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很多人不是不結婚,而是對婚姻有著更深刻的認識,男人更願意脫貧,女人更想要自由。
《民法典》裡,關於婚姻法,新添了一項「離婚冷靜期」的新規,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從民政局公布的數據來看,2019年全國婚姻登記機關共辦理結婚登記947.1萬對,這是近十年來,結婚數量首次低於千萬對。
可是,相對的,離婚登記卻有415.4萬對,離婚率依然呈連年上漲的趨勢。
也就是說,結婚的越來越少,離婚的越來越多了。
離婚不難理解,無非就是兩人對婚姻生活乏味了,或是婚姻不再是理想的狀態,種種瑣事摧毀了兩人的感情,沒了過下去的理由。
那麼為什麼不結婚呢?
相愛結婚,本就是很美好的事情,遇見心儀的人,都會想過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幸福的婚姻人人嚮往,只不過現代社會裡,一提到結婚,就有很多難以跨越的障礙。
當代年輕人不結婚的主要原因,有兩點不可忽視。
公司同事最近因為父母買房的事發愁。
同事是家中獨生子,家裡條件一般,在讀書的時候,有過一個女朋友,但是還沒畢業就分了手,畢業多年至今,也一直沒談過戀愛。
問同事為什麼不找個對象時,他總是很戲謔地說,沒錢,談戀愛就是白費功夫,反正又沒有好的結局。
父母為了他的婚事著急,專門託人介紹對象,可介紹人上來就問存款以及車房情況。
當介紹人聽說同事和父母同住,沒有單另購置房子時,介紹人都很無奈,意思是就這個條件,要想相到合適的對象,不容易。
女方條件不好的,男方父母看不上,女方條件好的,看不上男方,而與男方家條件相當的,女方也不願意與男方父母同住。
同事的父母聽到這話,總覺得是家裡條件不行才導致兒子沒對象。
於是決定先給兒子把房子買好,這樣託人介紹對象的話也有個說頭。
可家裡情況不允許,買房是大事,所需的金額也是大數額,所以要買房自然不是那麼容易的事。同事的父母又是借錢又是貸款的,算是臨到晚年還為了兒子的終身大事吃盡了苦頭。
同事也曾在辦公室裡抱怨,說比起找對象,他更願意先讓自己脫貧,但是父母覺得年齡越大越不好找。
同事也是個明白人,他自己也坦言,如果要找個對象結婚,這還只是個開始,後面的成本會更大。
彩禮,車子,酒席,哪一樣不得花錢,都是萬起步的數字,想結婚,怕是要剝一層皮。關鍵是,結婚後,還有一大堆破事要處理,怎麼確定能過得好呢?一不小心鬧離婚,前面這些花的錢就都打水漂了。
同事的顧慮未必不是事實,在條件較弱的家庭裡,「窮」成了結不了婚的最主要原因。
當代年輕人的覺悟就是:沒經濟基礎的婚姻很脆弱,結婚之前讓自己脫貧才能保證以後的生活。
所以,很多人不是不願意結婚,而是對婚姻有著更深刻的認識。
何況,就算自己和父母拼盡全力促成了一段婚姻,婚後的窮也是一個巨大的漩渦。
「當我心無牽掛的時候,貧窮對我來說只是晚上吃饅頭和吃牛排的區別,無損我的快樂,可當我愛上一個人的時候,我才深深的感受到了什麼是貧窮所帶來的自卑。」這話,扎心又現實。
不管是婚前的車房彩禮也好,還是婚後的柴米油鹽也罷,都需要一定的金錢數字來支撐。
所以對於普通人來說,結婚的成本真的很高。
過去古代社會裡,結婚,男女是為了互補,男人需要女人縫縫補補,洗衣做飯,生兒育女,為他穩住後方家庭。
而女人則需要男人找回食物,穩定長期飯票,給她一個不愁吃穿的避風港。
雙方都需要彼此,誰也離不開誰。
可現在不同了,女性獨立了,不需要男人也可以過得很好,所以結婚的利益也並沒有那麼大。
一個朋友,今年31歲,有一個談了五年的男朋友,最近分手了,原因是對方想結婚了。
這個朋友和男友的感情原本很穩定,兩人都比較現實,所以很多情侶之間的彆扭在他們中間不存在。
可就是太過現實,所以朋友不想結婚。
朋友的人生規劃是,35歲之前努力工作,空閒時間去旅遊,詩和遠方都要在婚前完成。
因為一旦結了婚,她會把大部分的精力和心思都放在家庭中,從那個時候開始,事業和自由將不再是重心。
她不想在結婚後變成一個整天把旅遊掛在嘴邊,卻動不了身的人,不想年紀輕輕就被婚姻束縛了自由,也不想在婆媳之間和親子問題裡失去自己生活的價值。
至少在35歲之前,她不想因為婚姻,改變自己人生的軌跡。
朋友曾經跟我聊天的時候,曾坦言:「雖然這些想法在別人看來都很幼稚、不切實際,但我覺得我還年輕,我應該為自己的夢想努力一把,如果到了35歲的時候我並沒有實現它們,那我也不會後悔,我會更加心甘情願回歸到家庭當中。再者,現在的獨立自由都是婚姻給不了的,結婚,就必然要處理一些婚姻裡的事情,很影響心情。」
朋友不願意在當下急著結婚,想要再等幾年,但她男朋友卻要求必須在今年結婚,否則兩個人就分手。
縱然朋友愛她的男朋友,但如果男朋友不願意再多等她幾年,她寧可放棄這段感情,堅定於自己的生活。
像我這個朋友這樣的未婚青年不在少數,她們所認為的婚姻,就是人生的附屬品,不想在美好的年紀裡,進入婚姻去處理家庭之間的瑣碎。
每個人對婚姻都有自己的看法,但現代社會,女性不再依附於婚姻的越來越少。結婚之後,不僅不能實現自己的價值,相反還要被迫處理婚姻裡的一些必然事件,這對於當下很多女性來說,是不願意早早就去面對的。
知乎上有個話題,是問:為什麼婚後女人抱怨得更多?
有個很冷門的回答是:因為男人只需要賺錢就好了,而女人要負責家務,孩子,老人。大到規劃未來,小到刷馬桶都是女人的事。
不是每個家庭都是這種現象,但有了孩子後的女人,的確在家庭裡付出得會更多一點,失去的也就更多。
婚後的女人,普遍在工作上得不到突破,有的還因為孩子或其他瑣事面臨失業,而男人則不一樣,因為有女人照料家庭,他們更容易升職加薪。
所以現在很多人不結婚的原因,就是在婚姻裡得不到好處,反而有可能會讓自己失去當下熱愛的生活狀態。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活得開心一點,但隨著社會的壓力越來越大,大家對自己的生活都有了多元化的思考,暫時不結婚或不願意早早的結婚,也是為了讓自己好過一點。
-END-
話題討論: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不願意結婚?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