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牢老祖宗這句話,不在意別人的看法,做最好的自己

2020-09-05 心地花開

人到底應該怎樣活著?有些人也許根本上就沒有認真地去想這個問題。就是想這個問題,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想法。老祖宗用一句話給出了答案,可謂言淺意深,一語中的。 這句話自古以來為人崇尚,像林則徐、鄒韜奮等名人都引以為座右銘,將其寫成條幅,懸於室中,來激勵自己。

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

意思是:凡事怎麼可能都令人滿意,只求不愧對自己的良心。


老祖宗在此告誡世人:做人做事不要在意別人的看法,做最好的自己、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就行了。

一個人要為自己而活。說話、做事要按照自己的良心指引,不必總是在意別人的想法,看別人的臉色而委曲求全。

事實上,因為每個人的看法有對有錯,你就是做得太好,也不可能讓別人都滿意。不要因為在意別人的想法而迷失自我。不要靠阿諛別人來獲得存在感,更不要靠貶低別人來獲得優越感。

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主見,應該自我精進,不昧良心,堂堂正正做人,乾乾淨淨做事,做最好的自己。

做最好的自己,首先是做一個心中有目標、有方向的人。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與遠方。我們總不能渾渾噩噩,庸庸碌碌,得過且過,把自己活成行屍走獸。若是那樣,活著和不再活著,就沒有什麼區別。


一個人,無論怎麼低微,也總得有點想法,有點盼頭。只要有想法、有盼頭,哪怕目標不是特別明晰,方向不是特別精準,那總是心頭的光亮,總是漫漫苦海裡的燈塔。如果你各方面情況都很好,就更應該有目標意識,更應該尋求前進的方向。這樣,人生才有可能走得更遠、更精彩,才不愧對自己來人世走一遭。

做最好的自己,關鍵在於全面加強身心修養。

要注重鍛鍊身體。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即使再忙也要每天安排時間進行鍛鍊,要保持最好的體能,展現最好的自己。

要培養自己的業餘愛好,做一個富有生活情趣的人。詩詞歌賦、琴棋書畫、遊山逛水、養花種菜、遊泳跑步、釣魚打牌……,人生的娛樂很多,我們要注重培養自己的業餘愛好。


第三,是不要放棄閱讀。許多天賦和基礎都非常好的人,走上工作崗位後,由於這樣那樣的原因,放棄了讀書,停止了自我進步,這是很可惜的。畢竟閱讀是提升修養的最好途徑。都說「活到老,學到老」,一個人,要終其一生,不斷從書籍裡汲取營養。

做最好的自己,還要不斷培養自己的利他情懷。

雖然我們不必在意別人的看法,但做人做事若能對別人有好處、有幫助,也是值得欣慰的。「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一個人,不僅僅利己,也盡職所能地利他,人生豈不更有意義,更有價值?

相關焦點

  • 記牢老祖宗所說的這2句話,做一個大度穩重有福氣的人
    老祖宗這2句話,告誡人們如何待人,如何處事,充滿智慧,充滿正能量,值得每個人學習。論人當節取其長,曲諒其短。做事必先審其害,後計其利。這2句話的意思是:評論一個人,應該充分肯定他的長處,寬容地諒解他的短處。辦理一件事,應該首先弄清它的害處,然後再衡量它的好處。「論人當節取其長,曲諒其短」。這句話的核心在於,一定要用大度之心去評價一個人。
  • 記牢老祖宗這2句話,學會容忍,做一個有情有義有度量的人
    老祖宗這2句話,就是告誡人們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去忍耐、去寬容。記牢這2句話,人就不至於無情無義、忘恩負義。如果你和你的至親好友發生了不愉快,不管對方是什麼反應,你一定要忍讓、要包容,要想方設法和解。不能以偏概全,因小失大。再者,人無完人,金無足赤。你的親友們也是常人,也有這樣那樣的短處和不足,不能對他們苛刻挑剔,要求過高。不能因為對方一些缺陷過失,就耿耿於懷,從小的分歧產生摩擦、誤會,以至於不可收拾。
  • 水月:沒必要在意別人看法。生活是自己的,在意自己所在意的
    楊麗萍 生活是自己的,不在意別人看法 知名舞蹈家楊麗萍和她的愛徒水月都沒有像大部分人一樣,正常結婚生子,因此受到人們的關注和爭議。她們心中的幸福和成功,與某些人定義的幸福和成功,似乎不一樣,因此有人有不同的看法和爭議。 面對那些不同的看法和爭議,她們並沒有過多在意,只是太多人關注,她們覺得應該給予回應。於是才有了水月的視頻採訪回應,看過視頻的人都能感受到,她的平談和自在,並沒有因為大家的關注和爭議受到影響。是呀,感情是自己兩個人的事情,生活是自己的,看法是別人的,沒必要在意別人的看法。
  • 記牢老祖宗這3句話,做一個情商更高、更有同理心的人
    他們善於換位思考,懂得將心比心,能設身處地地去感受和體諒別人,深得人們喜愛。老祖宗有這樣3句話,告誡人們做人要有同理心,要能夠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想對方之所想,急對方之所急。分享給大家,希望能對各位有所幫助。
  • 老祖宗的忠告:你若想混得好,這3句話千萬要記牢,一生受用!
    老祖宗的忠告:你若想混得好,這3句話千萬要記牢,一生受用!那麼,老祖宗所說的3句話,具體是指什麼呢?第1句話:讓人三分,不為懦老祖宗說:適當退讓並不是怯懦,而是一種謀略。其實在處理問題和事情時,應該得饒人處且饒人,適當的退讓並不是軟弱的表現,而更是一種大度,所以不要一味堅固自己的利益和付出,在適當範圍內忍讓,不但不會損害自己,還會得到好名聲。
  • 記牢老祖宗所說的這2句話,做一個自尊自重自愛的人
    這是生活的常態。但偶爾,我輩平常人,也會和有地位的人或者富有的人發生交集,有短暫的相處(順便說一下,只可能是短暫相處,不同的圈子,有不同的生態,生硬地融入其中,其實是生存不長久的)。在相處的過程中,一定要謹記老祖宗所說的這2句話,做一個不亢不卑、自尊自重的人。
  • 為什麼我很在意別人的看法,如何轉變?
    「在意別人看法」的症狀在心理諮詢的過程中,常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為什麼我特別在意別人對我的看法?這種問題不光是在中學生,大學生等青年人當中出現,甚至社會上歷練多年的中年人也有同樣的問題,比如像下面這樣:我很在意別人的看法,會因為別人的一句話而不開心,不愛說話,性格內向,感覺自己有點抑鬱。
  • 總是在意別人的看法?心理學:活出自我的關鍵在這
    準備好筆記本與小板凳小的時候,我們大概都受過「別人家的孩子」的打擊,長大了,我又經常被「別人的看法」所折磨。對於這個「別人的看法」,有一個非常不對等的地方,就在於發表看法的人很隨意,而對我們卻總是影響巨大。仿佛人家輕鬆的一揮手,我們這邊就受到了一萬點的暴擊傷害。——不要太在意別人的看法,你要內心強大。這樣的話其實人人都懂,但卻很難做到。原因就在於,我們生活在 真實的社會中,別人的看法,不是說不在意就可以不在意的。
  • 失敗者最大的弱點,就是太在意別人的看法
    義大利文學家但丁曾說過一句話: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這句話也在時刻告誡我們,己的人生始終是自己在做選擇,所以自己的路要自己走,不需要太在意別人的看法和聲音。 然而在當今這個情況繁雜的社會中,真正能做到這點的人很少。很多人在成長的過程中就是因為太在意別人的看法,結果到最後碌碌無為,一事無成。
  • 你還沒有資格說「活自己的,不要在意別人的看法」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大家耳熟能詳,也成了部分斷章取義之徒的座右銘。這句話,應該是出自於義大利詩人但丁·阿利蓋利(Dante Alighieri,c.1265–zhi1321)創作的長詩《神曲(義大利語:Divina Commedia,英語:Divine Comedy)》。原話是但丁在《神曲·煉獄篇》第五章寫下引路人維吉爾的話是:他對但丁說「你隨我來,讓人們去談論吧。」
  • 怎樣才能做到不太在意他人的看法?
    怎樣才能做到不太在意他人的看法?在意別人的看法,眼神,口氣,臉色,在心理學上是指個性敏感多疑沒有安全感。這種性格的形成是在童年成長經歷中,被否定的多,指責的多,批評的多,鼓勵的少,體驗的少造成的。在意別人的看法,容易焦慮,會直接影響正常的工作學習,使工作學習效率下降,並且內心糾結痛苦。有記者問小米總裁雷軍,每天有很多人在網絡上罵你,攻擊你,你怎麼想?
  • 太過在意別人的看法,會讓你失去自己的感情
    去之前很多朋友都勸她再考慮考慮,覺得遠嫁這件事真的是太不靠譜了,而且隔了那麼遠,以後有事情連個幫忙的人都找不到。,別人的勸說是好意,所以她感謝,但這些並不能影響她自己的感情,如果太過在意別人的看法,或許這段感情乾脆就不應該開始。
  • 太在意別人的看法,最後活成了自己討厭的模樣
    你嘲笑我一無所有不配去愛,我可憐你總是等待。你可以輕視我們的年輕,我們將證明這是誰的時代。 一個敢為自己代言的人,一定不會太在意別人的看法。 你有你的看法,我有我的選擇。不同的是,這一次,他要每位觀賞者指出自認為精彩的地方,並做上記號。結果,原先所有被否定指責過的地方,現在也都被做上了標記,不過這次卻是讚美的記號。他陷入深思,原來別人的看法很容易被引導,堅持做自己,才是最有價值的事情。 很多時候,我們一直想做到讓任何人都接受自己,喜歡自己,所以不惜花費很多時間取悅別人。
  • 「我太在意別人的看法,總是不開心」婚姻生活是自己的,幸福就好
    很多時候,我們的懷疑造就了自己的不幸,太在意別人的看法,開始一點點動搖自己的決定,殊不知最後害的還是自己。林瑤一直就是一個沒有主見的人,總是覺得自己什麼都做不好,所以喜歡聽別人的建議。她總是害怕自己做錯了選擇,讓別人嘲笑,可是自己的選擇,別人永遠不能站在你的立場想問題,在意太多,反而失去太多。
  • 太在意別人看法怎麼辦?兩步讓你重拾自我
    那麼該怎樣做,才能不那麼在意別人的看法,找到真實的自我呢?所以,你控制不了別人對你的評價和看法,也無需過度在意別人對你的眼光和評價。你之所以會太過在意別人的看法,歸根結底,是因為你自己沒有看法,或者對自己的看法不夠堅定。因此你非常容易受到別人的影響。
  • 為什麼你那麼在意別人的看法?如何解決?
    現在有這麼一種現象:很多人很在乎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很擔心自己會因為在人前表現不好而被人說三道四……在我看來,這樣的過分擔心只會導致形成習慣性的焦慮!你為什麼會那麼在意別人的看法?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你個人對自己有一定的不自信,而這種不自信源於你對你自己的很多負面消極的看法。換句話來講,你自己都不相信自己、接納自己!問問你自己:你擔心別人會怎麼看你?
  • 你最好的樣子,就是做自己,願你不因他人的看法而改變自己
    1 人生在世,讓自己活得舒適,照顧好自己的內心,總不是壞事。2 堅持自己興趣愛好,即使生活跌入低谷,也會從容面對,波瀾不驚。3 不忘初心,做真實的自己,任何時候你都可以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4 只要你自己不倒,別人把你按倒在地上,卻不能阻止你滿面塵土,遍體傷痕地站起來。5 不因為別人的看法改變自己的初衷,不隨波逐流,堅持做自己。6 從平庸瑣碎的生活中解脫出來,去擴展你人生的寬度和高度。7 永遠執著的人,才配得起永遠有趣的生活。8 有夢想的年輕人,無論前方有多曲折,總能給自己不走回頭路的理由。
  • 做人要克服人性弱點,老祖宗這3點忠告,很管用,要牢記
    人生在世,記牢老祖宗所說的這3句話,可以有效地克服人性弱點,助力人生成功。不要孤芳自賞,把自己弄成鶴立雞群的樣子,招人怨恨。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眾人皆醉我獨醒」是自己孤立自己。人生難得糊塗,要讓自己融洽與社會大眾之中。謹防出頭的椽子現爛,槍打出頭鳥。人生如魚在水。水中有汙濁但魚兒不能躍出水面去生存。
  • 總是太在意別人的看法,應該怎麼辦
    如何停止關心他人的想法,一這裡是改善藥方如果你是一個過分關心他人對你的看法的人,現在我們之所以如此關心別人對我們的看法,是因為我們人類是社會動物,我們的生存取決於我們共同工作的能力,所以不管你喜不喜歡,因為我們是社會動物,我們潛意識地將我們環境中的人們分成等級,我們根據每個人的權力地位給他們做排行,以及不管我們以什麼作為評價標準,就像金字塔那樣,典型的辦公室工作,會有一個層次結構
  • 老祖宗的告誡:一個人在這5個方面加以節制,一生平安快樂
    老祖宗告誡:一個人如果能在這5個方面加以節制,那麼,可以獲得一生的平安、快樂和幸福。言語知節,則愆尤少。舉動知節,則悔吝少。愛慕知節,則營求少。歡樂知節,則禍敗少。飲食知節,則疾病少。這句話的意思是再喜歡的東西也要克制自己,不要過分貪求。如果不加節制,人心就會被欲望包裹,不斷淪陷。古往今來,許多貪官汙吏,不節制欲望,不控制自己的貪婪,攫取巨額財富,到頭來還不是被抄家,被法辦。「歡樂知節,則禍敗少」。樂極生悲。任何事都有兩面性,禍福相依,太高興的時候,往往蘊藏著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