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人難?就改變關係

2020-08-09 心理學老周

昨天Tiktok直播的時候,一個美國人問我:

「老周,在哪裡可以找到窮人?」

我很詫異這個問題的獨特性,因為在美國,滿大街都是窮人,為何說找不到。

我問他:「你想找窮人幹啥?」

他回答說:「我想去教育他們,讓他們改變自己,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



我猜測我遇到神經病了

我直接回答他:

「改變別人幾乎不可能,改變自己似乎有可能。」

頓了一下,我問他:

「你為何想要改變窮人?他們哪裡讓你不舒服了?」

他消失了,沒有回來回答我的問題。


最近有句話,大家都在說:

改變自己是神,改變別人是神經病。

儘管我不太喜歡這麼偏激和負面的話,但是是有一定道理的。


我們看到周圍的人、周圍的事情,看不順眼,我們就想去改變,這是人性。

為什麼?

因為人都想要自己過得舒服。

因為讓自己過的舒服的最佳方式,就是讓別人順從自己的意願。

孩子順從自己、配偶順從自己、父母順從自己、同事順從自己、老闆順從自己、社會大環境順從自己。

甚至於,股市的走向也順從自己,這樣,我們就能賺錢了

但是,非常遺憾,似乎沒有一個會順從自己的。要不然,你不賺翻了,哈哈?

於是乎,我們想改變別人。

為什麼我們都認為改變自己很容易,但是不去改變自己,反而去改變別人呢?

因為改變自己,痛苦的是自己;

改變別人,萬一改變成功了,我們自己其實是沒有痛苦的。


我猜測,這就是我們的邏輯。

但是這樣的邏輯,錯了!

因為改變別人,幾乎不可能。

改變別人,最多只是我們的一廂情願。


改變不了別人,改變自己呢?

有的人說可能,有的人說不可能。


改變自己,到底有沒有可能?

這要看你具體要改變什麼?

如果你要改變的是自己的性格,非常非常難,因為你都很難精準的定位自己的性格。

但是如果你要改變自己的習慣,就相對容易。比如8點起床改變成5點半起床,相對就容易很多。至於,這個改變,是否有意義,那就要你自己去判斷。

最近我戒酒了,

最近我籃球也戒了,

最近我從7點起床,改成了5點起床,

最近,我也聽老婆話了,

從這幾個方面看,其實我自己改變了很多。

但是在別人眼裡,他們認為你並沒有變。

「你從小就很努力,不是今天才努力!」 我的老師和家人說。

「你聽話只是表面,實際上你依然非常有主見。」我家領導和我的父母都這麼說。

所以,改變自己,要看你如何定義。


其實,我認為,最應該變的,而且最容易改變的,是人際關係。

改變自己很難,改變別人幾乎不可能,但是我們改變相互的人際關係,卻相對容易一些。


不少人因

為夫妻關係不和諧,選擇了離婚,在美國和中國,離婚率都越來越高,這個就是最直接的人際關係改善。

夫妻離婚,相對還容易,自己和父母的相處,就更難!

不少人找老周,因為是自己的父母,不好相處,他們的出現和存在,成為自己的麻煩。

比如父母自身存在身體和心理問題,而把這個問題傳遞給我們,甚至於傳遞給下一代。

更麻煩的,是做子女的,經濟上不獨立,依然依賴於父母的援助,導致我們不敢做改變。

但是,不改變,我們就會繼續痛苦。


我們的家裡,其實就曾經存在這個問題。

我爺爺,從50歲不到,就不幹活了,就老了。我父母兩個、帶著我們幾個孩子,打拼了幾十年,改變了我們一家人的命運。

但是我爺爺,一直就是我們家裡的麻煩,除了嘮叨、反對我爸爸去冒險,基本上沒有任何積極的存在。

一直到到我爺爺84歲去世,我爸爸媽媽才算解脫了。

「父母在,不遠遊!」我爸一直用這話來解釋他為何要做「孝子」。

有一次我跟爸小酌了一杯,我調侃說:

「爸,你要是對我,像爺爺對你那樣,我早就跟你斷交了!」

「你很自私,從小就這樣!」我爸笑著回答我,

我反對,也笑著說:「不能說自私,是我勇敢!」


自私和勇敢,其實只是一個「評價」的詞彙,但是最終,過的舒服還是不舒服,只有你自己知道。

而一個人過的舒服與否,一半以上取決於自己最核心的人際關係。

夫妻關係、跟孩子的關係、跟父母的關係,除此之外,然後輪到朋友關係、親友關係、同事關係,甚至於社區關係、同事關係。

哈佛大學的研究表明:

「一個人的人際關係好壞,對我們的健康有非常大的影響。」

所以,如果過得不舒服,無法改變自己、也無法改變別人,就必須要改變這種「人際關係」。


在夫妻之間、在親人之間,做人際關係改變是比較難的,因為下不了手。

但是,剝開親情、拋開血緣關係來看,其實跟外面的生意關係、同事關係、合伙人關係,沒有本質的差別。

當我們跟別人做生意的時候,我們都要講提供什麼、多少錢、啥時候交貨、違約責任,等等等。

如果我們在夫妻關係、父母和孩子關係,也稍微引入一點契約精神,我們就比較容易解決


無論大小,坐下來,一起就大家的期望、相互的不滿,協商一個可以「落地執行」的規矩。然後照規矩來,如果規矩不靠譜,再改進規矩。

用這個規矩的方式,我以前處理很多商業糾紛,現在也相對比較好的處理了家庭關係,尤其是如何管理孩子們。


一旦可以談判,很多事情,都好處理。

最可怕的不是生意人,而是政客,他不跟你談,他只講對錯。

如果一個人,當他只跟你講對錯的時候,我覺得,

你就可以跟ta斷交了!

相關焦點

  • 了解改變的底層邏輯,讓改變不再那麼難
    有一項醫學調查顯示,假如醫生告訴病情嚴重的心臟病患者,如果不改變個人生活習慣,比如吃的不健康、不運動、抽菸等,他們將必死無疑。但也只有1/7的人會真正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其餘6/7的人是不想活了嗎?當然不是,他們也知道該怎麼做,卻總是沒法改變,改變很難。
  • 夫妻間越想改變對方關係越難和睦
    其實在愛情中我們總是追求精神自我,改造對方,一提起要改變自己就覺得是要迎合對方,委曲求全,覺得憋屈,甚至是不值得,但與此同時又在琢磨怎麼讓對方改變自己,來更符合自己期待。我覺得婚姻關係中雙方存在矛盾和差異是正常的,但是一旦你有了想改變對方的想法,你的行為表現就會潛移默化的引入更深層次的矛盾,甚至導致關係瓦解。 我們一起來分析下改變情侶會給感情帶來哪些影響?
  • 改變自己,其實沒那麼難
    後來,他決定改變自己,坦白來講他當時做出這個決定挺難的,本以為不參加高考自己可以活得很好,但突然發現自己失去了很多機會。我們羨慕那些因為改變取得成就的人,覺得他們得到了上天的眷顧,但如果你願意改變,那麼結果自然是另外一個樣子。
  • 改變自己真的那麼難嗎?
    我總覺得對他不放心,什麼事都要掌控在我手裡,很多時候就無理取鬧,我深知自己的行為是不對的,但是就是控制不住,再這樣下去,一定會變成自己討厭的人,也不知道該怎麼改變。這句話成為了很多人冠冕堂皇的逃避的藉口。很多人的口頭禪也是這樣,往往這句話一說出口,就會得到自己和對方的理解和體諒,而真正的問題卻沒有得到有效的改善,直到有一天無法挽回,以一種非常極端的方式結束了,或許,這才是理所當然的結局,但是,有多少人願意接受呢?從案主的描述上看好似只是夫妻關係的問題,而真相卻是跟自我成長有很大關係的。
  • 改變到底是容易還是難?
    ,畢竟改變自己比改變環境要容易,有時候轉變下自己的思維就會得出不一樣的結果。 要知道一個正常的人都難以做到像她這樣的成功。上學時的我們光是學習母語就覺得困難重重,而對於外語,如果不是硬性需要學,根本就不會主動去學習。 改變很難嗎?成功的海倫凱勒也許是不難,因為我們只看到了她成功的光環,甚至忽略掉她是個殘疾人,看不見世界的樣子,聽不到周圍的聲音。
  • 改變人的方法有哪些?怎樣改變一個人?怎樣改變自己改變他人?
    改變人是解決人的心理問題和人與人關係問題的常用方法。改變人可以分為兩個層面,一個層面是改變人當前的對人對事態度和思路。一個層面是改變人固有的思維習慣和行為習慣。 這兩個改變人的層次,是改變一個人之前必須明確的問題。
  • 沒人喜歡被改變,也沒人能夠被改變
    」人無完人,拿高標準要求對方,就像拿把雙刃劍,傷人又傷己。只有學會放下這些期待,於己於人,才能活得輕鬆。沒人喜歡被改變,也沒人能被改變。就像榮格在離世前,對弟子所說的話:「你連想改變別人的念頭都不要有。作為老師只要像太陽一樣,發出光和熱。
  • 親密關係~19~左右為難的改變
    這個妻子要求丈夫改變。可是她要求丈夫改變的是什麼呢?不僅僅是行為上的看書,也不僅僅是重視和回應她的要求,而是希望丈夫變成一個更加積極主動的人。妻子說:「雖然他說要改,但我看得出來他心裡不高興。我覺得重要的還不是改變,而是怎麼改變。我不希望他是為了我這麼做,我希望他是真正認同,並且心甘情願地想要上進。」妻子的話透露出人們對伴侶的一種普遍要求。
  • 立Flag總打臉,改變為什麼這麼難?| 改變的4個階段
    這個世界似乎充滿了要改變你的危機,人與人相處時,這種感覺就更強烈。因為人是一個整體,這個整體就意味著無論生理上還是思想、情感都是緊密相連的,所以這個改變必定牽一髮而動全身,一動就是一個系統而不是一個部分,動的是根深蒂固的情感和信念,動的是過去的記憶,內在的關係,無論別人看來有多麼不合適,卻是這個人整體的一部分,像身體的組織一樣與這個人長在一起並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 「婚姻出問題,憑什麼我改變?」親密關係中,誰更痛苦,誰先改變
    "我說:"因為你更痛苦,所以你要先改變,多說說他才行。"聽我說完,豔子還是不解地生著氣。其實,像豔子這樣的人有很多,他們希望伴侶可以主動幫忙,分擔家務,這樣才是愛自己的表現。但更多時候,要求伴侶改變是艱難的,因為誰也不願被迫做事。今天的文章,我們就來說說親密關係中的改變問題。
  • 人啊,重要的是改變自己
    每一個人都不是孤立的,總要和別人生活在一起,和別人打交道,就有各種各樣的關係,我們總是會喜歡按照自己的標準來要求別人聽我們的
  • 改變自己,其實沒你想得那麼難
    這應該跟我的成長環境有點關係吧。因為打小見到我的父母,我覺得他們應該也不是很外向的人。家裡幾乎沒有來過什麼朋友。我爸媽也不是特別愛說話。在學校,老師給我最多的評價就是性格內向,不愛說話。儘管我的學習成績還可以。
  • 改變自己是神,改變別人是神經病
    很多人都是這樣,明知道改變自己才能改變現狀,就是不敢邁出那一步。讀書時,人人都學幾門技術,他覺得難所以沒學,工作後就後悔了。工作時,很多人靠試錯找到自己的理想工作,他瞻前顧後,結果遠遠落後了。結婚後,明知道夫妻關係不和諧,但他想著就這樣吧,於是日子越過越乏味。改變自己,不是想想就可以改變的,不付出肯定不會有回報!
  • 生存的智慧:真正聰明的人,從來不改變別人,而是首先改變自己
    一個真正聰明的人,從來都不是先去改變別人,而是首先改變自己。我是一切的根源,真正聰明的人,會從自身身上尋找原因,做好自己能做得,從而迎來更大的改變。01真正聰明的人從不改變別人在這個世界上,最難的事情莫過於就是改變別人了。
  • 改變這件事,慢即是快:《心理治療如何改變人》,跳出痛苦的圍欄
    02改變,為什麼這麼難?要改變,就是走向未知的東西,我們可能會感覺自己跳入了虛空中,擔心失去控制,擔心自己能力不足,無法駕馭新的運作方式--《心理治療如何改變人》我們常常期待別人改變,甚至是恨鐵不成鋼,而那個人依然故我;我們也曾無數次下決定改變自己,最後卻無疾而終。為什麼改變這麼難?最根本的原因是:改變是痛苦的,甚至是恐懼的。
  • 對「無法改變別人,就來改變自己」的理解
    ,比江山的變遷還要難。形容人的本性(秉性)難以改變,可見要想改變一個人真的是「難於上青天」了。,很多人會選擇知難而退。變的對象之間發生激烈衝突的時候,人會根據現實的判斷去適應它,摸索和平共處的方法,那就要先改變自己的思維觀點,生存方式等,力爭達到人格統一的目的。
  • 改變自己是神,改變別人是神經病
    最終,直到兩人分開,依然什麼都沒有改變。我們捫心自問,就連改變自己都很難,更何況是改變別人呢。兩口子因為一件小事大動幹戈,是希望對方能有所改變。實際上,只是轉移了對方的注意力,消耗了雙方的心力而已。改變別人,對於改變者和被改變者雙方,都是白白地折磨。其實,我們改變別人的執念,大部分源於自己內心的投射。
  • 婚姻關係中,與其改變對方,不如改變自己
    人的性格與習慣大多是小時候便已養成,當長大成人之後,想要其做出改變無異於痴人說夢。隨著年齡的增長,三觀與日常行為舉止也隨之定格,除非是他自己本身想要做出轉變,否則的話,任誰都只不過是白費力氣罷了。在婚姻生活中,永遠不要試圖強迫另一半去做任何事情,與其試圖改變對方,不如從自身出發,自己動手,從改變自我開始。
  • 改變不了人家,咱也只能改變自己了
    但看個電視就像取經一樣難啊!為啥?找不到遙控器!以前每天都為種種類似的小事抓狂撓頭生氣。為了找遙控器,有時一大早的美好時光都耽誤了。改變不了人家,咱也只能改變自己了。以後每天早晨起來,找不到遙控器,我也不再找了。往往是我幹著家務,跟我躲貓貓的遙控器不知不覺就出現在眼前了。今早,遙控器又不見了。我沒管。吃罷早飯幹完家務,還沒出現。給已經上班的他發了個求助簡訊:「毛總總,咱家遙控器呢?」(我還挺注意語氣滴)他秒回:「沙發縫找找唄!」
  • 性格很難改變,但人要成長
    ,讓我給個建議和意見,結合自己幾十年的工作和生活,送給了他們一句話——「性格很難改變,但人要成長」。可以看出,一個人的性格特徵一旦形成,便很難去強行改變。俗話說「江山易改,秉性難移」。人的性格形成當然受多種因素影響,但卻似乎是由基因遺傳而米,天生的一樣,除非經歷重大變故或經歷重大事情,一般而言,是極難政變的。當然性格也不是不能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