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說得好,前十年看婆,後十年看媳。婆婆和媳婦本來就沒血緣關係,之所以能相互扶持,全靠情分,非本分。清官難斷家務事,家家有本難念的經,說的就是婆媳關係很難處理。人心都是相互的,一段好的關係需要雙方用心經營。婆媳關係也是如此,若想兒媳將來孝順,就看開始婆婆怎麼做,三位過來人傳授了一些經驗,聽聽她們怎麼說。
我今年71歲了,自從兒子結婚後,我們就住在一起。頭十年,我對兒媳非常好,勝過自家女兒。不讓她幹家務活,有什麼好吃的都給她留著,對她也總是噓寒問暖。這麼多年我們都沒紅過臉,剛開始的時候,兒媳脾氣不是很好,我體諒她,畢竟突然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離開娘家,需要有個適應過程。
小兩口剛生活在一起時,需要磨合,偶爾會吵架。每次我都會站在兒媳一邊,幫她一起數落兒子。有一次,兒子把兒媳婦氣哭了,我還揪了兒子的耳朵,痛得哇哇直叫。
兒媳懷孕時,孕期反應厲害,為了讓她吃點東西,我專門回老家給她買土雞,摘酸橘子。她生完孩子後,我帶著孫子睡,孩子餓了的時候才給她抱過去,讓她能睡個安穩的覺。所以,她坐月子時沒掉一滴眼淚,營養也豐富,身體恢復得很好。
兒子兒媳工作忙,我就幫忙看孩子,做些家務,他們下班回來總能吃上熱騰騰的飯菜。兒媳也很懂事,只要在家,就會幫忙幹活,從不閒著。我總是讓兒子也幫忙一起幹家務、帶孩子。飯後一家人出去散步,其樂融融。
後來,孫子長大了,我身體也越來越不好了。兒媳見此狀況,專門給我請了保姆,照顧我生活起居。我再三推辭。她說:「媽,你為這個家操勞這麼多年,如今也該是我們回報您的時候了。您只管好好休息,家務活交給保姆做。」
之後,兒媳還給我買了不少保健品,讓我按時吃,吃完了再給我買。她還說讓我對自己好點,照顧好自己就是對他們最大的幫助。兒媳對我的好,我銘記在心,雖然之前我的確付出了很多,可我還是想做點什麼。所以我把存款拿了一部分出來給他們,保姆買菜的錢也是我付的。
婆婆不是親媽,但有一個聰明的、拎得清的婆婆,是一個女人莫大的福氣,這樣的婆婆同樣也是一個家庭的「福星」,在晚年一定會得到兒媳的善待。
我今年70歲了,老伴去世得早,兒子是為一個人辛苦帶大的,可以說兩母子相依為命。兒子結婚後我們住在一起。兒媳是獨生女,從小嬌生慣養,脾氣很不好,在家也從來不做家務。
我也是個比較強勢的女人,當看到兒媳在家什麼活都不幹,周末睡到中午11點才起床,平時給他們做好的菜還挑三揀四,心裡也憋著火,好幾次婆媳倆差點吵起來。
鄰居們了解兒媳的為人,見到我時,總要寒暄幾句。但我從來不跟他們說兒媳的壞話,不管在家裡我受多大的委屈,我在外從來不跟別人講。反而跟他們說兒媳的好處,比如人長得漂亮,工作幹得出色,逢年過節給我買禮物等等。
後來,我想清楚了一件事,那就是年輕人與老人的觀念不一致,如果兩人性格都太要強,那能不住一起就不住一起。於是,我找了藉口,回了老家,讓小兩口自己過日子。沒想到,婆媳關係反而融洽了,他們經常會抽時間回來看望我,我在老家種點綠色食品,有空就給他們帶過去,兒媳直誇好吃。
原來,婆媳相處是一門大學問,如果有條件,能不住在一起,儘量別同住。另外,兒媳是自家人,作為婆婆,不要到外面說三道四,畢竟別人只是看笑話,自家人才要關起門來過日子。
我今年72歲了,自從退休後,就幫兒媳照顧孩子。兒媳性格急躁,小兩口總是為了小事爭吵不休。做母親的,自然是心疼兒子,看到兒子累了一天回來,還要受氣,我看在眼裡,痛在心裡。但我知道,我不能上前幹預,夫妻吵架,就算是母親來勸架,那也會火上澆油。
每次他們吵架,我就帶著孫子去小區轉轉,等他們倆氣消了,我們再回來。夫妻床頭吵架床尾和,吵完了就什麼事都沒了。
兒媳花錢大手大腳,隔壁鄰居碰見我,總要嘮叨幾句。我總說年輕人自己能賺到錢,跟我們的生活觀念不一樣,他們開心就好。後來,鄰居也不再多嘴了。
兒媳對孫子的教育很嚴格,說什麼無規矩不成方圓,這些教育問題,我從不過問。孩子是她自己,想怎麼管教是她的事,我做好我分內之事就好。所以兒媳雖然脾氣不好,但從沒對我甩過臉子。
如今,我們一起生活20多年了,從來沒吵過架。兒媳對我也很孝順,逢年過節總要給我買些禮物。小區的人都說我們更像母女,總是一起出去散步,逛街。
老人和年輕人的生活觀念和教育理念不一樣,若想和平相處,老人不能干涉年輕人的生活。同住一個屋簷下,要多些包容和體諒。
婆媳關係微妙,若想晚年讓兒媳孝順,就必須要學會這幾點。
第一、身體要健康。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久病床前無孝子,你如果常年是個病秧子,再孝順的人也沒這麼大的耐心。所以,老人若想兒媳孝順,先要把自己身體養好,少讓年輕人擔心。
第二、卡裡要有錢。
生活柴米油鹽,到處需要錢。雖說錢不是萬能的,但沒錢是萬萬不能的,卡裡有錢,走遍天下都不怕,不需要看人臉色。
第三、有條件的老人,別跟兒媳同住
老人跟年輕人的生活習慣和觀念不一致,住在一起會發生很多矛盾。如果有條件,儘量分開住。
第四、不要幹預年輕人的生活。
年輕人有自己的生活,在花錢、教育問題上,老人不要過多幹涉,這樣才能相處融洽。
人心都是肉長的,如果婆婆對兒媳好,兒媳也會反過來對婆婆好。一段好的關係,需要彼此好好經營,婆媳相處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