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的智慧:真正聰明的人,從來不改變別人,而是首先改變自己

2021-01-12 唐若心學

文/唐若

唐若心學原創作品,違者必究

決定一個人聰明與否,往往與其智慧有關。一個真正聰明的人,從來都不是先去改變別人,而是首先改變自己。

我是一切的根源,真正聰明的人,會從自身身上尋找原因,做好自己能做得,從而迎來更大的改變。

01真正聰明的人從不改變別人

在這個世界上,最難的事情莫過於就是改變別人了。當我們想要別人改變的時候,往往是很難實現的一件事情。

心理學家榮格曾說過,你連想改變別人的念頭都不要有。作為老師要學習像太陽一樣,只是發出光和熱,每個人接收陽光的反應有所不同,有人覺得刺眼,有人覺得溫暖,有人甚至躲開陽光。

改變別人是世界上最複雜的事情,你要相信,每個人都是自己最好的拯救者,我們永遠都不要寄希望別人改變。

多少人感情想要改變別人,最終卻發現收效甚微。因為人人都最終都是做自己,當我們想要改變別人的時候,往往也是我們內在最痛苦的時候,因為你會不斷要求他人,強迫他人,彼此衝突也會發生變化。

當你放棄改變對方的時候,才是你最聰明睿智的地方。放棄改變對方從本質上來說是找到一個最為切實有效的方法,也是符合一個能量法則。

能量法則告訴我們,任何的改變與成長來自內在的覺醒。我們不改變別人,其實最重要是需要提升自己的能量,我們需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自我提升上,往往很多問題就能迎刃而解。

02真正聰明的人首先改變的是自己

聰明的人總是首先改變自己。還記得一個非常經典的墓志銘故事:當我年輕自由意氣風發的時候,夢想改變世界;後來長大變得聰明後才發現世界很難改變,於是我把目光拉近決定只是改變我的國家,然而依然很難;

當我垂暮之年,絕望中嘗試改變我的家庭,可是他們都不接受;現在我行將就木,突然意識到:倘若當初我是只改變我自己,並作為榜樣影響我的家庭;進而在他們的激發和鼓勵下或許可以改變我的國家,甚至,最終改變世界。

真正聰明的人會首先改變自己,如果我們總是幻想別人改變,這個世界往往不會變得越來越好。

生命是彼此影響彼此,梁漱溟老先生曾講述一句話,這個世界會好嗎?這個世界好不好存在於每個人的意識,當我們活出自己積極的影響力,我們就在讓自己的行動力影響更多的人。

改變自己是最切實可行的低成本,也是讓我們懂得學會一切向內求,你才能真正地擁抱一個更大的世界。

當我們只是專注自己的時候,專注把自己變得越來越好的時候,專注自己所做的事情時,我們就能推動事情取得較大的進展和突破。

相關焦點

  • 真正聰明的人,寧願改變自己,也不會去改變別人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就像樹上沒有兩片一模一樣的葉子。真正聰明的人,寧願改變自己,也不會去改變別人。你以為,大家都是熟人,可以一起奮鬥,一起改變命運,其實不是這樣的,他們的想法,並不會和你一模一樣。很多親戚朋友,因為合夥的事情,反目成仇。「道不同不相為謀」,與其和別人苟同,不如一個人獨自走路。真正厲害的人,都是獨來獨往的人,靠自己,走好自己的路。人這一輩子,很難找到志同道合的人,有人陪你一程,但幾乎沒有人陪你一輩子,很少有人陪你一程又一程。
  • 真正聰明的人,不會去改變別人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就像樹上沒有兩片一模一樣的葉子。真正聰明的人,寧願改變自己,也不會去改變別人。你以為,大家都是熟人,可以一起奮鬥,一起改變命運,其實不是這樣的,他們的想法,並不會和你一模一樣。很多親戚朋友,因為合夥的事情,反目成仇。「道不同不相為謀」,與其和別人苟同,不如一個人獨自走路。真正厲害的人,都是獨來獨往的人,靠自己,走好自己的路。人這一輩子,很難找到志同道合的人,有人陪你一程,但幾乎沒有人陪你一輩子,很少有人陪你一程又一程。
  • 對「無法改變別人,就來改變自己」的理解
    形容人的本性(秉性)難以改變,可見要想改變一個人真的是「難於上青天」了。02、從心理學上來說:江山指人的表面性格,是體現出來給自己或者給別人看,給別人評價的。變的對象之間發生激烈衝突的時候,人會根據現實的判斷去適應它,摸索和平共處的方法,那就要先改變自己的思維觀點,生存方式等,力爭達到人格統一的目的。
  • 生存智慧:真正聰明的人,在與人打交道時,往往具備三條處世智慧
    真正聰明的人,在與人打交道時,往往掌握以下三條處世技巧或者說天規金律,既能保護自己,人緣也會越來越好,都是生存的大智慧,來學習下吧。相反,如果別人對你說了一些諷刺話,最好假裝沒有聽見,萬一無法做到這一點時,就承認對方說法的內容,用這種溫和的態度來解決事情。無論如何,不可以受情緒操控,反過來諷刺對方,否則,只會激化矛盾。
  • 與其說別人不改變就改變自己,不如說對別人改變就是改變自己
    馬雲曾說過這樣的一句話:「銀行不改變就改變銀行」,許多人也會這樣說:「別人不改變就改變自己」。因果與心理學:別人不改變就改變自己,這句話有「罪」,這就是此文筆者要剝離的話題。「別人不改變就改變自己」,這句話為什麼會有「罪」呢?因為我以為是我可以變本加厲的來傷害你,但是你並不需要改變我對你的傷害,你只需要改變自己,接受這個傷害。當蚊子吸你血的時候,你要不要改變蚊子不吸你的血呢?
  • 改變別人不如改變自己,這種改變是一味的隨順和忍讓嗎?
    人的思想只有自己想改變才可能改變。思想能否改變,是他接受了相應的思想,覺得這個思想有道理,他就願意改變。思想願意改變的人是有福報的人,更是有智慧的人。我們知道外面的世界是無常變化的,你不可能抓著一個思想不變,那你就會沒辦法適應這個時代的進步。所以,有一句話說:「洗腦比洗澡更重要」。一個人的成敗決定於他的思想,思想決定行為。
  • 助人改變命運的53個智慧
    智慧改變命運,經典鑄就輝煌,開啟心靈之窗,揮灑完美人生。沉澱千年的智慧,改變命運的圭臬。請仔細看看可以幫你改變命運的53個智慧,好好的學習下吧!人不要與狗鬥的原因:人贏狗,比狗還狠;狗贏人,連狗都不如;打平了,跟狗一樣。人類應向動物學習:睡眠充足,想睡就睡;飲食有節制,肚子餓時才進食;每日都運動;永遠不會為昨日事煩惱,也不為明日事擔憂。
  • 改變自己是神,改變別人是神經病
    其實,我們改變別人的執念,大部分源於自己內心的投射。減少放在別人身上的注意力吧,讓對方自己去發現和承受自己的問題,也許比我們直接指出,更容易讓人放下戒備,也更易於接受改變。02德國著名心理治療師海靈格曾說:「幸福的家庭,都有一個共同點:家裡沒有控制欲很強的人。」
  • 寫給一切真正想要改變自己的人
    偶然一次機會,和學姐吃了一餐飯,她在飯桌上就表達了對學姐的崇拜之情,也十分沮喪自己是不是太笨了才會跟學姐差距這麼大。學姐聽完非常認真的跟她說:「人和人的智商差距並沒有很大,而且我覺得學妹你很聰明的,只是你沒有找到正確的學習思維。」那天她聽完學姐傳授的「秘訣」,跟我打電話的時候說,感覺自己好像是個「夢中人」,被學姐一語驚醒了。
  • 聰明和智慧是兩回事
    ;而智慧則是生存的一種境界。你看,連公認的智者蘇格拉底都自認為,按照智慧的要求,自己是無知的。在現實生活中,不吃虧的是聰明人;而能吃虧的是智者。聰明人和別人過事兒總能保全自己利益。比如做生意,他們做生意都能把利潤賺足;而智者絕不追求生意的最大收益,有些生意甚至賠錢也做。
  • 婚姻中改變自己的是神,改變別人的是神經病
    當兩個人結婚的時候,他們需要明白這是對熟悉生活的破壞和一種新模式的建立,這意味著犧牲、寬容、智慧等等。如果你只想改變一個人,你會失望的,因為改變一個人很難,幾乎是不可能的。許多人在婚姻中最常犯的錯誤之一就是試圖改變對方。感覺很方和自己的想像不一樣,不是自己的想像那麼完美。
  • 改變自己,需要自己改變自己的方法
    自我反省是學習不斷理清自我思想並加深個人的真正願望,集中精力,培養耐心,並客觀地觀察現實,以達到與現實同步的過程。善於自我反省的人,能夠不斷實現他們內心深處最想實現的願望,也能夠找到自己的缺口,迅速補齊自己的不足。他們對生命的態度就如同藝術家對藝術品一樣, 全身心投入、不斷創造和超越,所以,在他們的手中,所有的工作都會越做越好。
  • 真正的改變,需要接納自我,放下自己的焦慮,為所當為
    心理學中是這樣說的:一個自我接納的人能接受自己和他人,不會為自己或他人的缺點所困擾,感到窘迫與不安,他們能坦然地接受自己的現狀,包括自己的需要、水平、願望,同樣也寬容地對待他人的弱點和問題,從容地生活。到底什麼樣的事情,是需要我們自我接納的呢?首先是外部世界的不如意,比如偶爾的失眠、心情不好、某件事沒完成,這些都是正常的。
  • 改變自己,接納別人與自己的不同
    每個人都是一個「特別」的存在,譬如嬰兒從娘胎呱呱落地,他的第一聲哭啼就那麼別具特色,或響亮如喇叭,或軟糯如小貓,或清脆如竹笛,以他別致的方式,向世人宣示自己的到來。成年人因為有了生活的閱歷,歲月的裂變,獨特的趣味,在他的言行舉止中,就免不了會顯露出與別人的不同來。這是他的本色,人嘛,大多數時候還是以本色示人。
  • 30條青春勵志語錄:要想改變命運,首先改變自己.
    好好的管教你自己,不要管別人。 2.先把魚網打開,魚兒才能找到漁網的入口。  3.生活本沒有導演,但我們每個人都像演員一樣,為了合乎劇情而認真地表演著。  4.不管別人臉上有沒有飯粒,都請你先照照鏡子。一點點語錄網  5.相信信念能夠戰勝一切,這本身就是一個最偉大的信念。
  • 真正聰明的人,從來不做這五件事
    莎士比亞說:「與其做愚蠢的聰明人,不如做聰明的愚人。」真正聰明的人,往往看起來很笨,內心卻很明白,能夠控制自己的一言一行,有所為,有所不為。真正聰明的人,從來不做以下這五件事,為人處世的能力很強,不得罪別人,也不委屈自己。
  • 改變不了別人,就改變自己的心態,改變自己比改變別人要容易的多
    在量子催眠中,通過催眠師的引導,人的靈魂的高階部分的潛意識通過讓個案在意識中憶起、經歷前世,從而釋放掉個案記憶深處的傷痛,感受到愛,放下心裡的負擔。當個案的內在開始改變,當她開始拿回自己內在的力量,那麼她的外在必然會隨之改變。
  • 改變自己是神,改變別人是神經病
    文/諸葛先生一直很認同一句話:改變自己是智,改變別人是蠢。萬事不可強求,與其費盡心思改變別人,不如把目光放在自己身上。把自己過好,才是王道。很多人都是這樣,明知道改變自己才能改變現狀,就是不敢邁出那一步。讀書時,人人都學幾門技術,他覺得難所以沒學,工作後就後悔了。工作時,很多人靠試錯找到自己的理想工作,他瞻前顧後,結果遠遠落後了。結婚後,明知道夫妻關係不和諧,但他想著就這樣吧,於是日子越過越乏味。改變自己,不是想想就可以改變的,不付出肯定不會有回報!
  • 真正聰明的人,凡事都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我們常常用「潔白如玉」來形容一個人,可是玉器本身都不是「毫無瑕疵」的,人怎麼又能真正「完美無缺」呢?當你明白了這一點,你就會發現,自己看別人的時候,就順眼多了。聰明的人,都懂得換位思考。在看到別人的錯誤的時候,第一時間不是責備別人,而是想一想自己有沒有犯同樣的錯誤,用別人的錯誤來警示自己,然後感激別人,提醒了自己,讓自己減少了犯錯誤的概率。
  • 生存的智慧:真正的尊重不是別人給的,而是自己賺回來的,你是嗎
    這是如意人生的智慧心法系列文章,在這個專欄中,我們重點分享的是如何成為一個幸福與如意的人,如何做一個睿智與智慧的人,歡迎更多讀者訂閱與閱讀。文/唐若唐若心學原創作品,違者必究尊重不是別人給的,而是自己賺回來的,我曾經問自己,對待周邊人我的付出還不夠多嗎?但為什麼總感覺我得不到相應的尊重呢?我僅僅只是需要平等的尊重就這麼難嗎?後來我才明白:尊重不是別人給的,而是自己賺回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