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曾說過這樣的一句話:「銀行不改變就改變銀行」,許多人也會這樣說:「別人不改變就改變自己」。
這兩句話如果作一下類比,豈不是很矛盾嗎?因果與心理學:別人不改變就改變自己,這句話有「罪」,這就是此文筆者要剝離的話題。
「別人不改變就改變自己」,這句話為什麼會有「罪」呢?因為我以為是我可以變本加厲的來傷害你,但是你並不需要改變我對你的傷害,你只需要改變自己,接受這個傷害。
當蚊子吸你血的時候,你要不要改變蚊子不吸你的血呢?當貓兒偷吃你魚的時候,你要不要改變貓兒不偷你的魚呢?當老鼠偷吃你糧食的時候,你要不要改變老鼠不偷你的糧食呢?
答案是肯定的,就是必須得要改變它們,因為這更符合人性。
然而,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有的人比蚊子吸血還貪婪、比貓兒偷腥還討厭、比老鼠偷糧還可恥,難道我們就不需要改變這些人嗎?如果我們甘願為了別人不改變就改變自己而受屈辱,這樣反而就會成為別人不需要改變他自己、甚至可以變本加厲來傷害你的一個又一個堂而皇之的藉口,這樣豈不是罪過嗎?
要知道:普遍的人只有在不斷創造財富的前提下才可以生存下去,而創造財富是需要靠有規律的時間去堆積的。
如果一個人對另外一個人造成了傷害,甚至是變本加厲的傷害,又恬不知恥、不知道改變自己去磨合別人,那麼就會是在幹擾對方的生活軌跡,耗費別人可創造財富的時間,因為對方要花更多的時間來解決你所給他帶來的傷害,這不是罪過又是什麼?
總結:與其說「別人不改變就改變自己」,還不如說「對別人改變就是改變自己」,這才是一顆光明磊落的心。
備註:原創作品!來源於生活的最小細節。記得關注兩面真相,了解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