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父母去世後,兄弟姐妹之間的感情就淡了,原因無非這幾點

2020-09-19 暖了時光育兒說

文|暖時光(此文為原創,版權歸屬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不少人想著生二胎或者三胎,其實就是想著自己百年後,孩子們之間彼此是個伴,遇到事情的時候可以兄弟姐妹們一起商量著來。可問題是,現在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感覺,那就是父母在的時候,自己和兄弟姐妹之間還有來往,父母不在後,兄弟姐妹之間的感情就變淡了。

那麼,為什麼父母去世後,兄弟姐妹之間的感情就淡了呢?原因無非這幾點。

兄弟姐妹各自成家,都有了自己的「小心思」

原本在一個鍋裡吃飯的兄弟姐妹,長大後各自成家,彼此都有了自己的家事要操勞。有了媳婦、有了孩子,不少人會感覺媳婦孩子才是自己的親人,而兄弟姐妹雖說也很親近,可總感覺各自成家後,有些感情就變淡了。

這時候曾經很親近的兄弟姐妹,可能會因為各種事情,彼此間也有了矛盾、間隙,再加上有的兄弟姊妹們彼此距離遠,很少聯繫,慢慢的,就成了一門親戚。只是到了逢年過節的時候會象徵性地問候一句。

而父母在的時候,他們之間還有共同的牽掛,聯繫還多一些,當父母不在之後,這份牽掛就會減少很多。於是,很多人才感慨,說父母不在之後,兄弟姐妹之間的感情就變淡了。

有一些兄弟姐妹正是因為父母離世,為爭奪家產鬧的彼此不愉快

這方面原因也很現實,有不少兄弟姐妹就是因為父母離世,為爭奪家產才鬧的不愉快。嚴重的甚至會大打出手。這樣的情況似乎在偏遠的農村會更常見一些。有的親兄弟住對門,可見面的時候卻連話都不說,真的是親兄弟還比不上有些陌生人。而這樣的局面,其實也和父母當初多生孩子的初衷是有悖的。不過事情已經這樣了,想要改變也會很難。

還有一些兄弟姊妹間感情變淡,正是因為父母的緣故

有的父母還在世的時候,就很偏心,在幾個子女之間一碗水端不平,也會讓兄弟姐妹之間反目。畢竟父母更偏愛的那個孩子,往往都是有恃無恐,仗著父母的愛,難免多少會傷到不被父母待見的那些兄弟姐妹的心。

而不被父母喜愛的孩子,他們看著父母對自己其他的兄弟姐妹那麼好,對自己則很糟糕,其實內心也是很痛苦的。父母在的時候,自己就是有意見,還是會對他們盡孝。而父母不在了,與其他的兄弟姐妹相處,他們也會感覺很不自在,索性就不來往了。

正是因為這幾方面原因,很多兄弟姐妹在父母離開後,他們之間的感情就也變淡了。想想也是很無奈的。

暖時光碎碎念

  • 親兄弟、親姐妹,從小在一個鍋裡吃飯,一張床上睡覺。彼此身上流淌的血都是一樣的。為什麼卻要因一些原因最終變得還不如陌生人呢?
  • 不管怎樣,想想父母當初生孩子的初衷,就算他們不在了,可若他們知曉自己的幾個孩子彼此之間是這樣的一種狀態,老人能不寒心不心痛嗎?
  • 手足情深的道理相信大家都懂,這樣也希望每個人和自己的「手足」之間都能夠「情深」並且一直深下去。

90後寶媽一枚,因為有了孩子,開始關注並學習育兒知識。在這裡希望結識更多志同道合的寶媽寶爸,共同探討育兒心經。

未來亦暖,歲月如初。時光,總是暖暖的,願我們的孩子都能夠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

相關焦點

  • 為何父母去世後,兄弟姐妹們的感情也變淡了?四點原因很現實
    父母去世後,確實會導致兄弟姐妹們的感情變淡,其中有四點原因很現實,我們不得不承認。為何父母去世後,兄弟姐妹們的感情也變淡了?當家裡兄弟姐妹過多時,無論是父母的愛還是物質資源,兄弟姐妹之間不可避免的存在競爭關係。
  • 父母離世後,兄弟姐妹開始疏遠了,無非就這幾個原因
    &34;,兄弟姐妹之間互相陪伴成長,成年之後彼此幫襯照顧,這是人之常情。不過有一個現象也很現實,很多兄弟姐妹小時候親密,長大之後有了家室開始彼此疏遠,甚至在父母離開人世之後,孩子們之間就互不往來了,這其中的原因也讓人百思不得其解。
  • 在農村,父母去世之後兄弟姐妹之間就很少來往,這是為何?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很多人家都有這種情況,就是父母在世時,兄弟姐妹之間感情還不錯,走的也比較熱乎,一旦父母兩人都不在人世了,兄弟姐妹之間的感情也慢慢淡了,甚至還不及朋友之間走動的熱乎,很少來往,這是什麼原因呢?
  • 父母在、親如手足,昔日的兄弟姐妹為何父母一去,就疏如生人?
    ,但是曉剛也因為兩位哥哥爭房子的心思,打算在父親離去後徹底和他們斷絕關係,從此不再來往…… 曉剛的故事,完美地詮釋了「父母在、親如手足;父母去、疏如生人」,但為什麼昔日的兄弟姐妹在父母一去,就疏如生人呢?
  • 父母去世後兄弟姐妹不再親近, 這是為啥?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父母過世後,兄弟姐妹之間都不再親近,一年到頭也見不到幾面,甚至變成了陌生人。相信這種情況在很多地方都能見到,那為什麼父母過世後就會變成這樣呢?在這裡總結幾點原因。第一點是父母是維繫子女關係的一條紐帶,當這條紐帶斷了,子女自然也就不聯繫了。
  • 父母去世後,為啥兄弟姐妹之間也不親了?老農說出實情
    在長輩的年代,他們的兄弟姐妹都比較多,特別是在農村裡,如果大家都到齊了,也許只能坐一兩桌,但是很熱鬧很開心。 畢竟在他們那個年代,農村裡什麼收入來源都沒有,只能依靠家裡的勞動力,意味著家裡人多也就是勞動力多,這樣反而可以更吃飯。
  • 為什麼父母去世後,有的兄弟姐妹之間也不親了?過來人說出了原因
    俗話說「父母在的地方便是家,家和萬事興。」本是一母同胞的兄弟姐妹,有著血濃於水的親情。為什麼有些兄弟姐妹在父母在世時還能勉強維繫的親情,父母過世後來往的越來越少,變得如同陌生人一般。究其原因是什麼呢?兩個原因:一是我們三人都在不同的城市,我在深圳,大哥在湖北,二哥在老家山東,父母是兄妹感情的紐帶,為了那份孝心,不管多忙都會回去看望。可他們走了,沒有了相聚的機會,除非孩子們結婚這種大事趕回去,否則不會特意為了聚到一起,而跑那麼遠。
  • 當父母離開後,子女之間的關係變得很淡,都有哪些原因?
    小時候兄弟姐妹之間的關係都非常好,如今虎子的孩子都已經畢業了,虎子是個非常重情重義的人,自己的父母因為生病都已經去世了,但每年虎子還是會邀請哥哥姐姐聚一聚。父母離世後子女之間的關係突然變得很淡之前大家聯繫一般也都是為了父母,如果子女之間不再聯繫,肯定也是出現了問題。*子女之間存在著利益矛盾親兄弟明算帳,很多兄弟姐妹之間也會存在各種矛盾,有的矛盾會在父母離開之後變得越來越惡劣,當父母離開之後,首先家產就是兒女們需要去考慮的問題,有的孩子就因為家產而弄得四分五裂。
  • 為啥父母去世後,血脈相連的兄弟姐妹越來越不親?實話扎心
    一個很殘酷的現實,父母不在後,從小一起長大,血脈相連的兄弟姐妹也會越來越不親,這好像是一個定律。為啥父母去世後,血脈相連的兄弟姐妹越來越不親?實話扎心。這是因為,父母在,就是家裡的主心骨,圍著這個主心骨,兄弟姐妹都會抱成團,聚在一起。父母在,平時節假日不管再繁忙,兒女都會抽空回父母在的老家團聚,就算有些兄弟姐妹之間有矛盾,但是看在父母的面子上,還能維持表面的走動。兄弟姐妹之間以父母為紐帶,平時能多走動,多聯繫,感情也在慢慢維護。但是隨著父母不在了,主心骨和橋梁不在了。
  • 為什麼父母去世後,兄弟姐妹就散了?過來人的回答,很扎心
    後來才知道,五年前母親去世後,她就再也沒有回過娘家。這幾年不管過年過節,她都在這座不是家的城市過。母親在世時,每年她都會回老家住幾天,雖然家裡只有母親一個人,兄弟姐妹都離得遠,但那個家讓她覺得安心。母親去世後,老家只有哥哥一家在,她沒再回過娘家,由於跟婆婆關係不好,也不回婆家。丈夫有時會帶著女兒回去,她便一個人留下來。也許是節日漸近,勾起了女同事的情緒,她出奇地話多,像是要把這幾年的心事都說出來。末了,女同事說了一句話讓我淚目,她說:父母走後,我沒有家了,兄弟姐妹就散了,不知道為什麼。
  • 為何家中父母去世後,有的兄弟姐妹就不來往了?答案讓人扎心
    我們都知道老一輩的人通常都有很多兄弟姐妹,比如小編爺爺和奶奶有六個孩子,這在他們那個年代非常普遍,這其實有兩個原因,這第一個原因是因為生育觀念,孩子越多,每年能收穫的糧食也就越多。相反,孩子們的父母去世後,關係越來越冷淡了。 那個原因很現實,我很擔心。 在農村待了很久的我們也聽到了這樣的故事。 用現實的語言,詳細敘述一下引起這種現象的原因。
  • 「父母走之後,兄弟姐妹就散了」,過來人道出原因,扎心了
    同事的媽媽去世早,爸爸是在17年去世的。爸爸不在之後,她也不想回老家。每次過去,都是去給爸媽燒個紙,也沒去哥哥家。倒不是說不想去,而是去了不知道該說什麼。她說這,我也深有同感。小時候,兄弟姐妹都是穿一條褲子長大的,感情也很親密。可隨著各自長大,有自己的生活,就慢慢疏遠。特別是父母去世之後,兄弟姐妹就散了,家也不能稱為家了。為什麼會這樣呢?一位大叔是過來人,他道出原因,很扎心。
  • 心理學:為什麼父母離開了,兄弟姐妹反而感情好了
    但是聽了他傾訴了半天,大概評估後總結了一點,他現在相當困惑於一段關係,不知這個關係由來走向的緣故。由此看來此行目的不為其他,就是讓我幫他分析一下他和兄弟姐妹之間的關係應該怎麼處理。這次老父親去世了,在共同的操辦過程中,兄弟姐妹反而一掃往日的僵硬和尷尬,互相體諒和和氣。最近兄弟姐妹之間都提議要相互走動聚會,一時間仿佛回到了小時候一般單純毫無隔閡的時光。這一時間,叔叔有些困惑了,也許是僵硬久了,不知道是否真實,讓我來分析一下支支招。
  • 兄弟姐妹變得不再親近?幾個原因很現實,根源或許出在父母身上
    執筆:明珠定稿:蘇子後「血濃於水」是親情難以割捨的象徵,而兄弟姐妹是除了父母和孩子以外,唯一存在血緣關係的人,本是「打斷骨頭連著筋」的「手足情深」,為何到頭來卻鬧得老死不相往來,背後到底是什麼原因呢?,父母的初衷是希望兄弟姐妹之間能彼此有個照應,長大後能相互依靠,可是隨著時代的變遷,美好的願望逐漸被赤裸裸的現實打破,原本同住一個屋簷下無話不談的兄弟姐妹,卻變成了無話可說的人生「過客」,這是什麼原因呢?
  • 為什麼父母去世後,有些兄弟姐妹們不來往了?過來人說出了原因
    導語:老人在生命最後時刻放心不下的就是孩子,總會對孩子說:「我走了以後,你們兄弟姐妹之間一定要好好相處,有什麼事情一定要相互幫忙,你不幫他們誰幫他們,他們不幫你誰幫你,你們血濃於水啊」。父母健在的時候,兄弟姐妹們關係處的非常好,時不時還一起聊聊天,或許聚在一起吃頓飯。但是父母一旦離世,兄弟們便很少再有來往。為什麼父母過世後,有些兄弟姐妹們不來往了?
  • 兄弟姐妹之間的親情,都是怎樣失去的,這四個原因很扎心
    兄弟同心,黃土變金,若想有好的親情,就需要兄弟姐妹之間,相互忍讓和退步,就需要有的人做出犧牲,父子兒女兄弟姐妹之間,若想始終保持親密團結的關係,一定是因為有人「裝聾作啞」當傻子,如果兄弟姐妹之間,太精明,太計較,彼此之間誰也怕自己吃了虧,是不會有團結的,兄弟姐妹之間的矛盾和關係的惡化,都是這幾個原因造成的,要想一家人團結親密,就要學會維護親人之間的關係
  • 父母過世後,為什麼有些兄弟姐妹不互相走動?3個過來人說了實話
    導語:父母過世後,為什麼有些兄弟姐妹不互相走動?3個過來人說了實話1大家有沒有發現這樣一種現象,有些家庭是這樣的,如果父母健在的時候,兄弟姐妹之間也往來頻繁,關係也比較和睦,可是為什麼父母過世後, 有些兄弟姐妹不互相走動?
  • 父母都不在了,兄弟姐妹還會來往嗎?
    父母在的時候,兄弟姐妹間還可以團聚一起,嘻嘻哈哈,樂也融融。當父母不在時,有些家庭的子女就抱團一起,互相照顧。有一些則因為各種原因開始漸行漸遠,活成陌路人。每個家庭的情況不一樣,兄弟姐妹之間的情義也不盡相同,不妨來聽聽這3個家庭的子女心聲吧。
  • 父母在家就在,父母不在兄弟姐妹形同陌路,親情去哪了
    50、60後出生的人,還有70年代的,如今已步入中老年,父母逐漸離去,從小一起長大的同胞兄弟或者姐妹,隨著父母的離去,越來越疏遠以至於成為關係尷尬的熟人。武雲對此有很深的感受,也很不理解。她有一個弟弟,兩人年齡差不大,所以從小都是打到大。雖然整天吵吵鬧鬧,但是感情卻非常親密。武雲小時候被同學欺負,弟弟總會第一時間替她出頭,她也會把節省下來的零花錢送給弟弟,兩人的感情很深。
  • 父母走了,兄弟姐妹就很少來往了?
    自從母親三年前去世之後,我們兄弟姐妹之間再沒有一次一起相聚過。突然見到這個問題,才意識到這樣一個事實。母親去世後,大家一般都是有事才相互走動了。也就很少有大家一起相聚的機會了。雖然大家都還相互惦記,但卻很少見面了。我想,沒有事就不再走動見面是有客觀存在的原因的。兄弟姐妹每個人都成立了家庭,接納了新的家庭成員,形成了每個小家庭的相對獨立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