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戰脫貧攻堅】那人,那山,那水,那脫貧攻堅路!

2021-01-09 澎湃新聞

以下文章來源於楚雄市人民法院 ,作者楚雄市人民法院

楚雄市人民法院

感受法治力量 共沐司法陽光

☝ 點擊上方「雲南高院」關注我們

頭戴小紅帽,身穿紅馬甲,笑容真摯,從農戶家進進出出,穿梭在田間地頭,腳下是厚重的泥土,眼裡是滿滿的真情。「平地苞谷林,山上石旮深,一家兩畝地,吃穿都愁人。」就是在這樣山高、坡陡、箐深、偏僻難行、乾旱缺水的彝村,駐紮著一群可愛的人,面對困難和考驗,他們沒有退縮,沒有畏懼,而是用擔當的精神和果敢的行動作出對司法精神最好的詮釋。

他們就是楚雄市人民法院扶貧工作隊員。

他們,跋山涉水查民情

在進村入戶過程中,他們走村串寨,日復一日地跋涉奔波於山頭之間,在一次次的走訪中,他們摸清每一戶貧困戶的家庭情況、致貧原因,細化脫貧措施,為精準幫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探索因地制宜奔小康的路徑和方法。

挨家挨戶走訪

「村子的真實情況,村民最清楚,只有挨家挨戶走訪,才能摸清底數,弄清貧根,找到脫貧致富的路子。」楚雄市法院派駐杞岔拉村委會工作隊員劉水清說。

他們,抗擊疫情擔使命

春節還未過完,這群法院人就到彝村開展疫情防控工作,每天進村入戶開展防控知識宣傳和體溫測量,在重要路口設置卡點日夜值守,自製彝漢雙語宣傳車。他們始終將遏制疫情蔓延擴散的責任擔在肩上,始終把幫扶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使命放在心頭,保證貧困群眾安全復工復產、外出務工、學校複課......為決戰脫貧攻堅打下了紮實基礎。

「說到今年印象最深刻的事,莫過於抗擊疫情了。從2月1日起,我們全體駐村扶貧工作隊員和鄉村幹部們就全部到崗開展疫情防控工作,整整21天,日夜值守……其中,最具特色的就是村委會自製的彝漢雙語宣傳車。考慮到這裡是彝族聚居村,大部分老百姓聽不懂漢語的實際情況,村委會羅書記將疫情防控知識錄製為彝漢雙語音頻,將音響栓在垃圾車上,因陋就簡自製成宣傳車,每天繞村播放。」

——楚雄市法院派駐蠶豆田村委會工作隊員,剛參加工作的90後田安鳳在駐村日記中這樣寫道

他們,真情幫扶保飲水

不管是依齊麼村委會、杞岔拉村委會、還是蠶豆田村委會,都被乾旱缺水問題困擾,且水管網老化破舊、滲漏嚴重,常常生活用水都是從外拉運回來的塑料水桶內貯存變味的「死水」,村民間因為用水引發糾紛屢見不鮮。

了解情況後,工作人員積極上報、制定方案,籌措50000元資金投入到水網改造項目實施中,並於2020年4月完成了改造,貧困群眾從此用上了乾淨衛生的水。

孩子們接上了乾淨衛生的水

「貧困村的困難就是我們工作隊的困難,解決好群眾的所需所盼,是我們的責任......我們和村幹部一切的辛苦和努力都值得了。」

——摘自楚雄市法院派駐蠶豆田村委會工作隊員劉雲雄在蠶豆田村委會小集鎮水網改造座談會上的發言

他們,春風化雨扶志氣

#入戶勸學生返校學習

「該入學的一個不少,已入學的一個不跑」。在對照脫貧標準進行新一輪問題排查中,工作人員發現仍有幾名少年經學校多次動員仍未入學。

本著「絕不能讓一個孩子輟學」的理念,他們多方聯繫協調,開展動員學生返校工作。充分發揮「法院人」的優勢,向貧困戶耐心講解《義務教育法》、雲南省控輟保學的相關政策、國家義務教育「兩免一補」等法規政策以及典型案例,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勸說,積極參與到控輟保學工作中。

圖為宋麗梅扶貧工作

「我們先在崎嶇的山路上乘了將近四十分鐘的車,到達山頂後,因山路比較陡峭不通車,只能靠步行爬向山谷中的李某某家。李某某家在咪多麼小組的獨家村,距離大村子還有兩公多裡,我們又艱難走了半個多小時才到達李某某家中。」

——楚雄市法院派駐蠶豆田村委會工作隊員宋麗梅談到她的扶貧路時說

他們,廉潔自律守底線

學習是增長才幹、提高素質的重要途徑,是做好各項工作的關鍵。為認真落實「一崗雙責」和執行貫徹「三個規定」,他們始終圍繞法院中心工作,著力加強對思想政治及業務能力等方面知識的學習,特別是脫貧攻堅方面的學習,自覺抵制各種歪風邪氣,嚴格約束自己,講操守、重品行、修美德,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在駐村工作中樹立了良好的工作作風,得到了群眾的肯定。

「每天至少兩次登錄國辦、省辦系統對最新數據進行全面核實,及時修改雲南省精準扶貧信息系統反饋的疑似、錯誤數據,對所有貧困戶每一年、每一人、每一項數據全面進行核實,結合行業部門數據比對結果,積極修正錯誤數據……

——摘自楚雄市法院派駐市聯席辦工作隊員李傲雪在廉政提醒談話後對自己扶貧大數據工作的闡述

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戰場,他們用一片赤誠之心,把貧困群眾當親人,視脫貧為己任,正視問題,解決困難,用腳丈量,用心工作,許多平凡的小事組成了不平凡的駐村生活,正如他們所說:「脫貧之路,腳步不停;初心不忘,擼起袖子加油幹!」

他們是楚雄法院扶貧工作隊員

和萬千奮鬥在脫貧攻堅一線的隊員們一樣

紮根基層

為決戰脫貧攻堅貢獻力量

原標題:《【決戰脫貧攻堅】那人,那山,那水,那脫貧攻堅路!》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那人 那山 那水 那脫貧攻堅路
    那人 那山 那水 那脫貧攻堅路 2020-12-24 14: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讓藍孔雀變身脫貧吉祥鳥(青春派·脫貧攻堅我爭先①)
    「十三五」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步入關鍵階段,脫貧攻堅成為各地政府一項急難險重的任務。如果把脫貧攻堅看做是時代的畫卷,那麼奔忙在脫貧攻堅一線的年輕人就是其中的一抹亮色。
  • 「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網紅大叔」的直播帶貨扶貧路
    中國青年網臨汾7月8日電 (記者 左橙) 山西隰縣陽頭升鄉竹幹村的村民張明明是個年過不惑的「眼鏡大叔」,卻在直播平臺人氣爆棚,最高時有10000多人同時在線觀看直播,他是如何走紅的?張明明一邊摘杏一邊直播。
  • 【阜平好網民】我身邊的脫貧攻堅感人故事 | 自強不息跟黨走 脫貧...
    【阜平好網民】我身邊的脫貧攻堅感人故事 | 自強不息跟黨走 脫貧致富感黨恩 2021-01-11 17: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脫貧攻堅背後的勵志故事
    他們不願「等、靠、要」,他們自立自強、腳踏實地,用勤勞的雙手脫貧致富近年來,陽明區在脫貧攻堅中依託各項扶貧政策,積極進取,取得了顯著成績,2019年陽明區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村全部出列。在脫貧攻堅道路上,有這樣一群人,他們雖被認定為貧困戶,但不願「等、靠、要」,他們自立自強、腳踏實地,用勤勞的雙手脫貧致富,讓一貧如洗的日子成為「過去」,讓憧憬嚮往的生活變為現實。在湧現出的每一位產業脫貧典型人物的背後,都有一段堅強勵志、感人至深的「脫貧故事」。
  • 2020,致敬青春,感謝有你——脫貧攻堅篇
    年讓我們一起回憶2020年全區共青團脫貧攻堅工作的這一年1 月自治區團校與幫扶點小海子鎮脫貧攻堅領導小組共同研究探討摸底排查情況,並探討壯大村集體經濟情況。通遼科左中旗舉辦「短視頻+直播」青年電商創業培訓,投身脫貧攻堅。
  • 「我的扶貧故事」從一名醫生蛻變成真正的脫貧攻堅「戰士」丨湄潭...
    為了儘快熟悉農村工作,到任伊始,我就虛心向村支兩委的老同志們請教怎樣幹好脫貧攻堅工作。村裡的老同志說,要想幹好脫貧攻堅,就得先踏遍沙塘村的山山水水,情況都不清楚,談什麼脫貧攻堅!他們認為,我們年輕人在這裡也幹不了多久。那一刻,我就在心裡暗暗發誓:不幹出點名堂,我還真不離開這裡。  白傑走訪慰問貧困群眾說幹就幹,我帶著工作日誌開始一個村民組一個村民組地走訪。
  • 達州農商銀行:發揮金融力量 助力脫貧攻堅
    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達州農商銀行立足地方實際,主動踐行金融扶貧責任擔當,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積極創新扶貧工作舉措,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實施鄉村振興貢獻金融力量。宣漢縣塔河鎮號樓村第一書記 劉桐宏:我們將持續鞏固脫貧成果
  • 貴州省第四考察組到印江自治縣考察脫貧攻堅工作
    據印江縣政府網消息:2021年1月12日,省第四考察組組長、省委組織部二級巡視員肖小平率隊到印江自治縣考察脫貧攻堅工作。銅仁市政協副主席、縣委書記田豔主持考察座談會並匯報脫貧攻堅工作情況。2014年以來,印江自治縣共識別貧困村203個(深度貧困村28個),建檔立卡貧困群眾25877戶101159人,貧困發生率為25.08%。
  • 我的脫貧攻堅歷程:扶貧記憶,成長畫卷中的美好存在
    瑤山,是貴州省著名的「三山」地區之一,更是省、州、縣脫貧攻堅主戰場。邀請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及公安、住建、人社、電力、教育等部門負責同志為搬遷群眾進行脫貧攻堅政策解析暨感恩教育及相關專業知識授課,並與群眾進行零距離「有問必答」互動。邀請基層勞模代表為搬遷群眾進行勞模經驗、致富經驗分享。
  • 【脫貧攻堅】 劉坤:用心用情鋪就脫貧致富路
    一路走來,劉坤被巴州區幹部群眾「寧願苦幹、不願苦熬」的精神所震撼,也用心用情助力巴州鋪好脫貧致富路。新崛起的產業項目、新開闢的道路、新落地的扶貧車間、貧困戶脫貧增收後臉上的笑容……東西部扶貧協作這兩年多時間,實打實的舉措讓巴州有很多新變化。劉坤見證、參與著這些變化,他深感幸運和自豪。春天出發,探尋巴山夜雨
  • 四川雅安:《雨城區脫貧攻堅親歷者口述實錄》正式出版發行
    為真實記述雅安市雨城區脫貧攻堅中湧現出的感人事跡和先進典型。雨城區委黨史研究室組織協調各方力量,採訪全區3位區級領導,18名幫扶幹部,4家幫扶單位,13名脫貧群眾,耗時半年,編輯出版《雨城區脫貧攻堅親歷者口述實錄》一書。
  • 【方志四川•溫暖的迴響——脫貧攻堅四川故事匯】龍叟 ‖ 女人...
    【方志四川•溫暖的迴響——脫貧攻堅四川故事匯】龍叟 ‖ 女人戲 ——致一線的你們 2021-01-12 0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鄉供電公司:脫貧摘帽不脫手,牢記使命再攻堅
    2016年,新鄉供電公司與封丘縣王村鄉盛水源村結對脫貧。該公司先後投資59萬元對村內電力線路進行改造,新增200千伏安變壓器兩臺,改造10千伏線路1200米,400伏線路2240米,完成了全村的戶表改造,滿足了盛水源村未來十年的電力增長需求。
  • 巾幗勵志小故事 脫貧攻堅大力量
    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廣靈縣各級婦聯組織緊緊圍繞全縣脫貧攻堅「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這一工作大局,立足地方優勢,引領廣大農村婦女走「居家經濟」「炕頭經濟」發展之路。 通過不懈努力,近3000名農村婦女通過就業創業走上了脫貧致富的康莊大道。 下面的這個小故事,由廣靈縣婦聯主席陳曉麗執筆撰寫,記錄了一名農村婦女勵志脫貧,並帶領村民致富的點點滴滴。
  • 「脫貧攻堅基層採訪行」幸福的味道,真香
    為全方位、深層次、多角度宣傳貴陽市廣大幹部群眾牢記囑託、感恩奮進,迎難而上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的扶貧故事和脫貧故事,貴陽日報傳媒集團啟動「脫貧攻堅基層採訪行」活動。活動專門成立了由集團班子帶隊、30餘名骨幹採編人員組成的「脫貧攻堅基層採訪行」報導組,通過蹲點貴陽市轄開陽、修文、息烽和清鎮三縣一市,以及貴陽市重點結對幫扶的三個縣,深入踐行「四力」,挖掘鮮活的扶貧故事、脫貧故事,直擊村容村貌巨變,展現中國減貧奇蹟的貴陽精彩篇章。今日起,本報開闢「脫貧攻堅基層採訪行」專欄,陸續刊發系列報導。
  • 海南省脫貧攻堅知識問答_ 政策文件及解讀_海南省人民政府網
    為進一步提高各級扶貧幹部掌握運用政策的能力,推進我省脫貧攻堅工作紮實有效開展,確保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我們編寫了《海南省脫貧攻堅知識問答》。  本書所提出的問題是近年來扶貧工作遇到的普遍性問題,其答案是根據我省脫貧攻堅相關文件和工作實踐得出的,同時,借鑑了外省的一些經驗做法。本書僅作為工作和學習參考,不具有其它效力和依據。
  • 脫貧奔小康 幸福滋味長
    剛剛告別的2020年,對所有六安人而言,是既盪氣迴腸,更壯麗輝煌的一年。這一年六安精彩紛呈,老區人民交出了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答卷,戰勝了年初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各行各業復工達產跑出了發展「加速度」,大力優化營商環境,吸引眾多5G企業紛紛落戶,歲末又喜迎六安海關開關運行,標誌著六安老區發展邁上了新的臺階。
  • 視頻|【脫貧攻堅 代表在行動】周紹軍:履行好人大代表職責 當好致富路上「領頭雁」
    貴州有8萬多名各級人大代表,他們來自各行各業,是貴州決勝脫貧攻堅貴州人大網演播室邀請到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石阡縣龍塘鎮大屯村黨支部書記周紹軍,結合當選代表以來的履職經歷,為我們介紹他如何在脫貧攻堅戰場上發揮代表作用,帶動群眾增收致富的故事。攝影剪輯:人大論壇融媒體記者 楊猛 陳兵 張茂出鏡主持:張嫻編輯:張茂編校:呂躍
  • ​「品陽明文化 揚國學經典」,我縣開展送經典下基層助力推普脫貧攻堅活動
    11月11日上午9點「品陽明文化 揚國學經典」大餘縣送經典下基層助力推普脫貧攻堅系列活動活動旨在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脫貧攻堅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發揮經典誦寫講實踐活動對基層語言文字工作的引領作用,助力江西蘇區推普脫貧攻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