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婚俗文化你了解多少

2021-01-14 杞人杞事

(一)婚俗

1.婚姻觀念及其變化。杞縣民族成分主要有漢、回兩族。漢族的傳統婚俗為女嫁男家,隨男方生活終身,即男以女為室,女以男為家,俗稱娶媳婦。中途喪妻再娶稱續弦、填房,中途喪夫再嫁稱改嫁。也有離異而另擇婚配的,但多屬男娶女嫁。另一種形式為男人女家,隨女方生活終身,稱為入贅、招上門婿,即俗話說的倒插門,稱男子為贅婿,多發生於女方家中沒有兄弟,且姊妹少,又缺少勞動力等,也稱招養老女婿。也有喪夫不願再改嫁而娶男到原夫家養老扶幼的,類同入贅,不過此種形式很少。男到女家人贅往往受人歧視,非男方無力婚娶或其他特殊原因,決不如此。

20世紀90年代,隨著社會的文明進步,人民群眾逐步擺脫了舊的封建思想束縛,婚姻觀念發生了根本變化。指腹為婚、換親、轉親等婚姻現象已不復存在,青年男女自由戀愛、自主婚姻者逐漸增多。一般由親朋好友、左鄰右舍介紹,男女雙方經過認識、了解,認為滿意之後,逐步確立戀愛關係,成為戀愛對象。自由戀愛還為數不多,通過新聞媒體徵婚的則少之又少(多為大齡男女)。1995年後,農村出外打工的逐漸增多,青年男女在外接觸的機會也不斷增多,自由戀愛的越來越多。往往是男女雙方談成以後,找個熟人當介紹人,便登記結婚,但也有未婚同居的。各鄉鎮在辦理婚姻登記的同時,積極宣傳黨的計劃生育政策,宣傳優生優育、晚婚晚育,以控制人口增長,提高人口素質,在全社會形成了良好的婚育新風。各級政府還積極鼓勵男到女家落戶,對農村男到女家落戶者,可以優先批給宅基地。2002年後,婚姻登記不再由各鄉鎮辦理,而是統一到縣民政局辦理。

離婚再嫁也不再受到周圍群眾的歧視。人們已改變了"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等從一而終的舊觀念,奔向了婚姻自由。凡屬夫婦感情確已破裂,調解無效,雙方對子女撫養、財產分割等問題協商好後,可憑結婚證和所在單位的介紹信,到結婚登記部門或鄉司法所辦理離婚手續。也有極個別村民為逃避計劃生育處罰而假離婚的。回、漢兩族不通婚的封建陋習有了較大改觀,相互通婚者日益增多。

2.婚俗禮節及其變化。舊俗男女成婚,要經提(說)媒、定媒(即換帖)、送好(即商定婚期)、迎娶、拜堂、回門等禮節,但所有程序完全由父母包辦,男女當事人無權過問,必須恪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否則將被視為不軌。現在,農村青年一般男到18~19歲,女16~17歲時便開始談婚論嫁。

提(說)媒。專業媒人平時多主動"攬活",為男女雙方牽線搭橋,並從中得到多少不等的酬謝禮。部分媒人是受男方或女方之託,成人之美。

定媒,分小見面和大見面。小見面是在媒人的安排下,男女雙方的初次見面,雙方父母均在場。大見面時,男女雙方召集本族親人商定婚事(在女方家中),男方要給女方一定的見面錢(也稱彩禮、聘禮、壓帖禮)。舊俗男女雙方要相互交換生辰八字,經佔卜確認雙方命運相合,互不相剋後,男方再備數目不等的錢物作為聘禮,女方收下方算訂婚(俗稱換帖)。過去有十五六歲甚至更早即開始訂婚的。現今雖不再寫庚帖,但男方必須給女方買衣服,送壓箱禮,女方要給男方回小四樣。婚姻一旦定下就不能反悔。若女方反悔要退回彩禮,男方反悔,則彩禮很難退還。此後,男方逢年過節都要到女方家中走親戚,並給女方帶去一定的禮物。

送好。男女到成婚年齡或結婚時機成熟時,男方家長或長輩要到女方家中商定結婚的良辰吉日,俗稱送(看)好。送好時,通常要帶些點心、糖果之類的禮品,多少不限,也有帶一塊紅布、一身衣服和一個搪瓷盆的。第一次去時不能在女方家吃飯,說明來意,敘完家常後即走人。第二次去比第一次拿的禮品要多點,如果女方家長同意結婚,就再去第三次(即所謂的懶三趟)。第三次去看好帶禮更重,女方家中要設宴款待,席間雙方要商定出結婚的具體日期,以及婚慶用品如何準備、送客多少、迎娶路線以及注意事項等。之後,男方準備迎娶,女方置辦嫁妝。

迎娶。迎娶前,男方要裝修新房(有的是在縣城買的樓房),購置新床,定做新被,發放喜帖,預訂迎親車輛,準備婚宴酒席等。迎親車輛一般用轎車、麵包車或其他機動車輛。女方準備的嫁妝大都是組合家具和彩電、冰箱、洗衣機、VCD等各種家用電器以及各種日用品,有的還購置了手機、電腦、摩託車等現代化的交通通訊工具。

新郎、新娘還要拍婚紗照。原來只是拍張半身或者全身的黑白合影照作為結婚紀念,現在是各式各樣、多種形式的婚紗攝影,僅大小鏡框就有幾十個,不僅光彩豔麗,也映射出年輕人青春幸福的美景。漂亮的婚紗、精美的妝容、奢華的婚紗照已成為一項重要內容。

婚期多選擇在農曆的雙日進行,如初二、初六、十二、十六、二十六,也有選擇單日逢九為結婚日期的。選擇節假日作為結婚日期的也相當多,如"五一"、"十一"等。結婚當天,男女雙方家中張貼大紅"喜"(或"囍")字以及喜慶婚聯。

迎親隊伍中男女人數需為雙數,以圖吉祥。同時有嗩吶吹奏,以烘託出喜慶氣氛。迎親時,人馬車輛往返路程不能重複,需去時走一路,返回時走另一路。如果新郎不去迎娶新娘,則事情比較簡單。如果新郎親自去迎娶的話,新郎要分別向女方的主要親戚敬酒、行見面禮,席終還要"偷走"兩個酒杯。飲酒前,新娘的侄兒(或弟弟)要端洗臉水讓新郎洗臉,新郎為其封禮。迎親隊伍一般在正午12點之前返回。

新娘在迎親人、本族成員和親朋好友的護送下來到婆家。下車時婆婆要給新娘紅包。下車後至大門前要燃放爆竹,焚燃芝麻稈、艾草。之後,新娘要過火盆,取"驅邪迎新、紅紅火火"之意。有的地方是由新郎的父親或哥哥一手提著燒紅的犁鏵,一手端碗醋圍著新娘的花車轉幾圈,須正三圈,倒三圈,並將醋澆在犁鏵上,用以避邪。進入婆家大門時,由兩個女孩分別向新娘抹新粉,撒喜錢。有的是由新郎的哥哥或嫂子把麥鬥內的麥糠、糖果、喜錢等分撒到新娘的頭上,在場圍觀的大人小孩去哄搶,場面非常喜慶、熱鬧。然後舉行夫妻結拜儀式。

夫妻結拜儀式。拜天地時,新郎站西邊(下首),新娘站東邊(上首),以示新娘的尊貴。典禮儀式要紅氈鋪地。天地桌上放置毛主席像或張貼一大紅"囍"字,前面用量鬥盛五穀,鬥內插桿秤和手工織布用的機杼、箏(意即希望新娘心靈手巧,會紡織,善經營,能持家)。桿秤上掛銅鏡(也有用小銅鑼或玻璃鏡子代替的),中系紅綾,並置香燭,由新郎的父親點燃香火插入鬥內。有的還要口中念念有詞:"一柱黃香鬥裡插,賢良媳婦娶到家。一不逛門子,二不說瞎話,既幹活,又持家。"送入洞房時,侄兒及其他晚輩、婆家嫂、新郎的好友則同新娘"大鬧"一番。拜堂之後開始設宴款待親朋。席間,新郎、新娘要逐桌向客人敬酒,以表謝意。飯後送走女方客人,還有專門的拜謝儀式。新郎、新娘要拜謝自己親屬和姑、姨、舅等親戚,受拜人贈給一定的彩禮,50元、100元不等。也有趁機相互打鬧、抹黑泥灰的(多是年輕人、晚輩或同事)。有的晚上還要請村裡與自己交情不錯的年輕人喝喜酒,夫妻喝交杯酒,並有鬧新房、聽房之習俗。朋友和年輕的鄰裡到新房內嬉鬧,新郎、新娘卻不能生氣。新婚三天內,不分男女老幼,都可以到洞房去看一看。

回門。婚後第三天,新郎要陪同新娘回娘家,女稱回門,男稱認門,並由女方諸親友作陪,名日認親。有的是由女方親屬用車到男方家中請新娘,男方備好酒席招待親家。新娘在娘家小住三日之後,新郎再用車將新娘請回。至此,全部結婚禮儀才算完成,這樣的婚姻才叫明媒正娶。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婚俗習慣也隨之發生巨變,各種花費日漸不菲。在農村,談婚論嫁有"成不成,三兩瓶"之說,即不管媒說成與否,都要宴請媒人。訂婚時,彩禮有"千裡挑一"(1001元)、"萬裡挑一"(10001元)和"萬裡挑妻"(17000元)之說,也有"六六大順"(6666元)、"九九歸一"(9991元)之舉,數目逐年看漲。對於結婚典禮,絕大多數人家更是視為男女的終身大事,主張大肆操辦,不僅婚前大辦彩禮,結婚當日還要廣備車輛,聚集迎娶人員,男家大辦宴席,有的連續數日廣待賓朋,婚事大操大辦現象極為嚴重。縣城裡的住戶一般還要聘請專業的婚慶公司,選擇高檔的酒店大宴賓客。

迎親方式從原來的騎自行車、開拖拉機、使用機動三輪車,逐漸向中巴車、麵包車過渡,2000年後用各種款式的高級轎車。迎娶新娘的轎車還要專門去花店扎花(即群眾所說的"花車")。迎親隊伍中除了花車,還有攝影車、禮炮車、迎親車、送親車等,車輛少者一二十輛,多者幾十輛。新娘下車時,新郎要給新娘下車禮,給一百一,寓義"百裡挑一";給一千一,寓義"千裡挑一"。

女方嫁妝的質量、數量也一再攀升,由過去的"三轉一響"(即自行車、縫紉機、手錶、錄音機)攀升為摩託車、彩電、冰箱、洗衣機、項鍊、戒指、高檔家具等物品。迎親時,提前幾天用三輪車、四輪車等把女方所備嫁妝拉到男家。也有結婚當天抬嫁妝的,天一明就放炮,然後組織一班人到女方家中抬嫁妝。女方要提前裝箱,在箱子裡放上一些錢(叫壓箱錢),以示將娘家的富貴帶到婆家去。箱子裡除了新娘常用物品外,還要放上一些點心或其他禮品,作為典禮後入洞房前拜見公公婆婆的禮物。

相關焦點

  • 回族婚俗文化,富含濃濃宗教色彩,你了解多少?
    回族婚俗文化,富含濃濃宗教色彩,你了解多少?我們都知道回族作為我國56個民族中的一個少數民族,同時它也是一個非常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它們那濃濃的宗教色彩不僅在平時的生活習慣以及飲食上,同時在回族人民的婚俗文化上也體現的淋漓盡致。
  • 《鸞鳳和鳴——漢文化傳統婚俗展》黑龍江開展
    《鸞鳳和鳴——漢文化傳統婚俗展》黑龍江開展。 劉錫菊 攝中新網哈爾濱5月25日電(記者 劉錫菊)25日,《鸞鳳和鳴——漢文化傳統婚俗展》在黑龍江省民族博物館開展。該展精選了華夏五千年文明中最具代表性婚禮習俗,通過文物陳列、婚服展示、文字介紹、場景還原、互動體驗等方式,將抽象的婚禮文化轉化為通俗易懂、趣味十足的互動展覽。此次婚俗展由黑龍江省民族博物館與黑龍江省婚慶禮儀行業協會主辦,展覽由「周代士婚禮」、「唐代婚禮」、「明代婚禮」、互動體驗區四部分組成。此次婚俗展由黑龍江省民族博物館與黑龍江省婚慶禮儀行業協會主辦。
  • 仡佬族婚俗新娘敲掉牙,白族怪婚俗掐新娘,傳統婚俗新人跨火盆
    中華文化歷史悠久,關於婚姻流傳下許多經典的習俗,比如說仡佬族婚俗新娘敲掉牙,白族怪婚俗掐新娘,傳統婚俗新人跨火盆等。一、仡佬族婚俗新娘敲掉牙仡佬族是貴州最古老的少數民族之一,仡佬族的婚俗至今保留著許多原始的古俗,是研究人類古老婚姻史的活材料。比如訂婚時,要吃「雞卦酒」,用雞股骨佔卜求吉利。
  • 河南農村的婚俗文化,你一定沒見過的結婚現場,快來看一下
    說起婚俗文化呢,各個地區的婚俗文化應該都不一樣,比如小編的家鄉河南農村的婚俗文化就給人一個眼前一亮的感覺。可能河南大概的婚俗文化都相近,但隨著西式婚禮的流程傳開,就是很多城裡的人都會選擇去走一個西式的婚禮,很少再做一個現在河南這樣的傳統婚俗。
  • 關於廣州風俗文化,你了解多少?
    想了解廣州的歷史文化的可以去南越王墓,省博物館,以及越秀山上的鎮海樓和仲元圖書館。廣東早茶的起源說起廣東早茶的來源,最早要從清朝的乾隆時期說起,當時處於「閉關鎖國」的朝廷下令除廣州外其餘地區皆停止對外貿易,就是所謂的「一口通商」政策。
  • 走進惠吉東廣府傳統婚俗文化館,尋找屬於老廣州的婚禮記憶
    「甜蜜蜜,你笑得甜蜜蜜,好像花兒開在春風裡,開在春風裡;在哪裡,在哪裡見過你,你的笑容這樣熟悉,我一時想不起......」廣府傳統婚俗文化館內,一首《甜蜜蜜》在人耳畔迴蕩。「我好像穿越了!」
  • 江西百年古村舉行傳統婚俗 演繹多彩徽州文化
    哭嫁  上饒婺源素有「書鄉」「茶鄉」之稱,歷來注重禮儀,傳統嫁娶禮儀在《禮記》中皆有跡可循,人稱正宗的儒家風範。新娘出嫁
  • 高明婚俗你知多少?
    自古以來,婚姻就是人的一生中至關重要的一件大事,很久很久以前,談婚論嫁要有三書六禮,媒妁之言,今期風俗大觀來了解下三書六禮。
  • 你說話吧|推廣中式傳統婚禮,可行嗎?
    日前,民政部推動全面婚俗改革,其中特別提到要鼓勵和推廣傳統婚禮。對此,大多數人是點讚的,但對於怎麼來推廣傳統婚禮,傳統婚禮的儀軌該是怎樣的,卻不是很清楚。鑑於此,12月21日,長沙晚報第417期《你說話吧》欄目邀請長沙市文明辦、開福區文明辦相關負責人與婚慶協會、企業,基層文明工作者、先進典型和市民代表,在設於南巖軒茶業蔡鍔北路店的活動現場,就推廣傳統婚禮如何「揚」與「棄」等話題展開熱議。
  • 那些有趣的婚俗你還記得不?要結婚的你,來領一份祝福!
    話說今年五一節又來了,今年你有結婚的打算嗎?我已準備好一大堆傳統婚俗給你,讓你把婚結得有滋有味,又有文化內涵!喜慶的傳統婚禮就是女方陪嫁的每一件嫁妝,特別是箱子柜子之類,不能空,要在裡面放一點錢,多少不拘,根據女方家的經濟條件而定。寓意是女兒嫁過去後能過上殷實的日子。條件好的女方家會給女兒準備相當可觀的「壓箱底」,要不有人動了老本怎麼會說「這可是我壓箱底的」?
  • 安徽合肥千對結婚新人投票給出這八條「婚俗惡習」,你認可嗎
    婚嫁傳承,婚禮禮儀盡顯中國人代代傳承的哲學思想,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在的某些婚俗和禮儀文化已經不沾邊,近日,安徽合肥千對新人最接受不了「畸形」婚俗出爐,新人投票給出以下八條「婚俗惡習」:婚俗惡習票選第一名:大鬧伴娘
  • 雲南曲靖彝族婚俗
    他的心理十分苦悶,就連自己經常抽的旱菸都不知如何抽,他一邊放羊、一邊打著「哦喝」,突然有一位聰明、善良的女子(阿蔓)回應了他,也打起「哦喝」,他們越走越近,最後坐在一起談心事、聊天,阿蔓看著他嘴裡含著旱菸鍋卻不見抽菸,阿蔓說:「讓我幫你安煙、點菸」,阿卡終於抽起了幾年不抽的第一口煙,抽著抽著,阿卡說:「你會不會抽菸」,阿蔓說:「那我也抽一口」,阿卡也給阿蔓安煙、點菸,他們覺得僅咂煙、聊天很無聊,他們就一邊對山歌
  • 【武安婚俗】鋪床
    在中國五千年文化的積澱下,各種傳統的禮儀,風俗形成了獨特的婚禮文化。所謂「百裡不同風,千裡不同俗「,不同的區域婚俗也是各自迥異。婚禮前重要的鋪床儀式也隨著眾多傳統儀式延續至今。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咱們武安的鋪床儀式。良辰吉日安床       在婚禮前數天,選一良辰吉日安床。床門向窗,衣櫃順堂,門不對櫃,鏡不對床。
  • 廣府婚俗 今日,宜嫁娶
    別誤會,非遺君不是來催婚噠 畢竟你連對象都沒有 非遺君只是想給大家介紹一下 廣府傳統婚禮習俗
  • 是日七夕,小e帶你走進越秀非遺:廣府傳統婚禮習俗
    可能對於很多人來說,廣府傳統婚禮習俗是一個較為陌生的概念。究竟富含嶺南文化特色的婚禮習俗是怎麼樣的呢,今日小e為你揭秘。小e了解到,盧瑋瑋有著較為豐富的傳統婚禮主持經驗,對各地的特色風情較為熟悉。「我在工作這麼多年的過程中,經常會碰到特殊棘手的情況,這個時候就需要能夠巧妙快速地解決問題,保證婚禮順利進行。」
  • 安徽蕪湖:第二屆婚慶婚俗文化博覽會啟動 邀您一起「為愛奔跑」
    2018年4月26日上午九點三十分,2018(安徽·蕪湖)第二屆婚慶婚俗文化博覽會啟動大會在蕪湖市雨耕山內思樓禮堂隆重舉辦,本次婚慶婚俗文化博覽會主辦單位:蕪湖市婦聯、市貿促會,指導單位:蕪湖市文明辦、市民政局、市文委、市旅遊局。
  • 東陽市深入推進婚俗改革試點工作 倡導文明婚禮
    浙江在線-東陽新聞網1月18日(浙江在線通訊員 周志偉 記者 陳雲)日前,記者從市民政部門獲悉,為推進移風易俗,培育良好社會風尚,《東陽市全省婚俗改革試點工作實施方案》正式出臺,明確到2022年全市婚事辦理中的陳規陋習得到有效遏制,集體婚禮、文化婚禮、民俗婚禮等簡約文明婚禮形式比例顯著提高
  • 女兒出嫁前要與爸爸共浴,老公直呼難以接受,奇葩婚俗引夫妻矛盾
    「生命來來往往,從無分別,愛情從來沒有什麼不一樣,喜歡一個人,就跨越山川河流,來見你。」結婚一直是人一生當中的一個重大時刻,每個國家在面對婚姻大事的時候,都有著自己的風俗習慣,有些婚俗有趣有些風俗奇葩,但都是屬於自己國家延續了多少年的傳統與文化的體現。中國就一直有著「三書六禮」的講究,每一個婚俗文化的背後,都蘊含著深厚的歷史人文。
  • 定製特色頒證儀式 倡導舉辦文明婚禮 東陽市深入推進婚俗改革試點...
    定製特色頒證儀式 倡導舉辦文明婚禮 東陽市深入推進婚俗改革試點工作源稿:東陽市融媒體中心 | 發布時間:2021年01月18日 15:07:47 | 作者:通訊員 周志偉 記者 陳雲 | 編輯:劉海傑  日前,記者從市民政部門獲悉,為推進移風易俗,培育良好社會風尚,《東陽市全省婚俗改革試點工作實施方案
  • 中國最大傳統婚禮基地落戶大興
    原來,這裡正在舉行「盛世南宮全年代婚禮秀」,這次活動由盛世南宮(北普陀)影視文化城、中國婚俗文化研究院以及北京幸福久久婚禮學院三方主辦。在活動的啟動儀式上,來自盛世南宮影視文化園的領導與中國婚俗文化研究院的委員們共同為「中國婚禮文化教育實踐基地」進行了揭牌儀式,盛世南宮(北普陀)影視文化園副總經理柴永強先生與北京民政局婚慶行業協會創始人兼常務副會長、時尚婚禮雜誌社社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