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在意別人的看法,最後活成了自己討厭的模樣

2021-02-13 懷左同學

太在意別人的看法,最後活成了自己討厭的模樣

 

文/懷左同學

 

01

 

自從有了微信之後,關於朋友圈的話題,一直層出不窮:該不該在朋友圈秀恩愛?發動態要不要屏蔽上司和老師?只能看三天動態的人心裡在想些什麼……

 

想起了朋友圈設置之初,是為了和朋友分享生活的瞬間,但後來隨著用戶的大規模增加,我們的煩惱也在逐漸增加:發這條動態,別人會不會在背後罵我?是不是有秀恩愛的跡象?領導會不會對我有意見?

 

顧慮重重,所以一些人退出了朋友圈,還有一些人,把朋友圈當成了秀場,小商品集散地,集贊中心等等。

 

朋友就有這樣的煩惱,她是一個小女生,和男友戀愛幾年,兩人感情很好,所以朋友圈的日常就是記錄他們的生活。

 

她的每條動態都能收到很多點讚,但後來才知道很多人在背後說她「秀恩愛,分得快」之類的話。她很難過,甚至哭泣,覺得世界對她充滿了惡意。

 

我說,你活著又不是為了給別人看的,你想秀就秀,不想發就不發。太在乎別人,活著多累。

 

其實我自己,發動態時顧慮就很少,因為我知道,喜歡我的人,自然喜歡,不喜歡的,我發什麼他們都不喜歡。

 

想起了聚美優品的那個廣告:你只聞到我的香水,卻沒看到我的汗水,你有你的規則,我有我的選擇,你否定我的現在,我決定我的將來。你嘲笑我一無所有不配去愛,我可憐你總是等待。你可以輕視我們的年輕,我們將證明這是誰的時代。

 

一個敢為自己代言的人,一定不會太在意別人的看法。

 

你有你的看法,我有我的選擇。

 

 

02

 

記得以前我看過一個小故事:著名畫家文徵明有一天突發奇想,想畫出一幅人人見了都喜歡的畫。

 

畫完後,他拿著畫到市場上去展出,並在畫旁放了一支筆,附上說明:每一位觀賞者,如果覺得此畫還有需要修改的地方,就請在相應之處做上記號。

結果整張畫竟然被塗滿了記號,沒有一筆一畫不被指責。他很不解,難受,並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在冥思苦想之後,文徵明決定嘗試另一種方法。

 

於是,他又畫了一張同樣的畫,然後依舊拿著它到市場上展出。不同的是,這一次,他要每位觀賞者指出自認為精彩的地方,並做上記號。結果,原先所有被否定指責過的地方,現在也都被做上了標記,不過這次卻是讚美的記號。

他陷入深思,原來別人的看法很容易被引導,堅持做自己,才是最有價值的事情

 

很多時候,我們一直想做到讓任何人都接受自己,喜歡自己,所以不惜花費很多時間取悅別人。到最後才發現,自己可能迎合了許多人的想法,卻離最初的自己漸行漸遠。

 

太在意別人的看法,最後,活成了曾經自己最討厭的模樣。

 

想起《阿甘正傳》裡的經典句子:「你以後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什麼意思,難道我以後就不能成為我自己了嗎?」

 

 

03

 

最近又看了電影《十月的天空》,裡面提到,有時候,人不該一味在意別人的看法。

 

所以多問自己一個問題:我究竟是為別人而活,還是為自己而活?

 

身邊有很多朋友也開始寫作了,我給他們提意見,文章發布之後,可以分享到朋友圈,一方面有利於傳播,一方面也讓別人給提提意見。

 

他們沒有分享,覺得寫作是一件很小眾的事情,讓更多人知道,可能會被嘲笑。同時,他們也怕親戚朋友知道,說他們不務正業。

 

我去年開始在網上寫作時,也遇到了這樣的情況,朋友質疑,家人反對,說寫作是在浪費時間,賺不到錢,完全是無用功。

 

我沒有聽他們的,因為自己真正喜歡,同時也覺得寫作是一項技能,練好了,肯定有很多益處。

 

到現在,寫作一年,實現了籤約,文字有了大幅度提升,也找到了更多前進的路。

 

正是因為沒那麼在意別人的眼光和看法,所以漸漸活出了自己想要的模樣。

 

 

04

 

《戰狼2》上映一月有餘了,吳京的熱度不減,個人喜歡吳京是很早以前的事,不同的是如今連輸入法都認識了這個人。

 

五十幾個億的好成績讓他招來不少道德綁架和捆綁熱點,有人說他是一夜爆紅。但其實了解他的人都知道,在這個世界上,沒有誰能隨隨便便成功。他從《狼牙》拍到《戰狼》,不在乎別人勸告或嘲笑。他說:我只是想拍出一部真男人的電影,有情懷的電影。

 

記得從前的文章標題黨常常這樣說:「他只是比某某玩出道幾年,卻一直不紅」或者:「顏值身手都不差,他不火的原因究竟是?」

 

諸如此類,如今再也沒有。

 

吳京用行動證明了堅持自己有多麼重要,用行動證明他就是他,而不是第二個某某。

 

不活在別人的看法裡,評價裡,那麼我們永遠都是自己。

 

 

05

 

我喜歡王小波,最早開始,是因為他那篇文章《一隻特立獨行的豬》。

 

他在裡面寫到:「.它們肯定不喜歡自己的生活。但不喜歡又能怎麼樣?人也好,動物也罷,都很難改變自己的命運。」

 

但那隻豬卻不是,它無視規則,大膽做自己,活成了特立獨行的樣子。

 

表面寫豬,其實字字寫人。

 

回到現實,特立獨行四個字,其實包含了很多,真正能夠做到的人,少之又少,這裡面需要超強能力,也需要很多勇氣。

 

但我們至少可以選擇做自己,儘量去追求自己喜歡的模樣,和想要的生活。

 

人生而不同,後來逐漸相同,就是因為我們太在乎別人的評價,太沒有主見,所以丟掉了自己,變成了別人。

 

有時候一個人走在路上,有時候夜半驚醒。

 

茫然失措時想到一個問題:

 

我TM怎麼變成了自己曾經最討厭的模樣?

 

作者簡介:懷左同學

簡書籤約作者,文學研究生在讀

微信公號:懷左同學

新浪微博@懷左同學

相關焦點

  • 最後,我們都活成了,自己討厭的模樣
    文/七月長安每一個人,在心裡都有自己最美好的憧憬,朝著這份希冀,這份憧憬,不斷地努力前進。然而,世事不盡如人意,在坎坷的路途中,不得不與自己的憧憬,從此南轅北轍,最後,我們都成了,自己討厭的模樣。所謂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為了生活,為了能很好的活著,不得不放棄最美的憧憬,畢竟生活不是詩與遠方。
  • 最終活成了自己討厭的模樣
    曾經的我特別討厭那些在別人背後說三道四的人,突然發現我也變成了那樣令人憎惡的樣子。最近工作不順心,心裡積累了很多怨氣,經常抱怨,對同事抱怨,對朋友抱怨,對家人抱怨…抱怨領導安排工作不合理,抱怨某個同事工作偷懶,抱怨某個同事為人處世過於尖酸……今天下班坐在車上,閉上眼睛小憩,當心靜下來,突然發現自己怎麼變成了自己討厭的模樣,如長舌婦般各種亂嚼舌根,這種認知慢慢變得清楚,才發現有多可怕。
  • 太在意別人眼光,會讓你丟了自己
    ,會穿著大人的衣服去幻想自己長大後的模樣,會毫不在意的去訴說自己的夢想去做所有自己想做的事,可如今,我們開始變得越來越虛偽,越來越難以找回當初的模樣,或許,太在意別人眼光,會讓你丟了自己,時過境遷,哪怕是同樣的配料,同樣的手法,也再不會有當初的那種味道。
  • 失敗者最大的弱點,就是太在意別人的看法
    義大利文學家但丁曾說過一句話: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這句話也在時刻告誡我們,己的人生始終是自己在做選擇,所以自己的路要自己走,不需要太在意別人的看法和聲音。 然而在當今這個情況繁雜的社會中,真正能做到這點的人很少。很多人在成長的過程中就是因為太在意別人的看法,結果到最後碌碌無為,一事無成。
  • 「我太在意別人的看法,總是不開心」婚姻生活是自己的,幸福就好
    很多時候,我們的懷疑造就了自己的不幸,太在意別人的看法,開始一點點動搖自己的決定,殊不知最後害的還是自己。林瑤一直就是一個沒有主見的人,總是覺得自己什麼都做不好,所以喜歡聽別人的建議。她總是害怕自己做錯了選擇,讓別人嘲笑,可是自己的選擇,別人永遠不能站在你的立場想問題,在意太多,反而失去太多。
  • 不必在意他人對自己對看法,活出自我
    「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後才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楊絳大多數人包括我在內都有一個通病,那就是太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認為他人的看法總是比自己的看法好。
  • 心理學:你可知道,太在意別人看法的孩子,心裡有多苦
    太在意別人看法並不是一件好事1.太在意別人的看法容易導致失敗就拿名人案例來看,因為別人的看法導致失敗的就數不勝數。古代的楚霸王項羽,在烏江邊的最後一戰時,有忠士提議項羽過江東,雖然江東小,但也可稱王,還有翻盤的機會。但是項羽是如何作答的呢?他害怕自己的失敗無顏見江東父老,太過於在乎被人的看法,最後因為寡不敵眾自刎在烏江。
  • 終究活成了曾經討厭的模樣…
    小時候,我們總說長大後一定不要變成自己討厭的大人那樣,也堅信自己一定一定不會變成那樣。 景明是家裡最小的,父母一共生了兩個孩子,景明還有個大他三歲的哥哥。小時候,景明和大他哥哥經常一起看到爸媽大吵大鬧,兄弟兩就抱團躲在房間裡不說話。
  • 總是在意別人的看法?心理學:活出自我的關鍵在這
    對於這個「別人的看法」,有一個非常不對等的地方,就在於發表看法的人很隨意,而對我們卻總是影響巨大。仿佛人家輕鬆的一揮手,我們這邊就受到了一萬點的暴擊傷害。——不要太在意別人的看法,你要內心強大。這樣的話其實人人都懂,但卻很難做到。原因就在於,我們生活在 真實的社會中,別人的看法,不是說不在意就可以不在意的。
  • 太在意別人看法怎麼辦?兩步讓你重拾自我
    太過在意別人看法的人,大都是善良而自卑的人。他們內心敏感而警覺,很容易察覺到別人的真實情緒。過度在意他人的看法,會讓自己的喜怒哀樂都受外界影響,活在別人的陰影下。所以,你控制不了別人對你的評價和看法,也無需過度在意別人對你的眼光和評價。
  • 太在意別人,自己會活的很累
    太在意別人不要太在意別人說來說去只是自己太在意又何必太在意又何必太在意
  • 太過在意別人的看法,會讓你失去自己的感情
    去之前很多朋友都勸她再考慮考慮,覺得遠嫁這件事真的是太不靠譜了,而且隔了那麼遠,以後有事情連個幫忙的人都找不到。,別人的勸說是好意,所以她感謝,但這些並不能影響她自己的感情,如果太過在意別人的看法,或許這段感情乾脆就不應該開始。
  • 你還沒有資格說「活自己的,不要在意別人的看法」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大家耳熟能詳,也成了部分斷章取義之徒的座右銘。這句話,應該是出自於義大利詩人但丁·阿利蓋利(Dante Alighieri,c.1265–zhi1321)創作的長詩《神曲(義大利語:Divina Commedia,英語:Divine Comedy)》。原話是但丁在《神曲·煉獄篇》第五章寫下引路人維吉爾的話是:他對但丁說「你隨我來,讓人們去談論吧。」
  • 活得好的人,早就知道一個道理:太在意別人眼光,成不了任何事
    智者說他:「別為外境的各種雜訊侵擾內心,人生是自己的,跟他人毫無關係。」(圖片來自網絡)太在意別人的眼光,只會被束住手腳。人這一生,只有擺脫別人的看法、評價,你才能過上真正想要的一生。你越在意什麼,什麼都會折磨你人生很多無謂的煩惱,都來自於別人看待自己的眼光。
  • 心理學:請記住,永遠不要太在意別人的看法與評價
    導讀:心理學:請記住,永遠不要太在意別人的看法與評價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時尚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
  • 「沒能活成別人期待的模樣,也沒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趁著年輕,大膽去迎接風霜雨雪的洗禮,活出最真實的自己!旁人會告訴你,「這才是對的」;朋友會建議你,「你應該這麼這麼」 ;親人會勸誡你,「這是為你好」……一直以來,你總在按照別人的想法和建議去生活,總在別人的眼光和看法中隱藏真實的自己。
  • 記牢老祖宗這句話,不在意別人的看法,做最好的自己
    老祖宗在此告誡世人:做人做事不要在意別人的看法一個人要為自己而活。說話、做事要按照自己的良心指引,不必總是在意別人的想法,看別人的臉色而委曲求全。事實上,因為每個人的看法有對有錯,你就是做得太好,也不可能讓別人都滿意。不要因為在意別人的想法而迷失自我。
  • 不要太在意別人的眼光,你根本沒那麼重要
    我們都是凡夫俗子,都難免會有辦錯事,說錯話之類丟人現眼的情況。          我想補充的是,不要太在意別人的眼光,因為你根本沒那麼重要。          過度在意別人的眼光,實際上是對自己的不自信,認為別人眼中的自己要比真實的自己重要,別人的看法要比自己的看法重要。          只不過如此一來,我們就難以做到給自己更多的肯定。
  • 太在意別人的看法最後會有兩種結局:要麼自己累死要麼讓別人整死
    漸漸的,心裡也就有了那麼一座城,孤獨堆砌起城牆,清冷構築成屋舍。3.生命裡有著多少的無奈和惋惜,又有著怎樣的愁苦和感傷?雨浸風蝕的落寞與蒼楚一定是水,靜靜地流過青春奮鬥的日子和觸摸理想的歲月。4.太在意別人的看法最後會有兩種結局:要麼自己累死要麼讓別人整死。5.窮人由於缺乏教育,使得人窮的同時,不僅志窮還有著更多的智窮。
  • 我們最後都活成了自己討厭的樣子
    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最美好的憧憬,向著這份希冀,這份憧憬,不斷努力前行。可是,世事不如意,在坎坷的道路上,不得不和自己憧憬,從此南轅北轍,最終,我們都成了,自己討厭的樣子。其實,人在江湖上,身不由己,為了生活,為了能過得更好,不得不放棄最美的憧憬,畢竟生活並非詩與遠方。人生,是現實,是骨感,在人生面前,突然間發現自己很渺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