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囧小哈,一個在北京從業13年的程式設計師,媳婦是私立幼兒園園長,倆人收入加起來也還算可以吧,經過反覆的心理鬥爭,終於決定回老家了。
其實回老家的心思很早就有了,可從未下定決定。直到去年我們還在為孩子上小學的事情準備著,各種手續早在半年前就準備好了,為了孩子上小學,我們還特意去辦理了離婚。因為我的社保在海澱,媳婦社保在昌平。北京小學錄取學生的標準相信大家都知道,有不知道的可以在評論諮詢(畢竟我是準備過一次的過來人)。
很多朋友都不解,經常發來賀電:怎就忍心放棄北京發展,回到四五線的小縣城,生活的落差有多大。 有的人說,你現在回去了,以後你的孩子也還會走你的老路,重新站在北京的街道,重新住地下室,重新在北京奮鬥,最後跟放羊的孩子一樣,輪循著放羊。
當然,我們也懂得北京的好,可是生活的發展形勢,已經到了我們要回去的時候了。誰都知道讓孩子在北京上學能得到更好的教育,甚至外地戶口通過人大附的早培班一樣可以在北京參加高考,這些我們都曾研究過,探討過。在北京的朋友,大概都知道海澱媽媽和順義媽媽,中國教育江湖的兩大神秘的派別:海澱媽媽和順義媽媽,共同特點是「雞」娃有方。想了解的可以看看《海澱媽媽VS順義媽媽,為了雞娃,她們到底有多拼?》。我們作為一個普通人,拿什麼跟別人比。你們知道在北京為了上人大附中的小學生可以不在學校上六年級嗎?六年級就是家長每天帶著孩子往返於培訓班和家之間,孩子每天要在家做八套數學卷子,每天學習奧數題,為了不僅僅是上人大附中,而是進人大附中的實驗班等等等等。
雖然之前在北京掙的很多,但是開銷也很大,租過有蟑螂的房子,睡過坑坑的小床,小小的客廳,蝸居的生活,只是出門的時候光鮮亮麗。我們不是房二代,也不是富二代,現在的薪資總趕不上我們的願望。我們要承認我們是平凡人,要承認孩子也是個平凡人。我們小的時候也總希望家長不要把他們的願望讓我們去實現,所以現在孩子也不希望我們那樣。
有些家庭條件還算殷實的朋友,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家人的幫襯終於在北京能有個自己小窩,買了套房子,你們真的覺得美好的生活就可以開始了嗎?這麼想就大錯特錯了,先不說孩子高考的事情,看看孩子要上的幼兒園學費,再加上房貸和生活開銷,以及孩子可有可無的培訓班,壓的我們根本喘不過氣來,不敢跳槽,不敢辭職,深怕有天自己承擔不起這一切。
那些在北京上班,把戶口落到天津的朋友們,你們想過你早上上班孩子還在睡,晚上下班到家孩子也已經睡了,跟孩子一起的時間屈指可數,而且在天津買的房是學區房嗎?雖然天津高考壓力小,可你想過天津本土的人也有很多考不上好高中,上不了好大學嗎?北京土著都有40%的人上不了高中,80%的人上不了大學。我們有條件和別人競爭嗎?所以最終戰勝我們的是「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想喝的星巴克沒有了,想吃的江邊城外沒有了,想逛的Shopping mall也找不到了,但是有的是家人的歡聲笑語,有的是鄰裡的彼此關照。
我把回家這件事想的也挺明白的,現在30多歲回家以後即使白手開始,或者失敗了重來,也至少還有時間,真的再過幾年以後回來,自己都沒有勇氣去折騰,失敗了又有誰給我們兜底?所以越不回來,越回不來。
回家已經兩個月了,接下來聊下回家以後的狀態。終於能把節奏放慢了下來,暫時沒有想工作的事,先是不慌不忙的把孩子在老家上學的材料準備齊全,因為今年疫情,學校要求網上報名,沒能體會到往年給孩子報名需要拿著小馬扎提前一天在學校門口排隊等待第二天報名的情形。 回家這些天也一直在想如何搞一些事情,畢竟還要生活,腦子裡混入了很多雜七雜八的想法,比如搞電商開店群,以及facebook YouTube 視頻賺取廣告點擊費用,還有淘寶客專鏈小工具,再就是開個小店,火鍋、串串等。也曾經想的焦頭爛額,難以入睡。
每天騎著小電驢在街上逛來逛去,研究別人都在做什麼。甚至在一個客流量和質量都很好的水果店旁,傻傻的待上一天,數一數進店的人數,看看手裡的東西,算一算一天的流水,估一估一天的盈利。
之前在北京的時候,也曾想過回家做些什麼,但是一直沒有準備的特別好,所以奉勸一些想回家,但是現在在自己崗位上有閒暇時間的朋友們,如果怕回家以後沒有收入斷了糧草,最好從現在開始著手你的一些副業,像影視剪輯,程序開發,圖像設計或者學習下寫作,研究下平臺,了解下電商等等。現在很多地方都可以接到私活,積累的自己經驗和客戶,為以後做些準備吧!!回家這些天看到這五線小城市的朋友們,奮鬥的有聲有色,過的舒舒服服,也都是白手起家。相信自己,趁著現在還有時間,在一個行業裡深扎幾年,努力實現故鄉有靈魂,有家的地方有夢想。
從今天起,記錄結束北漂回家以後,怎麼一步一步實現自己夢想。或許有天失敗了,也許也不會後悔今天的選擇,至少曾經自己為了自己想實現的生活努力過,可萬一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