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首富老公洗碗又送娃,「地表最強」全職媽媽的「女性時刻」

2021-01-10 幼兒園設計中心

1月7日,馬斯克登頂世界首富,這兩年世界首富的位置幾個人輪流坐,但若論「最強首富夫人」,我只服梅琳達·蓋茨。

△梅琳達·蓋茨一家

畢竟,她算不上十分漂亮——反正那麼漂亮的章澤天,也被無聊記者揶揄「東哥每月給你多少零花錢啊」;

她也沒有所謂「自己的事業」——反正很有自己事業的當當網創始人俞瑜,也被李國慶成天抱怨「沒有老婆樣」、「從來都不給我洗襪子」。

偏偏就是這麼一個平平無奇,似乎應該生活在「鄙視鏈」最底端的「全職媽媽」,卻能讓地球上最有錢的那個男人,褪去所有大男子主義的做派——

比爾蓋茨心甘情願送女兒上學,吃完飯主動洗碗……甚至梅琳達做演講之前,過分地喊老公「你離遠點因為我緊張」,比爾都會乖乖離開會場,開車外面兜一圈,再甜甜蜜蜜地接老婆一起回家。(莫名被萌到是不是?)

收入靠老公,「跋扈又囂張」,這個女人究竟是如何贏得首富的尊重和愛,收穫了一段幸福美滿的婚姻呢?全世界的老婆們紛紛表示好奇。

然後,梅琳達就出了一本新書,《女性的時刻》(The Moment of Lift),不僅有和首富婚姻的秘密,更是展現了她二十多年來對男女不平等根源的深度思考,這關乎我們每一個人。

△《女性的時刻》書籍封面

01 。

隱形的不平等:無償勞動

說實話,《女性的時刻》所講述的,還真不完全是梅琳達自己的家庭故事,還有她在從事公益活動的過程中親眼所見的,世界各地女性的故事。

關鍵詞很扎心:童婚、割禮、無償勞動、無產、低自尊、男性附庸……

在親眼見證過各種苦難之後,梅琳達意識到——即使是那些生活在發達國家和富裕階層的女性,一樣也會遭遇不公正的對待。

而在所有不平等中,最傷人於無形的,其實是女性所承受的,遠超男性的——無償勞動。

梅琳達在書中寫道:無償勞動扼殺了女性畢生的夢想。

什麼是「無償勞動」?瑣碎的家務,通常由一名家庭成員無償承擔,譬如照料孩子和其他家人,做飯、打掃、購物、跑腿等等。

縱觀全球,女性從事無償勞動的時間平均是男性的兩倍。在印度,女性每天的無償勞動時間是6小時,男性不足1小時;在美國,女性4小時,男性2.5小時;在挪威,女性3.5小時,男性接近3小時。

這就意味著,全球女性一生平均要比男性多從事長達7年的無償勞動,這大致相當於完成本科加碩士學業的時間。

《女性的時刻》中,梅琳達並沒提到中國女性的無償勞動時間。我查了一下,根據聯合國數據顯示:中國女性承擔的無償勞動時間是男性的2.6倍(美國女性是1.6倍)。

再來看一組全球女性就業數據:

2020年,中國女性勞動參與率是67.5%,超過大多數發達國家;

與此同時,美國女性勞動參與率為61.7%;印度女性僅為28%。

也就是說:中國女性不光(在家從事)無償勞動時間很長,甚至在外工作的有償勞動參與率也遠高於其他國家。

真是「一根蠟燭兩頭燒」,家裡燒完了家外面燒,中國女性,簡直是當之無愧的世上最勤勞女性群體啊!

02 。

無償勞動阻礙女性賦權之路

那麼,如此勤奮的女性群體,是不是得到了應有的尊重呢?

並沒有。

職場媽媽天天在絞盡腦汁研究「如何平衡家庭和工作」的千古難題。

全職媽媽在中國輿論中,一直是受到各種批評的鄙視鏈末端……

但我只想第一百次引用《了不起的蓋茨比》中的那句話——每當你想要批評別人的時候,要切記,這世上的人並非每一個都具備你所擁有的那些條件。

在知乎上看到過一個問題,一個媽媽問:「上班能掙5000塊,請保姆要6000塊,我該怎麼選?」

這個問題當然很好答。

但你如果把問題換成「我和老公兩個人,加起來一共能掙6000塊,請個保姆要6000塊」。你覺得,她還有其他選擇嗎?

不是每個人都能像鍵盤俠們那樣動輒「年入百萬」的,在「6億人平均月收入僅1000元」的大中國,許許多多的全職媽媽並不是自甘墮落,而是因為沒有選擇,不得不做出犧牲。

當然還會有人說:「請不起保姆,你不會喊婆婆媽媽幫忙帶孩子啊?」

不要說是不是每個人都有甘於奉獻的婆婆媽媽,就算有,那不也是對女性無償勞動的第二次剝削嗎?

梅琳達在《女性的時刻》裡寫道:

「如果女性能減少無償勞動時間,那她們就能更多地參與有償勞動。實際上,如果女性每天的無償勞動時間能從5小時減少到3小時,女性參與經濟社會活動的比例就能提高20%。」

「這一點至關重要,因為有償工作能夠促進性別平等,讓女性變得更強大、更獨立。」

「無償勞動會阻礙女性從事能提升自身地位的活動,譬如接受教育、取得收入,參與政治活動。不平等的無償勞動阻礙了女性的賦權之路。」

這句話翻譯過來就是:所謂的「家庭事業平衡」根本不存在,少做家務,把有限的時間多投入到工作中,這樣女性才能越來越有地位。

03 。

女性無償勞動,是全球最大的經濟部門

前幾年看過一個小品,大概意思是一位丈夫在感慨,說當初我娶媳婦結婚開銷只有幾萬塊,然後她任勞任怨給我生兒育女做家務照顧老人,平均算下來一天只有幾塊錢……我難道不應該心疼她體諒她尊重她嗎?!

挺正確的感悟啊,結果一堆人跳出來說這個小品在「物化女性」。

我的一位全職媽媽朋友聽說了就很生氣,她說:「什麼叫物化女性?上班族嫌棄老闆加班不給加班費,這就不叫物化員工了?一個丈夫,吃著老婆做的飯,穿著老婆洗的衣服,開口閉口『 ····我養活你』,就不叫物化女性了?一個小品,看到了妻子無償勞動的價值,感慨應該承認妻子的付出,這就叫物化女性?那我求求你們快點物化物化我吧,趕緊讓大家知道一下,我這個家庭婦女究竟值多少錢!」

你看,現如今社會上流行的價值觀,就是要給女性們扣上一頂「奉獻」的高帽子,或者扣上一頂「天職」的高帽子,她就不得不任勞任怨回家白幹了,順便再承受一下「家庭婦女無用論」的羞辱。

這和「996是福報」又有什麼區別呢?

△電視劇《失眠人的夢》截圖

又或者,無情地批判一下那些沒有條件和精力實現「家庭/事業兼顧」的女性,笑話她們「不是懶就是笨」。

要我說來,那些強求女性面面俱到的人,才是徹頭徹尾壞到了家!

不止在中國,承認女性「無償勞動」的價值,在世界經濟史上,同樣是一個曲折而漫長的過程。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經濟學家並不認為無償勞動屬於工作範疇,他們將特定工作貶低為「女人家幹的活兒」,貶低無償勞動的價值。

直到一位名叫瑪麗蓮·沃林(Marilyn Waring)的經濟學家注意到了其中的偏見。她於1975年當選紐西蘭國會議員,為研究無償勞動走遍了全世界。據她計算,如果有人按照市場價格僱傭工人完成女性承擔的全部無償勞動,它將構成全球最大的經濟部門。

「僱人看孩子要付錢,去餐館要付錢,去洗衣店要付錢……女性把這些全部承擔下來,卻得不到一分錢報酬。人們甚至將其完全忽略不計,認為這些只是家務,理當免費。」

美國女性尋求無償勞動被承認的道路也不平坦——1991年,一位女性國會議員提出議案,要求美國勞工統計局在《居民時間分配調查問卷》中計入家務、育兒和其他無償勞動。議案未獲通過(當時,女性在國會議員中僅佔6%)。1993年和1995年,議案被兩次重提,又被兩次否決。

沃林寫道:「男性是不會輕易放棄這種機制的,因為它能讓全世界的一半人口無償工作。」

到了2003年,美國勞工統計局終於將家務及育兒納入了全國公民時間分配問卷。調查顯示,男性有更多時間進行遊戲、健身等休閒活動,女性不但承擔了更多無償勞動,而且從事有償勞動的時間也更長。

04 。

梅琳達的覺醒

梅琳達·蓋茨坦言,自己一直認為:為了孩子放棄工作,並且在家提供無償勞動,是理所當然的事情。直到見證了其他女性的遭遇,她才重新審視了家中的情況。

梅琳達提到了經濟學家戴安·埃爾森的理論:為縮小男女無償勞動差距,要遵循三步走的策略(「3R策略」):承認(recognize)、減少(reduce)、重新分配(redistribute)——

首先,承認無償勞動的存在,敦促政府將女性用於無償勞動的時間納入統計範疇;其次,利用科學技術減少無償勞動耗時,比如更多使用洗衣機、洗碗機等等;最後,重新分配那些不可避免的家務勞動,促使男女分工更加均等。

梅琳達說:

「我必須承認,我一直擁有得力的幫手。我們並不像其他夫婦,必須在家庭和事業之間艱難權衡、痛苦掙扎。」

「不過,在我的家庭生活中,也的確存在一些分工不均的無償勞動。那就是大量的育兒工作:送孩子們上學,帶他們看醫生、做運動,上戲劇課,為他們輔導功課,一起吃飯……這些會花費我很多時間。我好幾次筋疲力盡地找到比爾,對他說:幫幫我!」

「2001年秋天,珍開始上幼兒園,我們找到一所理想的學校,但那裡離我家足有三四十分鐘車程,我每天必須在家和學校間往返兩次。我跟比爾抱怨路上時間太長了,他聽了說:我可以幫你啊。這樣就能多和珍說說話了。」

「就這樣,比爾開始送女兒上幼兒園,他每周送孩子兩次。

差不多三周後,我發現有很多爸爸來送孩子。我問一位媽媽:』嘿,什麼情況?』她說:『看見比爾蓋茨來送孩子,我們就回家告訴丈夫:他都有工夫送孩子上幼兒園,你肯定也可以。』」

不僅僅是育兒,在家務勞動中,梅琳達也在追求男女平等——

「一天吃完晚餐,我照例最後一個離開廚房,洗一家五口的碗。洗著洗著,我突然大發雷霆,宣布:誰也不許比媽媽先離開廚房!」

」比爾十分支持我的觀點——所以我只能把他最擅長的洗碗工作交給他。」

△創立的科技公司,幫助底層有能力但無資源的女性進入科技行業

05 。

分擔家務的男性,生活更幸福

事實證明,減少女性的無償勞動時間,給女性更多接受教育、參加工作、提升自我的機會,不僅有助於丈夫和下一代的健康,也能夠促進家庭和社會的繁榮。

過去的20年間,兒童存活率顯著提高,其中一半要歸功於母親教育程度的提高。

並且,受過教育的母親,送子女上學的概率是未受教育者的兩倍以上。

數據還表明:分擔家務的男性生活更幸福,家庭關係更和睦,子女也更快樂。如果父親能承擔40%以上的育兒工作,他罹患抑鬱症和濫用藥物的風險都會顯著降低,他的孩子也會更加優秀,更自信,更少出現行為習慣問題。

那麼,對於女性的無償勞動,男性的觀念是否「很難轉變」呢?

梅琳達·蓋茨在書中提到了一次兩性對話活動,她說:「我在非洲的馬拉威農村參與活動。其中一個練習,是妻子和丈夫必須互換位置。女人可以使喚男人,讓他去做平時由她承擔的工作。他必須了解她的工作量,體會被人使喚的滋味。」

練習結束後,一個男人說他從前會對妻子隱瞞大部分收入,另一個說他總是逼妻子去幹那些「女人家幹的活兒」。

而性別角色互換練習改變了這一切,男人們紛紛表示自己現在會承擔家務,凡事都和妻子一起決定。其中一個人說:「現在我會為兩個人打算。」

馬拉威的兩性對話令人振奮,因為它的成功,意味著即使在傳統觀念根深蒂固的社會,我們依然可以扭轉性別偏見。

那麼,在當今的中國社會,我們又能為扭轉性別偏見做些什麼呢?

在我看來,起碼咱們這些有幸能在職場工作的、有充分話語權的女同胞們,應該首先徹底消除針對全職媽媽的偏見,我們不僅應該讓全社會都認識到「無償勞動」的價值,更應該幫助所有女性增加工作機會,開闢晉升路徑,努力消除就業的性別歧視和年齡歧視。

因為,今天橫亙在其他女性面前的發展障礙,在明天,可能就會束縛住我們女兒的、孫女的、外孫女的……向上飛翔的翅膀。

相關焦點

  • 女性能否當全職媽媽,關鍵不在老公,而在於這些
    作家馬家輝曾在《圓桌派》說,他太太曾提出想當全職媽媽,方便照顧整個家庭,可馬家輝卻拒絕了,因為他知道全職媽媽最容易和這個社會脫軌,家庭就是她的全世界,但家庭成員的世界卻不是她,這樣的感情很容易越走越遠。
  • 99%的人想不到,女性出軌率最高的職業居然是全職媽媽
    從職業劃分來看,女性出軌率最高的是全職媽媽,其次是教師,醫生護士,文秘和設計師。男性出軌率最高的職業是IT行業和金融行業,其次是教育業、醫生和律師。不過事出必有因,細思極恐,全職媽媽出軌率高完全有跡可循。
  • 全職媽媽做到這幾點,不怕與老公越走越遠
    現實生活中很多女孩子在結婚生子之後,因為各種因素導致她不得不離開職場,將精力轉向家庭,做起了全職媽媽。在面對家庭困難的時候,往往最後的決策是女性回歸家庭,男性掙錢養家,原因比較簡單,總結為以下幾點:女人天生的母性決定了她比男人更會照顧孩子。男主外女主內,女人照顧家庭符合當下的普遍價值觀。
  • 全職媽媽:被生活偷走的那三年,我也被老公和孩子嫌棄了三年
    一、昨天,遇見從前的同事小唐,自從6年前,我們倆雙雙辭職回家帶娃後,這是第一次偶遇。中年老母親的聊天話題,句句離不開老公孩子。小唐無比鬱悶的說,她養兒子到6歲,才第一次知道,原來在兒子心裡,爸爸居然一直比媽媽辛苦的多。
  • 全職帶娃一年後,那個抖音28歲的網紅奶爸離婚了!
    在大家的印象中,一般都是媽媽在家帶孩子的比較多,爸爸在外面工作掙錢。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職業女性,她們追求自我發展,不願意在家全職帶孩子,所以即便結過婚之後,也會出來工作,保證經濟獨立!近些年來,更是出現了一種新情況,因為夫妻中,女性的工作能力比較強,所以男性便在家全職照顧孩子,正好也讓一部分男性體會一下,全職帶娃到底輕不輕鬆?28歲奶爸全職帶娃火了,一年後離婚打臉,婚姻中誰帶娃誰弱勢?
  • 我的一個朋友,985畢業,做了14年全職媽媽
    「家庭那麼困難,我們把你供到現在,你反而當起了全職太太?」我能理解張桂梅校長老母親般的痛心疾首。可是,一個受過高等教育的女性做了全職媽媽,就該被鄙視、該被罵滾出去嗎?全職太太,早已不是你以為的家庭婦女了!
  • 顧佳:全職太太憑什麼不算獨立女性
    為了把孩子送進好的幼兒園能屈能伸,光腳提鞋扶王太太走樓梯;為了老公的公司運轉,幫老公處理客戶問題,替老公向客戶道歉;內能打理好家庭,外能助力丈夫事業。,一邊和老公一起賺錢養家,一邊獨自一人持家帶娃。不僅法律沒有給全職太太切實可行的硬性保障,就連大家的思想意識,也還停留在全職媽媽沒有經濟來源
  • 全職媽媽還是工作媽媽,你們是如何選擇的?
    老公說,要不我一起送女兒到奶奶那裡去,晚上吃了晚飯再回來?我說,我不去了,去了晚上我要一個人回來。我還能如最初想的那樣又有工作,又能隨時接娃嗎?>水湄物語在她的《懂選擇的女人更幸福》一書中告訴我們:選擇做全職媽媽還是工作媽媽
  • 名校畢業的研究生,在婆婆和媽媽的夾擊下,還是選擇了做全職媽媽
    全職媽媽在國外很常見,而相較於國外我們國內的全職媽媽比例較少。一說到全職媽媽大家的看法褒貶不一,有人認為這是學歷低、沒什么正經工作的女性才會做出的選擇,但事實上不乏高學歷的女性決定辭職回家帶娃。小帆和老公是校友,都是從名校畢業的研究生。
  • 知乎高贊:我走過最難走的路,就是全職媽媽的路
    1曾在知乎上看到一個帖子,小麗是80後新女性,上得廳堂,入得廚房,但是在32歲時由於沒有結婚,抵擋不住外界「 怪異」的眼神,和一個相親的男人草率結婚了。結婚沒多久就懷孕了,結果丈夫在她懷孕期間出軌了。父母和丈夫都勸她為了孩子不要離婚,她妥協了,後來她做了全職媽媽,在家安心帶娃,兩年後,丈夫提出離婚,並且奪走了孩子的撫養權。這個社會有很多種職業,只有一種職業是全年365天無休,生病,感冒,發燒都不能請假,這就是全職媽媽。全職媽媽為了孩子,為了家庭,放棄事業,付出一切,最後換來的竟然是丈夫出軌,失去孩子,一無所有。
  • 拼命賺錢的全職媽媽:從女超人到女強人,這就是婚姻的意義?
    自己帶娃六年了,直到最近終於出來賺錢。後來,我才得知她是為了趕去買菜,用小跑的速度就要在老公下班前做好飯菜。在我印象之中,有一種女人賺錢起來特別拼命,那就是「全職媽媽」。當她們不斷累積賺錢欲望後,那就是爆發性的一刻。曾經認識的二胎媽媽,她說自己整整十年沒上班賺錢,期間找老公拿錢,都感覺到別人的臉色,說話越來越沒底氣。她內心很是委屈,為什麼自己維持家庭,還撫養老公的孩子還能受到這樣子的委屈呢?
  • 全職媽媽的生活?一個全職媽媽的自訴
    作為全職媽媽,我的生活一直圍繞著父母,孩子,老公,家庭在轉。15年初和老公結婚的時候,那時候我也有自己喜歡的工作,但是因為日常作息不穩定,也一直沒懷上孩子。我媽也一直催我生孩子,說結婚幾個月了,再不生孩子,公公婆婆心裡不舒服,怕我身體有什麼原因,生不出來孩子。婚後我和老公一起住的新房,公公婆婆在外地打工。
  • 全職媽媽算獨立女性嗎?親身經歷告訴你,現實不是電視劇
    這部劇講述了3位都市女性,在30歲這個節點遇到各種壓力的故事。其中童瑤飾演的全職太太顧佳,顛覆了人們對全職太太一貫的刻板印象。像她這樣漂亮、溫柔,同時又理性、獨立的全職主婦可是非常少見。於是,大家開始議論:生活中過得精緻,家庭也照顧得好,同時人格也獨立的全職主婦算獨立女性嗎?前幾天,演員童瑤在個人社交平臺乾脆地回了一個字:「算!」,一時引發網友熱議。
  • 「老公要我孝順公婆,他卻不尊重我爸媽,全職帶娃的我要離婚嗎」
    文\好孕姐有很多全職媽媽,在家庭裡的地位並不高,甚至連孝順自己父母的能力和資格都沒有。我身邊有一位寶媽,就遇到這種情況:寶媽楠楠,全職帶娃三年,為了孩子放棄了自己正處在上升期的事業,專心在家帶孩子、做家務,當然還要孝順公婆。因為老公是獨生子,他們現在跟公婆同住。
  • 全職媽媽鬥不過小三是小事,鬥不過自己是大事
    寶媽群裡有個全職媽媽哀嚎。 她從懷上一胎開始,到現在生下二胎哺乳期,連續四年沒去上班賺錢,她不缺錢,每個月老公都按時給她發錢,發的錢夠用一個月的開銷。 但是,她懷二胎時發現老公手機有貓膩。 大段大段曖昧的聊天記錄,暴露了老公的婚外情。
  • 中國最強「打工皇帝」:先後服務三位首富,比爾蓋茨都曾極力挽留
    文:木一他曾是中國最強「打工皇帝」,日薪高達50萬;他也曾被稱為中國最強職業經理人,是無數人效仿的對象;他曾經進入過三家巨頭工作,並先後輔佐出了三位首富;最後他卻因學歷造假跌落神壇,被永遠貼上了不誠信的標籤,從此銷聲匿跡。他就是唐駿。
  • 「地表最強十六人」羅湖對決!這個比賽不看太...
    這裡誠意為大家推薦一場超燃賽事最強選手齊齊匯聚上演年終爭霸「地表最強十六人」鵬城對決▼今年「鵬城杯」繼續以其高獎金、高水平、高規格的特點吸引了廣大棋迷關注本次賽事總獎金高達80萬元人民幣,由國家體育總局棋牌運動管理中心、中國象棋協會、深圳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主辦,深圳市羅湖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
  • 全職主婦居家七年,送二娃去上學被當成奶奶
    話雖如此,不少寶媽在帶娃的時候,還沒等到孩子成家立業,自己就已經完成了從「小媳婦」到「老婆婆」的過渡階段。 後來曉梅和老公又生了二胎,由於自己和老公都得工作,為了能讓兩個寶寶受到更好的教育與照顧,曉梅最終決定辭職,專心在家帶娃。 轉眼六七年就過去了,家裡的兩個寶貝都已經上學,曉梅終於有了多餘的時間空出,於是開始考慮重新找份工作。可在送二寶去幼兒園的時候,老師的一句話頓時讓曉梅失去了信心。原來是老師把自己錯認為孩子的奶奶,打招呼的時候說了個「奶奶,你來送小寶上學啦?」
  • 你以為我想當全職太太?一個女性「被全職」的過程,心疼無力
    她的故事,我想說給大家,讓大家更加了解一個女人是如何變成全職媽媽的。我還沒有完全理解什麼是媽媽,只知道有一個人需要我每天24小時陪伴和照顧……她的講述不代表所有女性,但代表一部分女性有了寶寶後的真實生活。無關學歷,但是你身邊總有一些「過來人」在指導你,在責怪你,讓你越來越不自信,讓你越來越無力。
  • 全職媽媽是世界上最危險的職業?不就是帶帶小孩能有多累!
    七個字,每個字普普通,平平無奇,組合在一起,卻強烈的刺痛了女性特別是全職媽媽的內心。戀愛時苦苦追求的女神;結婚時純潔美麗的新娘;短短一年多,此刻卻變成了被靠你施捨狼狽不堪的糟糠之妻。 每一位全職媽媽看到唐菀仿佛就看到自己。事實上,唐菀本身是非常優秀的演員,出演過大火的《人民的名義》裡的林華華,在事業大火上升階段選擇了家庭。以為遇到了生命裡的另一半,誰知是這樣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