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可以改變我們的思維方式,敘事的力量可以改變自己的行為

2020-10-03 兵傳媒

前言

我們談到故事也許想的更多的是整個事件發生了什麼。但是在大器晚成中提到的故事可不是簡單的經過,他們有助於決定事情發生的結果。我們給自己講故事會影響我們的態度,增強我們的幸福感。

塔勒布告誡我們:「風會熄滅蠟燭,也能使火越燒越旺。故事的好壞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會給自己講故事。這是第一步。

對於大器晚成的人來說,會講故事可以成功這也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也許很多人聽起來覺得奇怪,有些不可思議,也許這是自我催眠,也許這是給自己成功找理由,找一個虛假的理由。其實不是這樣的。故事的確是促進成長和成功的隱性催化劑。



我們要相信敘事的力量。

敘事的力量其實就是敘事心理學,它是一個全新的研究領域,在諸多方面是前提也是基礎。心理學家西奧多於20世紀80年代提出的概念。這是一個關注人民如何通過構建,講述和重述故事實現目標的思想流派。

該研究和學術界認為,如果說神經科學和心理學的某些分支將大腦視為一個容器,一臺機器或者是類似電腦的CPU的東西,那麼敘事心理學的特點就是將大腦視為偉大的故事家。

當然很多人也會想,將意識視為故事家並非是心理學領域的新概念。其實早在心理學開始的時候就有這樣的研究。



弗洛依德認為心理健康方面的問題可能和大腦的故事不連貫有關。

心理學家認為,構造故事在一定程度上說,不僅僅是以一個全新的方式幫助個人看到生活中的事件,更重要的是可以讓故事變得具有管理性,以此重塑他的現實生活。

其實說到這裡我就覺得故事可以改變我們的思維方式,敘事的力量可以改變自己的行為!在積極的故事中尋找自我的目標和感知認知這是重要的,可以在故事中重新認識和定位自己,同時在故事中可以有效管理自己現實要做的事情。

說到故事的時候,我們知道在大腦構思中這是一個冷冰冰的客觀現實,畢竟是一個比較混亂的世界,你需要重新的理清自己想要的思路,在故事中尋找真知,並且不斷的把故事情節發生變化和轉移,他可以產生美好和愛。但是也會帶來災難和厄運,有時候還是悲劇性的後果。



在這裡我想說一個經常會說的詞,那就是運氣,雖然隨機性的運氣可能在某些宏大或漸進式信仰成形的基礎,但它通常並不能創造一個好的故事。這一點要特別的注意。


因此在講故事的時候,大家要像一個小說家,歷史學家,傳記作者那樣,為原本隨機的事件序列強加一個敘事的框架,直到他們能夠以有利於我們的方式凝聚起來為止,我們可以讓事情井然有序,以此為他們賦予一定的意義。

我要特別的解釋一下這段話,這段話其實講到了我們所要說的關鍵,那就是講故事的根本,你要想轉變或者說改變自己的思維方式,那就必須要有一個嚴密的邏輯結構,就像寫故事的人那樣,需要構思,需要在你想要的結果或者說想達到的目的中,給自己講一個好故事。



故事並不是有意義的方式呈現秩序。故事的時間順序,故事的事件列表,故事要靠非常實際的選擇來推動演變的。這就是方法,我們可以在選擇故事中加什么元素,排斥哪些元素,放大或者是縮小元素,還要培養我們腦海中對敘事的渴望。以至於就算不是個故事,我們也會想著編故事。

說直白一些,故事就是需要你去構思,我想說從日月星辰中能看出故事,從雲朵中能看出故事,甚至是看到形狀或者是聽到聲音都能想像一些故事。這一點在你成長成功的路上是必不可少的。

有這樣一個例子:1944年進行的一個經典實驗,海德和西梅爾向參與者展示了一個具有不同形狀的動畫片,這些形象在一個盒子裡不斷運動。研究人員要求參與者描述一下自己所看到的內容。這些參與者就用講故事的方式來作答,這些形狀就是她們故事中的人物角色。



通過這個例子我想說,參與者不只是簡單的為這些非人的事物賦予了人性的特徵,她們看到的是這些事物的自主意識。她們有能力根據自己的意願行事,做出自己的選擇,決定自己的命運。

最後我想說

對於大器晚成的人來說,也許有的時候就是太懷疑自己的故事了,其實發生的就是最好的,只要自己的故事是真實的,那麼就要給自己的故事細化一個框架,最終形成一個目標,轉變自己的思維。最終讓自己釋放真正的潛能,最後走向成功!

相關焦點

  • 改變思維方式就會改變人生
    思維方式決定了一個人的格局,改變思維方式就會改變人生。人的思維方式主要分為固定型思維和成長型思維,固定型思維的人束縛於自己的認知水平中,拒絕一切可能,認為人的能力有限,應該在安全地帶發揮,而成長型思維方式的人把所有事情都當作成長的機會,勇於挑戰,接受挫折和失敗,不斷提升自我能力。
  • 如何改變自己貧窮的思維方式?
    別人賺得到錢,自己卻賺不了錢,原因就在於思維方式的不同。有錢人和你想的永遠不一樣,就是想法不一樣,也就是思維方式不一樣。要賺錢,就先要改變自己貧窮的思維方式改變思維方式是當下所有人應該努力的方向。改變思維方式從閱讀開始
  • 有一種力量,可以改變你的命運,你掌握了嗎?
    有一種力量,可以改變你的命運,那就是……心理暗示。心理暗示對我們的生活和工作的影響是無比深遠的,它不僅能強大我們的內心,還可以改變我們的命運。具體而言,真正內心強大的人,往往掌握了以下四個心理暗示的技巧,你掌握了嗎?
  • 切換思維,改變人生(1)
    在揭開這個謎底之前呢,我們再看一下人和人之間最大的不同在哪?人和人之間最大的差距在哪兒呢?實際上呢人和人之間最大的不同在於思維方式的不同。最大的差距呢,也在於思維的差距。有可能,但是思維的改變是確定可以改變你的人生的,也有的人呢,不停的換工作,或者是呢換城市,甚至呢到別的國家去生活去工作,但是如果你的思維沒有改變的話,你的生活不會有本質的改變。所以呢,我們身上有一個神奇的能夠改變我們人生的開關,就是你的思維。
  • 《敘事改變人生》擁有「不被共識捆綁,亦不強人所難」的幸福人生
    同時,這本書也幫助我重新審視了我自己的思維方式,打開我的禁錮,懂得去如何爭取屬於自己的幸福。有了「社會敘事」這個新名詞的提醒,我們所有人都可以更好地看懂自己是如何被影響和改變的。誰願意沒事給自己套上「過期作廢」的枷鎖?但這種關於「年齡」的敘事,配合著越來越多悽涼的女性故事,變成了難以反駁的存在。大齡未婚女性的壓力是可想而知的。
  • 讀書可以改變自己
    卡耐基的書,要經常性讀,其實是學習,多年前就讀過,也忘了一些,除了讀,還是要收藏起來比較好,多讀可以改變自己,也可以幫到別人。2.勇敢接受3.集中時間和精力,改變最壞的結果。本章講了關於清潔瓦斯、石油商人兩個故事,都是圍繞這個萬能公式的。是的,當我們生活中出現特別大的困境時,整個人都慌的無措,正因為這樣,才迅間讓情緒左右我們,並陷入極度的憂慮中。
  • 重構愛的故事——敘事視野的親密關係
  • 改變人的方法有哪些?怎樣改變一個人?怎樣改變自己改變他人?
    一個是改變自己或改變他人的方式方法。一個是具備改變自己或他人的充足時間。只有做好這三個準備,才能真能改變自己或改變他人。而是應該認為一個人的興趣可以在不同的人或事物上表現出來。也就是說,對某個人或某個事物的偏好,只是一個人興趣的表現方式,但這種方式是可以通過其他人或事物進行替代的。 我們把改變一個人對某個人某個事物偏好的過程稱之為興趣替代和興趣培養。
  • 克服緊張第二步——改變行為方式
    小編上次給大家介紹了改變消極思維模式解決緊張的方法,這次給大家帶來了通過改變行為模式克服緊張的方法,那麼如何去做呢當聽報告、聽課,有機會提問題時,要積極舉手發言,逼著自己提出更多的問題,避免出現能躲就躲的消極思維從而用逃避的方式來確保面子,因為面子是掙出來的,不是躲出來的,當您抓住了一次實踐機會後還要做到以下四個步驟就能有效的降低緊張情緒了。
  • 13句魯米的名言,將改變你的思維方式
    他的語錄將通過邀請更多的希望、愛和覺醒,改變你的生活,讓你的生活變得更好。這裡有13句名言,可以讓你的心和心靈向你的內心之美敞開,從而改變你的思維方式。"昨天我很聰明,所以我想改變世界。今天,我是聰明的,所以我要改變自己。"十年前的你和現在的你是兩個不同的人。我也是如此。
  • 一句話的力量到底有多大?它真的可以改變你的一生
    因為人要面對工作的、生活的、情感的諸多方面的問題,有時感覺特別的心力交瘁,這時候,我們需要別人的鼓勵和肯定,需要自我的調整和韜光養晦。別人的一句話,書中的智慧一定能給你不一樣的感受和收穫。一句話的力量到底有多大?它真的可以改變你的一生。
  • 那些成功逆襲的人,歸根結底,是改變了這幾種思維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成功的人,而在這些成功的人裡面又有很多以前一無所有的人,他們白手起家,憑藉自己的力量,把自己的資產翻了幾十倍甚至於幾千倍,並且這樣的例子很常見,它並不只是發生在個別人身上,這個時候,有人會說了,那他們是因為什麼才成功逆襲的呢?事實上,他們就是改變了這幾種思維方式。
  • 重塑自我 ǁ 改變思維才是改變一切的源頭
    大量的腦神經科學研究表明,思維是人類解讀事實的起點,是產生行為和語言的源頭,是決定結果的根本。人與人最大的差別除了面貌顏值之外,就是思維、思維方式和思維能力。思維看不見摸不著,好象非常神秘和玄虛,不如行為和語言,容易被人察覺、接納和認可。思考是一種看不見的能力,雖說思維是看不見的,但是,我們可以通過一個人的行為和語言推測出這個人的思維模式和能力。
  • 成年以後性格可以改變嗎?
    肯定的說成年以後,隨著知識得積累、成長的認識、環境的變化等因素的改變,性格也在不斷的變化中改變。或許有人會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性格怎麼會變化呢?本性和性格有著很大的區別,本性是人天生所具有的,不可改變的思維方式。本性是先天自然風氣與感覺世界所形成。而性格是人對現實的態度和行為方式中較穩定的個性心理特徵。
  • 改變你的思維模式,使你變的更加優秀!
    當你認識到這是一種循環, 你會明白只要改變其中一-個變量,就能改變整個系統。[1]上面說的錯誤認知還有-一個不對的地方是:認為我們無能為力。絕對不是,其實你是唯一有能力改變自己的人。想法、行為、生活都屬於你,只有你能改變它們。只要改變其中一一個,其它的也會相應落成。
  • 為什麼轉變自己的意識,就可以引發外在環境的改變?
    空間的不連續性說明著我們這個世界不是平滑的,而是由一點一點像電腦螢幕或圖片上的像素粒子所組成的,即我們這個世界只是一種影像,而產生影像的是一種來自另一空間(我們可以理解為高維空間)的能量波,所以物質才會具有既是波又是粒子的特性。
  • 如何改變思維模式,讓自己變得更好?《終身成長》是必讀書
    如果你相信你的特質無法改變——固定型思維——然後由於自我確認性偏見,你會反覆證明對自己的這種看法沒有錯,卻不會從錯誤中汲取營養。德維克在書中寫到:相信自己的才能是一成不變的——也就是固定型的思維模式——會使你急於一遍遍地證明自己的能力。
  • 潛意識是可以改變的
    一旦某種外在的能力成為了我們的潛意識,它就不需要我們主動思考而可以直接發揮作用,此時我們才算是掌握了這種外在能力,使它成為了我們的一部分。所以潛意識是可以通過學習-訓練而形成的。那麼,對於那些我們已經形成的潛意識,要如何改變呢?
  • 正能量:你改變不了環境,但你可以改變自己
    2.你改變不了環境,但你可以改變自己;你改變不了事實,但你可以改變態度;你改變不了過去,但你可以改變現在;你不能控制他人,但你可以掌握自己;你不能預知明天,但你可以把握今天;你不可以樣樣順利,但你可以事事盡心;你不能延生命的長度,但你可以決定生命的寬度。3.我討厭對我忽冷忽熱的人,是不是沒人陪你了,你才想起我。
  • 改變窮人思維:改思維就是改命
    思維的概括性表現在它對一類事物非本質屬性的摒棄和對其共同本質特徵的反映。隨著研究的深入,人們發現,除了邏輯思維之外,還有形象思維、直覺思維、頓悟等等思維形式的存在。那麼思維方式的不同,能帶給我們什麼樣的不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