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上學時,許多作文都會要求我們寫寫母親、讚揚母愛,那個時候即便寫過很多歌頌母愛偉大的東西,但對於&34;從來沒有過真正的了解。不論是對媽媽的愛還是對媽媽這個人,幼時的我從未了解過。
以前由於父母不在身邊且自己從小上寄宿學校,所以對媽媽並沒有多少印象,很多對於媽媽的了解都是從奶奶口中知曉的。奶奶不喜歡媽媽,會教我和姐姐去跟別人說媽媽的壞話。可在我印象裡,即便如此,媽媽對奶奶還是非常孝順,並未記得她們因此吵過架。這樣孝順的兒媳婦,這樣善良的媽媽卻沒人能理解她、尊重她、愛護她。
後來長大一些後,媽媽回家了,就開始經常和媽媽接觸了。那時候還是不喜歡媽媽,覺得媽媽每天兇巴巴的,總是和爸爸吵鬧。直到近兩年我才真正明白,一個妻子、一個母親,該有多委屈、多無奈才會每天有那麼多的負面情緒。
回想到這些,我都會忍不住雙手發抖,可那時候媽媽有多麼無助,我無法想像……
媽媽嫁做人婦時也不過二十出頭,我們這一代人還花著父母的錢在讀書,即使工作以後也有不少人需要家裡接濟的。生活的壓力不是沒有,而是有人在想盡辦法幫我們抗。
媽媽學歷不高,但是善良正直,獨立睿智,而且性格非常可愛。這些都是我進入社會以後才慢慢發現的,我覺得以前從來沒有走入過媽媽的內心,也不懂得她的嘮叨。
大家都說父愛如山,深沉厚重。可在我看來,我的媽媽不善言辭,但是她從不過多幹涉我決定好的事情,她從來不會用愛的名義去綁架我、要求我去做她想讓我做的事情。這份愛對我來說太厚重太無價了,媽媽真的給了我太多動力,很多次堅持不下去的時候想想媽媽,真的不知道自己該有什麼理由放棄。
現在很多90後已經成了家,做了媽媽,也有了理解媽媽的能力,可是有了自己的孩子以後,哪裡還有時間去照顧自己的媽媽。在這個世界上,我們虧欠最多的人就是媽媽了,這份情這輩子怎麼能還的完!
對很多人來說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待是何等的悲哀,我只能暗自慶幸對我來說現在還不算晚。親人長壽健康是我們的福分,感恩我的母親。
長大後,我才明白了媽媽的沉默代表了什麼:那是失望,是無助
長大後,我才明白了媽媽的吵鬧代表了什麼:那是無奈,是委屈
長大後,我才明白了媽媽的嘮叨代表了什麼:那是擔憂,是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