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槽系列|某些惡婆婆,女人何苦為難女人

2020-09-03 後排群眾

婆媳關係如何處?堪稱鄉土中國的第一難題。


遠房親戚琳琳前年和婆婆大戰一場,至此反目成仇,婆婆撤回農村老家,丈母娘撇下孫子進京照顧外孫,每到過年過節夫妻倆各回各家,琳琳和婆婆兩年多沒有講過一句話。


琳琳的這場婆媳大戰是婆婆率先挑起的,婆婆嫌媳婦下班回家不幹活非要請鐘點工,每日罵罵咧咧,可是她說的是老家方言,兒媳婦聽不懂於是也不理她,婆婆的憤怒得不到反應,火窩在心裡越積越多,終於在一天晚飯時爆發了。


這天又是婆婆在罵媳婦不理睬,婆婆氣急敗壞拿著手中的苕帚棒敲在了兒媳婦背上,奈何琳琳也不是吃素的,猛地一下後背被襲擊當然要還手,她抄起地下的花盆砸過去,正好砸到婆婆的腳踝,這下婆婆不幹了,往地下一坐開始哭天喊地叫她兒子做主。


但兒子能咋做,自己媽媽先動的手,總不能為了讓媽高興打老婆吧。最後兩邊都哄了哄協助調解,但老婆放話婆婆必須走,婆婆回了老家,立刻逢人就臭罵兒媳婦,弄了個臭名昭著。



琳琳是80後,從小被爸媽捧在手心長大的,而且自己月薪三萬塊,自然不會受婆婆這種氣。但對於60後、70後這些自小就被教育「忍」的小鎮家庭婦女們來說,婆婆再壞也得忍受著。


我一個高中同學的媽媽,夫家三代單傳,她因為生的是女兒,一直被婆家看不起,孩子剛滿月就被婆婆偷著送了人,她瘋了一樣的大鬧最後丈夫逼著她媽說出孩子下落找了回來。既然孩子回來了,那麼根據獨生子女政策就不能再生了,婆婆很生氣,此後便一直找茬欺負媳婦。


有天婆婆把兒子派去姐姐家拿東西,兒子一走她就鎖了大門,和丈夫一起拖著兒媳婦在院裡打,後來是兒媳婦的喊聲驚動了鄰居,鄰居叫回兒子才救下她。這次暴打事件之後她們一家就逃到了相隔好遠的另一個市,除了同學爸爸隔幾年回去一次,其他人都沒回去過。


日子平靜地過了20年,同學爺爺去世,同學爸爸作為唯一的兒子必須承擔起媽媽的養老責任,於是婆媳再次相見。然而婆婆依然本性未改,整日找茬罵媳婦,而且罵得非常難聽。同學氣不過和她奶奶吵了幾次,但她媽媽說她畢竟是老人要有最基本的禮貌。


同學氣瘋了,我也氣瘋了,這哪是什麼老人,這分明就是老巫婆吧。應該給傳統的尊老敬老觀念規定個範圍,對於那些倚老賣老的惡魔,還談什麼尊敬,直接反手一個巴掌。前幾年流行的一個問題,為什麼老人都變壞了,其實根本不是老了才變壞,重點在壞不在老,壞人變老了會更壞。



老話說「多年媳婦熬成婆」,暗示婆媳關係中婆婆佔上風,什麼事都是婆婆說了算,媳婦只有忍氣吞聲受窩囊氣的份兒。古代女人在家從父,嫁夫從夫,夫死從子,一個女人要想在家中頤指氣使,必須得熬,熬到自己兒子娶了媳婦進門,自己才能抓到一個欺負對象,把自己曾經受過的氣全都撒在這個女人身上。


但是大清都已經亡了一百多年了,這些婆婆們還是沒改掉老封建思想,完全沒意識到自己不是兒子媳婦小家庭裡的成員,非要想著在別人家裡做主。就比如我表姐琳琳的婆婆,想做主不成還要動手打人,月薪三萬的媳婦在她眼裡就是臭狗屎。不想想要是你好好的不作妖,會有多少福等著你去享。


大家都是「孝」文化裡長大的人,要是婆婆能待媳婦好一點,哪個兒媳婦會不孝順。和和睦睦的過日子多好,幹嘛非執著於傳承折磨媳婦的傳統,女人何苦為難女人。

相關焦點

  • 女人吶,何苦總為難女人
    而說這些話的絕不會是個男人;婆媳關係總是相處不好,婆婆愛跟媳婦爭風吃醋,姑嫂之間老看不慣,妯娌之間也是一本說不清的帳,待在一起容易產生家庭矛盾;女人扎堆的地方,不鬧出點事情來反而奇怪,兩個女人鬥起氣鬧起矛盾來比什麼都兇猛,爭吵起來更是不可開交,誰都不肯相讓。電視劇裡後宮爭鬥都泛濫的,女人們看起來卻是津津有味,甚至恨不得學上一招。
  • 女人何苦為難女人
    婆媳兩人的嘴都是厲害角色,就像俗話說的:婆婆一面鼓,出門講媳婦;媳婦一面鑼,出門說婆婆。小孫認為跟婆婆搞不好關係,是因為天天在一起,分開了可能會好一些。不是說距離產生美嗎?加上,孩子也越來越大了,家裡老扯皮,對孩子的生長環境也不利。按理說,這樣的想法也沒有什麼不對。可是,婆婆不幹了,說了一堆難聽的話,說什麼嫌她老了,老了沒人管,要把她和兒子分開,是什麼居心,別人家都是住在一起,為什麼他們就不能住?
  • 男人花心正常,女人「花心」惹非議,女人何苦為難女人?
    (一)男人愛女人,女人恨女人!相信細心的人,會發現這樣一個奇怪的現象:人們經常說女人不容易,要多理解女人,呵護女人。事實上,不少男人已經做到了關愛女人,可是往往更多的是「女人去為難女人」。於是乎,女人何苦為難女人?
  • 堅持學習卻被嘲笑,女人何苦為難女人?
    【壹】 女人何苦為難女人?我發現一個很可笑的現象,很多嘲笑女人不獨立,宣揚女人一定要經濟獨立的,竟然大部分都是女人。女人要做到怎樣在眾人眼裡才算合格呢?她們認為獨立的女人要能掙錢,能做家務,能帶孩子。上得廳堂下得廚房。可是,為什麼總是要求女人獨立?很少聽到男人也要獨立呢?男人只要能掙錢,事業有成回到家便可以坐享其成,做個大老爺。我們不否認女人要獨立,那麼,好歹也要公平一點,男人同樣也要獨立吧!
  • 婆婆媽媽們,何苦女人為難女人呢?
    為什麼再好的婆婆在孫女誕生的時候就開始了噩夢,更別說那些遲遲不肯生育的女性,簡直就是家中的大逆不道?為什麼為什麼,女人這一生都在為難自己和別的女人呢這樣看來,女人渴望高富帥,婆婆想找一個更富裕的親家,媽媽想把女兒嫁到好人家幫助自己家兒子,是不是覺得,女人們的選擇對極了,女人們的要求一點都不高,甚至趨於偉大。
  • 為什麼那麼多兒媳婦總是說婆婆的不是?網友:女人何苦為難女人?
    為什麼那麼多兒媳婦總是說婆婆的不是?網友:女人何苦為難女人?Q:你們大家怎麼看?(4)人比人氣死人,真的是年代不一樣了,我們也當過媳婦 ,進家門只要不分家,掙的錢全部上交婆婆,媳婦一分錢拿不到是小事,婆婆不罵就阿彌陀佛了,還管你坐月子?不虐待就是萬福了!
  • 為什麼那麼多兒媳婦總是說婆婆的不是,網友:女人何苦為難女人
    為什麼那麼多兒媳婦總是說婆婆的不是?網友:女人何苦為難女人?Q:你們大家怎麼看?(4)人比人氣死人,真的是年代不一樣了,我們也當過媳婦 ,進家門只要不分家,掙的錢全部上交婆婆,媳婦一分錢拿不到是小事,婆婆不罵就阿彌陀佛了,還管你坐月子?不虐待就是萬福了!
  • 來自一個絕望的寶媽的求助,網友:女人何苦為難女人
    男人永遠體會不了女人生孩子所承受的身心折磨,說再多也只是紙上談兵。但是身為一個女人,念念能深刻的理解一個坐月子的女人有多需要呵護和照顧,而且一個女人在月子期間受到的傷害真的會在心裡紮根。女人們,對於那些在月子期間對你毫不關心、甚至覺得理所當然的男人,請果斷扔掉!你值得更好的。婆婆們,都是從媳婦過來的,也都生兒育女過,女人何苦為難女人。(每日一分享,歡迎大家留下建議。如果喜歡的話可以點個關注喲,謝謝支持。)
  • 男人何苦為難女人,女人的地位依然在衰退
    男人花心是普遍現象,女人花心卻被看成不守婦道。男人出軌,女人可以選擇原諒,而女人出軌,男人將你淨身出戶。男人家暴是大男子,女人家暴不可思議。男人當家是理所當然,女人當家卻被稱作黃臉婆。男人四十 一枝花,女人四十卻被說成豆腐渣。男人生病女人會照顧,女人生病可能被打進冷宮。男人做家務太奇怪,女人做家務卻被認為是天經地義。男人被包養是本事,女人被包養卻背千古罵名。男人喝酒叫應酬,女人喝酒卻被議論不正經。
  • 我只想說,女人何苦為難女人!
    看完這則新聞,滿滿的氣憤,對給自己生了三個孩子的女人,僅僅因為懷疑,這家人就可以這麼殘忍!往下看評論,想找到蛛絲馬跡的真相,結果內心一片蒼涼,為什麼對女人充滿惡意永遠都是女人?讓我傷心的是,這些評論大多來自女人。真的想說女人何苦為難女人。給女人戴上種種枷鎖的,正是女人自己。
  • 極品婆婆,同為女人何苦為難女人
    她想著不好就不好吧,反正錢也不是她出的,有得住就行,然後想著好好裝修一下,結果她公公也不知道哪根筋不對非要自己裝修,把好好的一個房子搞得亂七八糟,瓷磚是她公公自己貼的,歪七扭八凹凸不平,去她家玩看到她家的房子我都無力吐槽了。婚後公公婆婆就從鄉下搬來和他們一起住,不來還好。
  • 女人何苦為難女人,尤其是為了薄情寡義的男人,太不值
    女人何苦為難女人,尤其是為了薄情寡義的男人,太不值。有些男人天生歹根,人品低劣,對感情不忠,對家庭不負責任,對孩子更是漠視。即便已經成家立業,依然遊走在情場之上,把欺騙女人當成本事,把辜負妻子當成小事一樁。從來不會真心實意對待愛自己的女人,而是靠演技騙取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後,然後又馬不停蹄的去尋找下一個獵物。
  • 女人何苦為難女人!婆婆從未認可張栢芝,離婚後卻大改以往態度?
    但婆婆畢竟是婆婆,面對兒媳時,還是有威嚴和震懾力的,這是在正常不過的事情。但是都是女人,何苦為難對方呢?如今很多90後姑娘,在選擇成婚後,與婆婆保持著若即若離的關係,也是很好的。畢竟不是一代人,終究不能生活在一起,各方面的習慣都不一樣,在一起難免會引起爭執。
  • 為什麼都是婆婆為難媳婦?女人就不能不為難女人嘛
    如果您長期與婆婆在一起,您將不會有任何問題。因此,晨晨決定在衝突出現之前儘量避免衝突。彼此之間少見面,這樣反而有親切感。考慮到這一點,她不禁為自己的絕妙想法暗中高興。但是,當她與小運討論時,遇到了一堵牆,這就是史她很沮喪。一個顯然很愛自己的男人,在母親和自己中為什麼缺乏主見?
  • 為什麼婆媳是天敵 都是女人 何苦為難女人
    還記得譚晶唱的那首《婆婆也是媽》,裡面寫到「婆婆也是媽 您一輩子辛苦了 您把兒子撫養大 如今兒媳來報答」。是啊,婆婆也是媽,結婚後的女人在一些節日都是和婆婆一起過的,在一起的時間或許比親媽都長。那麼長時間的相處下來才發現,婆婆是媽嗎?婆婆永遠是婆婆,最疼自己的那個人永遠是親媽。網友A:結婚後,婆婆特別好,管自己叫女兒,說她自己沒有女兒,把自己當女兒一樣疼。
  • 婆媳關係難調和:女人何苦為難女人
    常聽人們說媳婦嘴裡沒有好婆婆,婆婆嘴裡沒有好媳婦。以前真不相信這些話,和多為的婆婆和媳婦聊天之後,感覺這話是有一定道理的。聽聽這些兒媳婦嘴裡的惡婆婆,請勿要對號入座。她也是女人,她也曾經年輕過。為什麼這樣對待她的兒媳婦?
  • 「養你的孩子不是我們的責任,3年夠了吧」「女人何苦為難女人」
    02.缺乏邊界感的大姑姐,惹人生氣對於婆婆幫忙大姑姐照看孩子,珊珊沒什麼意見。雖然她會因為婆婆去帶孩子,而多承擔一部分家務;老公也會把本來屬於她的時間精力,花在孩子身上,但她始終覺得,親戚間的幫襯是應該的。可是,大姑姐在日常生活中,缺乏邊界感的行為,讓她很生氣。大姑姐每周都會回來看孩子。
  • 婆婆指責媳婦花錢厲害:男人的逃避,讓女人為難彼此
    但是最近看《親愛的自己》發現,劉洋有一個勤儉持家的妻子張芝芝,可是還會被婆婆指責不掙錢,花兒子的錢還很厲害。其實婆婆和媳婦之間本無交集,全因為一個男人將兩人拉扯在一起,按理來說,溝通彼此的是男人。如果婆婆覺得媳婦花錢厲害,去和兒子說,讓他管好媳婦的錢,如果媳婦覺得婆婆無法溝通,讓男人出面就行,自己無需去做這個壞人。畢竟兒子吵一架還是兒子,媳婦說兩句可能就成了「仇人」。
  • 致婆媳——女人何苦為難女人
    婆婆和媳婦,如果不進行道德綁架的話,就是兩個原本陌生的女人。然而,生活在一起的婆媳又遠不止硬把兩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女人捆綁在一起那麼簡單。這類媳婦婚後要在習慣和性格等方面跟丈夫磨合,還要積極主動地去適應、迎合自己的婆婆。當然這只是理性隱忍的媳婦的做法。強勢婆婆的過分做法常常會遭到感性媳婦頑強的抵抗,甚至是反擊。而抵抗和反擊在強勢婆婆眼裡無異於罄竹難書的罪行。這時讓媳婦背負起千夫所指的罵名,便是她的第二個目的。
  • 婆婆媳婦與小姑子,女人何苦為難女人。
    本應該皆大歡喜的事,只因他婆婆不給她看孩子,她又回到娘家常住了,我原本以為這親媽伺候月子,應該少些矛盾吧,誰知道在她們娘倆身上也矛盾頻發,真是報應啊。想當初我做月子的時候,婆婆伺候我,因為跨省結的親戚,風土人情、生活習慣都不一樣,我一般是能忍則忍,以婆家的生活習慣為主。誰讓自己娘家不給力呢,老娘快七十歲了,身體不好,娘家是指望不上的,沒退路就只能忍,稍有挑剔飲食啊,和婆婆照顧孩子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