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男生,無論市區還是本地人從小在父母親的薰陶下;成人後在婚姻上,大都選擇本地區範圍,常有人問起:上海人不是說包容嗎,原因還是有的。
其實上海喜歡在本地區域找對象,在離家方圓幾十裡公裡內找朋友,這個是普遍常識。在上海,分市區一塊,郊區一塊,大多數婚姻都遵循這個原則,只是有些人很少理解上海。
浦東近郊的很少娶嘉定或南橋的,就算現在同在浦東新區,如川沙男很少娶奉賢的,又如松江男很少娶南匯女。婚姻是一種機巧合,不能一概而論。雖說有千裡來相會,區別只是本地方的傳統與習慣,所謂約定俗成。
那麼為什麼上海男人一般不娶外地女生?原因是不能承受異地的風俗習慣。例如農村本地男娶了異地女結婚,因家鄉發大水,全家老小來上海,郊區私房大住的下,每天好酒好菜照待,都是親家忙一點沒啥,可異地來的一住就是一星期,早上起來也不掃地,仿佛這是應該的,搞的本地男家一頭霧水,假如此事發生在市區呢?
另外有一本地男,去外地親家處,帶足禮物,這家那家都捎上。到外地親家處,見散養雞一大窩,得意地發朋友圈,回來問他,他說雞毛也沒碰到一根,只能說異地人不會迎合,上海話叫「拎不清」,這可能是極少數,不一概而論。
外地女嫁上海男也是有的,一種高科男娶白領女,同在一條線上,門當戶對。應大都市的影響力,嫁上海也是一種心理上的需求。雖然外地女生很優秀,但上海男娶了外地女生,受世俗偏見壓力大一些。
外地女嫁本地郊區男,在農村居多,男方家庭一般,文化程度不高,住房也不用耽心,巧的是有一外地女嫁本地人一年後離婚,但離婚後不久遇拆遷,惋惜了。現在紮根在上海生活的多數是在改革開放時期留下的。
外地女生嫁上海男後,為什麼一直耿耿於懷?說實在外地女生,漂亮還挺能幹。可婆婆整天麻將,不時地橫豎看不慣,不可否認是缺乏本地人的優勢。這也使外地女生,生活在小心翼翼中,故外地女子心中都有微詞。
生活都不易,婆婆做事,只要擺正心態,都能和諧相處,假如是本地女,情況就會變得不一樣。而外地女孩在上海先要讀懂上海。同在屋簷下,求大同,存小異。多數婆婆是通情達理的。
〖一孔之見,歡迎交流,請多多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