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束13年的北漂,回老家是種什麼感受

2020-10-27 囧小哈

我是囧小哈,一個在北京從業13年的程式設計師,媳婦是私立幼兒園園長,倆人收入加起來也還算可以吧,經過反覆的心理鬥爭,終於決定回老家了。

其實回老家的心思很早就有了,可從未下定決定。直到去年我們還在為孩子上小學的事情準備著,各種手續早在半年前就準備好了,為了孩子上小學,我們還特意去辦理了離婚。因為我的社保在海澱,媳婦社保在昌平。北京小學錄取學生的標準相信大家都知道,有不知道的可以在評論諮詢(畢竟我是準備過一次的過來人)。

很多朋友都不解,經常發來賀電:怎就忍心放棄北京發展,回到四五線的小縣城,生活的落差有多大。 有的人說,你現在回去了,以後你的孩子也還會走你的老路,重新站在北京的街道,重新住地下室,重新在北京奮鬥,最後跟放羊的孩子一樣,輪循著放羊。



當然,我們也懂得北京的好,可是生活的發展形勢,已經到了我們要回去的時候了。誰都知道讓孩子在北京上學能得到更好的教育,甚至外地戶口通過人大附的早培班一樣可以在北京參加高考,這些我們都曾研究過,探討過。在北京的朋友,大概都知道海澱媽媽和順義媽媽,中國教育江湖的兩大神秘的派別:海澱媽媽和順義媽媽,共同特點是「雞」娃有方。想了解的可以看看《海澱媽媽VS順義媽媽,為了雞娃,她們到底有多拼?》。我們作為一個普通人,拿什麼跟別人比。你們知道在北京為了上人大附中的小學生可以不在學校上六年級嗎?六年級就是家長每天帶著孩子往返於培訓班和家之間,孩子每天要在家做八套數學卷子,每天學習奧數題,為了不僅僅是上人大附中,而是進人大附中的實驗班等等等等。



雖然之前在北京掙的很多,但是開銷也很大,租過有蟑螂的房子,睡過坑坑的小床,小小的客廳,蝸居的生活,只是出門的時候光鮮亮麗。我們不是房二代,也不是富二代,現在的薪資總趕不上我們的願望。我們要承認我們是平凡人,要承認孩子也是個平凡人。我們小的時候也總希望家長不要把他們的願望讓我們去實現,所以現在孩子也不希望我們那樣。

有些家庭條件還算殷實的朋友,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家人的幫襯終於在北京能有個自己小窩,買了套房子,你們真的覺得美好的生活就可以開始了嗎?這麼想就大錯特錯了,先不說孩子高考的事情,看看孩子要上的幼兒園學費,再加上房貸和生活開銷,以及孩子可有可無的培訓班,壓的我們根本喘不過氣來,不敢跳槽,不敢辭職,深怕有天自己承擔不起這一切。

那些在北京上班,把戶口落到天津的朋友們,你們想過你早上上班孩子還在睡,晚上下班到家孩子也已經睡了,跟孩子一起的時間屈指可數,而且在天津買的房是學區房嗎?雖然天津高考壓力小,可你想過天津本土的人也有很多考不上好高中,上不了好大學嗎?北京土著都有40%的人上不了高中,80%的人上不了大學。我們有條件和別人競爭嗎?所以最終戰勝我們的是「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想喝的星巴克沒有了,想吃的江邊城外沒有了,想逛的Shopping mall也找不到了,但是有的是家人的歡聲笑語,有的是鄰裡的彼此關照。



我把回家這件事想的也挺明白的,現在30多歲回家以後即使白手開始,或者失敗了重來,也至少還有時間,真的再過幾年以後回來,自己都沒有勇氣去折騰,失敗了又有誰給我們兜底?所以越不回來,越回不來。

回家已經兩個月了,接下來聊下回家以後的狀態。終於能把節奏放慢了下來,暫時沒有想工作的事,先是不慌不忙的把孩子在老家上學的材料準備齊全,因為今年疫情,學校要求網上報名,沒能體會到往年給孩子報名需要拿著小馬扎提前一天在學校門口排隊等待第二天報名的情形。 回家這些天也一直在想如何搞一些事情,畢竟還要生活,腦子裡混入了很多雜七雜八的想法,比如搞電商開店群,以及facebook YouTube 視頻賺取廣告點擊費用,還有淘寶客專鏈小工具,再就是開個小店,火鍋、串串等。也曾經想的焦頭爛額,難以入睡。

每天騎著小電驢在街上逛來逛去,研究別人都在做什麼。甚至在一個客流量和質量都很好的水果店旁,傻傻的待上一天,數一數進店的人數,看看手裡的東西,算一算一天的流水,估一估一天的盈利。

之前在北京的時候,也曾想過回家做些什麼,但是一直沒有準備的特別好,所以奉勸一些想回家,但是現在在自己崗位上有閒暇時間的朋友們,如果怕回家以後沒有收入斷了糧草,最好從現在開始著手你的一些副業,像影視剪輯,程序開發,圖像設計或者學習下寫作,研究下平臺,了解下電商等等。現在很多地方都可以接到私活,積累的自己經驗和客戶,為以後做些準備吧!!回家這些天看到這五線小城市的朋友們,奮鬥的有聲有色,過的舒舒服服,也都是白手起家。相信自己,趁著現在還有時間,在一個行業裡深扎幾年,努力實現故鄉有靈魂,有家的地方有夢想。

從今天起,記錄結束北漂回家以後,怎麼一步一步實現自己夢想。或許有天失敗了,也許也不會後悔今天的選擇,至少曾經自己為了自己想實現的生活努力過,可萬一成功了!

相關焦點

  • 北漂不配在老家買房
    我從2013年開始北漂,在北京已經租了7年的房,2019年5月在老家買了人生中第一套房,同年6月與女友登記領證,正式成為合法夫妻。買這套房是在我們交往前,由我個人規劃了好久的事情,所以女友在交往過程中沒有提出過多異議。
  • 閨蜜選擇繼續找北京老公,我選擇結束五年的北漂回家
    2020年6月26日,我從燕郊的暫住地準備坐火車回河南老家,我第一次感覺相隔兩城通勤是如此困難。我叫劉紫薇,來自河南省駐馬店市,這是我在北京的第五個年頭,在眾多北漂人群中,時間上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2019年的夏天,我自認為 倆人感情很好,到了再進一步的時刻,於是提出讓男友帶我回老家見他父母,他很巧妙的規避了問題,我的內心隱約感覺到了不安。
  • 2020年,我結束了滬漂,回了老家
    我回老家了。這一年,我結束了長達4年的滬漂之旅,算上大學,在這座城市呆了應該有8年了吧。家裡很多人都不理解不支持,他們看我的眼神都很詭異,每一個眼神都在傳達著,「年紀輕輕就想養老,沒有上進心,大學出來有什麼用?」
  • 八年前她結束北漂,離開了北京
    我們第一次在北京見面,是我去他們租的房子裡,她老家的爸媽也過來幫她看孩子,住在北京很遠的郊區通州。我去看她,還給她買了一些東西。臨走的時候她送我到地鐵站,我:「你過的好嗎?」她:「老張下班了就去打桌球,也不管孩子,我對他意見挺大的。湊合著過吧!」
  • 為什麼北漂?
    每次回答這些問題,都像是回答有對象嗎、什麼時候結婚這類問題一樣緊張。說因為夢想會不會太矯情;說為了賺錢可哪兒又不能賺呢,幹嘛非要跑北京去。北京是一座讓你又愛又恨的城市。無論你在這裡擁有多少房子都找不到家的感覺;逢人都會問一句你老家哪兒的?在這裡永遠沒有歸屬感。
  • 北漂真的很累,你後悔來到北京,這個城市了嗎?
    翻看身上的毛髮,沒有發現有什麼蟲子之類的東西,憐憫之心,於是,決定收養了它。它很乖,除了會偷吃我買回來的火腿,其他的倒是很聽話,黏人的很。也很愛乾淨,時常會把自己的毛髮舔的很順滑,也可以任意讓我撫摸。隨著天氣變冷,很難想像,在室外零下十幾度的晚上,流浪貓該如何熬過這個冬天,很慶幸,被收養的它,可以很好的熬過這個冬天。
  • 北漂這些年最缺少的是親情(一)
    16年多,父母一共才來了兩次。第一次大概2014年4月父母終於來北京了一趟,當時我已經在北京8年多了,身體一直父母身體不行,沒有來過北京,當時我已經女兒兩歲半了,孩子太小我們沒有回老家,也沒有見過爺爺奶奶。
  • 40歲北漂大齡女青年的最終「歸宿」
    外界都知道北漂苦,但筆者可以確定的告訴你,北漂的女生更苦,而比北漂的女生更苦的就是,北漂、大齡、單身、失業、女、青年。‍這兩天網上有這樣一則熱帖。女,80年,大學畢業後就在北京工作,一直沒有結婚。這次疫情失業,回老家。家裡說什麼都不讓走了,結果跟一個有10歲女兒喪偶的人結婚了。這可能就是很多北漂大齡女的歸宿了吧,無奈帖子底下的留言更是各顯心酸。
  • 北漂10年,今年因疫情回農村,父母拿養老錢幫我縣城買房,心酸!
    今年這個特殊的年份,讓我有了更多時間思考我自己,轉眼間已經北漂10年了,自己從年輕活力的小哥哥,變成了人們眼中的油膩大叔,得到了什麼不知道,但是我很清楚,失去了什麼。我是做教育培訓的,按照往年慣例,春季是培訓業黃金期,但是誰也沒有想到突如其來的疫情持續蔓延,直到現在也沒有完全結束,老闆撐了幾個月,及時止損,說白了,被失業了,沒辦法,利用交接工作時間試著找找工作
  • 60歲女人帶外孫13年後,決定回老家養老院:老了就該這麼簡單
    一位60歲的吳阿姨,給女兒帶了13年孩子,還是決定回到老家,計劃以後去養老院生活,安度晚年。吳阿姨講述40歲的時候,老公因病就去世了,和女兒相依為命,這麼多年,女兒結婚生孩子全都是靠我一個人撐著。女兒生孩子後,我一直在女兒身邊照顧,女兒各種要求、各種脾氣讓我難以招架,沒到半年我就回了老家。實在受不了,太壓抑了,我說自己帶吧,能生就能養。
  • 30多歲的北漂程式設計師該何去何從?
    昨天,有個老鄉找我一聚,到了以後,原來不是我們倆,而是老家附近的同學。席間,該老鄉說:我要回鄭州了,不在北京了。大家感覺很意外,真的出乎意料。然後他接著說:在老家找一對象,是在鄭州工作,不想分隔兩地,結束北漂,這個年齡漂不動了。
  • 80年北漂剩女,家裡人幫找了個已婚男,並且還有一個10歲女兒
    80年北漂剩女,家裡人幫找了個已婚男,並且還有一個10歲女兒!(1)我一朋友80年離異無子女的女性,工作是事業單位的,以前在北京自己開店,後來回老家花錢安排的事業單位,在網上找了個比他小六七歲的單身男性結婚了,男的在青島做生意,倆人經濟條件都不錯,男的在青島有車有房,我朋友在老家和青島都有房,男的跟她回老家定居了,青島有生意也會去。倆人在一塊很開心。
  • 三十而已-他重新開始北漂
    東哥這些年去過烏魯木齊,吃過正宗的新疆烤肉、饢餅;去過西藏,在納木錯睡過60一晚的移動板房;去過廣西,抽過廣西的真龍;去過泉州、廈門;吃過福建的面線糊,登過廈門的鼓浪嶼;去過上海,南京路和外灘每次都要去
  • 13年前「我放不下你」,13年後「我放不開你」
    13年前,你說:「我放不下你」。12年的婚姻我們依然在一起。因為要賺錢,我開始了北漂,雖然捨不得剛戀愛的妻子,但沒辦法,生存是首位。在告別了妻子,踏上了北漂的路。在北漂了幾天後,妻子因為太想念,所以到北京找我。每次坐車都暈的她,電話告知已經到北京客運車站後,我十分驚喜和驚訝。然後,帶著給她準備的大熊到車站接她。
  • 29歲北漂女孩回老家相親,被32歲大叔嫌棄,男子:你真的嚇到我了
    有的選擇結婚生子,有的進入工廠打工,還有一部分女孩子去了北京,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北漂。像北上廣這種大城市,一旦生活久了,不管混的好不好,都不願意離開。今天我們要說了這位主人公就在北京北漂了整整十年。因為沒有學歷,又沒有什麼工作經驗,剛去的前兩年,過的挺辛苦的。後來慢慢掙的多了,消費水平也提高了,雖然每個月攢不下多少錢,但是在北京生活久了,我就不願意離開了。父母總是催我回家結婚,但是我真的不願意跟一個只認識了幾天的男人過一輩子。轉眼間,我已經29歲,再次回家的時候,我發現父母老了很多,突然很心酸,所以我決定留在老家。
  • 等老了,就回老家安度晚年
    等老了,子女安家立業,自己幫不上什麼忙了,又感覺身體還不錯的時候,一定要回老家農村。 在那裡可以回憶童年,可以天天和一起長大的小夥伴喝茶聊天,下棋打牌,一起拄著拐杖在鄉間的小路上散散步,到村頭的老槐樹下乘乘涼,拾掇點小時候嬉戲打鬧,翻牆偷梨的童趣。
  • 王漫妮:我用8年的心酸撩北上廣,卻還是混不下去回了老家
    作為一個普通上班族,在上海打拼8年,沒攢下錢,沒買下房,還被浪漫多金男欺騙感情,工作也沒了。30歲的生日來臨之際,還是逃離魔都,回到老家。在和閨蜜聊天的時候,王漫妮說:每次家人打電話催我回家,房租漲價,護膚水見底,我就盼著趕緊回來上班,什麼難纏的客人無理的要求,對於我來說都不是難事兒,是幸事兒。我站破腳,說不準賣出去的每一條絲巾,每一雙鞋都是實打實的回血劑。
  • 和新婚半年的妻子高高興興回老家過年,年假剛結束,我們就離婚了
    打開百度APP,查看更多高清圖片  今年過年是我們婚後的第一個年,剛進臘月門我就跟她商量過年時候到底回我老家還是回她老家,沒想到她是個大度的人,一口說嫁雞隨雞嫁狗隨狗,還是跟我回我老家過年吧   到了年底一切準備妥當,我就帶著新婚半年的妻子高高興興回老家過年了,得知我們要回來,我媽早早到村口去接我們,我爸是村裡的大廚,早在家準備了一大桌子好菜。我感覺這是我人生中最幸福的時光了。
  • 19歲職高肄業,北漂失敗後,他拿到50萬籤約費
    19歲,職高肄業,他選擇北漂。劉釀苦是95後,河南安陽人。19歲那年,他在一所職業技校讀大三,每日跟著身邊的同學泡吧打遊戲,在他可見的未來中,不是去南方打工,就是回老家結婚。這種一眼看得到頭的生活,讓他想到了逃離。他沒有文憑,沒有錢,唯一的依靠就是寫作。
  • 王漫妮的話,扎到了無數北漂、滬漂人的心
    有時候我就在想,我們用人生最好的年華去北漂、滬漂、深漂...到底是為了什麼?顧佳問王漫妮:「你回老家一定比現在好嗎?」與其說北漂、滬漂,倒不如說,回到老家,反而才會有真正漂著的感覺03你在留戀什麼在大城市奮鬥,我們都會有一個看似不切實際的目標:紮根在這個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