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數感恩的故事,感恩不走形式

2021-01-08 墨權

1620年,著名的"五月花"號船滿載不堪忍受英國國內宗教迫害的清教徒102人到達美洲。1620年和1621年之交的冬天,他們遇到了難以想像的困難,處在饑寒交迫之中,冬天過去時,活下來的移民只有50多人。

在印第安人的幫助下,移民們終於獲得了豐收,在歡慶豐收的日子,按照宗教傳統習俗,移民規定了感謝上帝的日子,並決定為感謝印第安人的真誠幫助,邀請他們一同慶祝節日。

1863年,美國總統林肯宣布每年十一月的第四個星期四為感恩節。感恩節慶祝活動便定在這一天,直到如今。屆時,家家團聚,舉國同慶,其盛大、熱烈的情形,不亞於我們過春節。

感恩節雖然不是中國的節日,但「感恩」是人類文明的一種普世價值,是人與人之間的一種相幫相愛的處世理念。「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細數中國歷史上有關感恩的故事,深深刻在骨子裡的感恩~~

一飯千金

韓信少年時家中貧寒,父母雙亡。每天到河邊去釣魚充飢。有一個老婆婆婆見他餓得骨瘦如柴,便把自己的飯分一些給他吃。韓信後來追隨劉邦,建功立業,被封為王,被封為淮陰侯後始終沒忘漂母的一飯之恩,派人四處尋找,最後以千金相贈。

銜環結草,以報恩德

結草與銜環都是古代報恩的傳說,出自《左傳》。前者講一個士大夫將其父的愛妾另行嫁人,不使殉葬,愛妾的父親為替女兒報恩,將地上野草纏成亂結,絆倒恩人的敵手;後者講有個兒童挽救了一隻受困黃雀的性命,黃雀銜來白環四枚,聲言此環可保恩人世代子子潔白,身居高位。後將二典故合成一句,比喻受人恩惠,定當厚報,生死不渝。明朝時馮夢龍在《醒世恆言》中寫道:大恩未報,刻刻於懷。銜環結草,生死不負。

知遇之恩

春秋時期,俞伯牙擅長彈奏琴弦,鍾子期擅長聽音辨意。無論伯牙彈琴的時候心裡想到什麼,鍾子期都會清楚地道出他的心聲這使得伯牙驚喜異常。二人因此結為知音,聽到子期因病去世,伯牙痛惜傷感,摔破了古琴,從此不再撫琴彈奏,以謝平生難得的知音。

慈母之恩

唐代詩人孟郊曾寫下《遊子吟》一詩: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感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流淌在我們每一個人的血液中,滲透在我們的品格中,因為感恩,所以我們懂得愛人;因為感恩,所以才感覺到溫暖。不要吝嗇言語,羞於表達,何不趁著今天,對身邊的人說一聲感謝。

相關焦點

  • 《感恩的故事》我們需要感恩社會
    今天,小編讀了《感恩的故事》這篇文章,讀完故事掩卷思索,思緒萬千…………  周越,一個年僅13歲的身患白血病的小女孩在《志願捐獻遺體協議書》上鄭重地寫道:為報答社會對我的關愛,我自願將遺體捐獻給醫學研究。她的心願得到法定監護人的支持。當社會上還有人在為自己死後修建墳墓時,一個如花的生命卻要把自己的遺體無償地捐獻出來,讓科學家做實驗,這需要多大的勇氣啊!
  • 一個感恩的故事
    一個感恩的故事劉昌剛魏巍武陵,蓮臺山下
  • 在成長中感恩 在感恩中成長——「讀黨報文章·講經典故事」親子...
    第二個環節是「即興演講」,主持人以「講經典故事」向現場發出邀請。臺下同學們響應熱烈,43名同學中有35名報名。不過短短十幾分鐘的準備工作,同學們便根據自己的理解,緊緊圍繞著「在成長中感恩,在感恩中成長」主題展開了演講。
  • 感恩節後話感恩
    在當今中國,市場經濟快速發展和多元化文化氛圍的背後,我們更多的是「拿來用」的心態和崇洋的追捧,形式上的內容越來越多,精神內涵越來越少,逐漸使「感恩」的意義變了味兒、走了樣。如何能夠體現出我們傳統文化與西方「感恩」相融的中國式「感恩」, 特別是如何在未成年人中形成尊師重教,孝老愛親,立德行善的感恩意識,儼然成為當今很多專家學者討論的話題之一。
  • 一個感恩的小故事
    人世間有很多故事,但這個故事我總是時常想起。
  • 常懷感恩之心,常念相助之人!——給孩子存的感恩小故事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2011年,一隻被海上洩漏石油嗆得奄奄一息的小企鵝,漂流到巴西裡約熱內盧附近的一處海島漁村,被71歲的老漁民若昂花了一周時間清洗,活了下來。在確定企鵝完全康復後,將它放歸大海。然而無論怎樣,企鵝…都不走。兩個老夥計相處了11個月之久,企鵝突然不見了。
  • 懂得感恩,才能走得更遠
    懷著感恩的心態工作的人,真好! 這樣的人無論多忙多累,內心一定是溫暖滿足的。因為滿足,所以快樂,工作起來自然也就不累了。 海濤法師曾說: 「用報恩的心,來做服務的工作,便不會感到倦怠與疲累。」當你用一顆感恩的、快樂的心,投入到工作中去時,你就會主動挖掘自身蘊藏著的內在的活力、熱情和巨大創造力,工作業績自然也會大幅提升。
  • 不聽話就是不知感恩?那些不懂得感恩的孩子,最後都怎麼樣了
    這個話題引起了評論區兩種觀點的爭論,一些家長認為,孩子這個年紀自我意識逐漸完善,情緒卻難以控制,出現這種情況和感不感恩無關。另一些家長卻認為,孩子要從小培養感恩意識,現在都不「孝順」以後可怎麼辦。甚至有人說,應該讓孩子好好學學《弟子規》,這樣才能知道父母養大自己多不容易,任何時候都要心懷感恩。
  • 我與石嘴山微故事丨感恩石嘴山 感恩石嘴山人
    感恩生命中遇到的那些石嘴山人正是他們幫我度過了那段艱難的歲月1973年,我漂泊到西北,在原石嘴山碳素廠農場從事農工6年,一直堅持到1976年報上農業戶口。1978年,我自學高中,連續參加1979年、1980年的高考,均以幾分之差落榜。1979年,我招工到煤礦,成了一名採煤工。
  • 一顆紅心兩種準備:既感恩又不感恩
    君不見世界上幾乎所有的悲劇,都與不懂得感恩有關。每天化三分鐘時間感恩,時間不長,但效力很大。它能平息怒火,遏制衝動,換位思考,寬容諒解。在體會到親人為自己操心、操勞,親朋同事乃至陌生人為自己付出愛心的同時,也能發現,原來,記住別人所做的一切,充滿感激地去回報,就會得到更多的快樂和愛。 再說人不要有感恩之心。 感恩有上面說的重要意義,為什麼又說人不要有感恩之心呢?
  • 感恩(故事很短,道理很深)
    ,是一種生活態度,常懷感恩之心,以德報德,知恩圖報,無愧於心,瀟灑坦然在人世間走一回!  有一個故事說:  有一天,有人問一位老先生,太陽和月亮哪個比較重要。那位老先生想了半天,回答道:「是月亮,月亮比較重要。」  「為什麼?」  「因為月亮是在夜晚發光,那是我們最需要光亮的時候,而白天已經夠亮了,太陽卻在那時候照耀。」  你或許會笑這位老先生的糊塗,但你不覺得很多人也是這樣嗎?
  • 感恩(故事很短,很深)
    路同行,一起成長感恩,是一種生活態度,常懷感恩之心,以德報德,知恩圖報,無愧於心,瀟灑坦然在人世間走一回!一整天她都在外面閒逛,肚子餓得咕嚕咕嚕叫,但偏偏又沒帶錢出來,可又拉不下臉回家吃飯。一直到了晚上,她來到一家麵攤旁,聞到了陣陣香味。她真是好想吃一碗,但身上又沒錢,只能不住的吞口水。忽然,麵攤老闆親切的問:「小姑娘,你要不要吃麵啊?」女孩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坐下來。不一會兒,面來了,她吃得津津有味,並說:「老闆,你人真好!」老闆說:「哦?怎麼說?」
  • 感恩每一天,用心每一天
    感恩果友們的一路陪伴感恩果友們的厚愛感恩相識感恩相遇感恩相知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就在汝心頭你若安好便是晴天你若精彩萬物可愛小縣城的風景山川異域,日月同天這世間本能走路,走得人多了,便成了路這世間本沒有大城市小城市,聚的人多了便是大城市,聚的人少了便是小城市這世間本沒有風俗,大家都喜歡,都傳承,變成了風俗。大家都不喜歡了,都摒棄了,便成了過往的風俗。
  • 感恩故事丨美好始於感恩(二)
    感恩節了,周圍都洋溢著溫馨、感恩的氣氛。我們身邊有很多很多值得感謝的人,感謝陪伴你的愛人情侶,感謝照顧你的同事朋友,也感謝自己披荊斬棘所向披靡。      我想感謝我的母親,一個人含辛茹苦拉扯我們姐妹兩個,在可以安享晚年的時候來到陌生的城市幫忙帶孩子,學習怎麼坐地鐵,怎麼用支付寶,怎麼用微信,很努力的適應城市的生活,為我們解決後顧之憂。
  • 感恩(故事很短,很深)
    感恩,是一種生活態度,常懷感恩之心,以德報德,知恩圖報,無愧於心,瀟灑坦然在人世間走一回!有一個故事說:有一天,有人問一位老先生,太陽和月亮哪個比較重要。那位老先生想了半天,回答道:「是月亮,月亮比較重要。」「為什麼?」「因為月亮是在夜晚發光,那是我們最需要光亮的時候,而白天已經夠亮了,太陽卻在那時候照耀。」
  • 感恩是愛的源泉!校長用8個真情故事教育學生做一個感恩的人
    不懂感恩的人,永遠不會懂得愛,也永遠得不到別人的愛。只有懂得感恩,才能心中有愛;只有心中有愛,你才能走得更遠。一感恩是愛的根源有這樣一個故事:兩個行走在沙漠裡的商人,已行走多日,在他們口渴難耐的時候,碰到了一個趕駱駝的老人,老人給他們每人半碗水。
  • 感恩,故事很短,道理很深
    有一個故事說:有一天,有人問一位老先生,太陽和月亮哪個比較重要。那位老先生想了半天,回答道:「是月亮,月亮比較重要。」女孩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坐下來。不一會兒,面來了,她吃得津津有味,並說:「老闆,你人真好!」
  • 感恩不等於立即報恩,感恩教育的真面目是功利,誤信只會毀了孩子
    一哭二跪式的感恩教育再次走進了校園,騙子們把自己包裝成大師,然後伴隨煽情的音樂去批判孩子們不懂事,自己父母多不容易,還不忘給自己冠名什麼所謂的公益。參加完的學生和家長哭得稀裡譁啦的,最後都乖乖的自掏腰包不是高價買書就是報好幾萬的課程。前幾篇內容我講了一個話題,就是當孩子如果不能從內心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任何說教都毫無意義。
  • 七歲兒童必讀感恩故事「小和尚和小狐狸」感恩一定要學會!
    本文是每日精品分享原創文章,也是家長們對自己的孩子一定要講的故事之一。大家好,我是每日精品分享的小編,小編很愛看故事,讀故事,也愛給大家分享我所喜歡的故事,溫暖或感人,或是會讓讀者和孩子們感到快樂,有的故事跌宕起伏,有的故事不急不緩,但無一例外都是小編希望家長們能看到,並讀給孩子們聽的故事。
  • 聽夏吾卓瑪代表講感恩故事
    作為一名基層人大代表,我想把基層之變和感恩之情帶到北京,傳遞屬於我們民族地區的好聲音。」3月5日下午,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青海代表團全體會議上,身著藏族服飾的全國人大代表、同仁縣自來水公司職工夏吾卓瑪用真摯的語言分享著關於基層群眾感恩黨和政府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