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赤手空拳來到人世間,為找到那片海不顧一切
被這首《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刷了一天屏,這首歌兒就像樸樹的《平凡之路》,循環了一天後已被深深洗腦,「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旋律不停回放。
其實今年1月在高曉松的脫口秀節目《曉松奇談》裡我們就第一次聽到了這首歌最先曝光的前四句,終於在3月18日凌晨,我們如約等到了這首歌!在美國留學的同學說,下載蝦米等到12點掛VPN就是為了聽許巍的這首《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媽媽坐在門前,哼著花兒與少年
雖已時隔多年,記得她淚水漣漣
那些幽暗的時光,那些堅持與慌張
在臨別的門前,媽媽望著我說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
你赤手空拳來到人世間,為找到那片海不顧一切
她坐在我對面,低頭說珍重再見
雖已時隔多年,記得她淚水漣漣
那些歡笑的時光,那些誓言與夢想
在分手的街邊,她緊抱住我說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
你赤手空拳來到人世間,為找到那片海不顧一切
我獨自漸行漸遠,膝下多了個少年
少年一天天長大,有一天要離開家
看他背影的成長,看他堅持與回望
我知道有一天,我會笑著對他說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
你赤手空拳來到人世間,為找到那片海不顧一切
在《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裡我們看到了高曉松和許巍的真實寫照。當民謠老炮兒高曉松詞曲遇上搖滾老炮兒許巍的唱腔,黯淡的記憶有時也能閃爍流光。即使在泥塵裡摸爬掙扎,也別忘了手中的玫瑰,向著彩虹的方向。
高曉松:一個懂點科學知識的藝術家
高曉松曾在一次專訪中說,「我覺得勇敢最重要的標誌是敢於選擇生活之路,其他的都是本能,談不上勇敢。敢談戀愛怎麼能稱得上是勇敢,這不過是人類最基本的生物繁殖需求。」
出身書香門第的高曉松從小就要培養學習琴棋書畫,1988年高曉松考上清華大學。在清華讀了3年雷達專業後,高曉松發現自己不適合當科學家,於是毅然退學,在中國還沒有唱片公司的年代,高曉松把音樂做得風生水起,而後又轉向電影,拍了兩部電影。
接著他突然出國,回國後帶來了振聾發聵的個人文化歷史脫口秀《曉說》,在優酷一舉創造了5億點擊量這個難以逾越的紀錄,千百萬粉絲等待第三季的時候,他又一轉身,在愛奇藝推出了《曉松奇談》。
正如高曉松所說:家裡希望我成為一個有藝術修養的科學家,但最終我卻變成個懂點兒科學知識的藝術家。
許巍:平靜的音樂行者,永遠的學生少年
1986年,許巍離家出走,在高考和吉他之間他選擇後者。1993年,許巍的「飛樂隊」煙消雲散,北漂又成了他毅然決然的選擇,這一切的躁動與選擇,無非: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在別處》雖不能填飽肚子;《那一年》雖擦不乾眼角的淚水;《藍蓮花》的禪宗詩意高度傳唱,再次告訴許巍他: 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2014年許巍「搖滾故鄉的英倫之行」,登上Womad世界音樂節,磚頭鑲在利物浦洞窟酒吧前的名人牆,許巍終於成了平靜的音樂行者,永遠的學生少年。
了解許巍都知道他得過抑鬱症,許巍談起那段經歷,他說,人的成長過程是在慢慢尋找的,得對生活理解了才行,很多原來認為是對的東西,到後來才發現不對。
年少無知的時候總難免「為賦新詞強說愁」,或許許巍真的有過為了「像搖滾音樂人」而沉淪和放縱的念頭,但很快,他的生活真的陷入了尷尬、迷茫、窮困之中,不是頹廢可以形容的。
許巍給自己安排了一個健康的生活時間表,不再晨昏顛倒,而是每天8點起床,鍛鍊,讀佛經,然後練琴,寫音樂。他說:「聽音樂的大部分人都是正常生活的,我必須跟大部分人的生活一樣才行。」
他說自己從17歲就開始漂泊動蕩的生活,直到34歲的時候才開始踏實,這樣的生活對他而言,彌足珍貴。
高曉松和許巍的人生有太多的意外和驚喜,正因為他們都不苟且偷生之人,所以才找到詩和遠方。那些曾經以為忘記的畫面會重新在腦海中翻騰,那些被現實打擊而放棄的夢想重新點燃,就像未曾離開過一樣。
許巍聲音溫暖但又滄桑憂鬱的搖滾老炮兒,前方燈塔不會熄滅,未來依然還很熾烈。雖然這首歌帶有十分濃厚的悲觀萎靡色彩,也有人認為它過於矯情,可是,這似乎就是這首青春詩歌的顏色。
編輯:wizard小寧
讀者·文房推薦:點擊下方圖片閱讀
星野道夫:永恆的時光之旅
迪士尼動畫電影《瘋狂動物城 》繪本故事
書丨不僅僅是寫給孩子和戀人的《世界小史》
書 |「《教父》三部曲」最新譯本
書 | 《留住故事》系列兒童繪本
本 | 3年、5年、10年連用MIDORI人生筆記本
物丨臺灣物外Ystudio黃銅鑄造文具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