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女花錢替爺爺買保險十多年下來拿了16萬,叔嬸:卡交給你爺爺

2020-09-22 騎蝸牛奔火星

本期情感調解的主題是一份保險引起的兄弟矛盾

十多年前,土地徵遷了,村裡專門照顧70歲以上的老人,推出了一種保險,交一萬九千多點,每月可以拿500多塊錢,當時大家條件都不是很好,兩個兒子都沒提出買保險的事情,但孫女為了給爺爺一個保障,外加當時爺爺也有積蓄,就讓爺爺出錢買份保險。

但是爺爺說大隊每月可以分到90塊錢,不願意花萬把塊買那份保險,孫女就跟爺爺說由她來給爺爺買保險,反正大隊給爺爺的錢,她會只多不少的給爺爺,但是那份保險今後產生的收益由孫女拿。

爺爺同意了,於是孫女就給爺爺拍了照,拿了爺爺身份證,花了一萬九千多買了那份保險,買了後當時第一個月是拿了559元,過了約莫兩年,可以再添保險金額,添了後以後拿到的錢就跟最低生活標準齊平了,以後退休人員加工資,這份保險也可以加,於是孫女就又添了兩萬三千多,之後第一個月能拿到一千五百多塊,到如今爺爺已經86歲了,孫女每月能拿2400元。

孫女花錢替爺爺買保險,十多年拿了16萬,叔嬸:卡交給你爺爺,近些年,在外務工的叔嬸回來了,聽聞侄女給爺爺買了保險,叔叔就去社保局查了下,沒想到十多年下來,侄女居然靠著這份保險拿了16萬,如今叔叔希望侄女把這筆錢拿出來,交給老父親,侄女能同意嗎?

情感調解

針對這份保險的問題,老父親的態度是只要兩個兒子商量好,他都沒意見。

老父親有五個孩子,老伴已經過世了,老伴的後事由小兒子承擔,今後老父親的後事也由大兒子一家承擔。

調解員問老父親:「你孫女(大兒子的女兒)替你買保險,每個月發下來的錢會給你嗎?」

老父親:「我大兒子每年會給我2000塊錢,有一年給了2600,有一年給了2500,不太夠」,在調解現場,老父親拿出一個塑膠袋,小兒媳在旁解釋,「我公公存了三萬不到,有兩萬九千五,以前土地徵遷有點錢,我婆婆看病後剩下8000塊,我公公以前賣菜、做小工、種樹也賺了點。」

老小說:「我三個姐姐也在,過年過節的時候三個姐姐也會給父親錢,我們每年也會給500塊、600塊。」

老小媳婦說他們的要求並不過分:「我侄女當初給我公公買保險花了差不多4萬2,我們的意思就是這4萬2我們拿出2萬1,以後侄女就把卡給我公公。」

調解員問侄女:「這筆保險產生的收益還在嗎?是專款專用在你爺爺身上嗎?」

侄女:「錢都在,但是我當年跟爺爺說過,這筆保險帶來的收益都歸我,我爺爺也是同意的,我叔叔和嬸嬸現在說拿出2萬1給我,早做什麼去了?」

侄女婿:「當時買保險的時候爺爺70多歲,我們買保險也承擔了風險,萬一沒拿回本爺爺就去世了,這筆錢叔叔會跟我們承擔嗎?」

調解員表示:「當初給老父親買保險,兩個兒子都無動於衷,是孫女拍板決定下來的,當然,給爺爺買保險,這是好事,但是以爺爺名義買的保險,就是屬於老人的,老人如果願意把這筆錢給孫女,那當然沒問題,爺爺有處分權。」

一直沒說話的老大開口道:「我跟我弟弟吵架,是因為我弟弟想出2萬1,以後什麼東西都跟他對半分,包括我爹以後過世,國家會補助大概一萬二的喪葬費,我弟弟說這個也平分。」

然而老小表示大哥誤會了他的意思,老小說:「我去社保局查了,他並沒有投資兩萬一做生意的意思,十多年來侄女從保險上拿了16萬,這個我不說謊的,可以查,這16萬我就不計較了,給侄女,但是從今天開始,這部分保險的錢要給父親。」

雙方討論一陣後,調解員最終幫助兩兄弟定下了方案,老小拿出兩萬一給老大家,今後兩兄弟每年給老父親5000塊錢,剩餘保險的收益兩兄弟對半分,老父親今後生病住院等費用由兩兄弟平攤,老父親百年之後補貼的一萬二喪葬費,由老大一家拿,而保險產生的收益帳目,在進出帳時兩兄弟要公開透明。

對此方案兩兄弟和老父親皆表示認可,侄女也無異議,15分鐘後,老小將兩萬一千元現金當場給到了大哥。

情感點評

孫女給爺爺買保險,讓爺爺省了許多錢,並且這麼多年下來也產生了不少收益,對爺爺的晚年來說,是個保障,我覺得這個值得讚揚,在這件事上,兩個兒子還沒有孫女果決。

在調解現場,侄女和侄女婿雖有不滿,但是那是因為他們承擔了買保險的風險,而如今有利了,他們覺得叔叔和嬸嬸是想坐享其成了,所以心中不平。

但有一點值得肯定,大兒子和小兒子其實都是想贍養好老父親,小兒媳一開始提出他們家拿出2萬1給老大家,把卡交給老父親,其實也是希望儘自己的一份力。

我覺得兩兄弟的姿態還是放得很高的,侄女十多年拿了16萬,扣除買保險的錢也還有十餘萬,叔叔也說這筆錢不會跟侄女算,老大家最後也沒說這筆錢一定要因為當初老父親承諾過給孫女而扣著,還是有商有量的,我覺得挺有人情味的,不管怎麼說,把老父親的晚年照顧好才是子女的本分。

相關焦點

  • 張爺爺病故,銀行卡交給了大兒子,把老伴留給了二兒子
    張爺爺病了兩年,醫藥費全是兩個兒子均攤,他的最後半年,是兩個兒子日夜輪流照顧的。可是,偏心的張爺爺卻把一輩子的積蓄都交給了大兒子。不知道世上的父母是不是都偏心,反正,精明的張爺爺就是明著就偏向大兒子。
  • 姑姑和餓狼一樣,我該長大了,為爺爺報仇!
    之前所有事情都是爸爸負責,爸爸是個認真負責的人,之前都是他來負責爺爺奶奶生活開銷,爺爺的卡身份證都是爺爺自己保管。走之前爸爸留了三萬現金以防爺爺住院,囑咐姑姑把錢明細寫清楚。半個月後回來,錢全花光了還倒欠一萬,問我姑姑怎麼什麼明細都沒有,我姑破口大罵該你什麼事,完全不把她這個哥放在眼裡。從那時開始,她便開始她的計劃了。雖然爸爸回來了,但是爺爺奶奶所有卡和證件包括房產證都被她偷走了。
  • 爺爺清楚表達,房子留給孫子,不料孫女:我有證據,是留給我的
    大哥說自己完全是出於好心,沒有任何多餘的想法,因為他擔心兩兄弟拿不出後期治療的費用耽誤父親的病情大哥表示轉院的人是弟弟聯繫的,可是讓他沒想到的是父親剛轉到新醫院沒幾天便去世了,而自己事後去查那幾天的住院記錄,發現全是弟弟籤署的放棄治療,大哥認為是弟弟壓根就不想給老人看病,怕花錢才導致父親的去世
  • 孫女對老兵爺爺的思念
    我的爺爺,是一名參加過抗美援朝戰爭的老兵。不知不覺,爺爺已經離開我們近二十年了。時光荏苒,音容笑貌仍在腦海揮之不散。「爺婆愛頭孫,爹娘愛滿崽」,我是家裡第一個孫子,雖然是女孩,但也得到了爺爺奶奶的寵愛。記得有次,我去爺爺家玩,不知道怎麼犯了什麼錯,爸爸都要揍我了,但看到在爺爺家,我躲過一劫(就是回家後還是被揍了)。
  • 孫女結婚,83歲爺爺阻攔新郎接,孫女:他忘記所有人,唯獨我
    可是不知爺爺怎麼想的,死活不同意,自己跑到十公裡以外的郊區租了一套平房。他說,人老了,就要清淨,還是住在農村裡好。看見我來,爺爺傻笑著向我招手,我連忙過去,他抱著我,笑嘻嘻,說,我孫女回來了,我孫女回來了,走,爺爺給你宰雞去。
  • 爺爺的遺言
    爺爺在四十八歲時有了我爸爸,這是他喪女十多年(姑姑蕩鞦韆時殞命)後獲得的莫大驚喜,又加之我爸爸長得非常好看,據奶奶說爺爺當時看見剛出生的爸爸時爺爺非常疼愛爸爸,怎奈家裡那時非常貧困,他無力拿什麼好東西去愛自己心愛的兒子,只能用質樸的方式去愛,他每天幹完活回來都把兒子扛在肩頭或者摟在懷裡親暱一番,或者帶著疲倦給兒子講故事,或者在田間地頭給他捉蟈蟈,或者給他種他愛吃的瓜果……爺爺看著爸爸時總是微笑的 ,哪怕他已經是疲憊不堪。爸爸就這樣在貧困而又不少愛的環境中成長著。
  • 新娘握著爺爺的手陪他坐在院子裡,爺爺卻記不清孫女今天要結婚
    其實我們都知道,有的時候爺爺奶奶和孫子孫女之間的感情是非常深厚的,這種隔代的感情有的時候反而更加深厚一些。因為可能很多時候爸媽對孩子比較嚴厲,他們之間可能會形成隔閡,但爺爺奶奶一般都是非常寵愛孩子的,他們在孩子心中的形象也是非常慈眉善目的、受人喜歡的,所以很多時候大家可以看到爺孫之間的一些有趣的、可愛的故事,人們都會覺得非常感動。
  • 爺爺記不清孫女要結婚,網友:笑著笑著就哭了
    有一種愛,可謂是「捧到手裡怕摔著,含在嘴裡怕化了」這種愛來自爺爺奶奶,來自外公外婆但是當有一天你發現自己最親的人忘記你時會是一種什麼樣的感受?爺爺和孫女靠牆而坐爺爺好奇地看著院子裡熙熙攘攘的人問孫女這是在幹什麼?
  • 馬連良孫女馬季彤:爺爺是愛戲如命的「戲痴」
    一早,馬連良先生的孫女馬季彤便來到展廳,仔細端詳著爺爺演出時的每一張劇照、每一件戲服。回憶起兒時與爺爺相處的時光,馬季彤說,在她眼中,爺爺是一位愛戲如命的「戲痴」。  【同期】馬連良孫女 馬季彤  從我小的時候對我爺爺的印象就是他愛戲如命。每次進到後院都是看到爺爺在給徒弟們說戲,每一齣戲、說每一個動作 給他們做演示。
  • 對爺爺的思念
    跟爺爺相識是在2005年的一個車站,我至今仍然清晰的記著,爺爺穿著一身灰色的運動服,那個時候爺爺養了一隻白色的狐狸狗!還記得第一次見爺爺的時候,還有一絲膽怯,但是通過跟爺爺接觸以來,我卻發現爺爺骨子裡是一位幽默的慈祥的老人,久而久之,跟爺爺的情感也愈來愈深刻!
  • 孫女提醒,爺爺卻不信
    孫女提醒,爺爺卻不信 1月12日,安徽馬鞍山。一所幼兒園的老師發現班上多了個小朋友後報警。經民警了解,孩子平時是爸爸送,這次是爺爺奶奶第一次送。當時孩子提醒爺爺送錯了,但爺爺不信。
  • 我的爺爺害死了我的奶奶
    元旦那天我打電話,奶奶抹著眼淚跟我說:「孫女啊,你再也見不著我了,我快死了。」不到兩周,奶奶去世了。我之前一直以為是奶奶病情突然惡化,她感受到了身體上的變化,才那樣跟我說的。幾天前才知道,原來我爺爺有多麼生性涼薄。事情是這樣的:去年元旦前一天,我爺爺在我家翻箱倒櫃,找到了我爸藏起來的奶奶的病歷。病歷上明明白白地寫著奶奶的基本信息和診斷結果「肝癌晚期」。
  • 爺爺的葬禮:有些人一輩子最風光的一次叫死亡
    更可笑的是,我第一次知道了在我們農村,竟然還有種職業叫替哭。什麼叫替哭?就是整個喪事有一個環節,家裡至親的晚輩要輪流跪在爺爺靈堂前哭一會。這個時候需要悲傷的氛圍,女人都要邊哭邊說才能算會哭。但是基本上很多人都只會哭,不會說,這個時候老家就有了這樣一群人,她們可以替你在一旁邊哭邊說唱,而你只要跪在靈堂前就行了。
  • 孫宏恩:爺爺的故事
    爺爺每次去時都跟奶奶錯開來,這樣老人們隔一兩天就能見到他們的孫女或是孫女婿。在家人逃荒的一年多時間裡,他們從未缺吃少喝,精神上還很富足。大家庭遲早是要分開單過的,由於土地的面積大小不一,薄厚各異,院落的走向不同,房屋多寡有別,因此分家就有了這樣那樣的話說,要一碗水端平還真不容易。分單寫了毀,毀了再寫,幾經反覆,才最後敲定,爺爺分得了三面房的半塊小院。
  • 孫女返程,爺爺雨中相送不願離去:所謂親人,是不斷目送你離去
    安徽六安發生了這樣催人淚下的一幕:孫女開車返程,爺爺撐著傘送行。雨天,地上很泥濘,孫女喊:爺爺,雨大,快回家。爺爺卻一直站在泥地裡,久久不肯離去。爺爺一定很不舍,孫女也一定很難過。送走來賓,餓得飢腸轆轆,王姨才有空坐下來匆匆扒幾口飯。
  • 美國89歲爺爺每次送別孫女都追著車一溜小跑,溫暖場面令人動容
    據《每日郵報》1月15日報導,一位89歲的美國老爺爺每次送別孫女時都會追著她的車跑上一段路,然後跟她揮手告別。孫女把那段感人的視頻發布到網上後感動了許多網友,他們都羨慕她有那樣一位愛她的爺爺,而且還能跟他在疫情期間見面。外媒在1月15日講述了海莉和爺爺的感人故事。
  • 爺爺記不清孫女今天要結婚,當她長大他卻已老,但愛卻永恆不變
    走在大街上、走在小區裡、走在公園裡、走在花花綠綠的零食攤前,我們經常看到多少個爺爺一臉寵溺地拉著小孫女的手,任由她開心地說著、笑著、蹦著、跳著。她喊一聲爺爺,他的心也許就會特別的酥甜;她輕輕地用小手捂住他的眼,他也許早已在幻想著自己可愛的小孫女長大成人後的容顏、幻想著有朝一日親自看著她穿上嫁衣踏入幸福的門檻。
  • 口述 | 為了我,爺爺和奶奶典當了自己的葬禮
    從此,不管誰喚我「招弟」,她都會毫不客氣地糾正:「我孫女叫藝瀅,藝瀅,像玉一樣貴氣。」02奶奶雖然不識字,可她是聞名鄉裡的好繡工。她照著先生寫下的「董藝瀅」字樣,把這三個字繡在了我的枕巾、肚兜、小衣服上。 爺爺說:「一個丫頭片子,你瞎耽誤功夫幹啥?」
  • 爺爺站在窗子前目送,爸爸哭成淚人:出嫁的寶貝,痛了家人的心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新娘子上了婚車走了,家裡面熱熱鬧鬧的氣氛一下子冷清了下來。爺爺舍不下孫女,隔著窗子往外看。因為視野不好,爺爺搬來凳子踩著。 在爺爺心中,哪怕多看孫女一眼也是好的。寶貝孫女,今天出了這個門,你就長大了,成了人家的媳婦兒了。爺爺,捨不得你! 新娘的爸爸媽媽轉身進屋,看到踩著凳子站在窗前遠眺的爺爺,爸爸瞬間控制不住了,轉身進屋淚如雨下。
  • 記事本上的爺爺奶奶
    爺爺,回家沒哭。爺爺找我說話時哭了,心疼。那張蒼老的臉上沾染上了失魂落魄,背影拖上了孤單,作為孫女的我似乎做什麼都只會在這塊悲傷的海綿裡加水。把奶奶送上山,我便急著回學校了,想要囑咐幾句和他告別,張口叫了聲「爺爺」,眼淚竟然奪眶而出,一句話也說不出來,悲傷和心疼是我胸腔一度陷入窒息般痛苦,我不敢看他。頭別向一邊,望著別處。「孫女,你別怕,要什麼說給爺爺聽」,我真是有罪,他似乎被我的情緒傳染了,說這話的時候聲音嘶啞哽咽,可能也快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