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交往的過程當中,我們都會都忽略一種錯誤行為——「直言不諱」。
從性格的角度來說,心直口快算是性格當中的一種優秀品質。敢於直言不諱者,一般都有較真兒的精神特質,遇人遇事往往都會去講個清楚,道個分明。
也正是因此,才能讓一些問題,是非分明、清濁分辨、優劣可鑑。
但實際生活裡的「直言不諱」,就是一把「雙刃劍」。一旦使用不當,就會傷人傷己。
當一個人想要暢所欲言的一吐為快之時,鋒利的「語言」就會不自覺的出現,無形中也就傷害了他人,這種傷害帶來的後果,也會阻礙自身的發展。
無論是生活裡,還是職場上,甚至在家庭當中,只要涉及到表達的時候,都需要認真考慮。
說話,都不能太直接、無避諱。
喜歡直言的人,說話之時往往只看到事情或問題的表面,其內在的深層含義則容易被忽視。
此時,直言者的內容表達,就會存在一定的偏見和誤解。
不能站在對方的角度或立場去考慮問題的話,就容易激發起對方的反感情緒或是反抗行為。
一旦對方具有「小人」之心,就有可能懷恨在心,對自己來說,就是一個很大的潛在隱患。
直言不諱,無論是對人還是對事,都會讓人一時之間難以接受,太直接反倒使人際關係的相處過程變得尷尬難堪。
喜歡直言的人,一般都具有一定的正義感。此時,就會有一些「有心」人,去利用自己的這種正義感,他們往往心懷不軌,用各種方式利用這種正義感,去攻擊詆毀他人。
先不管事情的結果如何,自己最終都是難以脫離這個是非的漩渦傷害。
被人利用的目的一旦達成,他人享受成功,自己則被誤解。
甚至更嚴重的結果是成為了受害者的敵人,被終身列入不受歡迎的「黑名單」之中。
所以,每個人都要認識到,某些情況和情境之下的「直言」,往往是致命的。
前文曾提到,直言不諱是一把既能傷人,又能傷己的「雙刃劍」。
在這把劍的鋒銳裡,「不諱」也起到了很大的加成作用。
與人共處,要儘量避免出現口無遮攔的「不諱」現象。
不要輕易指責他人的為人處事行為,也不要提別人身心存在的缺陷或弱點。
即便是二者的關係再怎麼親密,一旦說話毫無避諱的話,就是一種和對方「敵對」的對立行為。
「愛之深,責之切」的說法,在此時根本站不住腳,也毫無作用。
即便你真的將內心的真實想法毫無避諱的講出來了 ,往往也不會起到任何改變他人的作用。
每個人,內心裡都有一個自我防範的抵禦的系統,「自尊」這個脆弱的存在,就是這個系統的核心。
你用「不諱」的言語把對方的系統破壞了,別人的「自尊」也就隨之受到了嚴重的傷害。
因此,能不說的,就不說,能不直接說的,就不直接說,能有點兒避諱的講出的,就使用一些方法和技巧,去迂迴曲折的表達出來。
說不說,在你...聽不聽,在他...
點到為止,往往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此外,每個人的行事手法都不一樣,並沒有什麼好壞高低的區分。無論什麼人,去做什麼事都有他處於自身的個人考慮。
某些「不諱」的表達,就很容易觸犯到對方的做事底線。看似就事論事的表達,其實就等於對人。所謂的「對事不對人」,在此時就顯得毫無說服力。
除非自己已經達到了某個層次,否則,無避諱的言論只會給自己帶來無盡的麻煩。
阿諛人人喜,直言個個嫌
用心細細聽,處處皆良言
文|三尺二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