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自私的人越「作」越長壽,慷慨的人越「混」越倒黴

2020-12-19 舒山有鹿

人的品行和性格,受環境的影響是很大的。隨著人接觸環境的次數在增多,隨著人接觸到不同的陌生環境,其帶給人的改變,都是不一樣的。

有一些人,他們從小便承擔起一個家庭的責任,不是今天為了溫飽而奮鬥,就是明天為了吃穿而打拼,簡直就是「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的模樣。

這些人,他們骨子裡是堅強且不服輸的。在他們看來,只要自己和家人能活下去,哪管是上刀山,下火海,那也在所不辭。

而另外一些人,他們生長在寬鬆富裕的環境之中,所有的事兒都由父母來扛。這樣的人,們就是我們常說的溫室裡面的孩子。

「溫室」培養出來的人,與前者相較,其實他們多了一些溫文爾雅,但卻少了一些原則和骨氣,甚至還不知道世道的艱辛。

所以,我們能發現,越是這些沒有接受過世道磨礪的人,他們越是慷慨大方。不是今天為了兄弟掏腰包,就是明天為了某些人而免費買單。

而那些吃盡了苦頭的人呢?他們的骨子裡多了自私和自我,而少了慷慨和寬容。如此,他們的性情是較為冷漠的,眼裡只有自己和家人。

在很多人看來,後者總是比前者要好的,因為後者足夠大方,而前者過分自私,不符合我們所推崇的價值觀。

但是,有心理學家表明,越是自私的人,他們越是比大方的人混得要好。不僅如此,在壽命方面,自私的人的壽命或許會比後者要長。

也許,性格決定命運,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自私之人,越混越好;慷慨的人,越混越糟糕

在生活中,我們能發現身旁總有一些「做作無德」的老人,他們誰也不顧,只顧著自己。這樣的人,很讓兒孫討厭。

但是,我們卻能發現,這些老人雖然做人自私,品德也很不好,但他們壽命卻是很長的,甚至一度處於高壽命人群的行列。

相反,那些一生都慷慨助人,為了兒孫而奉獻一輩子的老人,他們往往沒有前者的壽命那麼長。如此,是何道理呢?

其實,這就是人性格的選擇決定了外在的行為,而外在的行為影響了命運的結果。

自私的老人,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自己。好吃的都留給自己,苦的差事都留給家人,自己絕對不會涉足其中。如此,懂得保養自己的他們,自然就是長壽安康的。

不僅如此,他們只幹對自己有益的事兒。那麼,外在的環境及事務對他們身體的損害及透支的情況是很少的。

相反,那些默默奉獻,慷慨寬容的人,他們不管遇到什麼事兒,都一馬當先,肩挑起重任。如此,他們也就會透支個人的精力。

甚至,他們還會把好的留給別人,壞的留給自己。這樣的不懂保養的他們,到最後,只能是收穫了人生的心安,而失去了自身的健康。

所以說,自私的人,他們都是利己主義者。可往往是利己主義者,他們所得到的,往往要比別人要多。因為自私的品質,就是一種全然為「己」的精緻行為。

自私和慷慨,是一種人生的選擇

不管是自私也好,慷慨也罷,其實都是一種人生的選擇,我們不能一概而論。

就像自私這樣的行為表現,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這麼做的,也都是這麼幹的。試問,這世上有誰是不自私的呢?

從人性心理的角度來看,自私是人的天性。就像在危難來臨之時,我們大部分人想到的,都會是自己。這就是一種「本能」的反應。

人,該自私的時候,就應該要自私。有很多的時候,自私做人,其實是能夠保命,是能夠保全自己的。

但是,過分自私則是有害的。在特定的時候,我們又該選擇「慷慨」。

當家人需要幫助的時候,我們就該慷慨解囊去幫助他們。因為一家人和諧美滿的幸福,要比一個人的歡樂要幸福的多。

當那些幫助過我們的人需要幫助時,我們就該幫助他們,做到「感恩」。因為懂得感恩的人,不管混得怎樣,都會一世心安。

所以說,自私和慷慨,都不過是一種依照環境的特定選擇而已。該自私的時候,不能慷慨。而該慷慨的時候,不能自私。

人越活越自私,這是一種成熟的表現

當我們還小的時候,不懂得人世的險惡,便到處去幫助別人,甚至用自己的熱臉去貼別人的冷屁股。

這樣的做法,其帶給我們的結果,不過是成為別人的「墊腳石」,或者成為別人眼中的「軟柿子」罷了。

為何在職場中,越是善良,越是老實大方的人,越是混不下去呢?

很簡單的一個問題,那就是因為他們缺乏了上位的謀略和想法。如此,一味去寬容,一味去大方,別人就會認為你沒有原則,便會死死地拿捏住你。

大方,是一種很好的品質。但是,如果沒有一個度,就會讓人陷入到「善良泛濫」的處境當中。

想想看,一個老好人和一個精明的人去競爭,到底誰能混到最後呢?毫無疑問,前者就是職場中的「炮灰」而已。

當社會的「利己主義」逐漸盛行,其實這是一種難以逆轉的趨勢。如此,人,學會自私點,對自己而言,總是沒錯的。這,也許就是看透世道人心後的行為選擇。

文/舒山有鹿

相關焦點

  • 越沒出息的人,越有這4種「習慣」,越混越差
    對於我們大多數人來說,智商都差不多,為什麼最後卻混的卻天差地別。有時不是我們不努力,我們平常看視不經意的行為,最後決定了我們的未來。一個人將來有沒有出息,看他平常的行為大致就可以判斷出來。越沒出息的人,越容易犯這4種毛病,不改難以出人頭地。01、習慣性拖延我身邊有一位朋友,人很好,他就有特別不好的習慣,就是拖延症特別嚴重。
  • 越自私越不滿
    明明一個非常優秀的人。在你眼中什麼都不是。 明明一件很小的事情。是因為你自私的要求沒被滿足。你早上說要吃包子。他提回來油條。你就說人家不愛你。這麼小的要求。都未被滿足。可是你哪裡知道?包子已經賣完了。生活中我們不可能像小說那樣。跑遍全城去給你買你想要的包子。 畢竟我們還要生活。我們是凡人。不能像寵著公主一樣去寵著你。 不知道是哪一個網上。說有這麼一個姑娘。禮金不夠就不下車。好好的一樁婚事,不知道以什麼結果收場。
  • 臻讀 | 為什麼越倒黴最後卻越走好運?
    」人所謂的倒黴只不過是上天賜予的一種積累「福報」的方式方法。不過還是主要看自己對待這種方法的態度和行為。如果你能接受,並且把這種「倒黴」的形式當作使自己沉澱、靜心、磨礪的一個過程,那麼恭喜你「中獎」了!人生的大獎很難得!
  • 人到中年,女人越「懶」命越好,男人越「勤」越長壽
    導讀一般的家庭都是男主外,女主內,形成了男人養家,女人照顧家庭的現象,雖然說現在許多女人是家庭事業兩兼顧,但是大部分時候家裡的大小事情都是由女人來操持的,許多男人就是工作就可以了,回到家中也不懂得幫忙,也不會照顧孩子,長時間下來女人心中也是有怨氣的,有人說人到中年,女人是越「懶」命越好,男人是越「勤」越長壽。
  • 餘生,越「自私」,越幸福
    最後青春不再,皺紋悄悄爬上眼角,才恍然醒悟,原來人活著,越自私,才越幸福。 真正聰明的女人,其實都懂得自私一點兒。 這裡的自私,不是損人利己,不是自我中心,而是在愛別人的同時,不忘好好愛自己。無論什麼時候,都懂得投資和富養自己,懂得心疼和善待自己。
  • 人到中年,你就會發現,女人越「自私」,越幸福
    凡是人,就不免多多少少的有些自私的慾念,這本無可厚非,只是這自私若傷害到別人,將別人損害得很重時,就該克制了。所以自私本沒有錯,只要沒有傷害到別人就可以了。所以人到中年,你就會發現,女人越「自私」,越幸福!
  • 心理學家:越「自私」的人,心理越健康,原因有3點
    心理學家:越「自私」的人,心理越健康,原因有3點如果把人的心靈比喻成一片土地,上面要想要長出茂盛的植物由此引出我們今天的話題:為什麼相對自私的人,心理越健康,而那些總是為了別人,或者名義上為了別人的人,往往會遇到更多的心理問題。比如,總是不願意麻煩別人,不會拒絕別人,過度的想像和揣測別人的需求和感受,經常壓抑自己,滿足別人等等,這些看起來都是為了別人,為了不打擾別人,為了不給別人添麻煩。
  • 有時候,越「自私」的女人,越幸運
    可其實,女人不妨自私一點,多替自己考慮考慮,因為女人有時候越自私,就會越幸福,也會越幸運。這些足以看出,越重視他的人,反而不被他重視。女人,在婚姻裡愚蠢的無私會害了自己,而聰明的自私會成全自己。不但給自己的生活帶來諸多麻煩,還會慣出不懂感恩、不知領情的人。有一次不好,就會忘掉你所有的好。
  • 女人越自私越幸福
    之前總是聽身邊的朋友說,女人要對自己好些,越自私越幸福……之前不覺著,但是接近中年,現在想來,還真是,「自私」一些的女人往往過的最灑脫!其實朋友也嘗試過回去幾次,但是真的回去了,飯吃不上,水喝不上,睡覺的房間又凍又潮,而公婆的屋子,爐子電褥子一應俱全……作為旁觀,真不知道她是太懦弱還是可悲,人善被人欺用在她的身上,真的可以! 而反觀她的娘家,也只能用「呵呵」來形容了。
  • 巴菲特:無能的人,往往愛做這3件事,人生越混越差,希望你不是
    巴菲特就曾提到,越無能的人,往往越愛做這3件事,這就是他們之所以越混越差的原因,希望你有則改之無則加勉!1、愛拖延,行動力差喜歡拖延的人,往往行動力都很差。但是人一旦習慣了拖延,也就相當於學會了為自己的懶惰找藉口,要知道哪怕是頂級富豪,懶惰起來,也會使自己的萬貫家財被慢慢耗盡。
  • 越花錢的人越有錢,越捨不得花錢的人越貧窮
    哪怕是一個小學畢業的人具有這種思考模式,也一樣成為有錢人,這是無可爭議的事實,一個人能混到一定的地位是絕對有過人之處的,有人憑能力有人憑手段,有些暴發戶或者學歷很低的人擁有一定的財富,一定是他的思考模式有和其他人不一樣的地方。
  • 出現兩個徵兆,暗示你越混越差
    出現兩個徵兆說明你開始浮躁了,開始走下坡路了,如果不改的話,你會越混越不如現在。一個人在事業上如果開始比較順利,很容易陷入到一個浮躁的誤區,認為自己能做到,比別人做得更好,尤其是出現下面兩個徵兆的時候,說明你的心開始浮躁,說明你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了,如果這種情況越來越嚴重,再不糾偏的話會造成惡性循環,最後導致你的事業慘敗。
  • 沒出息的人,通常有這三個「小毛病」,越混越差勁
    同樣生而為人,有的人生來就是幹事的人,而有的人混了半輩子都還一事無成。有些人把這種現象歸咎為「命」。說「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但是我們仔細觀察思考一下就會發現,事實並非如此。成功的人一般都有這幾個條件,或是家庭背景,或是機遇突降,亦或是得遇良人。只要有一條,就能讓人生就地起飛。然而上面那幾條都是可遇不可求的。至於那些沒有出息的人,通常都有這三個小毛病,註定越混越差勁。
  • 心理學:為什麼越愛一個人,越不能對他太好?
    其實,從心理學的角度看,兩個人在剛開始接觸時,他們之間的關係應該是平等的,而一旦其中的一方,向另一方表達了愛意,那麼,表達愛意的一方,便會不由自主地使自己陷入到「弱勢」的地位,以向對方尋求愛情,此時,你越向對方示好,那麼,你所處的地位便越低,越不會得到對方的重視和珍惜。
  • 心理學:越遵守規矩和原則的人,越容易吃虧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生活中我們不難發現,那些墨守陳規,做事循規蹈矩的人,反而越容易吃虧,而那些做事靈活,很有自己想法的人卻才更適應社會。生活中有一個著名的公地悲劇,即屬於公眾的資源總會被無節制的消耗,如公廁裡的衛生紙總是消耗得很快,只要一件物品被附上了公共的標籤,一定會被自私的個體過度剝削。而無論是何時何地,大家都希望遇見守規矩的人,但自己卻不想做那個遵守的人。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
  • 成年人掉價的三種行為,只會越混越差,沒人看得起
    一個人的人品特別好,那麼他的人生道路肯定也會越走越順。但如果一個成年人總有一些特殊的掉價行為,那麼他以後的人生就只能越走越窄了。成人世界,靠的是情商。數十年來,但凡有心者,都曾探尋過交往的禁忌。和情商高的人在一起,會特別地輕鬆自在,彼此之間不會感到難堪,這就是成人之間保持友誼的秘密。但也有一種人,在人際關係中處處碰壁,是因為在外人看來,與他的關係特別「掉價」。
  • 其實,人混到最後,終究會沒有朋友,越成長越孤獨
    人活著,就是一個愈發變得孤獨的過程。為何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用心理學的觀點來說,就是內心對於外在事物的牴觸,從而產生出厭惡之感。這種厭惡,是人所無法自我控制的。其實,當我們還小的時候,也許還不會對社交產生什麼感覺,都認為身邊朋友的數量,就該是多多益善。
  • 越「在乎」越「廉價」:人到了一定年紀,不妨活得「自私」點
    隨著人閱歷的增加, 隨著歲月的沉澱,不禁發現,原來有些東西越「在乎」越「不值錢」。因此,不妨把「向外」的心扭轉回來,當一次「向內」的自己,活得「自私」一點!在乎」,越「廉價」曾聽過這麼有一句話:「真情一旦用錯了人,註定被辜負。」
  • 越沒出息的人,越有這4種「習慣」,難怪越混越差
    我們每個人生下來智商都是差不多的,那是什麼原因造成了人與人之間日後的差距那麼大呢?你為什麼混得不如別人呢?其實很多事情不是單單靠努力就能成功的,有時候不經意的習慣,最終會決定自己的未來。一個人未來能不能混得好,可以通過他平時的行為習慣大致判斷。一般來說,那些沒出息的人,容易犯以下4種錯誤,要是不改變很難出人頭地,只會越混越差。
  • 為什么女人越「作」越讓男人愛的無法自拔
    作」的女人,男人覺得越有趣會作的女人其實是愛情中的潤滑劑,她們會裝可憐裝純真,一副無辜受傷的樣子,會讓男人有保護欲,她們會熟悉男人的喜好,會投其所好,讓男人感覺到開心,男人會對這樣的女人越來越感興趣,越來越向了解她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