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父母去世後,血脈相連的兄弟姐妹越來越不親?實話扎心

2020-11-19 好孕

文\好孕姐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當父母在的時候,子女不管多大,永遠還能當孩子,永遠就有家,有根,每逢節假日還能有個心心念念牽掛相聚的地方。父母不在了,自己心中的家沒有了,家鄉只能成為記憶中的故鄉了,兄弟姐妹之間也漸行漸遠了。一個很殘酷的現實,父母不在後,從小一起長大,血脈相連的兄弟姐妹也會越來越不親,這好像是一個定律。為啥父母去世後,血脈相連的兄弟姐妹越來越不親?實話扎心。

父母是家裡的核心,父母在,兄弟姐妹會抱成團

老家有句俗話:父母在,兄弟姐妹是一家人,父母不在了,兄弟姐妹就是一門親。這是因為,父母在,就是家裡的主心骨,圍著這個主心骨,兄弟姐妹都會抱成團,聚在一起。父母在,平時節假日不管再繁忙,兒女都會抽空回父母在的老家團聚,就算有些兄弟姐妹之間有矛盾,但是看在父母的面子上,還能維持表面的走動。兄弟姐妹之間以父母為紐帶,平時能多走動,多聯繫,感情也在慢慢維護。

但是隨著父母不在了,主心骨和橋梁不在了。兄弟姐妹也大都分布在五湖四海成家立業,再回老家就是客人,沒有自己的家了,就算回老家也不知道去哪。而且自己工作繁忙,養家責任重,回家一趟也要天時地利人和。慢慢的,兄弟姐妹就很難聚在一起,感情是需要聯絡的,哪怕血緣關係也是如此。長時間不聯繫,感情自然就變淡了。

兄弟姐妹之間的利益衝突,導致漸漸離了心

兄弟姐妹小時候無憂無慮的長大,大家都沒有計較,也沒有算計。但是長大後,人心都多了算計,就算有血緣關係的兄弟姐妹之間也不例外。長大後由於贍養父母,財產分配的問題,兄弟姐妹之間也會有隔閡,甚至打著自己的小算盤。父母在,為了自己以後的利益,還會走動。

但是父母走後,肯定斷交,老死不相往來。人性如此,父母在的時候,很多事情,很多時候必須要碰面,但是父母不在了,仇和怨都不用隱藏了,大家把各自的利益和算計都擺在明面上了。誰還顧及兄弟姐妹之間的血緣親情。

兄弟姐妹都有自己的小家,自己的家庭都照顧不暇

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很多時候也不是兄弟姐妹故意冷落彼此。只是有了自己家庭,每天忙於自己的小家庭和工作已經精疲力盡,再加上距離又遠,平常根本見不了。真的還不如和鄰居相處的時間長,關鍵時刻鄰居往往比遠在天邊的親戚靠得住,所以這也是現代社會的無奈,城市化的加速,導致空間和距離拉長,從而人們之間的親情也越來越淡了。

但是如果父母教育得當,家風好,兄弟姐妹永遠是我們最堅強的後盾,雖然平時疏於聯繫,但關鍵時刻兄弟姐妹就是我們最好的依靠。

【話題討論:對這個問題你怎麼看?】

高級育嬰師,心理諮詢師,原創育兒漫畫文章作者,歡迎關注【好孕】,你想了解的科學備孕、孕產護理、寶寶健康、成長發育,都可以在這裡找到答案!

相關焦點

  • 父母去世後,為啥兄弟姐妹之間也不親了?老農說出實情
    在長輩的年代,他們的兄弟姐妹都比較多,特別是在農村裡,如果大家都到齊了,也許只能坐一兩桌,但是很熱鬧很開心。 畢竟在他們那個年代,農村裡什麼收入來源都沒有,只能依靠家裡的勞動力,意味著家裡人多也就是勞動力多,這樣反而可以更吃飯。
  • 「父母走後,家也散了」,為啥兄弟姐妹會「分道揚鑣」?答案扎心
    這句話說的是,父母在的時候,兄弟姐妹會聚在一起,父母走了,親情變親戚,關係越來越疏遠,甚至會「分道揚鑣」,那現實是怎樣的呢?最後,這位朋友傷心地說:父母走後,家也散了,兄弟姐妹也「分道揚鑣」了,但這是為什麼呢?說完後,她的眼淚也止不住地流。
  • 為什麼父母去世後,兄弟姐妹就散了?過來人的回答,很扎心
    母親去世後,老家只有哥哥一家在,她沒再回過娘家,由於跟婆婆關係不好,也不回婆家。丈夫有時會帶著女兒回去,她便一個人留下來。也許是節日漸近,勾起了女同事的情緒,她出奇地話多,像是要把這幾年的心事都說出來。末了,女同事說了一句話讓我淚目,她說:父母走後,我沒有家了,兄弟姐妹就散了,不知道為什麼。
  • 「父母走後,我沒有家了」,為什麼兄弟姐妹會散?答案現實又扎心
    母親去世後,老家只有哥哥一家在,她沒再回過娘家,由於跟婆婆關係不好,也不回婆家。丈夫有時會帶著女兒回去,她便一個人留下來。也許是節日漸近,勾起了女同事的情緒,她出奇地話多,像是要把這幾年的心事都說出來。末了,女同事說了一句話讓我淚目,她說:父母走後,我沒有家了,兄弟姐妹就散了,不知道為什麼。
  • 「父母走之後,兄弟姐妹就散了」,過來人道出原因,扎心了
    她告訴我,她哥哥給她打電話,無意中說起,自從爸爸去世後,他倆只見過一次面。同事的媽媽去世早,爸爸是在17年去世的。爸爸不在之後,她也不想回老家。每次過去,都是去給爸媽燒個紙,也沒去哥哥家。倒不是說不想去,而是去了不知道該說什麼。她說這,我也深有同感。小時候,兄弟姐妹都是穿一條褲子長大的,感情也很親密。可隨著各自長大,有自己的生活,就慢慢疏遠。特別是父母去世之後,兄弟姐妹就散了,家也不能稱為家了。為什麼會這樣呢?一位大叔是過來人,他道出原因,很扎心。
  • 為何家中父母去世後,有的兄弟姐妹就不來往了?答案讓人扎心
    我們都知道老一輩的人通常都有很多兄弟姐妹,比如小編爺爺和奶奶有六個孩子,這在他們那個年代非常普遍,這其實有兩個原因,這第一個原因是因為生育觀念,孩子越多,每年能收穫的糧食也就越多。相反,孩子們的父母去世後,關係越來越冷淡了。 那個原因很現實,我很擔心。 在農村待了很久的我們也聽到了這樣的故事。 用現實的語言,詳細敘述一下引起這種現象的原因。
  • 父母過世後,為什麼有些兄弟姐妹不互相走動?3個過來人說了實話
    導語:父母過世後,為什麼有些兄弟姐妹不互相走動?3個過來人說了實話1大家有沒有發現這樣一種現象,有些家庭是這樣的,如果父母健在的時候,兄弟姐妹之間也往來頻繁,關係也比較和睦,可是為什麼父母過世後, 有些兄弟姐妹不互相走動?
  • 為什麼父母去世後,有的兄弟姐妹之間也不親了?過來人說出了原因
    俗話說「父母在的地方便是家,家和萬事興。」本是一母同胞的兄弟姐妹,有著血濃於水的親情。為什麼有些兄弟姐妹在父母在世時還能勉強維繫的親情,父母過世後來往的越來越少,變得如同陌生人一般。究其原因是什麼呢?盧先生:60歲我家兄弟姐妹6個,我是老二,上面一個大哥,下面4個妹妹,母親在我28歲那年過世的,剩下老父親一個人。大哥是村裡的會計,生活條件比我們好,他承擔下了養老義務,不用我們拿一分錢,更不需要我們照顧,我和妹妹們覺得有大哥真好。
  • 為什麼多半兄弟姐妹越來越不親?過來人告訴你3個原因
    ,有多麼親或者有多麼不親,跟父母的教育、外加對兒女的重視程度以及凝聚力息息相關。,通常是家裡的老人教育沒有到位,從小到大教育的缺失就會根植兄弟姐妹不和的隱患,不僅會偏袒個別兒女,而且會過分到拉攏其餘的兒女共同偏袒個別兒女,既然沒有無緣無故的付出,為人父母可以不計較兒女的回報,身為兄弟姐妹也就會對沒有獲得對等的回報耿耿於懷,兄弟姐妹之間照樣會存在人情債的說法。
  • 父母過世,兄弟姐妹關係越來越差,過來人講出心裡話
    50歲的梁女士剛剛經歷了痛失雙親之後,之後又經歷兄妹姐妹冷酷無情,對陷入困境的自己袖手旁觀,心寒之至發現,隨著父母的離世,和兄弟姐妹越來越不親了,也許就是因為以下這些原因吧。況且,父母去世後兄弟姐妹更像是親戚關係了,要考慮人情、禮尚往來,這種交往如果沒有處理好,只會惡化手足間的感情。
  • 父母都不在了,兄弟姐妹還會來往嗎?
    父母都不在了,孩子們就成為了孤兒,只能靠自己獨自面對一切。因此,父母常常叮囑:除了父母,世界上最親近的人就是兄弟姐妹,他們是唯一血脈相連的親人,要團隊一致。,我做老大,自從父母去世後,作為老大的我肩負起保護3個弟弟的責任。
  • 父母去世後兄弟姐妹不再親近, 這是為啥?
    在過去,一個家庭生的孩子都比較多,尤其是農村,有六七個兄弟姐妹都很平常。因為在過去,農村家庭的經濟收入主要靠的就是田地,幹農活又是個力氣活,所以生多個男孩對於很多農村父母來說很重要,這樣家裡的勞動力多了,幹的活也多,家裡人也能吃飽飯了。
  • 父母去世了,為什麼有些兄弟姐妹不來往了?3個過來人說出了實話
    大部分獨生子女,可能永遠都體會不到兄弟姐妹多的那份情感,即使是父母走了以後,在這個世上,至少還有兄弟姐妹能夠陪伴自己,不管發生什麼樣的事情,都有所依靠。但是,兄弟姐妹多的家庭也不是人們想像的那樣美好,不管做什麼樣的事情,很多都是把各自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如果父母尚在,可能因為父母表面上能夠維持關係,等到父母走了以後,就翻臉不認人。
  • 父母過世以後,兄弟姐妹為啥不來往了?三個過來人說了大實話
    前言:父母是兄弟姐妹之間感情的重要紐帶。「」父母在不遠行「」,這是古代人的格言,就是說要留在父母的身邊,伺候他們的老年。雖然現代社會已經沒有了這個傳統,可是遊子在外心繫家鄉,只因為家裡的老父老母盼望著你回去看一看,聚一聚。如果有一天父母都不在了,兄弟姐妹聚到一起就變得困難了。
  • 心理學:為什麼父母離開了,兄弟姐妹反而感情好了
    但是聽了他傾訴了半天,大概評估後總結了一點,他現在相當困惑於一段關係,不知這個關係由來走向的緣故。由此看來此行目的不為其他,就是讓我幫他分析一下他和兄弟姐妹之間的關係應該怎麼處理。,幾個兄弟姐妹為了各種利益和原因鬧得不可開交,父母去世後,一切幹戈剎那之間煙消雲散,關係馬上緩和,甚至更近了。
  • 父母都去世之後,兄弟姐妹們還會有來往嗎?聽聽過來人的心裡話
    導語:在很多父母眼裡,都更喜歡多生幾個孩子,覺得家裡人多熱熱鬧鬧的,以後孩子們都長大了,兄弟姐妹們也多,有點什麼事還能互相照應著。但是實際上卻並不是所有兄弟姐妹們都是這樣的。有些家裡的兄弟姐妹關係好,即便是父母去世了也會繼續聯繫著,互相照顧著。
  • 為何父母去世後,兄弟姐妹們的感情也變淡了?四點原因很現實
    但是自從父母相繼去世後,小周回村的次數也變少了,最近一次回去還是清明節期間給父母上墳。回去後,哥哥姐姐們見到最小的妹妹非常開心,可奇怪的是,一家人坐在飯桌上,竟然尷尬得不知道該說些什麼。父母去世後,確實會導致兄弟姐妹們的感情變淡,其中有四點原因很現實,我們不得不承認。為何父母去世後,兄弟姐妹們的感情也變淡了?
  • 為何父母去世後,兄弟姐妹之間的感情就淡了,原因無非這幾點
    不少人想著生二胎或者三胎,其實就是想著自己百年後,孩子們之間彼此是個伴,遇到事情的時候可以兄弟姐妹們一起商量著來。可問題是,現在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感覺,那就是父母在的時候,自己和兄弟姐妹之間還有來往,父母不在後,兄弟姐妹之間的感情就變淡了。
  • 兄弟姐妹之間的親情,都是怎樣失去的,這四個原因很扎心
    文/我在田野中走過俗話說: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一家人之間因為血肉相連,在所有的人際關係中都是最為親近的,兄弟姐妹之間團結友愛,互幫互助,在外人的眼中就是令人羨慕的一家人,別人也不敢欺負。越是兄弟姐妹多的家庭,會不會團結,有沒有好的關係,父母佔據很大的原因;我們都要求父母一碗水要端平,能夠公允的對待每一個兒女;然而這很難做到,有的父母重男輕女,有的父母會偏愛某個孩子,這在很大程度上都會讓兒女覺得不公平吧。
  • 父母不在了,為什麼有些兄弟姐妹不來往了?3個過來人說出了實話
    對於大部分獨生子女,可能永遠都體會不到兄弟姐妹多的那份情感,即使是父母走了以後,在這個世上,至少還有兄弟姐妹能夠陪伴自己,不管發生什麼樣的事情,都有所依靠。但是,兄弟姐妹多的家庭也不是人們想像的那樣美好,不管做什麼樣的事情,很多都是把各自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如果父母尚在,可能因為父母表面上能夠維持關係,等到父母走了以後,就翻臉不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