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能讓兒媳將來孝順自己呢?三位70歲的老人說出了大實話

2020-09-05 冰雪兒情感

導語

老話說得好,前十年看婆,後十年看媳。婆婆和媳婦本來就沒血緣關係,之所以能相互扶持,全靠情分,非本分。清官難斷家務事,家家有本難念的經,說的就是婆媳關係很難處理。人心都是相互的,一段好的關係需要雙方用心經營。婆媳關係也是如此,若想兒媳將來孝順,就看開始婆婆怎麼做,三位過來人傳授了一些經驗,聽聽她們怎麼說。

01、張阿姨:71歲,兒子兒媳吵架,我都是向著兒媳,總幫著她罵兒子

我今年71歲了,自從兒子結婚後,我們就住在一起。頭十年,我對兒媳非常好,勝過自家女兒。不讓她幹家務活,有什麼好吃的都給她留著,對她也總是噓寒問暖。這麼多年我們都沒紅過臉,剛開始的時候,兒媳脾氣不是很好,我體諒她,畢竟突然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離開娘家,需要有個適應過程。

小兩口剛生活在一起時,需要磨合,偶爾會吵架。每次我都會站在兒媳一邊,幫她一起數落兒子。有一次,兒子把兒媳婦氣哭了,我還揪了兒子的耳朵,痛得哇哇直叫。

兒媳懷孕時,孕期反應厲害,為了讓她吃點東西,我專門回老家給她買土雞,摘酸橘子。她生完孩子後,我帶著孫子睡,孩子餓了的時候才給她抱過去,讓她能睡個安穩的覺。所以,她坐月子時沒掉一滴眼淚,營養也豐富,身體恢復得很好。

兒子兒媳工作忙,我就幫忙看孩子,做些家務,他們下班回來總能吃上熱騰騰的飯菜。兒媳也很懂事,只要在家,就會幫忙幹活,從不閒著。我總是讓兒子也幫忙一起幹家務、帶孩子。飯後一家人出去散步,其樂融融。

後來,孫子長大了,我身體也越來越不好了。兒媳見此狀況,專門給我請了保姆,照顧我生活起居。我再三推辭。她說:「媽,你為這個家操勞這麼多年,如今也該是我們回報您的時候了。您只管好好休息,家務活交給保姆做。」

之後,兒媳還給我買了不少保健品,讓我按時吃,吃完了再給我買。她還說讓我對自己好點,照顧好自己就是對他們最大的幫助。兒媳對我的好,我銘記在心,雖然之前我的確付出了很多,可我還是想做點什麼。所以我把存款拿了一部分出來給他們,保姆買菜的錢也是我付的。

婆婆不是親媽,但有一個聰明的、拎得清的婆婆,是一個女人莫大的福氣,這樣的婆婆同樣也是一個家庭的「福星」,在晚年一定會得到兒媳的善待。

02、張阿姨:將心比心,互相尊重,在外從不講兒媳壞話

我今年70歲了,老伴去世得早,兒子是為一個人辛苦帶大的,可以說兩母子相依為命。兒子結婚後我們住在一起。兒媳是獨生女,從小嬌生慣養,脾氣很不好,在家也從來不做家務。

我也是個比較強勢的女人,當看到兒媳在家什麼活都不幹,周末睡到中午11點才起床,平時給他們做好的菜還挑三揀四,心裡也憋著火,好幾次婆媳倆差點吵起來。

鄰居們了解兒媳的為人,見到我時,總要寒暄幾句。但我從來不跟他們說兒媳的壞話,不管在家裡我受多大的委屈,我在外從來不跟別人講。反而跟他們說兒媳的好處,比如人長得漂亮,工作幹得出色,逢年過節給我買禮物等等。

後來,我想清楚了一件事,那就是年輕人與老人的觀念不一致,如果兩人性格都太要強,那能不住一起就不住一起。於是,我找了藉口,回了老家,讓小兩口自己過日子。沒想到,婆媳關係反而融洽了,他們經常會抽時間回來看望我,我在老家種點綠色食品,有空就給他們帶過去,兒媳直誇好吃。

原來,婆媳相處是一門大學問,如果有條件,能不住在一起,儘量別同住。另外,兒媳是自家人,作為婆婆,不要到外面說三道四,畢竟別人只是看笑話,自家人才要關起門來過日子。

03、陳阿姨:在吵架、花錢和教育問題上,不要幹涉兒媳

我今年72歲了,自從退休後,就幫兒媳照顧孩子。兒媳性格急躁,小兩口總是為了小事爭吵不休。做母親的,自然是心疼兒子,看到兒子累了一天回來,還要受氣,我看在眼裡,痛在心裡。但我知道,我不能上前幹預,夫妻吵架,就算是母親來勸架,那也會火上澆油。

每次他們吵架,我就帶著孫子去小區轉轉,等他們倆氣消了,我們再回來。夫妻床頭吵架床尾和,吵完了就什麼事都沒了。

兒媳花錢大手大腳,隔壁鄰居碰見我,總要嘮叨幾句。我總說年輕人自己能賺到錢,跟我們的生活觀念不一樣,他們開心就好。後來,鄰居也不再多嘴了。

兒媳對孫子的教育很嚴格,說什麼無規矩不成方圓,這些教育問題,我從不過問。孩子是她自己,想怎麼管教是她的事,我做好我分內之事就好。所以兒媳雖然脾氣不好,但從沒對我甩過臉子。

如今,我們一起生活20多年了,從來沒吵過架。兒媳對我也很孝順,逢年過節總要給我買些禮物。小區的人都說我們更像母女,總是一起出去散步,逛街。

老人和年輕人的生活觀念和教育理念不一樣,若想和平相處,老人不能干涉年輕人的生活。同住一個屋簷下,要多些包容和體諒。

04、過來人的建議

婆媳關係微妙,若想晚年讓兒媳孝順,就必須要學會這幾點。

第一、身體要健康。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久病床前無孝子,你如果常年是個病秧子,再孝順的人也沒這麼大的耐心。所以,老人若想兒媳孝順,先要把自己身體養好,少讓年輕人擔心。

第二、卡裡要有錢。

生活柴米油鹽,到處需要錢。雖說錢不是萬能的,但沒錢是萬萬不能的,卡裡有錢,走遍天下都不怕,不需要看人臉色。

第三、有條件的老人,別跟兒媳同住

老人跟年輕人的生活習慣和觀念不一致,住在一起會發生很多矛盾。如果有條件,儘量分開住。

第四、不要幹預年輕人的生活。

年輕人有自己的生活,在花錢、教育問題上,老人不要過多幹涉,這樣才能相處融洽。

總結

人心都是肉長的,如果婆婆對兒媳好,兒媳也會反過來對婆婆好。一段好的關係,需要彼此好好經營,婆媳相處也不例外。

相關焦點

  • 子女孝順的老人還需要存錢嗎?2位70歲老人說出實情
    導語如果到了晚年,手裡沒有錢,那我肯定會活得苦不堪言,因為老年人到了晚年之後花錢的地方特別多,如果沒有存錢的話,那麼怎麼可能過上好的生活呢,要是問子女拿,子女肯定會嫌棄,所以手裡有錢真的很重要。但是,有的老人覺得,如果子女孝順就沒有必要存錢了,因為子女會給他們花,但真的是這樣嗎?子女孝順真的不用存錢嗎?
  • 老人是不是有錢,晚年就能高枕無憂呢?70歲的大媽說出了心裡話
    老人是不是有錢,晚年就能高枕無憂呢?70歲的大媽說出了心裡話從古至今,哪個時代都有孝順和不孝順的如今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了,年輕人的壓力也越來越大。他們從踏入社會起,就要考慮將來的房貸、車貸、養育兒女以及贍養老人。而我們這一代多數都是獨生子女,兩個人贍養四位老人壓力著實有點大,還好大部分父母都有自己的養老金,可以減輕一點子女的負擔。
  • 這三位老人說出了大實話
    雖然仍有不少人覺得我將兒女養大,他們就要養我終老,但也有很多人認為要趁著年輕多賺錢,將來靠自己養老,不給子女添麻煩。步入晚年,許多老人手裡都會有一些存款,究竟是用這些存款補貼子女的生活,和他們「以心換心」好,還是牢牢守住自己的錢,給自己留一條後路好呢?
  • 3位70歲老奶奶真實感悟:想要兒女孝順,先從"言傳身教"做起
    過去人們常以&34;的故事來教育兒女如何孝順老人,現在時代不同了,單從言語說教已經起不了作用,年輕人的孝順觀念,孝順方式,都發生了不小的改變。想要得到兒女的孝順,父母要從言傳身教做起,讓孩子親眼看到父母對爺爺奶奶孝順的樣子,只有這樣以身作則,以自己為榜樣,才能讓兒女從潛移默化中效仿,並自然而然地建立孝順父母的觀念。
  • 人到晚年,女兒和兒媳誰更靠得住?3位70歲老人說出內心實話
    歲的範阿姨我今年70歲了,身體還算不錯,現在自己獨居生活。歲的張大爺我今年70歲了,我有一兒一女,都已經成家有了孫輩。歲的周阿姨我今年70歲了,我跟老伴自己居住生活,兒女會經常來看看我們的,給我們買些日常生活用品。
  • 3位70歲老奶奶真實感悟:想要兒女孝順,先從「言傳身教」做起
    引言:在每位中國老人心裡,錢財都是身外物,兒女孝順才是最大的期盼。過去人們常以「二十四孝」的故事來教育兒女如何孝順老人,現在時代不同了,單從言語說教已經起不了作用,年輕人的孝順觀念,孝順方式,都發生了不小的改變。
  • 為什麼老人不待見孝順的兒女?三位老人說出了答案
    老人總是對孝順的兒女不待見,到底是為什麼呢?看看下面這三位老人怎麼說。楊大伯,70歲老大和兒媳婦很孝順,一直很照顧我們,可我心裡總是惦記小兒子,擔心他在外面惹事,照顧不好自己。大兒媳實在忍不住了,對我說:爸,你們是不是太偏心了?要是那麼想你二兒子,就打電話讓他來接你吧,我們掏心掏肺也沒有你二兒子好。
  • 到了晚年,子女和兒媳誰更靠得住呢? 聽聽70歲老人說出了實話
    導語:人到了晚年,最害怕就是自己一個人孤單在家裡生活,特別是到了70歲之後,老伴又比自己先走,子女們還有一大家庭的事要打理,剩下自己這個老人,默默地看守在老家,想找個說話的人都沒有,只有自己陪伴著自己。這樣的日子,真是晚年過得不幸福,現在我用自己的經歷告訴大家,人到了70之後,子女和兒媳誰靠得住呢?
  • 人到晚年,兒媳和女兒誰更靠得住?三位老人說出大實話,很現實
    導語人的一生,需要經歷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成年之前,這個階段是人生裡最愜意的階段,父母疼愛,無憂無慮。第二個階段,是自己結婚成家,家有兒女,為了全家人過上幸福的生活,只能默默地奮鬥。第三個階段,兒女成家後,孫輩也帶大了,自己卻一天天變老。人到晚年,老人需要年輕人的照顧。
  • 子女孝順,老人還需要存錢嗎?這2位68歲老人說出大實話
    有好多聰明的老人在年輕的時候,就存了很多錢,就算子女沒有孝心,也不怕沒人養老。也可以拿著這些錢去養老院,或者請個保姆。要是那些沒錢的老人,那只能靠子女養老,要是子女不孝順,那晚年生活肯定痛苦不堪。很多老人都擔心子女不孝順,所以覺得存錢才有安全感。那么子女孝順的情況下,是不是就不用存錢了?一起來聽聽這兩個68歲的老人說出答案。
  • 為何女兒再孝順,父母還是會把財產留給兒子?三位老人說了大實話
    為何女兒再孝順,父母還是會把財產留給兒子?確實,身邊有不少這樣的家庭,老人生病的時候有事情的時候,第一反應都是找女兒,畢竟女兒孝順也要比兒子更貼心。可到最後,老人在分財產的時候,卻會「很偏心」地把財產都留給兒子。為什麼會這樣呢?三位老人說了大實話,雖說可能老人們也有自己的苦衷,不過還是感覺對女兒們太不公平。
  • 再婚老人到了最後怕的是什麼?3位70歲的老人說了內心實話
    現實生活裡有很多再婚老人,在老伴過世後,被老伴的子女掃地出門,自己當時一心跟著老伴,自己的兒女也不怎麼待見自己。到這個時候,才是老人最苦的時候,老伴走了,自己有無依無靠,不知道往後餘生該如何度過。老年人的再婚到了最後最怕是什麼呢?下面3位70多歲的老人說了內心的實話。
  • 為什麼越孝順的兒女,越不受老人待見?2個老人說出了大實話
    老人含辛茹苦將兒女養育成人,到了老年,也希望兒女孝敬,讓自己過上晚年的幸福生活。小時候,父母看著我們長大;等我們長大後,卻看著父母老去。作為兒女,總是希望能竭盡所能孝順父母,在他們老年的時候多陪陪他們,可有些老人卻不接受,兒女越孝順,越不待見他們,這是為什麼呢?兩位老人說出了大實話。
  • 為什么女兒越孝順,父母越不待見,2位70歲老人道大實話
    導語:正常的來說人都會喜歡孝順的兒女的,人之常情。但現實生活中為什麼那些女兒越是孝順老人越不待見呢?2位70歲的老人道出大實話。分享人1龍大爺73歲我雖然73歲了,但我身體還是很好,耳不聾眼不花。那個兒女真心對我好,我還是一清二楚的。我有兩個兒子,一個女兒。
  • 70多歲的老人,在晚年最擔心什麼?3位過來人說出了心裡話
    有些老人能對生死看淡,可內心依舊有害怕的事情,那麼70多歲的老人最害怕什麼?3位過來人說出了心裡話。葉爺爺:74歲我不怕死亡,就怕我比老伴先走一步。我和她這麼多年一句拌嘴都沒有,年輕時候別人都嘲笑我妻管嚴,怕老婆,我倒是覺得聽老婆話有助於家庭和諧,當然,老婆也不是什麼不講理的人。
  • 養老是靠兒子女兒,還是靠兒媳女婿,3位80歲老人說出事實真相
    漸漸老去的60和70後,都趕上了獨生子女政策,不少家庭都只有一個孩子,那麼對於普遍只有一個孩子的60和70後家庭而言,人到晚年養老是靠兒子女兒,還是靠兒媳女婿,哪個更靠譜,以下三位80歲老人的現身說法,看看這些過來人的回答,很現實,卻不無道理。
  • 女人過了70歲,為什麼還想找男人?3個70歲老人說出實話
    據了解,男性的平均壽命比女性要短,這也就說,人到了七十歲左右,有很多女性要獨自面臨接下來的晚年生活。老伴兒走了後,有一些女性會選擇忠誠,繼續一個人過日子,也有女性會再找一個老伴兒,她們是怎樣的想法呢?採訪了三位老人,她們70多歲還想找個男人,都是什麼理由呢?我們一起往下看吧。
  • 三位70歲老人道出實話
    三位70歲的老人說出了大實話。我這一生,命很苦,生了三個孩子,兩兒一女。老伴承受不了失去兒子的打擊,對老人來說,白髮人送黑髮人是多麼痛苦的事。在兒子走後第二天,老伴就中風了,從此再也說出話來。每天的吃喝都在床上,我照顧了他十年。既要上班,還要操持家務,累得身心疲憊不堪。
  • 老人帶大的孩子,長大後還會繼續孝順嗎?3位過來人說出了真話
    因為父母工作忙,或者說不在身邊,照顧孩子就落在老一輩身上,有些孩子長大後,會開始嫌棄老人,覺得太囉嗦,跟他們講什麼都不懂,所以沒什麼心思去孝順,而有些孩子就不會這麼想了,他們懂得老人的不容易,那麼孩子到底會怎麼樣呢?不妨聽聽這幾位老人是怎麼說的。
  • 尤其過了70歲後,2位老人說出真心話。
    人到晚年最怕什麼,尤其是過了70歲的老人,是怕沒錢嗎?還是怕子女不孝順?都不是,而是……2位老人說出心裡話。田大爺 73歲臥床不起,不死不活沒錢有什麼可怕,沒錢居然少花一點,以前七八十年代的時候那種蟲也也已經熬過去了,現在生活條件好了還怕這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