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譚晶唱的那首《婆婆也是媽》,裡面寫到「婆婆也是媽 您一輩子辛苦了 您把兒子撫養大 如今兒媳來報答」。
是啊,婆婆也是媽,結婚後的女人在一些節日都是和婆婆一起過的,在一起的時間或許比親媽都長。那麼長時間的相處下來才發現,婆婆是媽嗎?婆婆永遠是婆婆,最疼自己的那個人永遠是親媽。
網友A:結婚後,婆婆特別好,管自己叫女兒,說她自己沒有女兒,把自己當女兒一樣疼。當時覺得自己怎麼會那麼幸運,這麼少有的好婆婆被自己碰到了。然後婆婆說蓋房子需要錢,兒媳就把自己結婚的彩禮錢,娘家的陪送錢都拿了出來,當時還正在懷孕,不過不忍心看到婆婆為難,就連零花錢都上交了,後來的情況可想而知,兒媳再也拿不出錢了,女兒叫的也沒那麼親了,還總是抱怨家裡的事都是婆婆在操持,別人幫不上忙。時間久了兒媳才發現,只有手裡有錢才是自己的依仗。
網友B:剛結婚時婆婆偶爾會幫自己洗衣服,後來慢慢的就不洗了,說自己心臟不好,洗不動了,兒媳也不多想。後來婆婆說心臟不好,做飯時有時難受,於是兒媳學會了做飯。然後婆婆說心臟受不了,幹不了重活,於是家裡的體力活也都交給了媳婦。媳婦怕婆婆心臟不好,怕她著急,還勸婆婆說家裡沒什麼大活,這些活自己都能幹。直到有一天,婆婆的外甥女來了,和婆婆抱怨她的家婆,只要她回去,家婆就頭疼。只聽見婆婆說,她那就是裝的,你沒去時她怎麼不疼?疼也不耽誤幹活,以後你也裝的柔弱點,她就不指望你了。兒媳聽到後瞬間心就涼了。
網友C:結婚之前婆婆說,我最喜歡孩子了,結婚後你們就要孩子,我沒什麼事,我給你們帶,帶幾個都行。於是結婚後兒媳就要了孩子,孩子出生後婆婆說,這個孩子太胖了,我前幾年做過手術,氣血不足,抱一會就喘不上來氣,然後這個孩子就自己帶了。過了幾年婆婆說我身體這幾年養的好多了,趁著我能帶動,要個二胎吧,等兒媳要了二胎後,婆婆又是那套說辭,久而久之,兒媳也就不再指望她什麼了。
網友D:老公是家裡獨生子,結婚之前婆婆捨不得他幹活,是附近有名的大少爺,結婚之後,老公突然像懂事了一樣,掙錢從不抱怨。只是老公回到家裡,一把手不伸,想幹什麼婆婆就會說,你在外面太辛苦了,家裡不用你,我們自己就能弄,所以後來這些活都落到了自己身上。可是婆婆指使公公時就一點都不心疼。不知道公公的媽媽心不心疼。
網友E:在自己要二胎期間,老公開始迷戀上了女主播。總是會給她們打賞,這些都是在生完孩子後發現的。媳婦因為覺得特別委屈,於是和老公大吵一架,婆婆也批評了兒子。批評之後又心疼了,說我大兒子一天多辛苦啊,沒黑沒白的出去掙錢,還讓兒媳婦以後多關心關心。兒媳沒理婆婆。結果沒多久,老公還是沒改。這次鬧的有點大,媳婦堅決要離婚,質問老公給自己買過什麼。自己省吃儉用的為了什麼?在老公還沒說話時婆婆說話了,那錢在你那你就買唄,誰不是這麼過日子啊,我兒子在外面也辛苦了,你雖然在家帶孩子,可比我兒子輕鬆多了。於是兒媳反駁了婆婆,所以直到現在和婆婆還沒有和好。
其實婆婆也是女人,也做過兒媳,既然結婚了就是一家人,何必為難呢?兒子兒媳家裡和睦不好嗎?非要勾心鬥角,耍些小聰明,鬧得大家都不開心。根源上就是婆婆和兒媳的立場不同,老公是婆婆的兒子,她寵著他,兒子卻是兒媳的老公,兒媳想被寵著。所以矛盾一點點的就出來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所有的不滿也都不是一天可以形成的。
見過很多人都說剛結婚時真就想著把婆婆當親媽,什麼事都和婆婆說,時間久了才知道自己多傻。
有的婆婆口蜜腹劍,但有的婆婆確實事事為兒子兒媳考慮,也不是絕對的婆婆兒媳是天敵,還是有很多好婆婆默默付出的。
究其根本就是雖然立場不同,大家還是多多的換位思考,既然大家成了一家人,就應該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別讓兒媳寒了心。俗話說家和才能萬事興嘛。
最後祝願所有看到這篇文章的家庭都能和睦,幸福,美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