媽媽、魯家運媽媽。

感恩祖國,兩代人齊聲讀黨報

上午9時,碧桂園長沙西城市公司執行副總裁、碧桂園培文府項目總經理周強在開幕辭中表示,黨報是黨和人民聯繫的重要紐帶,讀黨報文章,講經典故事,讓同學們了解周圍發生的事情,了解我們國家的進步與成果,開闊孩子們的眼界,同時也是對我國優秀文化的良好傳承。

比賽開始,臺上依次迎來了每組6大6小共7組參賽隊伍。家長與同學們來到臺上,聲情並茂地齊聲朗讀2019年10月1日的《湖南日報》8版頭條《今日之中國,亦為世界之中國》。此文一共7個段落,每段由6名家長6名孩子一起朗讀。同學們稚嫩的聲音,家長們高亢的聲調,久久在上空迴響。

下臺後,記者對他們進行了隨機採訪。當談到有何感想時,夏啟涵同學落落大方地回道,「能激發我們學子的愛國之情,能提高我們的膽識和提升自己的即興演講能力。讀黨報讓我深深感受到祖國的強大、繁榮、昌盛來之不易,是無數革命先輩和英雄們不怕流血犧所換來。」

「兩代同臺讀黨報拉近了兩代人的距離,讓親子共讀時光變得特別美好。同時能感受到孩子對國家的愛多了一份深刻感。」張曄家長激動地說。

第二個環節是「即興演講」,主持人以「講經典故事」向現場發出邀請。臺下同學們響應熱烈,43名同學中有35名報名。不過短短十幾分鐘的準備工作,同學們便根據自己的理解,緊緊圍繞著「在成長中感恩,在感恩中成長」主題展開了演講。

同學們充分將情緒融入其中,時而激昂,時而低沉,他們用飽含深情的語言向在場的觀眾講述著對革命烈士的緬懷對對偉人的敬仰之情。有紅軍長徵的動人小故事,革命年代中的英雄,最美奮鬥者的精彩瞬間,更有「共和國勳章」獲得者袁隆平……

感恩父母,孩子們寫下「悄悄話」

演講結束後,臺上多了一個「不速之客」——綠色郵筒。湖南郵政公司的工作人員宣布了一個特別的消息,同學們與家長們各領一張親子明信片,給對方寫上「悄悄話」,並投入郵筒。以回歸古樸的文字形式,開啟一段跨越時空的對話。

李子豪家長特別興奮,「高科技的迅速發展,智能化的不斷普及,一封信轉瞬間就可通過電腦手機傳遞給對方。綠色的郵筒對於孩子們而言,似乎有些陌生。對於家長們而言,承載了太多美好回憶。」

「爸爸媽媽,我有很多缺點,但你們也是。我們應該經常作批評與自我批評,這樣我們才會更優秀。」唐圓舒同學書寫的內容讓大家捧腹不已

談到「悄悄話」創意,中國郵政長沙市分公司開福區分公司工作人員喬青有些自豪,「書信表達是一種非常浪漫的表達情感的交流方式。現代社會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溝通交流卻越來越少……本次活動,中國郵政在現場為家長和孩子們準備的互留贈言、寄語環節,就是想讓大家用傳統的書信形式來傳達各自的真情實意,說出平時不敢說,沒時間說的話語。」

明信片寫完,比賽結果也出來了。親子讀黨報前三名:賀恩桐小組、王思叡小組、龍勃安小組。即興演講中,張曄拔得頭籌,榮獲一等獎;杜雨橦、王思叡、唐圓舒榮獲二等獎:張雨沁、周以非、龍勃安、李子豪、魯家運、賀恩桐、肖雨欣均獲三等獎。

1812班語文老師劉卓倩作了專業點評,「同學們表達清晰,講述流暢,還結合身邊感人的事例,表達了對時事知識紅色經典的理解,展示了孩子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刻的認識。或許他們的語言不是那麼深刻,但講述的故事足以讓人聽之動容;他們的文採不是那麼出眾,但流露的真情足以讓我們感到驕傲。」

「中學生時事教育也是強大的愛國主義教育,可引領學生在『誦』中求『思』,『賽』中求『知』,促進同學們思想素養的整體提升,進而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希望『在感恩中成長,在成長中感恩』成為同學們日常學習、生活中的一種新常態。讓愛的暖流吹進了學校和家庭的每個角落。」班主任劉霞老師直言這種活動特別有意義。

長沙市明德華興中學黨總支書記朱雙華對同學們踴躍上臺主動發聲作出了肯定,「在老師們的教育、引導下,朗讀黨報與即興演講是陶冶情操、傳播思想、傳遞情感、傳承精神的一項活動。讓我們欣慰的是,同學們在學習繁忙的閒暇,能從自身實際,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闡釋了自己對新時代出現新的責任與使命的認識。在十三四歲這個敏感時期,你們表現真的很棒。我們作為家長,應該要少說多聽,少說多做;遠離嘮叨,遠離說教。」

感恩社會,承辦方免費贈報刊

活動快結束時,碧桂園培文府給大家帶來了好消息,現場訂閱雜誌免費送給孩子們。臺下頓時沸騰起來,同學們興奮地填上了自己的名字,訂閱英語類雜誌與課外讀物《放學後》。

當記者問及周強先生為什麼要送雜誌,他風趣地回答,「我們不僅關愛孩子,也關注孩子們的成長。《放學後》是一本定位於素質教育,被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推薦的優秀少兒期刊。《放學後》小學生,重在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讓想像力從幻想中生發。《放學後》中學生,重在培養孩子的思辨能力,正確認識世界、感知自我。我們培文府主推的兩個戶型,不僅價格讓人驚喜,而143 ㎡的4室2廳,115 ㎡的3室2廳,適宜三代同區住,距離『一碗湯』,孝心代代傳。這次活動、《放學後》雜誌跟我們樓盤理念不謀而合,都有『感恩』概念,我們自然要慷慨解囊……」

周強先生還介紹道,碧桂園培文府,作為河西的府系教育品質樓盤,根據望城區2019年學區劃分,碧桂園培文府中、小學劃分為長沙市一中(金山橋學校)、星城實驗二小。小區內自帶9班制幼兒園,近鄰約242畝教育規劃用地,長郡月亮島實驗中學、觀音巖九年制學校距離也不遠。周邊書香四繞,孩子們上學無憂。

相關焦點

  • 《感恩的故事》我們需要感恩社會
    今天,小編讀了《感恩的故事》這篇文章,讀完故事掩卷思索,思緒萬千…………  周越,一個年僅13歲的身患白血病的小女孩在《志願捐獻遺體協議書》上鄭重地寫道:為報答社會對我的關愛,我自願將遺體捐獻給醫學研究。她的心願得到法定監護人的支持。當社會上還有人在為自己死後修建墳墓時,一個如花的生命卻要把自己的遺體無償地捐獻出來,讓科學家做實驗,這需要多大的勇氣啊!
  • 感恩節後話感恩
    感恩節後話感恩,校園中需樹尊師長、愛同學之品。孔子在《論語》中講到「行有餘力,則以學文」,他強調要把思想道德教育放在文化知識教育之先,波蘭的居裡夫人和中國的李政道都曾是諾貝爾獎的獲得者,他們感恩老師的故事體現出一種人生態度,告訴我們做人一定要飲水思源。
  • 讀《伊索寓言》的意義是什麼?寶媽回答:讓娃明白成長是一種揭露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讀《伊索寓言》的意義是什麼?寶媽回答:讓娃明白成長是一種揭露《伊索寓言》是古希臘時期的作品,也是歐洲寓言史上最久遠、影響最大的一部寓言集。在《伊索寓言》中,有這麼3篇諷刺人性的故事,短短百餘字的小故事,卻折射出了人性中貪得無厭、陰險狡詐的醜陋面,就像是平地驚雷,敲響在人們心頭。第一篇:碗米養恩人,鬥米養仇人這篇故事告訴我們:做人,應該常常抱著感恩的心。學會感恩,才能知足常樂。
  • 感恩(故事很短,很深)
    路同行,一起成長感恩,是一種生活態度,常懷感恩之心,以德報德,知恩圖報,無愧於心,瀟灑坦然在人世間走一回!聽老闆這麼一講,女孩頓時如大夢初醒,眼淚瞬間奪眶而出!她顧不得吃剩下的半碗面,立刻飛奔回家。才到家門前的巷口,女孩遠遠地看到媽媽,正焦急地在門口四處張望,她的心立刻揪在一起!女孩感覺有一千遍一萬遍的對不起想對媽媽說。但她還沒來得及開口,就見媽媽已迎上前來:「哎呀!你一整天跑去哪裡了啊?急死我了!快進家把手洗一洗,吃晚飯了。」
  • 細數感恩的故事,感恩不走形式
    感恩節雖然不是中國的節日,但「感恩」是人類文明的一種普世價值,是人與人之間的一種相幫相愛的處世理念。「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細數中國歷史上有關感恩的故事,深深刻在骨子裡的感恩~~一飯千金韓信少年時家中貧寒,父母雙亡。每天到河邊去釣魚充飢。有一個老婆婆婆見他餓得骨瘦如柴,便把自己的飯分一些給他吃。
  • 中國式催淚經典,演繹溫情與感恩的故事
    電視劇《暖春》是2008導演烏蘭塔娜所執導的一部苦情劇,該片可以說在國民心目中有著一定的地位,作為經典的催淚佳片,很多人都對裡面那位的老人有著深刻的印象,其樸實真誠的善意感染著過這部作品的每一個人。劇中故事所發生的背景是中國20世紀八十年代,那個時代是中國正在經歷的一個漫長的過渡期,與舊社會相對比那時候的人們溫飽都有所著落民風淳樸而善良。但是在一些地區由於文化的差異,貧富階級的不對等,很多老百姓都用自力更生來換得生活的口糧。對於很多人而言,那段日子或許是清貧的,但是也由此成為很多人的記憶。導演將劇情聚焦到那個時間段,其目的就是通過該劇讚頌了那些心有善念不忘初心的人們。
  • 七歲兒童必讀感恩故事「小和尚和小狐狸」感恩一定要學會!
    本文是每日精品分享原創文章,也是家長們對自己的孩子一定要講的故事之一。大家好,我是每日精品分享的小編,小編很愛看故事,讀故事,也愛給大家分享我所喜歡的故事,溫暖或感人,或是會讓讀者和孩子們感到快樂,有的故事跌宕起伏,有的故事不急不緩,但無一例外都是小編希望家長們能看到,並讀給孩子們聽的故事。
  • 星太奇:奮豆變成了美少女,童話故事吸引人,感恩主題教育開始
    同學們都很高興,於是就拿起自己最想讀的書本開始進行閱讀了,古老師看著同學們認真的樣子覺得很好奇,就想著過去看看同學們都愛讀什麼書。古老師沒想到大家都開始研讀這麼深刻的書籍了,覺得很詫異,這些高深的知識好像自己都沒講過,古老師覺得很欣慰,同學們已經懂事了,開始學習更加專業和高深的東西,而且還是自覺地去學習,這點令讓他佩服。
  • 中國式親子關係:我付出那麼多,為什麼你不懂感恩?
    而媽媽卻覺得她明明是為我好,為什麼我還那麼挑剔,為什麼不懂得感恩。小趙煦不僅沒有得到想要的安慰,還被媽媽罵了一頓,媽媽講的大道理像銅牆鐵壁一樣讓人無力反擊。那一年真是過了一個最糟糕的兒童節。黃博士用了一個經典的例子來解釋這個觀點。
  • 感恩(故事很短,很深)
    感恩,是一種生活態度,常懷感恩之心,以德報德,知恩圖報,無愧於心,瀟灑坦然在人世間走一回!有一個故事說:有一天,有人問一位老先生,太陽和月亮哪個比較重要。那位老先生想了半天,回答道:「是月亮,月亮比較重要。」「為什麼?」「因為月亮是在夜晚發光,那是我們最需要光亮的時候,而白天已經夠亮了,太陽卻在那時候照耀。」
  • 感恩,生命中的遇見
    老理講:「滴水之恩,必湧泉相報。「,雖有比喻之意,卻也深刻彰顯了感恩的重要與分量。現實生活中,學會感恩,懂得感恩,是一個人的態度,更是一個人優秀的品格。I 父母是我們今生最好的遇見,感恩父母天大地大,父母的恩情最大,天地無疆,時光永存,父母的恩情卻只有一世。
  • 年底,感恩生命中遇到的每一個人!
    懂得感恩,才會受人敬、得人助;知恩圖報,才能立足於天地,無愧於心。天大地大,父母恩大古人講:「百善孝為先。」世間第一件大事就是孝順父母,感恩雙親。感謝父母,給予我們生命,耗費無數心力養育成人,我們才有機會體驗生命的每個篇章。鴉有反哺義,羊有跪乳恩,人有報恩情。父母的恩情比山更高,比海更深。
  • 不懂感恩的孩子,比「狼更可怕」?父母這樣做,養育出「暖心兒」
    生活需要一顆感恩的心來創造,一顆感恩的心需要生活來滋養。——王符我們常說父母不要忽視養育方式對孩子成長的影響,但同時也無需過分誇大自己的責任。孩子成長為何種模樣,父母的影響只佔三分之一。但是,若說到「感恩」這個品質,則與父母的養育方式有很大關係。一個孩子,是否懂得感恩,多半由父母的養育方法決定。有人或許會問:「感恩很重要嗎?
  • 聽夏吾卓瑪代表講感恩故事
    作為一名基層人大代表,我想把基層之變和感恩之情帶到北京,傳遞屬於我們民族地區的好聲音。」3月5日下午,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青海代表團全體會議上,身著藏族服飾的全國人大代表、同仁縣自來水公司職工夏吾卓瑪用真摯的語言分享著關於基層群眾感恩黨和政府的故事。
  • 常懷感恩之心,常念相助之人!——給孩子存的感恩小故事
    一路上,它要克服疲憊和疾病,躲過海豹,鯨魚等天敵,只為與它生命中的恩人相聚。生命如此短暫,人類只顧傷心,爭吵,斤斤計較,而這隻憨笨的小獸比誰都明白要抓緊時間去愛和感恩.都說常懷感恩之心,常念相助之人,常存敬重之意,常憶相聚之緣!漂母一飯之恩此典故出自《史記·淮陰侯列傳》:「信釣於城下,諸母漂,有一母見信飢,飯信,竟漂數十日。」
  • 《故事裡的中國》胡歌劉濤重演經典感恩革命先輩
    《故事裡的中國》胡歌劉濤重演經典感恩革命先輩 2019-10-14 16:46:37 來源:中國青年網  |  作者:佚名 | 字號:A+ | A- 10月13日晚八點,央視繼《朗讀者》《國家寶藏
  • 張春賢給孩子們講故事:「學生最應學會感恩」
    常常在媒體上看到他忙碌  的身影,可是今天,我們只想請他作為大朋友,給我們講他小時候的故事,分享「六一」兒童節的快樂。   「張伯伯來了!」不知誰喊了一句,我們一窩蜂衝到張伯伯面前,願望也隨即變成了現實。  張伯伯小時候沒有玩具  一見到我們,張伯伯連忙放慢了腳步。他比我們想像中還要高大,還要親切。
  • 我與石嘴山微故事丨感恩石嘴山 感恩石嘴山人
    感恩生命中遇到的那些石嘴山人正是他們幫我度過了那段艱難的歲月1973年,我漂泊到西北,在原石嘴山碳素廠農場從事農工6年,一直堅持到1976年報上農業戶口。1978年,我自學高中,連續參加1979年、1980年的高考,均以幾分之差落榜。1979年,我招工到煤礦,成了一名採煤工。
  • 感恩,故事很短,道理很深
    有一個故事說:有一天,有人問一位老先生,太陽和月亮哪個比較重要。那位老先生想了半天,回答道:「是月亮,月亮比較重要。」聽老闆這麼一講,女孩頓時如大夢初醒,眼淚瞬間奪眶而出!她顧不得吃剩下的半碗面,立刻飛奔回家。
  • 感恩(故事很短,道理很深)
    有一個故事說:  有一天,有人問一位老先生,太陽和月亮哪個比較重要。那位老先生想了半天,回答道:「是月亮,月亮比較重要。」  「為什麼?」  「因為月亮是在夜晚發光,那是我們最需要光亮的時候,而白天已經夠亮了,太陽卻在那時候照耀。」  你或許會笑這位老先生的糊塗,但你不覺得很多人也是這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