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孤獨,才是內心強大的開始

2021-03-01 後浪

叔本華說:一個人只有在孤獨的時候才能成為自己。他若無法享受孤獨,就不會喜愛自由,因為只有在孤獨的時候,他才是真正自由的。

可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大部分人都無法享受孤獨帶來的自由。

下班後不去應酬,擔心自己不合群。朋友約了出門,明明很累,卻害怕一次的爽約就喪失友誼。一直幻想詩和遠方,卻在一次次的猶豫中未能成行。

我們整日忙著交際和工作,總覺得身心疲憊,沒有可以休息的時間,可真正屬於我們的時間和空間,有多少真的留給了自己?

當今社會對社交與聯繫的過度推崇,讓我們下意識地擔心自己與眾不同,時刻懼怕自己成為那個被邊緣化的人。但通常,我們還未從社交中感受到快樂,就走入了另一個困境。

今天寫的這本書是日本小說家森博嗣的《孤獨的價值》,他從自身的現狀與角度出發,將孤獨的價值娓娓道來,猶如一位摯友,將其中道理向你一一道出。

它既不深奧,也不晦澀,只要你願意去看,就能從中獲得直面孤獨的勇氣,發現藏在心中的真實答案。

點擊圖片,即可購買

01 明白孤獨的價值,才能接納孤獨

有人認為,孤獨的存在其實就是給人製造焦慮,讓人活在負面的情緒中。

這其實是對孤獨最大的誤解。

我們換一種角度來想,孤獨實際上是在給自己創造時間。我們雖然切斷了與別人的交際,卻擁有了更多屬於自己的時間。而在這個時間裡,我們可以創造出更大的價值。

我們不必遷就任何人,也不必處處在意別人的情緒,有更多的時間思考和學習。

之前,看過這樣一句話:敢於獨來獨往的人,往往都很厲害。

這是因為,他們把別人用來無效社交的時間都花在了鑽研和提升自己上,在別人還在為如何與朋友相處時,他們就已經快步邁向更高的階層了。

作者森博嗣在書中說:人能在孤獨中創造出的東西,多到令人意想不到。

如果我們能夠把用在無用社交上的時間用來做自己喜歡的事,或者是用來提升我們的能力,我們就能從孤獨中尋找到快樂,也就不會覺得孤獨令人空虛了。

02 選擇孤獨,實際上是在抓住自由

書中有這樣一段話:

接納孤獨其實也是在迎接自由。如果周圍有夥伴,就必須與他們保持某種程度上的步調一致。無論是愛情還是友情,可能會有快樂的時候,但也確實會對你形成束縛,不能自由地去想去的地方。

深以為然。

我們經常會說自己沒有自由,其實是因為我們在意的太多。

我們每個人也許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工作了一天,只想回家躺下,可是朋友忽然打來電話,約我們出去聚一聚。如果過去,身心會更累,但如果不去,又擔心失去朋友,成為一個獨來獨往的人。

於是,我們不得不拖著疲憊的身體前去赴約,明明心情並不美好,卻仍然要談笑風生。

這樣不光是對我們的折磨,也是對朋友的不尊重。

每個人都需要有個人空間,即便是再親密的朋友,都要保持距離,否則,這份友誼就會無形中變成拴住我們的繩索,讓我們沒有自由可言。

對於這種情況,作者的意見是:不必拒絕社會,也不用無視他人,在維護社會中立足所需的最低限度的人際關係同事,要為自己的自由而生,否則我們的人生必定充滿了怨言,毫無樂趣。


03 孤獨可以讓人變得溫柔,更能理解他人

作者在辭職後,因為不用與人接觸,壓力減少了許多,也開始理解了他人的想法,變得更加溫柔。

其實這是因為,我們在享受孤獨的時候,因為沒有陷在那個環境中,反而能從旁觀者清的角度來分析一些事情。

比如我們之前一直在和父母一起居住,在同住的過程中可能因為一些價值觀的原因,出現了很多的問題,讓我們厭煩不已,只想快速逃離。

可讓我們真的搬離家中,一個人面對生活時,就忽然能夠理解當時父母的一些行為,能夠站在他們的角度去看待問題了。

適當地享受孤獨,實際上是我們自省的一個機會。

在這個時間裡,我們可以心平氣和地去看待過去的事情,重新梳理我們生活的問題,和與別人相處的方式,能夠讓我們向更好的方向出發。

《孤獨的價值》是森博嗣在隱居時間所寫的本書,他結合自身的經歷,以及對現實社會那些不得不社交的問題進行拆分,讓我們頓悟孤獨的價值,學會更輕鬆的生活方式。

從森博嗣的角度來說:孤獨讓他逃離了那些不得不進行的社交,讓他的工作更加高效,身體更加健康,生活更加美好。

這些因孤獨所帶來的好的轉變,實際上就是他在孤獨中所獲得的價值。

託爾斯泰所說,在交往中,人面對的是部分和人群,而在獨處時,人面對的是整體和萬物之源的體驗,便是一種廣義的宗教體驗。

是的。

我們在孤獨的這個時期,更能磨礪自己的意志,也更容易讓自己成長。我們也許會明白一個人也沒什麼不好,也許會發現有很多事其實一個人就能做,但我們平時卻因此欠下了很多人情。

屬於我們的「孤獨的價值」,還需要我們自己發現。

如果你也厭倦了自己無法拒絕別人的性格,不想成為隨波逐流的人,不妨來看看森博嗣的這本《孤獨的價值》,也許它可以幫你尋找新的生活方式,開啟嶄新的人生。

-END-

作者:桑白,喜歡讀書,熱愛寫作。希望寫有溫度的故事,給每一個讀者帶來溫暖和共鳴。

相關焦點

  • 《孤獨的價值》:能夠接受孤獨,才是內心強大的開始
    叔本華說:一個人只有在孤獨的時候才能成為自己。他若無法享受孤獨,就不會喜愛自由,因為只有在孤獨的時候,他才是真正自由的。可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大部分人都無法享受孤獨帶來的自由。下班後不去應酬,擔心自己不合群。朋友約了出門,明明很累,卻害怕一次的爽約就喪失友誼。一直幻想詩和遠方,卻在一次次的猶豫中未能成行。
  • 內心強大,才是真正的強大
    一個內心強大的人,在困難重重面前,不畏懼,不喪氣;在遭遇逆境時,不輕言放棄,勇往直前;在喜獲成功面前,不沾沾自喜,心態從容;在直面人生挑戰時,不灰頭土臉,保持沉穩篤定……是的,內心強大的人,仿佛自帶光芒,那一縷光充滿了滿滿的正能量,能照耀你更好的前進
  • 一個人內心強大的極致,是享受孤獨
    人生,是一場漫長的旅程,亦是一場孤獨的旅程。每個人的一生,都在苦苦尋找著那個,可以陪伴自己共度一生的人,一起看日出、賞日落;一起經歷人生的坎坎坷坷,風風雨雨。後來才知道,我們註定最後還是一個人。於是,你漸漸學會了孤獨。孤獨不是寂寞,不是異類;孤獨的歌,不是寂寞者的歌,不是懦弱者的曲,孤獨是內心強大到極致的人的讚歌。有些人,總是害怕孤獨,害怕別人異樣的眼光,總覺得一個人闖蕩便是可憐,便是落魄。於是,他們拼命地想融入別人的圈子,融入別人的生活,讓自己看起來不那麼孤獨可憐。
  • 內心強大的人,一定習慣了孤獨!
    但似乎忘了孤獨才是人生的常態,獨處的時光也很長。其實在我們的一生之中,最需要處理的關係就是,如何與自己相處。一個不會與自己相處的人,也一定不會與他人相處。其實我們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潛藏著無窮的欲望以及不同的矛盾體。充斥著各種此起彼伏糾纏不休的小情緒,在這些沒完沒了的念頭中,我們就像波濤上搖曳的孤舟,時而被衝這裡,時而被甩到那裡,片刻不得安寧。
  • 當一個人習慣了獨處,往往是內心強大的開始
    記得曾經看過這樣一句話:裝強大難,扮弱小,簡直不費吹灰之力。何為強大呢?是身有八塊腹肌,體壯如牛,還是擁有可以「呼風喚雨」的權利?可能對於很多小夥伴們來說,這兩種都是屬於強大的人,可是對於我來說,真正強大的是人,是能夠正視自己的內心,和自己單獨相處。曾經在國外有過這樣一檔節目,屬於競技類型的,但比賽內容卻讓人很驚訝。
  • 內心強大才是真正的強大
    「內心強大」這個詞被人講爛了,我們不禁要問,何為內心強大的人?內心強大並不意味著壓抑自己的情緒、做個無堅不摧的人,更不意味著把自己當成恆定運轉的機器。內心強大的意思是,當問題出現,我們能夠根據當下的實際情況,泰然面對自我的局限,理智的思考解決辦法,而不被情緒牽著鼻子走。
  • 當你學會享受孤獨,才會開始變得強大
    其實像這種違背自己內心,違背自己道德底線來假裝合群,才是​真正的孤獨。叔本華曾說:​「一個人要麼孤獨,要麼庸俗。」所以,人總要學會跟孤獨​握手言和,才能變得更加強大。我們或許曾經青澀、脆弱,內心受了很重的傷。但那段獨處的時間,會讓我們從內心生發出一種力量,讓我們蛻變,催我們成長,教會我們自己治癒內心的傷​。其實所謂孤獨,不過是為以後積蓄力量。學會享受孤獨,就是一個人變​強大的開始。
  • 心理學:女人的內心強大,是從「不合群」開始的
    一個人內心強大表現在無論遇到任何事情,都會淡定從容,泰然處之,沒有怨恨,沒有報復,沒有不平衡;不會被別人的觀點所左右,即便是身處黑暗,也會想盡一切辦法尋找光明。《做個內心強大的女人》一書中有這樣一句話——「當一個女人擁有了強大的內心,她就會變得無所畏懼,充滿正能量。」
  • 什麼樣的人,才算是內心強大?
    內心強大的人,才是成大事。那做到什麼,才算是內心強大呢?今天就列舉一些,供大家參考。1、內心強大,就是遭受過人生的不幸,卻仍然是期待幸福。即使遭受過別人的背叛,可仍然敢去愛。看到過世間的醜惡和險惡,但仍然願意善良對待別人。
  • 這種跡象,表明一個人的內心開始漸漸強大了
    首先熊覺得,在外打拼沒有歸屬感、孤獨,是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產生的情緒;但真正成熟、內心強大的人, 熊覺得,能為自己創造歸屬感這一跡象,也表明了一個人的內心開始漸漸強大。 希望大家內心都能慢慢變強大,獲得由內而外的歸屬感~
  • 創業者要內心強大,孤獨和無助才是王者的狀態
    而且這個學校也是雜七雜八的,有這個重點名牌學校的有二三線城市的學校的,還有一些不知名的學校的,我都能夠接受。我現在做企業主要就是站到一個旁觀者的角度上來觀察這個企業怎麼樣去運作。我覺得哪個地方需要去優化了,我可能會找當事人過來談一談,覺得你這個地方需要改正一下。學員:直接創業會不會風險太大?而且什麼都不懂。
  • 內心的強大,才是真正的強大
    只要你自己真正撐起來了,別人無論如何是壓不垮你的,一個人內心的強大才是真正的強大。永遠不要、不要、不要、不要放棄。 自己的人生,自己去走;自己的傷痛,自己去撫。
  • 坦然接受別人的拒絕,才是一個人內心強大的開始
    例如,作者的書《被討厭的勇氣》出版後,非常暢銷,人們開始爭相模仿,同樣裝訂的書在書店裡比比皆是。模仿作者的人有可能會獲得與作者相似的成功,卻無法獲得唯有作者才能體會到的幸福。成功則是一個不斷直線向上的過程,必須要上好的學校、然後進好的單位,像這樣一路往上才行。
  • 內心強大比什麼都重要!要想讓自己變得內心強大,請記住十個方法
    人活著,需要一顆強大的內心,內心強大,就沒有什麼能打敗你,所以,人們也才說,內心強大比什麼都重要!那麼,如何才能讓自己的內心強大起來呢?具體而言,一個人,想讓內心變強大,不需要做太多,記住以下這十個方法,就夠了。一、不忘初心,不要活成自己最討厭的樣子。
  • 接受孤獨的現實,是一個人走向獨立的開始
    「孤獨真的如洪水猛獸那般恐怖嗎?」捫心自問:「你理解什麼是真正的孤獨嗎?你是怎麼看待孤獨的呢 ?你是不喜歡孤獨還是不接受這樣的自己?」這時候,嬰兒開始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存在,不斷完善自己,最終長成一個能自給自足的人;母親開始接受嬰兒的分離,把精力和重心重新放回自己的生活,不為嬰兒而活。這樣的分化,好像切斷了某種現實的連結,卻讓關係從捆綁狀態變得更自由,更有益於彼此都能在關係裡找到一種更持久、更舒服的狀態,去滋養自己完成更多的自我實現。
  • 內心的強大,才是治癒一切的良藥
    我們無法改變世界的軌跡,也無從窺測命運的真相,只能改變自己,改變內心。內心的強大,才是治癒一切的良藥。外界再多的風雨,也不能影響我內心的豁達。縱然我現在成了一個農夫,竹杖芒鞋,我也依然走得瀟灑從容。順,不妄喜;逆,不惶惑。一個人的內心只要足夠強大,外界的環境再糟糕,也不能影響他的心情。他們在逆境中,不斷成長,反而活得高級而優雅。
  • 孤獨現代人的通病,接受孤獨,享受孤獨
    一個人在外打拼,頂著種種壓力,你生怕會被社會淘汰;朋友的離去,被人遺忘,你會感覺恐懼和孤獨。累了的時候,身邊沒有一個可以說話的人,沒有依靠,只有影子不離不棄。拿起手機,聯繫人好多,微信好友無數,想找個說真心話的人都沒有。寂靜的夜裡,窗外的寒氣,你孤單無助。一.接受孤獨不管你願不願意,孤獨都是一種常態。成年人,為了自己的事業,家庭的責任,必須打拼。
  • 情感:一個人強大不強大只有看自己的內心,內心強大才是真正強大
    一個人,只有內心的堅強才是真正的堅強。 心靈的強大有兩個意義:第一,一個人,首先要對自己有信心,隨時充分相信自己。 第二,相信自己的前提,自己的勇敢需要做好充分的準備,「胸部長了竹子」,不打無準備的戰鬥。
  • 真正內心強大的人,喜歡「獨行」
    文/夏莫01在世間行走,我們總想尋找到與自己契合的人,讓自己的人生,不再是一場孤獨的旅行。人總是在經歷一些事情之後開始變得成熟,會發現自己越來越不合群,內心也變得淡然,不再有滿心的熱情迎接生命中出現的陌生人。
  • 一個人內心開始變強大的4個徵兆,你做到了幾個?
    一個人想要成熟,想要強大,光是年齡的增加一定是不夠的,要的是內心的平靜和面對危機情況的冷靜。而一個人,內心開始強大的時候,一般會有這些徵兆。  因此,一個人內心開始變得強大的時候,面對挫折時,也能讓自己學會不哭,當你能笑著讓時間撫平內心傷口的時候,才是你真正有能力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