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全國登記結婚首次低千萬對:當代男女不想結婚,原因有2點

2020-08-17 花影故事

導讀:很多人不是不結婚,而是對婚姻有著更深刻的認識,男人更願意脫貧,女人更想要自由。

民法典》裡,關於婚姻法,新添了一項「離婚冷靜期」的新規,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從民政局公布的數據來看,2019年全國婚姻登記機關共辦理結婚登記947.1萬對,這是近十年來,結婚數量首次低於千萬對。

可是,相對的,離婚登記卻有415.4萬對,離婚率依然呈連年上漲的趨勢。

也就是說,結婚的越來越少,離婚的越來越多了。

離婚不難理解,無非就是兩人對婚姻生活乏味了,或是婚姻不再是理想的狀態,種種瑣事摧毀了兩人的感情,沒了過下去的理由。

那麼為什麼不結婚呢?

相愛結婚,本就是很美好的事情,遇見心儀的人,都會想過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幸福的婚姻人人嚮往,只不過現代社會裡,一提到結婚,就有很多難以跨越的障礙。

當代年輕人不結婚的主要原因,有兩點不可忽視。

1、對於男性而言,以金錢問題為主。

公司同事最近因為父母買房的事發愁。

同事是家中獨生子,家裡條件一般,在讀書的時候,有過一個女朋友,但是還沒畢業就分了手,畢業多年至今,也一直沒談過戀愛。

問同事為什麼不找個對象時,他總是很戲謔地說,沒錢,談戀愛就是白費功夫,反正又沒有好的結局。

父母為了他的婚事著急,專門託人介紹對象,可介紹人上來就問存款以及車房情況。

當介紹人聽說同事和父母同住,沒有單另購置房子時,介紹人都很無奈,意思是就這個條件,要想相到合適的對象,不容易。

女方條件不好的,男方父母看不上,女方條件好的,看不上男方,而與男方家條件相當的,女方也不願意與男方父母同住。

同事的父母聽到這話,總覺得是家裡條件不行才導致兒子沒對象。

於是決定先給兒子把房子買好,這樣託人介紹對象的話也有個說頭。

可家裡情況不允許,買房是大事,所需的金額也是大數額,所以要買房自然不是那麼容易的事。同事的父母又是借錢又是貸款的,算是臨到晚年還為了兒子的終身大事吃盡了苦頭。

同事也曾在辦公室裡抱怨,說比起找對象,他更願意先讓自己脫貧,但是父母覺得年齡越大越不好找。

同事也是個明白人,他自己也坦言,如果要找個對象結婚,這還只是個開始,後面的成本會更大。

彩禮,車子,酒席,哪一樣不得花錢,都是萬起步的數字,想結婚,怕是要剝一層皮。關鍵是,結婚後,還有一大堆破事要處理,怎麼確定能過得好呢?一不小心鬧離婚,前面這些花的錢就都打水漂了。

同事的顧慮未必不是事實,在條件較弱的家庭裡,「窮」成了結不了婚的最主要原因。

當代年輕人的覺悟就是:沒經濟基礎的婚姻很脆弱,結婚之前讓自己脫貧才能保證以後的生活。

所以,很多人不是不願意結婚,而是對婚姻有著更深刻的認識。

何況,就算自己和父母拼盡全力促成了一段婚姻,婚後的窮也是一個巨大的漩渦。

「當我心無牽掛的時候,貧窮對我來說只是晚上吃饅頭和吃牛排的區別,無損我的快樂,可當我愛上一個人的時候,我才深深的感受到了什麼是貧窮所帶來的自卑。」這話,扎心又現實。

不管是婚前的車房彩禮也好,還是婚後的柴米油鹽也罷,都需要一定的金錢數字來支撐。

所以對於普通人來說,結婚的成本真的很高。

2、對於女性而言,結婚需趨利避害。

過去古代社會裡,結婚,男女是為了互補,男人需要女人縫縫補補,洗衣做飯,生兒育女,為他穩住後方家庭。

而女人則需要男人找回食物,穩定長期飯票,給她一個不愁吃穿的避風港。

雙方都需要彼此,誰也離不開誰。

可現在不同了,女性獨立了,不需要男人也可以過得很好,所以結婚的利益也並沒有那麼大。

一個朋友,今年31歲,有一個談了五年的男朋友,最近分手了,原因是對方想結婚了。

這個朋友和男友的感情原本很穩定,兩人都比較現實,所以很多情侶之間的彆扭在他們中間不存在。

可就是太過現實,所以朋友不想結婚。

朋友的人生規劃是,35歲之前努力工作,空閒時間去旅遊,詩和遠方都要在婚前完成。

因為一旦結了婚,她會把大部分的精力和心思都放在家庭中,從那個時候開始,事業和自由將不再是重心。

她不想在結婚後變成一個整天把旅遊掛在嘴邊,卻動不了身的人,不想年紀輕輕就被婚姻束縛了自由,也不想在婆媳之間和親子問題裡失去自己生活的價值。

至少在35歲之前,她不想因為婚姻,改變自己人生的軌跡。

朋友曾經跟我聊天的時候,曾坦言:「雖然這些想法在別人看來都很幼稚、不切實際,但我覺得我還年輕,我應該為自己的夢想努力一把,如果到了35歲的時候我並沒有實現它們,那我也不會後悔,我會更加心甘情願回歸到家庭當中。再者,現在的獨立自由都是婚姻給不了的,結婚,就必然要處理一些婚姻裡的事情,很影響心情。」

朋友不願意在當下急著結婚,想要再等幾年,但她男朋友卻要求必須在今年結婚,否則兩個人就分手。

縱然朋友愛她的男朋友,但如果男朋友不願意再多等她幾年,她寧可放棄這段感情,堅定於自己的生活。

像我這個朋友這樣的未婚青年不在少數,她們所認為的婚姻,就是人生的附屬品,不想在美好的年紀裡,進入婚姻去處理家庭之間的瑣碎。

每個人對婚姻都有自己的看法,但現代社會,女性不再依附於婚姻的越來越少。結婚之後,不僅不能實現自己的價值,相反還要被迫處理婚姻裡的一些必然事件,這對於當下很多女性來說,是不願意早早就去面對的。

知乎上有個話題,是問:為什麼婚後女人抱怨得更多?

有個很冷門的回答是:因為男人只需要賺錢就好了,而女人要負責家務,孩子,老人。大到規劃未來,小到刷馬桶都是女人的事。

不是每個家庭都是這種現象,但有了孩子後的女人,的確在家庭裡付出得會更多一點,失去的也就更多。

婚後的女人,普遍在工作上得不到突破,有的還因為孩子或其他瑣事面臨失業,而男人則不一樣,因為有女人照料家庭,他們更容易升職加薪。

所以現在很多人不結婚的原因,就是在婚姻裡得不到好處,反而有可能會讓自己失去當下熱愛的生活狀態。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活得開心一點,但隨著社會的壓力越來越大,大家對自己的生活都有了多元化的思考,暫時不結婚或不願意早早的結婚,也是為了讓自己好過一點。


-END-

話題討論: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不願意結婚?歡迎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人口數據系列②|離婚率連漲15年,結婚人數跌破千萬:婚姻還重要嗎?
    2019年,中國登記結婚數量,近十年來首次跌破千萬對。與此同時,離婚率從2013年開始連漲15年,達到3.2‰的高位水平。如今,離結比已經高達44%,相當於每年如果有10對新人步入婚姻殿堂,就同時有4.4對夫妻選擇勞燕分飛。婚姻,是不是越來越不重要了?
  • 當代年輕人,其實越來越不愛結婚了
    廣大青年男女,新年將至,一年一度大型催婚現場要來了,你們準備好了嗎?脫單難、結婚難,早已成為當今社會的一種大趨勢,從現在到未來很長時間,人們對婚姻的低欲望狀態會一直持續。為什麼會造成低結婚率的現象?先來說說事情的發展情況一、近幾年國內結婚率情況據全國婚姻登記機關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結婚登記共947.1萬對,離婚登記共415.4萬對,補髮結婚和離婚證書共403.4萬對。說這些數據可能不夠直觀,換個說法。從2017年開始,中國的單身成年人口就有2億,並且這個數字一直在不斷地上升。
  • 不想結婚,不想工作,不想努力:你正在步入「低欲望群體」!
    不得不說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步入「低欲望群體」。所謂低欲望群體,就是指作為社會主體的新時代不願再背負風險和債務,喪失物慾、成功欲、結婚欲、生子欲、甚至是性慾,遠離時尚、遠離名牌、遠離結婚、遠離買車、甚至是遠離戀愛。不想奮鬥、不想拼搏、不想努力只想安逸簡單的生活。
  • 現代的年輕人為什麼越來越不想結婚?這幾點可以告訴你
    據民政部社會事務司司長王金華介紹,2019年全國婚姻登記機關共辦理結婚登記947.1萬對。這是近十年來,結婚數量首次低於千萬對。有一段時間晚婚晚育、不婚不育、低生育率警告等關鍵詞登上熱搜,網友們的評論也是十分真實,有的還調侃道這屆年輕人是想開了。儘管我們從小就在牆上、教材書上看到「晚婚晚育」、「少生優生、幸福一生「這種標語。
  • 2019年全國結婚登記947.1萬對!網友又來撒狗糧了…
    會上指出,2019年全國婚姻登記機關共辦理結婚登記947.1萬對,離婚登記415.4萬對,補髮結婚證和離婚證書403.4萬對。有人突然反應過來,原來結婚的人還有這麼多!根據國家統計局和民政部的數據,2013年全國結婚率為9.9‰,2014年降低為9.6‰,2015年為9‰,2016年降到8.3‰,2017年再降到7.7‰,2018年中國結婚率只有7.2‰……另外,結婚率也出現了明顯的地域差距。從各省市自治區來看,經濟越發達結婚率越低。
  • 2億人單身,90後結婚率不到10%,當代年輕人為什麼都不結婚了?
    根據國家統計局和民政部數據,2019年全國登記結婚的人數只有947.1萬對,首次跌破1000萬大關。近幾年來,結婚率呈現持續下降的趨勢。降得有多厲害?2013年全國結婚率為9.9‰,2014年降低為9.6‰,2015年為9‰,2016年降8.3‰,2017年再降到7.7‰,2018年中國結婚率只有7.2‰……
  • 有委員建議下調法定結婚年齡至18歲,如果可以,你願意多少歲結婚?
    導讀:日前,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二審民法典婚姻家庭編草案時,有一些委員建議適當下調法定結婚年齡。消息一出便引發熱議,迅速登上微博熱搜。如果下調法定結婚年齡,你願意多少歲結婚?如今隨著人口形勢的變化和「全面二孩」的推行,「降低婚姻年齡」,確有深入討論的必要。在國家權力機關的議事平臺上,下調法定婚齡的建議並非首次提出。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就有人大代表建議修改婚姻法,將男女法定婚齡分別下調2歲。近兩年的全國兩會上,都有代表委員提出類似建議。
  • 2020年全國結婚登記人數創新低,年輕人為何恐婚?
    2020年全國結婚登記人數出爐,為813萬對,同比下降12.2%。在南寧市,2020年結婚登記人數4萬多對,雖然與2019年相比差額不大,但總體還是呈現一個下降的趨勢。這是否意味著現在的年輕人都不愛結婚了呢?
  • 江蘇彩禮平均5.2萬!全國最貴省居然是…南通人結婚要花多少錢
    「最貴省」,是全國平均69095元的2.6倍多。數據也表明,有近七成比例的調查者表示禮金還是應由夫妻二人共同支配管理。,有女方本人支配的有20.1%。而問題根源,就是男女雙方對於彩禮的必要性看法不一。因為這點分道揚鑣的情侶不在少數。
  • 廣東平均結婚年齡出爐!你為什麼不願意結婚?
    結婚率低,單身率自然也會高 到了2019年 結婚登記數更是創下了新低 近十年首次低於1000萬對
  • 香港結婚登記VS大陸結婚登記
    在你向另一半許下結婚誓言之前,別忘記辦理婚姻登記。香港與大陸屬不同法系,香港受西方文化影響,其結婚登記制度與大陸有很大的區別,下面是金牌婚姻律師團為大家整理編輯的香港與大陸締結婚姻的異同:  一、香港法律規定  年齡要求:在香港註冊結婚,不論男女年齡應均滿16周歲;已滿16周歲不滿21周歲的人結婚,還要獲得其父母或合法監護人的同意,但不存在禁止的近親屬的範圍規定。
  • 《2020七夕結婚登記數據》
    據不完全統計,七夕節當天,全國12個省市共有5萬多對新人登記結婚,各路商家也搶佔時機「掘金」。牛郎、織女、七夕……這些關鍵詞註定構成一個浪漫的日子。七夕是我國最具浪漫色彩的傳統節日,許多情侶們會都會選擇在這一天情定終身。據《結婚產業觀察》不完全統計,8月25日七夕節當天,全國四川、河北、北京、上海等14個省市近6萬對新人登記結婚。
  • 中國首次把婚姻登記情況上網 婚姻信息可聯網查詢
    新華網北京2月7日電 (記者崔清新) 民政部近日將結婚、離婚等婚姻信息統一登記歸檔,並將逐步實現全國聯網查詢,以有效避免異地重複登記、重婚等現象。   民政部檔案資料館館長潘繼生介紹說,把以前各省獨立的婚姻登記檔案進行全國統一的登記,逐步實現全國聯網查詢,可以避免不法行為,「也是檔案館出於建立數位化檔案,打造陽光政府,利國利民的考慮。」
  • 如果下調法定結婚年齡 你願意18歲結婚嗎?
    來源:中國青年報2019年6月16日,北京理工大學舉辦畢業集體婚禮據媒體報導,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二審民法典婚姻家庭編草案時,有一些委員建議適當下調法定結婚年齡。在國家權力機關的議事平臺上,下調法定婚齡的建議並非首次提出。
  • 中國結婚率創近十年新低 年輕人的婚姻被啥絆住了腳
    據國家統計局和民政部數據,從全國範圍來看,2018年結婚率僅為7.2‰,這個數字創下了近十年來新低。從不同省份的差異來看,經濟越發達地區的結婚率越低,2018年全國結婚率最低的上海只有4.4‰,浙江5.9‰為倒數第二,廣東、北京、天津等地的結婚率也偏低。這屆年輕人怎麼了?
  • 全國粗離婚率連續12年遞增 性格不合佔比最多
    此前有媒體報導稱,想在廣州天河區辦理離婚,至少要等一個月。想在海珠區辦理離婚,也要等上半個月。離婚人數真的這麼多?民政部發布的《2014年社會服務發展統計公報》顯示,去年全國依法辦理離婚363 .7萬對,粗離婚率為2 .7‰,連續12年攀升。離結比約為27 .8%,這意味著,每4對人結婚的同時就有1對人離婚。
  • 全國都可領結婚證嗎?什麼時候婚姻登記全國通辦?民政部回應
    實現婚姻登記全國通辦還需多久「婚姻登記全國通辦」話題引發社會關注  12月8日,有網友在民政部門戶網站留言稱:「大數據時代,婚姻登記信息全國聯網全國可查,身份證都已經實現異地辦理多年了,婚姻登記卻依然要求必須到男女雙方中的一方戶籍所在地辦理,對於男女雙方都是外地戶口的人員來說很不方便
  • 全國結婚法定年齡限制與領證要求
    男女雙方在經歷了愛情的磨合與成長之下,會將原本的感情升華,從戀人演變成親人,從兩個人變成一個家庭,而結婚就是對一個家庭體系建立的一種認可與合法性,但是結婚也需要滿足一定的條件,在新人對婚姻有足夠的認真,具備了完善的責任與義務的情況下,才可以申請結婚領證,並不是什麼樣的年紀都可以領證的,今天就帶大家來分享一下
  • 結婚年齡會下調18歲嗎 2019結婚年齡規定幾歲年齡不夠怎麼辦
    據中新網,現行婚姻法規定「結婚年齡,男不得早於二十二周歲,女不得早於二十周歲」。本次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委員張蘇軍建議婚姻家庭編將法定結婚年齡調整為男18歲、女18歲。他表示,從2013年到2018年,我國連續5年婚姻登記人數逐年下降,帶來的直接後果是出生人口下降,老齡化上升,「降低婚齡」不可能直接扭轉婚姻人數下降和老齡化上升的趨勢,但這是一個正調節的方向。據媒體報導,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二審民法典婚姻家庭編草案時,有一些委員建議適當下調法定結婚年齡。在國家權力機關的議事平臺上,下調法定婚齡的建議並非首次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