仡佬族婚俗新娘敲掉牙,白族怪婚俗掐新娘,傳統婚俗新人跨火盆

2021-01-10 中原文化家

中華文化歷史悠久,關於婚姻流傳下許多經典的習俗,比如說仡佬族婚俗新娘敲掉牙,白族怪婚俗掐新娘,傳統婚俗新人跨火盆等。

一、仡佬族婚俗新娘敲掉牙

仡佬族是貴州最古老的少數民族之一,仡佬族的婚俗至今保留著許多原始的古俗,是研究人類古老婚姻史的活材料。比如訂婚時,要吃「雞卦酒」,用雞股骨佔卜求吉利。

佬族女人出嫁時要自動打掉上顎大齒1-2顆,說是怕女人傷害夫家而產生的習俗。夫家視處女為一種可畏的東西,需打掉牙然後才敢與之成婚,民俗遺風意味深長。

還有「把門枋」、「追姑娘」和「打溼親」習俗,在仡佬族婚俗裡也很有特色。「把門枋」是新娘離家出嫁時,要雙手緊緊地拉著門枋表示不肯離去。

「追姑娘」是姑娘出嫁前要放聲號哭,唱「哭嫁歌」。出嫁前還要乘人「不備」而「逃跑」,讓嫁家嬸娘嫂子等女親戚把她找回來。

「打溼親」則是在新娘娶進夫家之時,一跨進屋,就要用夫家準備好的清水灑向接親的人。傳說這樣可讓清水淋去邪魔求個吉利。

還有一些和別的民族相異的,即仡佬族往往是新娘出嫁時,要撐著傘由迎親和送親的人伴送步行到婆家。到夫家後也不興拜堂,直接就被引入洞房。

二、白族怪婚俗掐新娘

白族的婚禮常常隨著居住地域的不同,存在很大差異。但是都辦得十分隆重而熱鬧,白族的婚禮,實際上在結婚的前一天就已經開始了。

白族的民間藝人被邀請到婚禮上演唱「大本曲」和「吹吹腔」。三弦聲嗩吶聲響成一片,裡裡外外充滿了歡樂氣氛。藝人們更是倍展其能,這就是白族的婚前踩棚習俗。

新娘在哭泣,流露出一種惜別之情。當嗩吶再次吹起時,新娘的哥哥已將新娘背出門外,讓新娘踏上去婆家的路程。一路上少不了樂隊伴奏和迎親者對新郎新娘的調笑。

白族怪婚俗掐新娘,即便是掐痛了、新娘也不能發火。不過新娘也早已做好了準備,緊急處,她會拿出一把剪刀來自衛。膽小的孩子還真不敢上前,只有這樣才能安全進入洞房。

進入洞房後,新郎新娘要喝辣椒酒。酒本來就辣,再加上辣椒,很難下咽。在白族語言裡,「辣」與「親」的發音相近,酒加辣椒意味著親上加親。

白族婚禮上吃「東坡肉」的習俗更特別。肉是用紅曲米染的,事先用麻杆串好,放在碗裡讓新娘吃。新娘用筷子去夾,一夾就是一串,根本無從下嘴。

三、漢族傳統婚俗跨火盆

我國古代婚俗禮儀之一,新娘喜轎迎到男方家院子裡,要從預先擺好的炭火盆上慢慢跨過,意思是燒去一切不吉利的東西,日後夫妻會越過越紅火。

跨火亦稱燎火、躍火,是喪家和送葬者由葬地歸來後,在進家門前,須從一盆火或一堆火上跨過,有的還伴有磨刀、含糖(或吃糖茶)、洗手、燻衣等各種手續。

跨火習俗始於何時,似已失考,但明清史籍上記錄頗多。南北習俗雖有燻衣、礪盂之別,但舉火的主題則是一致的。

關於「跨火」這一習俗,人們曾作出過種種解釋。一說此俗目的是防止死者亡魂隨送葬者的背後返家。

一說「跨火」防範的對象是墳地野鬼。俗信以為墳場乃遊魂野鬼叢集之地,這些遊魂野鬼有追隨生人返歸陽世登堂入室的可能,因此要執刀燎火趕走它們。

一說此俗的意義在於趨吉避兇,變禍為福;以盂盛水有洗手之意,表示此後不再有送葬之事,故含糖品甜以示祝吉,而跨火之舉則有從此遠離不祥、興旺蓬勃的象徵。

總之,這些奇特的傳統婚俗,不僅是古代勞動人民流傳下來傳統,更是經典的民俗文化,需要我們加強保護與發揚光大。

喜歡的朋友,請關注、轉發、分享、點讚、評論、收藏吧!

相關焦點

  • 廣府婚俗 今日,宜嫁娶
    現代廣府婚俗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不斷推陳出新。 由於準備大禮中,生鮮三牲難以保管,現只需要在利是封上寫 「雞鴨魚鵝」 等字樣來代替就可以了。 肆·清屋安床 婚禮即將舉行,新人即將進門,該為新婚夫妻準備婚房了。
  • 摩登大妗姐辦起「嶺南婚俗館」
    大紅囍字、紅燈籠、小彩旗,一路指引著記者來到庫充新塘街一巷9號,這裡是民間「嶺南婚俗館」。主人是庫充村人吳素卿,是一名專門主持嶺南傳統婚禮的大妗姐。這位大妗姐很摩登,不僅辦婚俗館,舉辦迎親體驗活動,還玩抖音、籌備舞臺劇,希望讓更多年輕人了解嶺南婚俗,把喜慶帶給更多人。
  • 廣州婚俗,去吃婚宴別忘了新抱茶利是
    廣州傳統的婚禮流程十分複雜,婚前、婚禮、婚後都定例,從提親到回門可能要花一個月時間。如今廣州婚禮古今結合,大致流程如下:首先當然是要拍婚紗照,近年廣州人不僅在市內風景點拍攝,不少新人專程到歐美、東南亞國家拍婚紗照。還有,近年廣州人婚禮多數全程錄影,留下影像作終生記憶。  其次要選汽車充當花車接新娘。
  • 安徽合肥千對結婚新人投票給出這八條「婚俗惡習」,你認可嗎
    婚嫁傳承,婚禮禮儀盡顯中國人代代傳承的哲學思想,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在的某些婚俗和禮儀文化已經不沾邊,近日,安徽合肥千對新人最接受不了「畸形」婚俗出爐,新人投票給出以下八條「婚俗惡習」:婚俗惡習票選第一名:大鬧伴娘
  • 雲南曲靖彝族婚俗
    舊俗新婚之期,新娘不與新郎同宿,而與送親女友同住三天,第四天返回娘家住七天,第八天始返回婆家常住,主要表達對友誼的眷戀,對父母養育之恩的感謝。遵照傳統,男方要請來媒人去女方家裡吃定酒提親,在得到女方的父母同意後,男方還要請媒人去女方家和女方的親人長輩吃火爐酒,吃獻酒,等三道儀式相續完成之後,選定良辰吉日,即可嫁娶。
  • 傳統婚俗文化你了解多少
    (一)婚俗1.婚姻觀念及其變化。杞縣民族成分主要有漢、回兩族。漢族的傳統婚俗為女嫁男家,隨男方生活終身,即男以女為室,女以男為家,俗稱娶媳婦。中途喪妻再娶稱續弦、填房,中途喪夫再嫁稱改嫁。也有離異而另擇婚配的,但多屬男娶女嫁。
  • 90後女生搜集10多首南京婚俗民謠 網友:真親切
    不過,光把這些婚俗民謠整理出來並不是管燕和同學們的最終目的,她們計劃邀請一些民俗婚俗專家或者市民,把這些婚俗民謠編排成節目,最終在舞臺上呈現出來。  喜娘是婚禮民謠的繼承者  管燕向揚子晚報記者講述了她參加的一次婚禮經歷。今年9月底,管燕和同學應邀參加了一場在甘熙故居舉辦的傳統中式婚禮。
  • 保加利亞「新娘集市」,特色婚俗,合法交易婚姻,媒婆使命特殊
    如果告訴你,這個世界依然有地方可以買賣新娘,你是否會覺得不可思議,但這卻是千真萬確存在於現代社會的,而且當下依然正在進行時,這個國家就是保加利亞,而這也成為保加利亞當地的一種特色婚俗。特色婚俗,合法交易保加利亞地處歐洲巴爾幹半島東南部,北鄰多瑙河及羅馬尼亞,南接土耳其,希臘,西北部是塞爾維亞,東部則直面黑海。該國國土面積約11萬平方公裡,人口在700萬左右。
  • 高明婚俗你知多少?
    高明婚俗中男家禮品包括下列物品:聘金在高明現代的婚俗禮儀中,三書六禮的婚俗禮儀已化繁為簡,一般遵循的禮數有提親、納徵(即過大禮)和親迎(即接新娘)內的某些禮儀。在現代婚俗禮儀中,三書六禮的納徵是保留得比較完整和受較大重視的傳統禮節。
  • 江西百年古村舉行傳統婚俗 演繹多彩徽州文化
    哭嫁  上饒婺源素有「書鄉」「茶鄉」之稱,歷來注重禮儀,傳統嫁娶禮儀在《禮記》中皆有跡可循,人稱正宗的儒家風範。新娘出嫁迎親隊伍浩浩蕩蕩  上午九點左右,喜氣洋洋的迎親儀仗隊四抬大轎,鑼鼓嗩吶在前,六扛聘禮隨行,沿途一路吹吹打打,前往迎接新娘。不舍父母的新娘和母親邊哭邊唱,情到深處,泣不成聲,滿堂賓客無不動容。
  • 古代婚俗中三書六禮都包含哪些內容?傳統婚禮都有哪些講究
    古代婚事的禮節與習俗繁瑣,那麼這些婚俗都有哪些寓意呢?比如說,古人認為黃昏是吉時,所以會在黃昏行娶妻之禮,因此夫妻結合的禮儀稱為「昏禮」,後來演化為婚禮。一、三書按照中國傳統的禮法,指的是禮聘過程中來往的文書,三書分別是:聘書、禮書與迎書,隨著時代發展,三書現在很多地方已逐步省略,取而代之是微信群發,或者電子版書帖。
  • 走進惠吉東廣府傳統婚俗文化館,尋找屬於老廣州的婚禮記憶
    在一排排富有民國風情韻味的小洋樓中,還「藏」著一間剛剛建成不久的廣府傳統婚俗文化館。珍藏老照片、復古老物件、傳統婚俗用品、新穎改良產品等羅列其中,在這裡你既能置身於廣府傳統婚禮的場景中,又能感受到「傳統」與「現代」的交融,「新」與「舊」的碰撞。
  • 濟南傳統結婚風俗,中式婚禮流程
    那麼多風俗中結婚風俗一直以禮儀文化的形式被流傳著,並且每個地域的結婚風俗是不一樣的,所以構成了中國特色的婚禮風俗,下面城哥來為大家分享下濟南結婚風俗有哪些,中式傳統婚禮必備攻略!濟南傳統結婚風俗1、單回雙單回雙的意思就是去娶親的人數一定要單數,回去新郎家時包括新娘剛好湊成雙數,象徵比翼雙飛。
  • 《鸞鳳和鳴——漢文化傳統婚俗展》黑龍江開展
    《鸞鳳和鳴——漢文化傳統婚俗展》黑龍江開展。 劉錫菊 攝中新網哈爾濱5月25日電(記者 劉錫菊)25日,《鸞鳳和鳴——漢文化傳統婚俗展》在黑龍江省民族博物館開展。此次婚俗展由黑龍江省民族博物館與黑龍江省婚慶禮儀行業協會主辦,展覽由「周代士婚禮」、「唐代婚禮」、「明代婚禮」、互動體驗區四部分組成。此次婚俗展由黑龍江省民族博物館與黑龍江省婚慶禮儀行業協會主辦。 劉錫菊 攝展廳工作人員介紹,周代婚禮制度集前朝之大成,著名的「婚聘六禮」為後世歷代婚禮儀式奠定基礎,並深刻影響了朝鮮、日本、越南等國家的婚禮習俗。
  • 那些有趣的婚俗你還記得不?要結婚的你,來領一份祝福!
    我已準備好一大堆傳統婚俗給你,讓你把婚結得有滋有味,又有文化內涵!「新娘鞋」,南陽的婚俗中,新娘結婚當天穿的鞋子主要有兩雙, 雙是上轎鞋,新娘上花轎時換上,這雙鞋到了洞房之後會被鬧洞房的嫂子或者小姑子脫走。這時就要換上事先準備好的一雙新的婚鞋。所以婚禮前,男方家就要事先為新娘準備好兩雙鞋,否則上轎鞋被脫走了,讓新娘光著腳可就尷尬了。
  • 揚州6對新人騎馬坐轎拜堂成親 再現古代鹽商婚禮大典
    揚州6對新人騎馬坐轎拜堂成親,再現古代鹽商婚禮大典。 孟德龍 攝中新網揚州11月15日電 (記者 崔佳明)15日,揚州6對新人騎馬坐轎拜堂成親,再現古代鹽商婚禮大典。新人們跨火盆、過馬鞍等體驗古代揚州鹽商的婚禮儀式。
  • 四川瀘州:有婚車不坐,讓公公用板車拉兒媳,又是奇葩婚俗?
    只見新娘穿著潔白的婚紗坐在一輛「板車」上,板車的前面是一位穿著黑色套裝的老人,綁著紅繩戴著紅色的帽子,帽子上寫滿祝福語。他身上還掛著一個鑼,吃力的在拉著板車,把新娘拉回家。旁邊的親人,有的幫新娘打傘,有的在老公公前面敲鑼,還有的往老公公身上放禮花,加重他身上的重量。一邊敲鑼一邊拉新娘,其樂融融。這樣的迎親方式,少年也是第一次見,有什麼特別的寓意嗎?
  • 舊時抬陪嫁的婚俗
    舊時抬陪嫁的婚俗作者:蔡炯舊時我們江蘇海門通東地區的婚俗中,抬陪嫁是相當熱鬧的場面,「抬陪嫁」的「嫁」字在通東話裡讀如「瓜」,「陪嫁」本來是動詞,在通東話裡「抬陪嫁」裡的「陪嫁」應為名詞,相當於「嫁妝」的意思。
  • 【武安婚俗】鋪床
    在中國五千年文化的積澱下,各種傳統的禮儀,風俗形成了獨特的婚禮文化。所謂「百裡不同風,千裡不同俗「,不同的區域婚俗也是各自迥異。婚禮前重要的鋪床儀式也隨著眾多傳統儀式延續至今。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咱們武安的鋪床儀式。良辰吉日安床       在婚禮前數天,選一良辰吉日安床。床門向窗,衣櫃順堂,門不對櫃,鏡不對床。
  • 東陽市深入推進婚俗改革試點工作 倡導文明婚禮
    浙江在線-東陽新聞網1月18日(浙江在線通訊員 周志偉 記者 陳雲)日前,記者從市民政部門獲悉,為推進移風易俗,培育良好社會風尚,《東陽市全省婚俗改革試點工作實施方案》正式出臺,明確到2022年全市婚事辦理中的陳規陋習得到有效遏制,集體婚禮、文化婚禮、民俗婚禮等簡約文明婚禮形式比例顯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