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兒子的媳婦全跑了,頻繁遭遇「跑媳婦」,大媽難以承受和理解
今年過了十五,江邊村的劉喜桂又開始為兒子的婚事忙碌了。她有三個兒子,大兒子遠在廣東打工,二兒子和小兒子都在鄭州謀生。
劉大媽說:「前幾年老伴在的時候,老兩口幫著兩個兒子辦了婚事,孰料後來媳婦都跑了,兒子苦不堪言,家裡也跟著遭罪。為了避免重蹈覆轍,她在兩年前就為小兒子蓋了房子。只是這一次,又遭遇了跑媳婦的現象。」
原來早在去年,劉大媽就開始著手小兒子的婚事。村裡有媒婆,託人介紹了幾個,但女方要求太高,除了十幾二十萬的彩禮,房車也是必要條件,而好的家庭也是她們考慮的因素。對於劉家來說,無疑是高攀不上。
幾次敗親之後,劉大媽告訴小兒子:「好好幹活,將來賺錢在城裡買房,娶個城裡的媳婦。」
劉大媽的小兒子目前在鄭州一家汽車修理廠上班,職高畢業,今年也29歲了。之前處過一個遠方的對象,因為異地等因素也不了了之。期間三年沒有處對象,也到了該結婚的年紀,自己也很著急。
按照小兒子的年齡,在老家村裡的孩子都好幾歲了,可他卻連個對象都沒有。家裡人遭白眼,劉大媽臉上沒有光彩。
去年劉大媽託村裡人給小兒子找了對象,家是農河溝的,距離劉大媽的村只有十裡地,姑娘人長得一般,要求也不高,只要有個房子就行,這也是為什麼會答應這門親事的原因。彩禮只要六萬,在劉大媽看來,這太「實惠」了。
不過小兒子一直在城裡上班,結婚後就回城裡了。兒媳在家裡陪著她,不幾天就呆不住了,後來就跑了。事後去姑娘家,她家人說她不願嫁了,要離婚。劉大媽為難,左右找人說情,但人姑娘家就是堅決要離婚。好在彩禮退了2萬塊錢,但小兒子卻沒有媳婦了。而劉大媽抱孫子的願望也沒有實現。
對於幾乎毫無因由的離婚,劉大媽感嘆:「實在搞不懂現在的年輕人。」
要說姑娘家人好也就算了,對比自己的兒子,小夥近180的身高,相貌也不糙,怎麼就會被嫌棄?不就是兩人分開異地嗎,這個從長遠看也是可以解決的,不是嗎?
劉大媽還透漏了前幾年大兒子和二兒子「跑媳婦」的事,和小兒子的事如出一轍。
那時候大兒子在廣東上班,當然找了一個當地的媳婦,因為當時大兒子已經30歲了,迫於各種壓力,找了一個帶孩子的離異女子。女方要求是身體健康,能接受她的孩子就行。兒子和家裡商量,既然不怎麼花太多錢,就答應吧。孰料婚後不久,女子跑了,留下三歲的孩子給兒子撫養。
為這事,大兒子到處找她大半年,後來無奈將其告到法院。後來法院傳喚那女子,才將孩子退給女子。不過此事對大兒子打擊很大,因為一次婚,就不小心成了二婚男人,可連個留後的種都沒有。
二兒子只比小兒子大了幾個月,和大兒子三兒子比起來,算是比較幸運的。三年前在鄭州的當地找了一個媳婦,家裡是做批發生意的,在郊區有個70平的房子。小兒子出了兩萬做裝修,她和老伴拿了5萬彩禮,是多年的積蓄。
在當時找媳婦已是不易,尤其在城裡找媳婦,更是難上加難。二兒子憑藉能說會道,和不俗的處世,以農村人的身份迎娶了城裡媳婦,在當時村裡傳為美談,老兩口臉上倍有面子。
孫女一歲時,兒子和兒媳發生矛盾,據說是性格不合,兒子被趕出家門。畢竟當時結婚兒子沒出房子,算是上門女婿,所以被趕出來也合情合理。兒子什麼賠償都沒要,現如今兩年過去了,還是單身漢一個。
三個兒子到目前,歸宿沒有一個是好的。劉大媽坦言:「伺候好一個媳婦堪比伺候皇太后,難以承受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