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房就不結婚?當代年輕人的婚戀觀,你和他們想的一樣嗎?

2020-09-05 百合網

在今年大熱的電視劇《安家》的片尾曲中有一句這樣的歌詞,「我只想慢慢收拾心愛的收藏,拼裝成暖暖的櫥窗,把治癒的荒涼寫了很久的藥方,定格成回家方向」,與之相呼應的片頭曲則是「這裡的People,都爭做自己的Hero,為了機會絕對不等候,這是我的家,這是我的城市,這是我們的驕傲」。可以發現,無論是歌詞裡溫暖的歸屬還是拼搏的方向,中國人都給家賦予了超過房屋本身的意義,而不再是原來冰冷的鋼筋水泥。


從11年前的《蝸居》到今年的《安家》,都可以看出圍繞房子而展開的婚姻、家庭等問題,越來越多人把房屋和「婚姻」、「穩定」、「未來」等詞彙捆綁在一起。


8月25日,百合佳緣集團正式對外發布七夕婚戀觀報告——《婚前婚後的那些事兒》(下稱《報告》),報告從隱私、經濟、生育、家庭四個維度討論了男女在不同時期針對不同問題的觀念差異,揭示了親密關係中,不同固化思維引發的對「公平」的討論。其中《報告》數據顯示:74%的女性和45%的男性只接受「買房結婚」;其中東北女性「買房結婚」的意願尤其強烈,比例高達85%,而華南地區「買房結婚」意願相對較弱,37%的男性和67%的女性支持「買房結婚」。

在傳統文化裡,一直以來都十分重視宗族和家庭的關係,而作為宗族象徵的宗祠在南方尤其常見。追溯其歷史可以發現自從南北朝經濟中心開始南移之後,南方經濟水平提升,為了加強宗族連接進而修建宗祠。而北方因為飽受戰亂之苦,經濟水平與南方逐漸拉開差距,各宗族之間的聯繫自然也隨之減少。


這種差異從《報告》也可以看出,華南地區67%的男性和48%的女性表示「婚後願意與對方父母同住」;但在東北地區僅有21%的女性可以接受「婚後願意與對方父母同住」。


結合《報告》數據分析,東北女性堅持「買房才結婚」原因之一或許是不願意「婚後與對方父母同住」。對此,百合佳緣集團情感研究院督導師談檀表示,隨著女性受教育程度越來越高,女性賺錢能力也在不斷提升。經濟獨立決定了人格獨立,這也區別了以往大眾對女性的認知,讓女性在社會中有了更多的話語權和機會。


另外,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深圳市商品房平均銷售價格54132.44元/平方米,而瀋陽市的2018年商品房平均銷售價格為8892.07元/平方米。高房價或許也是華南地區男女「願意接受與對方父母同住」的原因之一。


納採、聞名、納吉、納徵、請期、初期為古代六道婚禮習俗。隨著現代社會的進步,只有後面四道程序被一些重視傳統的地區保存了下來。其中納徵則是先納聘才而後成婚,意思是男方往女方家送聘禮,這也是很多準備結婚的男女產生矛盾的主因之一。

近日,北方某市中級人民法院結合近年來的社會現狀和審判實際,制定出臺了《市中級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婚約財產糾紛案件的裁判指引(試行)》,意在減少因彩禮問題引起的矛盾紛爭。這也表示對結束戀愛關係準備步入婚姻的男女來說,生活不再只是彼此,關注點更多集中到了更為實際的金錢問題上面。

結婚意味著融入對方的家庭,對伴侶父母的稱呼在婚後也會從「叔叔阿姨」變成「爸爸媽媽」。不少地區對這一轉變會儀式感地給予「改口費」。報告中可以看到60%女性和48%的男性認為「結婚必需改口費」;而從地區來看,其中東北女性最在意,75%的東北女性認為「改口費」必須要給,而華南女性表示支持「改口費」的佔比最少,僅有43%。

無論是「買房結婚」,亦或是「婚後與對方父母同住」,還是「改口費」等方面,都不僅能看出女性的婚戀觀從過去以男性為主,轉變成了男女平等。而隨著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工作能力的增強,女性與社會、與世界思想逐漸保持一致,包括思想上的獨立、金錢上的獨立。


而在婚姻這一項事關兩個家庭結合的事情上,東北女性顯然更為在意對方的家庭經濟實力。結合國家統計局數據來看,瀋陽市2018年的在崗職工年均收入82067元, 同年深圳市的在崗職工年均收入則為111709元。收入差異或許是造成東北女性婚戀觀更為實際的原因之一。

百合佳緣集團情感研究院督導師談檀表示,以往「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價值觀潛移默化的在人們的觀念裡,並且大部分女性在婚後主要以全職家庭主婦的角色存在於社會生活中,社會的普遍價值觀限制了她們的活動空間和意識發展。因為少了工作的支撐,傳統價值觀中女性被要求承擔家務勞動、照顧家庭的職責,導致女性在情感關係裡處於弱勢地位,沒有足夠的能力提出自己的想法。


然而,隨著受教育程度越來越高,女性的賺錢能力也在不斷提升。經濟獨立決定了人格獨立,逐漸改變了這一的思想。目前社會中,女性不僅要兼顧職場,又要承擔家庭的責任。慢慢的,女性希望在權力的掌控上有更多的訴求,家庭中的地位也越來越高。


另外談檀補充道,「女性需要把控獨立自主意識和傳統價值觀的平衡點,懂得取捨,才能夠正確的、更快的脫單,以及達到婚姻生活的平衡。感情關係裡的尊重和信任是相互的,理解和包容也是互相的,不斷提升自身的情商和溝通能力,將會為情感關係加分不少。」

相關焦點

  • 「低欲人生」不結婚不生育不買房,是什麼奪去了當代年輕人的欲望
    別說你沒談了多久,感情多深,在彩禮房子面前,那些都是扯淡。而如果發展不好的話,可以就需要另外一個時間節點,就是35歲。因為到了35歲,不論是社會經驗還是人際關係,還是賺錢的能力都是大大的提升。就像是荷花定律和竹子定律一樣。可能前幾年看不出來成長,但是到最後的階段就是指數級增長。但是現在這些85後90後們選擇了不結婚,不生育,不買房。這是要鬧哪樣啊?
  • 當代年輕人:不做飯不洗衣,不想被打擾,一人一貓一間房
    最大的願望莫過於:一間房,一個陽臺和一隻貓。現在老一輩人一看到年輕人就會紛紛搖頭,嘴裡還念叨著:不知道現在的年輕人都在想什麼,每天不做飯,餓了就點外賣,平時捧著手機看視頻,只知道傻笑不知道愁。而對此年輕人只想回應:我們不希望自己的生活被打擾,也不曾打擾到別人,只希望過簡單的生活!
  • 珍愛網收費標準2020揭秘當代單身女青年婚戀觀
    珍愛網紅娘針對這個問題進行了系列調研,將權威解析年輕女性婚戀觀。 在傳統婚戀觀中,門當戶對是最為基礎的一點,那麼當代年輕女性是否還認可這個觀點呢?究其原因,和父母的成長背景有關係,九零後的父母,多數都是六零後七零後,在他們成長的那個階段,中國剛剛進行了一系列運動,原有的封建社會階層被打破,人與人之間的差距並不是很大,加上那個年代並沒有學區房這種概念,多數人在物質上是分不出高下的,所以父母會認為人品和真心才是最重要的。
  • 「調查」這些年輕人為何不結婚?帶你傾聽90後婚戀觀
    單身90後真實婚戀觀又是怎樣的?近日,記者採訪了多位現居南寧的未婚90後以及他們的父母,試圖從中尋找答案。圖為智聯招聘聯合珍愛網發布的《2018年職場人婚戀觀調研報告》中不同城市的單身率排行榜。(資料圖)來源:智聯招聘愛情是錦上添花 緣分可遇不可求沒有經歷80後的特殊歷史背景,也不像00後在多重呵護下成長,90後曾經是充滿爭議的一代。
  • 【調查】這些年輕人為何不結婚?帶你傾聽90後婚戀觀 (2)
    陸先生則說:「結了婚之後,大多數父母就會緊接著催促要小孩,本身對於年輕的小夫妻來說,房貸、車貸等壓力就已經喘不過氣來,要了小孩之後生活質量會下降的很明顯。所以現在的年輕人即使認定了對方是攜手一生的人,有很多也不會馬上結婚,會等經濟實力更穩定一些再考慮這個問題,選擇先『立業』後『成家』。」
  • 為什麼當代年輕人都不願結婚?
    中國有個傳統的詞叫做成家立業,先成家,再立業,可是房子都沒有,哪來的家?現在房價那叫一個貴,一般二三線城市均價至少1萬一平,偏僻點的地方也要六七千一平,而相對於工資而言,兩個月不吃不喝才能買到一平米,以此類推,一年買6平米,10年不吃不喝才能買得起一套60平方的小居室,這讓人怎麼過啊?那有人要說,買不起房工資太低,不知道努力多賺點啊?
  • 年輕人應該如何正確看待愛情和婚姻呢?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機遇和使命。當代青年更有主見,更加獨立,他們開始用自己的方式影響家庭、社會、國家乃至世界。本報今起推出「中國青年觀察」系列報導,與您一起領略新時代的青春風採。「是手機不好玩還是劇不好追?為什麼一定要談戀愛?」「我不想戀愛,只想賺錢」「不談戀愛就沒有煩惱」……對於戀愛,經常有年輕人在網上放出這樣的「狠話」。不少人因此發出「是什麼殺死了年輕人的愛情?」
  • 有緣網發布《後疫情時代大眾婚戀觀報告》,年輕人嚮往婚姻,渴望但...
    今年初,有緣網發布了《疫情下的大眾情感洞察》,深入剖析了疫情下的大眾情感生活,經歷疫情之後,大眾的情感生活和婚戀觀念又發生了怎麼樣的變化,《後疫情時代大眾婚戀觀報告》的發布則向公眾展示了時下年輕大眾新的情感剖面。
  • 結婚這事,年輕人自己做主(中國青年觀察①)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機遇和使命。當代青年更有主見,更加獨立,他們開始用自己的方式影響家庭、社會、國家乃至世界。本報今起推出「中國青年觀察」系列報導,與您一起領略新時代的青春風採。「是手機不好玩還是劇不好追?為什麼一定要談戀愛?」「我不想戀愛,只想賺錢」「不談戀愛就沒有煩惱」……對於戀愛,經常有年輕人在網上放出這樣的「狠話」。不少人因此發出「是什麼殺死了年輕人的愛情?」
  • 當代年輕人為何給錢也不結婚了?
    當代年輕人不想結婚的願望有多強烈?我發了一篇文章,大意是說結婚客觀上可以給人歸屬感,結果網友評論說「女孩子結婚後就沒有家了」「結婚後完全失去自我了」……除了各種吐槽婚後生活的不如意,還有一大片恐婚恐育的……一片倒的評論區讓人不得不感嘆:這年頭,勸人結婚,還天打雷劈了?
  • 他們也很難!壓垮當代大多數普通家庭年輕人的三座大山是什麼?
    聲明一下:父母家人身在權貴的,根本不用為物質和房子車子有半點操心的,家裡有礦的,家財萬貫的,錢多得怎麼花都花不完的,點開此文看完這段話你可以退出了,本文觀點與你無關!不論你是中年人還是青年人!現在這個時代壓力大不大?
  • 當代年輕人的婚姻現狀和出路
    每個時代都有其特色獨有的東西,今天聊聊當代年輕人的婚姻現狀和出路。另外,對於父母來說,他們所認為的婚姻觀不僅僅是孩子結婚那麼簡單,年輕人和他們之間由於隔代,所以能交流的比較少,所以他們大多數內心很孤獨,越上年紀,這種心理需求就越強烈。
  • 羨慕Papi醬過年各回各家的婚戀觀嗎?先問問自己口袋裡有沒有錢
    因為在傳統觀念裡,結婚前雙方家長要見面,結婚需要辦酒擺喜筵,結婚之後逢年過節也要去對方家走親戚。Papi醬跟丈夫,在一起15年,雙方父母沒特意見過面,就只有一次她的媽媽在北京見到了親家,有點不可思議。可是就是這樣的觀點,卻引起了很多女生的羨慕!她們高喊著:「這不就是我們理想的婚姻狀態嗎!」為什麼那麼多女生都羨慕她的婚戀觀?因為她做了我們想做卻又不敢邁出的那一步。
  • 佛系且獨立 友緣在線最新調研揭開當代年輕人婚戀真相
    友緣在線發布全新婚戀研究報告,立足90後、00後的婚戀觀,揭秘當代年輕人的婚戀社交真相,為年輕群體的婚戀社交發展出謀劃策。根據友緣在線調查顯示,當代年輕人的婚戀觀與大家主流印象中當代年輕人他們在面對婚戀擇偶問題上其實同樣在乎和尊重父母的意見、相親對象的物質條件等外界因素,但決定他們婚戀擇偶的主要因素依然是三觀的契合度和興趣愛好的契合度。由此可見,當代年輕人在堅持自主意識和自我認同之外,在一些社會共同價值觀上依然具有一致性。
  • 俞敏洪:車、房和虛榮心毀了當代年輕人的生活
    現在的年輕人虛榮心特別強,常常覺得很痛苦。他們關注的不是自己的生活狀態,而是跟周邊人比較以後,自己能不能勝過周邊的人。現在很多年輕人都貸款買房,買車,然後變成了房奴和車奴,生活被毀掉了,因為有了負擔,不敢辭職。俞敏洪說的挺有道理,很多人虛榮、很多人痛苦、很多人背著房貸和車貸,可是我不覺得他們都是因為虛榮。
  • 俞敏:車、房和虛榮心毀了當代年輕人的生活
    現在的年輕人虛榮心特別強,常常覺得很痛苦。他們關注的不是自己的生活狀態,而是跟周邊人比較以後,自己能不能勝過周邊的人。現在很多年輕人都貸款買房,買車,然後變成了房奴和車奴,生活被毀掉了,因為有了負擔,不敢辭職。俞敏洪說的挺有道理,很多人虛榮、很多人痛苦、很多人背著房貸和車貸,可是我不覺得他們都是因為虛榮。
  • 年輕人都不太願意結婚了!或者他們並不是在逃避
    可是,放眼望去,現在的年輕人普遍都不願意提及「結婚」二字,反倒是急壞了周圍的一眾親人長輩。為什麼呢?難道他們都在有意識地逃避婚姻嗎?其實不然。那麼,為什麼年輕人在婚姻的問題上那麼喜歡與長輩們打太極呢?讓我們來梳理一下其中的原因所在:首先,時代變了,現在不再是以前那個僅僅一臺縫紉機和一隻手電筒就可以將兩人湊一對的那個年代了。
  • 現代年輕人的愛情觀和買婚房的爭議問題
    買房問題、感情問題首先,現在的年輕人買房子基本上都是要借錢貸款買房子。你跟你的女朋友說想買房子是以結婚為目的買房子的嗎?買房子是一件大事,你們的感情是不是已經到了水到渠成結婚買房的那一步。,她不願意承擔和你共同買房借錢還有還貸的責任。
  • 沒有父母援助的當代年輕人:努力奮鬥,不過是強顏歡笑的無奈
    此前有聽過某個「大師」站在舞臺上痛斥年輕人不懂得跟父母溝通感情,我只能說他言之有理,卻不懂現狀。我們和父母之間感情的淡薄,並非不願表達,只是常年聚少離多帶來的正常現象而已。沒有哪個留守兒童不想念父母的,但這種想念往往都只能深藏在心底。
  • 當代女子圖鑑出爐!閱文旗下紅袖讀書發布女性婚戀觀研究報告
    ——《2019紅袖讀書女性婚戀觀研究報告》。此次研究報告以紅袖讀書APP內用戶線上調研結果為藍本,對「90後」、「95後」、「00後」三個年齡階段女性讀者的婚戀觀進行了全面的了解。 那麼,這三個年齡段的女生有什麼樣的感情經歷?她們對於自我、伴侶和婚姻的期待又是什麼樣的呢?一張圖回答你的疑問!上長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