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為了愛情而遠嫁的女兒,十年後她和她的父母過得怎麼的人生?

2020-10-03 MsM姐

前幾天剛剛參加了一個婚禮,作為新娘的至親,無一例外我又是哭的稀裡譁啦!看到新人入場,還喜笑顏開;直到新人上臺,敬拜男方父母的時候,還能保持正常狀態;一旦說到女方父母,情緒怎麼也控制不住。


細數參加過的每一場至親的婚禮現場,毫無例外,似乎每一位新娘的父母都是哭著參加完典禮。

因為他們知道新娘婚後,就要遠赴外地,開始自己人生的新篇章。明明是高興的事,可是我的內心卻是說不出的滋味……


步入40+的年齡,身邊的同學和閨蜜早已都是結婚數十載,這其中不乏很多遠嫁外地的女兒。當初結婚時,都是滿心美好、無限憧憬的嫁給愛情。可是現在每每聚會談起現在的生活時,那種內心的無助、孤獨全都在生活裡發揮的淋漓盡致。


我的一位好友相貌出眾、雷厲風行、敢作敢為、工作能力超強,當年遠嫁南方,婚後育有一女,因雙方性格不合,在孩子3歲時果斷離婚,獨自一人帶著孩子生活。後因工作關係認識了現任丈夫,再婚後育有一女。從此組成一個男方兒子+女方女兒+現任雙方女兒的5口之家。現任經濟條件優越,好友婚後住著600萬的別墅、開著100萬的豪車,每月好幾萬的生活費,奢侈品可以隨意購買,時不時的國外遊。她就這樣辭去了年薪20萬的工作,從此在家做起了全職太太,相夫教子,從此衣食無憂。沒錯,以上這些都是真實存在,遠嫁的女兒幾經周折終於過上了幸福美滿的生活。


前不久,好友回來,3年未見的我們終於約上了。席間大家無不羨慕她現在的生活。可是她卻在幾杯酒就之後,情緒瞬間崩潰。原來,我們所看的光鮮是她犧牲多年的親情、友情以及用無法述說的委屈和無助獨自撐起來的。



她說,一個女人遠嫁外地,有太多的事情需要獨自面對了,這就等於放棄了20幾年的親情,10幾年的友情。你要重新開始學習那難懂的方言,要融入那不曾接觸的文化,這些還不包括婆家各種各樣的習俗。如果你足夠幸運,碰上一個寬宏大量的婆婆,一個體貼懂你的老公,那你就算撿到寶。可是這樣的概率有多低,只有當事人自己知道。


曾經工作的單位裡同事看似都相處甚歡,實則每個人都揣著各自的心思往上爬,虛偽的面具下都是變化多端的心眼兒,你再也找不到那些曾經可以暢所欲言的同學和朋友。十幾年的朋友慢慢的淡出了你生活圈。你試著開啟新的圈子、建立新的人脈,卻總是感覺缺少了時間的沉澱,感受不到曾經漸行漸遠的真誠。



她想努力融入進男方的家庭,怎奈聽不懂方言,很多時候感覺自己是一個外人。她想改變自己從而隨了男方的生活習慣,怎麼20幾年的習慣不是說改就改的。很多時候,及時努力改了,但是結果差強人意,人家還不理解。最後兩個年輕氣盛的人分道揚鑣。離婚時,她發現,能屬於自己的就是孩子,而且前任毫無要孩子的意思。


當初她離婚的時候,怕父母擔心沒有告訴她們,獨自一人在外地帶著孩子,咬牙挺過艱難的一年時間。直到一切有了起色才慢慢告訴父母。她發誓如果能再婚說什麼都不再離。她說沒有經歷的人是很難懂的,無數個夜晚,整宿整宿的睡不著覺,身邊沒有一個親人和朋友,當時全靠一個信念支撐過來,那就是不能讓父母擔心不能讓孩子無靠。


遇到現任老公,她說已感受不到當年那股子愛情的味道,只因他還是一個正經人,經濟條件很不錯。女人這輩子不就是要有個可以依靠的肩膀嗎?既然已不再憧憬愛情,就要全力以赴用經濟作為補充。可惜有了強大經濟基礎的婚姻,同樣需要一些外在因素來維持,她在百般糾結中最後還是選擇和現任再生育一個孩子來維持住這有強大經濟保障的婚姻。


前年,母親生病住院,她又逢剛剛生了第二個小孩不足半年,家人怕牽扯她的經歷,沒有告知。母親住院期間全程都是父親以及遠方表妹在幫忙照顧。這還是表妹出差去看她的時候不小心說漏嘴的。這種不能盡孝的孝道,成了所有遠嫁人的痛。她說只能用金錢來彌補對父母的欠缺,可是她又何嘗不知,這種彌補無非就是自我安慰罷了。


生活本身就是由各種小事堆積而成,柴米油鹽、雞零狗碎,哪個不充斥著你生活的全部。婚姻裡不如意十有八九,當你受了委屈,心裡憋屈的時候,掏出手機又放下的動作有無數次,想說給父母,可是又害怕聽到電話那頭擔憂與哽咽的聲音,你會發現,曾經無比熟悉的家,再也不是你可以傾訴的地方。父母的懷抱再也不是你避風的港灣。慢慢地,你已經習慣給父母打電話,告訴他們你過得有多幸福,孩子可愛懂事,老公上進顧家,公婆體貼入微,你的遠嫁生活是幸福美滿的。


嫁過去就意味著,告別了過去


而今,老公就是唯一的倚靠,你的全部精神支柱。你的滿腹牢騷只能說與他聽,以前的你獨自出門可以瀟瀟灑灑,現在生活沒了他你卻不敢想像。可有時,這個倚靠也會倒塌。甚至坍塌到無可修復。有了孩子的你,面對這樣的孤獨與無助,自然就陷入了無盡的惆悵徘徊之中……


看看女兒遠嫁的父母

對於女兒除了思念和擔憂,不知道還有什麼。他們可能從來都沒有真的相信女兒的幸福生活如電話所訴。每一次他們都很小心的從你的語氣中探尋出你生活的真實情況,你聲音裡的一個嘆息、一次停頓都會成為他們的擔心。而他們每次也都儘可能的跟你說著他們的無牽無掛,各自安好便是大家真的好,這種表面心照不宣的"好"也都成了彼此間慢慢默認的"好"。


遠嫁不同遠遊,遠遊還有歸期可盼,遠嫁就意味著遙遙無歸期。女兒的後半生要獨自一個人去到完全陌生的環境生活,獨自在生活的磨難中堅強的前行。因為作為過來人,他們知道生活意味著什麼?老兩口沒事的時候,最多的事情就是互相磨叨磨叨:不知道閨女現在在幹嘛?也不知道她現在過的到底咋樣?


有條件的父母還可以借著旅遊的理由去到女兒的城市探望探望,可是這樣探望也是有限而奢侈的。每一次見面後的分離,雙方都不希望到場送別。彼此都不願意看到留給對方那心酸的轉身。

所以說,女兒遠嫁,不管怎麼說都是一次重生。


我自己也是一位媽媽,我不支持女兒遠嫁,但是我又希望女兒能嫁給幸福。所以,作為媽媽,我要努力的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如果女兒遠嫁,我也有能力在女兒的城市獨自安家,不必離的很近,也不去打擾她們的生活。

只要在一個城市,哪怕她在城南,我在城北,我要用我的行動告訴女兒,你不是孤獨無助的,爸媽一直在遠處默默的關注你,我們的懷抱還如你小時候一樣溫暖,我們永遠都是你避風的港灣,無論遇到多大的挫折,受了多大的委屈,記住,在不遠處,爸媽等你回家。

還有多少人也有遠嫁的辛酸與無奈?

相關焦點

  • 那個執意為了愛情遠嫁的女人,三年後過得不好才想起母親當年的話
    我們可以為了愛情而結婚,但是也要考慮到實際情況,尤其是女人遠嫁的時候,一定要聽聽父母的勸。倘若你遠嫁,還嫁給了一個媽寶男,那你婚後的生活定是苦不堪言。知乎上有一個問題:如果在婚戀問題上,父母幹涉你的婚姻,你會怎麼辦?
  • 遠嫁十年,為了他和父母斷絕了關係,如今我後悔了
    10年前,她和現任丈夫相識了兩個月,就私定了終身,不跟父母商量,偷拿戶口本和對方領了證。那時候銀花只有20歲,高考落榜之後,她不聽父母的勸阻,也不願意繼續復讀,隻身一人去了外地廠裡上班。,遠嫁這種事情,父母從心裡是抗拒的,他們只有銀花這麼一個女兒,哪裡捨得她嫁去離家1300多公裡的地方?
  • 遠嫁都是選擇了愛情,十年後她們過得怎麼樣
    鄰居家的女兒玉蓮是家中的獨生女。早些年她在外地打工,帶回一個安徽籍男朋友,遭到家人的強烈反對。玉蓮被父母看管在家裡,她男朋友也被她父母趕走。玉蓮被關家裡幾個月後,她母親漸漸放鬆警惕。她一天夜裡趁母親熟睡,偷拿上家裡的戶口簿離開了家。她父母從此和她失去了聯繫。他們找遍玉蓮曾經工作的地方,也沒有找到她。
  • 遠嫁的女兒,是父母最深的牽掛
    作為口口聲聲為了愛情遠嫁的女兒而言,父母的參考意見顯然不起作用了,有情飲水飽的二十多歲光景怎能理解婚姻不易,僅僅因為他對我好而遠嫁他鄉。父母內心的擔心是無疑的。而因為遠嫁,想跟爸媽尋求庇護都變成了奢望,打個電話說不出那些讓他們擔心的話,放下工作說走就走回娘家,不太現實,日子還得過下去。
  • 十年前父母用生命阻止我遠嫁,今天我過得不幸福,該埋怨父母嗎?
    多少遠嫁的人十年八年都回不了一次娘家。我和你爸老了還靠你的,你怎麼這麼自私和任性。我是死也不會答應的。」最後我把電話掛了。男友知道後,說要跟我一起回家跟我的爸媽保證以後一定會對我好,也會努力讓我過得很好。聽到男友這樣說,我是感動的。
  • 遠嫁的女兒,註定是父母丟失的孩子
    演員麥迪娜的媽媽生病後,她陪媽媽去看醫生,被告知要解決身體的問題需要有人陪伴在父母身邊。媽媽對麥迪娜說:「你們都在外地,沒辦法及時回來,有時候獨自一個人會莫名的流淚。」麥迪娜內疚哭泣。如果不是這次病情,她不知道堅強的媽媽還有脆弱的一面。演麥迪娜是個新疆姑娘,和姜潮結婚後一直住在北京,她很少陪在媽媽身邊。
  • 清華才女執意遠嫁非洲,如今24年過去了,她的生活過得怎麼樣?
    為人父母者又有哪個不為子女操心,特別是對遠嫁外地的女兒,總會擔心她得好不好。在網上,跨國婚姻是一個繞不開的熱門話題,網友們對此的看法也是千奇百怪,但假如你的女兒要嫁給一個非洲黑人,作為父母你會同意嗎?可即便如此仍有一個中國女孩為了愛情遠嫁非洲,她名字就叫王麗紅,一個擁有北京戶口的清華才女。上世紀80年代的王麗紅家境富裕,高中畢業時她便以優異的成績考入清華大學,本科畢業後她仍不滿足,選擇繼續攻讀研究生。
  • 為什麼父母不想讓女兒遠嫁?寫給父母和女兒
    那年她在外地工作認識了我姐夫,兩個人漸漸產生好感,剛開始我姐不敢跟家裡說,就害怕我爸媽會不同意。果不其然,我爸媽知道後一個唉聲嘆氣,一個破口大罵,非讓姐姐回家來,我爸媽以為他們斷了聯繫,其實我知道他們經常打電話,彼此的牽掛一點不少,反而距離的相隔使他們更加思念和珍視對方。
  • 女兒遠嫁後沒回來過,每次打電話只喊聲媽媽,去她家探望時我愣住
    一、導語不知道你們對遠嫁有什麼樣的看法,很多女孩當初都會被愛情衝昏了頭腦,會一廂情願的認為只要愛對方,那麼就可以過得很好,可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下文裡的這個母親就後悔不已,尤其是看到遠嫁女兒的婚後生活,那就讓我們往下看看。
  • 遠嫁:為愛情和事業,多年後遠嫁的你|是否後悔當初愛的選擇了?
    (愛情和事業)越過萬水千山,沉湎在愛情中的姑娘,也為了人生想要的生活,遠嫁的姑娘在父母至親至愛家人的淚眼中,遠嫁去了她鄉。那些遠嫁的姑娘,年華過後你過得好嗎?你是否想念故鄉的父母親人?是否也曾為當初的愛情有那麼一些後悔呢?
  • 遠嫁的你,過得還好嗎?
    現實社會中有人說遠嫁不遠嫁並沒有那麼重要,重要的是有沒有嫁對人,過得幸福不幸福。而遠嫁背後的心酸,只有經歷過的女人才能懂。為了和他男朋友結婚,朋友,不惜和父母鬧翻了,走之前父母告訴她說要是你跟他走了今後就沒有你這個女兒了,朋友還是為了愛情跟著男朋友走。
  • 遠嫁的姑娘是父母丟失的孩子,有女兒的一定要告訴她千萬不要遠嫁
    舅舅家的女兒上網認識了一個臺灣男孩,兩個人一來二去好上了,談起了戀愛,認識半年後,表姐決定嫁給他,但是遭到了舅舅的反對,舅舅說,我只有你一個女兒,你嫁那麼遠,以後我想你了怎麼辦?表姐說,現在交通這麼方便,我可以回來看你。女兒執意要嫁,舅舅阻攔不了,也沒辦法,只好隨她去。
  • 那些遠嫁的女兒,你過得好嗎?如果生命重來一次,你會怎麼選擇?
    丈夫長的很高大也很帥,但家裡有五兄弟,連個土磚房子都沒有,男人很會說,也很會哄女人,他去湘西那邊打工,遇見了這個女人,於是他們相識相戀了,女人娘家還有四個哥哥,她的父母只有她一個女兒。父母一聽說隔得遠,就堅決不同意她跟這個男人相戀,但是少女的初戀何其美好,也何其的堅定,父母越反對,越是要在一起。
  • 為了愛情而遠嫁的女人,心裡的苦,只有經歷過才知道
    為了愛情而遠嫁的女人,過得怎樣?只有經歷過才知道。再加上住在一起,婆媳倆經常發生矛盾,雖然表姐夫經常勸她要忍耐,等到有錢就可以到外面買套房子,可婆媳倆的矛盾只有增沒有減,表姐眼見過得越來越難受,只好決定跟表姐夫離婚,兒子歸表姐夫,女兒歸表姐。離婚後,表姐變得悶悶不樂,連說話也帶有幾分無奈。當初沒有嫁到外地的話,就不會離婚,也不會獨自帶女兒。就算婆婆不願意帶小孩,做父母的都會願意幫忙帶,可是嫁到外地去,父母根本走不開。
  • 一個遠嫁女人的慘痛教訓:為愛情傷害了父母,老公卻嫌棄我生女兒
    即便父母以及兄弟姐妹都投反對意見,覺得那個男人不可靠,女孩或者女人們也不惜為愛情傷害親情,一意孤行走到底。 那麼,這樣一意孤行的愛情,最後真的能夠幸福嗎? 當年她由於沒考上高中,而去外地打工,所以她在工作的廠裡,認識了一個比她大5歲的老公,因為她老公平時對她很照顧,慢慢地兩個人就談起了戀愛。 沒多久她就懷孕了,其實起初她父母不願意讓她嫁給她老公,是因為覺得她老公家是外地的,捨不得她嫁的那麼遠。
  • 去參加侄子的婚禮回來,她決定將來不能讓女兒遠嫁異鄉
    李欣還在讀高中,她的母親已經不止一次的對她說,將來你不能嫁太遠,如果不聽話,現在就乾脆不讀了。反正,農村的女孩,讀的書越多越不聽父母嫁得越遠。李欣感到母親很好笑,真不可思議,為什麼有這種想法,為什麼總說到自己的終身大事。自己還是個學生,而且沒有談過戀愛。
  • 遠嫁,是對父母的一種虧欠
    年少的時候,以為愛情就是能夠解決世上所有的煩惱,但是漸漸長大,漸漸明白,愛不會永遠長生,但是父母卻會慢慢老去,很多時候經常是一晃神,他們就不再年輕了。少年夫妻老來伴,沒有了老伴的爸爸日子過得有多麼的壓抑,心裡有多少的孤單寂寞?每晚9點的電話成了我們父女倆雷打不動的約定。可是就算如此,我身在遠方,儘管知道他是只報喜不報憂又能如何?
  • 不顧父母反對,堅決遠嫁初戀老公後,我活出了最好的樣子
    到現在為止依然有很多人羨慕,那些不顧父母反對堅決結婚的人。然而,不顧父母反對的婚姻能幸福嗎? 朱麗就是一個不聽父母言,遠嫁他鄉的女孩,聽聽她的婚後生活。我知道學長肯定來不了,如果能來當年就不會回家鄉了。 他們家在當地小有名氣,他是父母的獨生子,而我還有一個弟弟,那時候我認為,自己遠嫁也沒有關係,就瞞著父母去了學長那邊。 父母知道後,在電話裡說沒我這個女兒,我哭著請求他們的原諒,並告訴母親我已經沒有回頭路了,因為我懷孕了。
  • 那些為了愛情遠嫁的女人,最後都怎麼樣了
    她母親說要不是距離遠,自己身體不好的話,就親自給她送過去了。那一刻她終於忍不住,在電話裡哇的一聲哭了出來。聽了朋友的話後,終於明白父母的用心良苦,在家裡和父母聊天他們總是叮囑我不要遠嫁,儘量離家近一點。如果有什麼不順心的事,還可以回家看看父母,在家待一段時間。假如被婆家欺負了,父母也可以過去幫忙。有人說,遠嫁十有九傷。
  • 清華才女王麗紅,執意遠嫁非洲黑人,20多年後,她如今過得怎樣
    他們在不同的國家收穫了知識,收穫了愛情,收穫了家庭。現在在我國有很多能夠說著流利中國話的外國人,很多成為中國女婿的外國人,他們喜歡和適應了中國人的生活方式,或為了愛情,或為了美食,為了其他各種原因永遠定居在了這片土地上。而我國也有不少的留學生在國外也擁有了自己的愛情和家庭,他們不遠萬裡的為愛情奔赴,定居在不熟悉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