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一:有自知之明
有些人知道自己或別人某件事不行、不願意,卻偏要按自己的意願來,弄得場面很尷尬,而高情商的人往往都有自知之明。
比如:知道女孩不感冒,就不會死纏爛打、跪舔到底
知道別人不喜歡這個遊戲,就不會強迫他一起玩
知道自己心情不好,就不會陷入別人的爭論,引發撕逼大戰
知道自己自制力差,就先把作業或者工作完成再放鬆
······
無論這件事多麼小,都不會讓人覺得不適,這就是高情商的必備技能之一。
技能二:緩解尷尬場面
前面說到不讓別人感到尷尬,而第二個技能則是能夠緩解別人的尷尬。
記得高中學寄宿那會兒,有一次我和幾個朋友一起去爬山,有個朋友提議說待會要不要去遊樂場玩一玩,不過門票要100多,當時有個女孩本來和大家玩得挺開心的,突然就說不去了。朋友問她為什麼,她也不答話,弄得場面有點尷尬,然後朋友又一個勁兒地勸,什麼機會難得,不去後悔之類的。
同行的另一個女生站出來了,她說:其實是她要陪我去旁邊的商店買點換洗的衣服,我忘了帶,今晚燒烤一定要等我們啊。然後就拉著別人走了。
後來,我了解到那個女孩沒什麼零花錢,也很節約,就連出去玩也是考慮再三才決定的,100多的開銷確實讓她難以接受。當時把她拉走的那個女生,平時看起來大大咧咧的,心思卻很細膩,一句話便巧妙地化解了別人的尷尬。
技能三:有邊界意識
有次坐大巴車回家,旁邊坐了一位大叔,他可能太疲憊了就把靠背往後調了調,形成躺的姿勢。雖然後邊暫時沒人,但乘客還沒有完全到齊,椅子放得太低,極有可能影響到後邊的乘客。當時,我對大叔的印象一下就降低了。只是沒想到,他剛躺下去幾秒鐘,就再次站起身來看了看後邊,然後重新調整靠背,反覆三四次,調到了合適的高度後,他才安心睡去。
我突然覺得大叔可愛了許多。
還有我大學的舍友,他是老菸民了,每天都要抽一包,但我們宿舍其他人不抽菸,有人的時候,他從來不會在屋內抽,每次都自覺地把凳子拿到陽臺上坐著抽完再進來。
我們從來都沒有這樣要求他做過,而這就是他的邊界意識,一個人的時候你怎樣都可以,但在會影響到他人的情況下,絕不將個人的利益放在首位。
技能四:不要為了合群去做不願做的事
回想以前,我們周圍多多少少都會有一些被孤立的人,為了和大家拉近距離,他們往往會選擇做一些本不會或不願做的事。
比如一起去網吧打遊戲、一起逃課、一起吸菸。這看似是一種成長,卻對人生有著深遠的負面影響。
我另一位大學舍友平時就比較沉默,她不喜歡玩遊戲,也沒有太多的社交活動,她的愛好是看書,學習自己感興趣的東西。
而這就與我們缺少交集了,我們會在吃飯的時候儘量叫上她,有時還會問她要不要組隊開黑,她偶爾也會和我們玩一小會,然後又開始做自己的事情。
四年的時間裡,她也有一些改變,會主動和我們一起吃飯,一起去玩,但前提是不影響她自身安排的情況下。她從來沒有因為要合群而強行做自己不感興趣的事,我們也沒有因為他的不合群感到不適,而她也成為我們宿舍唯一考研成功的人。
其實誰都不願意獨自孤獨,擁有高情商的人,懂得在自身和他人之間找到一個平衡,但如果周圍的人都在做不夠好的事時,還能堅持自己認為正確的事情,這就是極有教養的體現。
技能五:會維護不在場的人
當我們說到不在場的人時,往往傾向於談論他的缺點,甚至於嘲諷挖苦,這種情況對方無論是附和還是反駁都會顯得尷尬。
其實這是一種很low的行為,素質高的人不會在別人面前揭另一個人的短,避開談論的角度,維護不在場的人,最能體現情商,也最能體現讚賞他人這件事的價值。
比如當別人說一個人胖時,你可以側面維護ta活潑開朗。
說一個人內向時,你可以側面誇ta心思細膩。
技能六:不把任何人的付出當成理所應當
自私是人類的一種原始基因,誰都想得到別人更多的關愛。但無論哪種關係,付出都應該是雙向的,並不是「我弱我有理」「你有你就得幫我」這樣的粗暴邏輯。
特別是在親密關係中,一味地單向付出只會讓人背負更多的壓力,逐漸失去熱情,而付出多的那一方,有權利隨時選擇終止。我們要意識到社會上不是人人都像父母一樣,一份真正牢固的關係,必須靠同等的付出才能換來。
這也是低情商跟高情商最大的區別之一:是否明白感恩跟等價交換意味著什麼。任何不勞而獲,到最後都會一無所獲。
人的一生總是會遇到各種困難,我們有時會怨天尤人自慚形愧;會被情緒控制著傷心鬱悶;會為了一點小事斤斤計較······
容易受挫的人,往往是因為他們的心理能量不夠。而情商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它最大的作用,就是能教會人在不同的場合展現出最恰當的行為,既能理解他人,也能保護自己。
情商與智商不一樣,前者可以通過後天的學習和鍛鍊迅速成長起來,我的情商課程也曾幫助過很多人修復過婚姻關係、親子關係,希望也同樣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如有相關問題,私信我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