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婆家上門大似天,親家登門不值錢」是什麼意思?

2021-01-15 綠色增產故事

在過去,農村流傳著很多俗語,比如天氣的,『芒種芒種忙忙種,芒種一過白白種』,比如反映人情世故的,「升米恩、鬥米仇。」還有一些講述家庭關係的,比如這句:婆家上門大似天,親家登門不值錢。

在小編老家,男方所在的家庭被稱為婆家,女方所在的家庭則是親家。所以從字面意思看,這句話是說:男方家裡人到女方家裡,是天大的事。而女方到男方家裡,則不值一提。

從今天來看,大家一定都覺得這句話不對。當今社會,男女比例不平衡,男人很難娶媳婦,所有如果能在成為光棍之前結婚,那可是天大的好事。而為了避免女方離婚,不少男方家庭都將女方當寶一樣寵著。女方家人拜訪時,更是好吃好喝的招待。現在是親家登門大似天,婆家上門不值錢。

但在古代,這句話是非常貼切的。過去男尊女卑,尤其是貧窮家庭的女孩子,社會地位極低,如果有男方願意上門提親,女方家人會覺得很開心,好吃好喝的招待男方,生怕他改變主意。相對之下,女方家人去男方家裡,就沒什麼底氣。

不過這句話只適用於大部分情況,如果男方沒本事,女方家中比較富足,男方照舊點頭哈腰。像是大家都比較熟悉的範進中舉,中舉前,範進沒錢,家裡窮得揭不開鍋,他為了考試,去找老丈人胡屠戶借錢,結果被胡屠戶怒罵:癩蛤蟆想吃天鵝肉等等。

綜合來說,這句俗語已經不適合現在的情況。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婆家上門大似天,親家登門不值錢」,這是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婆家上門大似天,親家登門不值錢」,這是什麼意思?好像這句俗語說反了?而我們這裡流行的俗語是「親家上門大似天,婆家登門不值錢」。這其中意思是說,親家上門的時候對於婆家是隆重的,而婆家登門時候是有求於親家的,自然是不值錢了。但是來說,老祖宗留下的俗語是博大精深的,即存在就有道理。
  • 農村俗語「婆家上門大似天,親家登門不值錢」是什麼意思呢?
    農村俗語「婆家上門大似天,親家登門不值錢」是什麼意思呢?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結婚從來不只是兩個年輕人的事,實際上是兩個家庭的事。既然兩家人變成一家人了,那麼經常走動是在所難免的,那這句俗語又是說的什麼意思呢?從字面意思上說,婆家上門就是男方父母到女方家裡去,大似天的意思就是很重要,女方家庭很重視的意思。親家登門說的是女方父母到男方家裡來,不值錢其實是和大似天做對比,意思是女方父母去男方家不被重視。
  • 「婆家上門大似天,親家登門不值錢」說明什麼?
    這句話體現的是古時候的一種男尊女卑制度,中國古代經歷了幾千年的封建制度,那時候女性的地位是非常低的,通常也都是作為男性的附屬品而存在的,因為單單從這句話就能看出來,「婆家」指的是婚姻裡男方的家人,「親家」指婚姻裡女方的家人,也就是當男人的家人去女方家裡登門拜訪的時候,就跟一件「天大的事」差不多,而女方的家人如果去男方家裡的話,就跟沒有發生什麼事一樣,單單從這句話就能看出過去的一種陋習
  • 農村俗語「親家登門,不值半文」是啥意思?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我們的日常生活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親家登門,不值半文」,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 俗語「親家上門,不值半分」,什麼才是親家之間正確的相處之道
    老祖宗留下了很多財富給後人們學習,這其中就包括很多俗語。但是有的俗語在現在看來已經失去原來的道理。例如農村的一句經典俗語「親家上門,不值半分」。這句話的意思是:男女結婚後,女方的父母如果主動登門,會被鄰居們說三道四、指指點點,還會被看不起。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俗語流傳出來呢?
  • 農村俗語「親家登門,不值半文」,啥意思呢?有沒有道理呢?
    本文由百家號《三農風採》原創大家好,歡迎來到三農風採,帶你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如果想持續收到本欄目,請點上方藍色字「關注」。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農村俗語「親家登門,不值半文」,啥意思呢?有沒有道理呢?
  • 農村俗語:「舅舅大似天,外甥坐上邊」,為什麼會這樣說?
    農村俗語:「舅舅大似天,外甥坐上邊」,不管是古代還是現在,都有著「舅舅大似天」的傳統,在農村注重親情的地方,更是對舅舅十分敬愛。從古到今中國就是一個禮儀的國度,講究的是孝敬父母和長輩。而舅舅就是除了父母最親的人。那麼怎麼理解「舅舅大似天,外甥坐上邊」?
  • 農村常言「親家登門,不值半文」,啥意思?祖宗講的有道理嗎?
    導讀:農村常言「親家登門,不值半文」,啥意思?祖宗講的有道理嗎?文|七號情感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情感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農村常言「親家登門,不值半文」,啥意思?祖宗講的有道理嗎?!
  • 農村人常說「親家上門,不值半文」,你有過這樣的遭遇嗎?
    但有一種親戚卻不太受人待見,民間有句老話是這麼說的:親家上門,不值半文。「親家上門,不值半文」是以往姻親關係的一種體現,姻親是一種沒有血緣的親戚關係。親家,大家都知道,就是兒女親家,即男方對兒子的丈人、丈母或女方對女兒的公公、婆婆的一種稱呼。「不值半文」就是不值錢的意思。按說兒女親家,雖說沒有血緣關係,但也是關係很緊密的親戚關係了,為何會半文不值呢?
  • 俗語「兄弟盼窮,親家盼富」,是什麼意思?社會的真實寫照!
    就像民間俗語,他們是勞動人民通過數百年來無數次的驗證從而得出的結論,所以口口相傳流傳至今。 或許有些人覺得這些話是封建迷信,但是在當時那個人人都食不果腹的年代,這些生活在農村的老百姓們,卻創造了這些俗語,這就是他們智慧的象徵,其中蘊含的人生哲理也是深入人心。 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這句俗語是:兄弟盼窮,親家盼富。
  • 農村俗語「窮死不耕丈人田,餓死不進蘿蔔園」什麼意思?
    在農村都是有很多俗語的,有一些俗語由於比較有道理,更是一直流傳到現在的。那麼「窮死不耕丈人田,餓死不進蘿蔔園」是什麼意思?要如何理解?在以前土地就是農民的命根子,可以說都是傳男不傳女,而如果自家沒有土地卻去耕丈人家的田地,這就意味著當上門女婿,都是被人看不起的。這裡的「耕田」,也不完全是說耕田這種農業活動,而是泛指生活中的妻子娘家的幫助,男人都是愛面子的,對於開口求助媳婦娘家人多少會覺得面子上過不去,自尊心也會受到打擊,寄人籬下或者說靠女人活著,對男性的自尊心打擊很大。
  • 農村俗語:「親戚遠來香,鄰居高打牆」,到底是什麼意思?
    在農村,老人說的俗語不僅說來朗朗上口,還隱藏了許多做人處事的道理,這都是老一輩人的經驗總結出來的,可以讓我們少走不少彎路,所以很多年輕人也願意聽。雖然隨著時間推移,或許有些不合時宜了,但這句:「親戚遠來香,鄰居高打牆」卻是還意味深長!
  • 臘月將至,農村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臘月最為一年的結尾,在農村中關於臘月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臘月和正月有什麼禁忌呢?臘月忌尾:臘月是每年的最後一個月,農村老人還常常把臘月叫做「歲尾」,作為結尾的一個月份,在農村有很多關於臘月的講究,人們認為,有些事情在進入到臘月後就不能再做,只有平平安安地將這一年送走,我們才會順順利利迎接新的一年,那麼臘月有哪些事情不能做呢?
  • 農村親家之間,為啥關係越「平淡」越好?可能離不開這4個原因
    可是在農村比較常見的是,兩方在婚前屬於對立關係,尤其是女方的父母,仗著閨女金貴容易在禮節上對男方要求苛刻。因此哪怕是結完婚了,親家之間每一次的相聚都不能比婚前的禮節要少。不然容易讓人心裡產生落差,從而引發矛盾。所以這種禮節上的繁瑣也是很多親家不願意過多地和對方接觸的原因之一,這就顯得親家之間比較「冷淡」。沒有血緣關係的親戚——難以磨合在我國,親戚之間講究的是血緣關係。
  • 農村俗語「窮死不耕丈人田,餓死不進蘿蔔園」,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窮死不耕丈人田,餓死不進蘿蔔園」,啥意思?有道理嗎?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有很多俗語不僅生動,而且寓意詼諧深刻,都充分反映了百姓的生活,大多數俗語都是起源於農村,因此在農村流傳著很多蘊含做人道理的俗語、諺語,經過千百年的時間沉澱,有的流逝,有的越發的凝練,一句句老話,是農民生活中智慧的結晶。比如這句:「窮死不耕丈人田,餓死不進蘿蔔園」,老祖宗說的話還是很有道理的。窮死不耕丈人田。
  • 農村俗語:「寧娶寡婦,不娶生妻」,是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寧娶寡婦,不娶生妻」的意思是:寧願迎娶一位寡婦進門,也不要迎娶一位丈夫還在世的女子。之所以會出現這樣一句俗語,其實就是因為以前迎娶了丈夫還在世的女子容易遭到別人的詬病、非議,有時候還會引起很多麻煩。
  • 民間俗語「燕知寒門,狗知新婿」是什麼意思?你認為有道理嗎?
    民間俗語「燕知寒門,狗知新婿」說的是什麼意思?你認為有道理嗎?文/農夫也瘋狂一轉眼春天就快要結束了,穀雨節氣已經到了,作為24節氣中的第六個節氣,也是春天的最後一個節氣了,緊接其後的就是夏天了。這個時候的農村也是處處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走在農村裡還能聽到各種鳥叫聲。像電線桿上,就能經常看到有燕子落在上面棲息。遇到快要下雨的時候,燕子就會成群的低飛。燕子是一種自古以來就深受農民喜愛的鳥類,在農村有不少老人還渴盼著燕子來自家築巢。這是為什麼呢?從民間流傳的俗語「燕知寒門,狗知新婿」,我們可以找到答案。俗語「燕知寒門,狗知新婿」是什麼意思?你認為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新娘進了房,把媒人扔過牆」,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新娘進了房,把媒人扔過牆」,什麼意思?現在農村的光棍數量越來越多了,這時候媒婆的作用也就更大了。同時媒婆這行業也有了很多的發展潛力。農村男女青年在大齡之後都會找媒婆說親,因此媒婆就承擔著物色男女是否合適的中間人,兩家在結婚之前都需要仰仗媒婆的信息傳達。
  • 俗語:親家隔壁住,人熟禮不熟,是什麼意思?蘊含老祖宗的智慧
    「禮」涵蓋一切,滲透一切,很多時候人們不講理但是要講「禮」,比如說孔子說「父為子隱,子為父隱」。這明顯的不講道理,不管是父親還是孩子做了壞事,甚至是違法犯罪的事還要隱瞞嗎?這不是明顯要讓父親或者孩子進一步的犯下包庇罪嗎?但是,這樣的不講理就是儒家的講禮,這個禮隨著封建社會的不斷發展走向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形成了封建禮教,這就是魯迅所說的,在字縫裡看見兩個字——吃人。
  • 農村俗語「辛丑稻麥豐,牛也不吃草」,啥意思?
    這是一句古老的俗語,是說辛丑年是一個好的年歲,從歷史經驗上看,辛丑年都是豐收年。明年是2021年,正是辛丑年。從農村這一俗語看來,明年是一個非常好的年歲,明年農業必定是五穀豐登的一個豐收年。農村俗語說,「辛丑辛丑,種田人辛苦就有」。辛丑這一年,農民只要把種子種下地,一定就會有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