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公去世,我才明白:孝順父母最好的方式就是陪伴

2021-01-09 深情解讀

原創文章,抄襲必究

01

我的外公去世了,今年88歲。令人感到驚訝的是,外公上午還在和街坊鄰居吹牛聊天,就一頓午飯後,人就沒了。

於是各種猜測接踵而來,有人說是吃飯噎死的,有人說是被毒死的。對於前者的猜測,後來經當醫生的表弟否決了。那剩下的猜測令人感到不安。是誰這麼狠呢?要致一個老人於死地。

據知情人士爆料,外公在去世前一陣子跟自己的兒子一家鬧過矛盾。這是不是導致外公逝世的導火線呢?這我們無法考證。我們只能送別外公,讓他一路走好。外公雖走了,但活著的人還得繼續生活,繼續思考生活。

在我們小時候,父母無微不至地照顧我們,讓我們無憂無慮地成長。當我們長大了,父母已慢慢老去,形態遲緩,步履蹣跚,那我們該如何對我們的父母呢?是嫌棄他的遲緩,還是厭惡他的蹣跚。不管是哪種,我想這是做父母的最不願意,也是最悲哀的事。

古有云:「百善孝為先」,一個善良的人的第一衡量標準就是孝,對父母要孝順。我們祖先尚且知道,更何況我們這些應該說是更先進的現代人呢!

02

那麼我們該怎麼做到孝順父母呢?

前段時間電視播過這樣一條廣告:大年三十,老人做好滿滿一桌菜來等待自己的孩子們回家過年,也就是陪她吃頓團圓飯。老人等了許久,人沒等到,等到的卻是一通通沒時間的電話,而有一通電話裡明顯聽到自己的孫子在叫爸爸去旅遊的話。

在這短短幾分鐘的廣告裡,我印象最深的是這位老人最後說的一句話:「忙,忙,忙」。就這幾個字道盡了老人的失落與渴望。

當今社會是節奏快的社會,人們在職場上拼得你死我活,有些甚至忙於做一些自己喜歡去做的事,比如旅遊。因為這些而忽視了自己的父母。老人們真的會成為你的包袱,阻止你的工作和喜好嗎?老人們要的其實很簡單,他們只要一句問候,一個擁抱,一種陪伴。換句話說——陪伴才是我們報答父母,也是父母最渴望自己孩子對待自己的最簡單方式。

03

小蘇和她父母住在同一個城市,但小蘇住在城東,有自己的家庭,小蘇的父母住在城南,雖在同一個城市,但相距也有一個小時的車程。但小蘇卻沒有因為路程稍遠而不去看望父母。相反,小蘇會定期去看望自己的父母,有時是陪父母說說話,有時是陪父母吃頓飯。有時是半天,有時是一整天。

這天,小蘇照例開車去城南看望自己的父母,剛到父母家門口,手機響了,小蘇看見是自己的母親打的。

進入家門,才知道自己的父親暈倒在床邊,而自己的母親又抬不動父親。事不宜遲,小蘇和她母親把父親送往了醫院。經醫生診斷,小蘇的父親患的是腦溢血。醫生還說,只要來晚半個小時,小蘇的父親將面臨死亡或癱瘓。

小蘇無不慶幸自己能定期去看望父母,她這一舉動讓自己的父親倖免於難,反之後果將不堪設想。

想想,陪伴父母,關心父母,讓我們及時發現父母的身體問題,及時就醫,這對父母對自己無不是件好事。如果晚到半小時,如果小蘇父親逝世,那小蘇母親怎麼辦,她可能會因為不適應而去煩自己的子女。

就像前段時間看的電視劇《都挺好》樣。雖說這部電視劇所要闡述的和我今天說的有點不一致,但所表現的現象是一致的。言歸正傳,如果小蘇的父親癱瘓,那受苦的依然是小蘇這些做子女的。這不得不說,陪伴父母有多麼重要!

04

父母生我們養我們,他們把他們能給我們的都給我們了,他們老了,只是希望我們能抽出寶貴的時間來陪陪他們,這要求是如此簡單,又是如此深厚。簡單的每個人都做得到,深厚的只需陪伴就能心滿意足的感情。

最近,聽過一個故事,也真有其事。有一個家庭,他們養了一條狗,給狗吃好的,穿好的,還天天送美容院,甚至晚上和家裡女主人睡覺。而這一家對自己年邁的母親卻比不上這條狗,後來這位母親實在是傷心難過,對自己的兒子說:「兒啊,我不想做你的媽媽,我想做你家的一條狗啊!」

寫到這,我不禁一陣心痛。這是一位母親的懇求,是一位受傷的母親發自心靈的懇求。只要能讓自己的兒子對自己好點,她願意當兒子的狗。這不得不讓人陷入沉思。

古人云:父母在,不遠遊。雖說這有點死板,但他卻折射出來一種感情。而這種感情恰恰是我們每個人所必須有的。所以,讓我們多多陪伴自己的父母,讓他們不再感到空虛與失落。這也是我們報答父母養育之恩的最好最簡單的方式!

-end-

相關焦點

  • 陪伴父母就是我們最好的孝順
    是多麼熟悉的一首簡單的兒歌,在我們童年的時候每年的生日父母都會準備好一個生日蛋糕或者還有小小的禮物會神秘呈現在我們眼前,我們會高興的歡快的跳起來。小時候唯一期盼的就是自己的生日,長大後我們的生日父母依舊沒有忘。可是父母知道我們的生日,我們做為兒女知道父母的生日嗎!記得以前還在上學的時候,老師問了個問題說你們知道父母的生日嗎,以她們的生日寫篇作文,當時的我一頭霧水根本就是無從下手。
  • 陪伴,是對父母最好的孝順
    陪伴,人間最深的情,最暖的意。不管你需不需要,它都一直在。陪伴,給人依靠的力量,是一種欣慰的愜意芬芳。陪伴,讓歲月多了一份溫暖,多了一份感動,多了一份幸福。時間把陪伴熬成了最好的愛意。有一種陪伴,你陪我長大,我陪你變老。陪伴父母,是兒女對父母最好的孝順。
  • 不愚孝,讓父母高興,經常陪伴父母,這就是最好的孝順
    導讀:孝順一直是一個經久不衰的話題,關於如何孝順也一直沒有一條衡量的標準。而我覺得盡我們所能去孝順父母,問心無愧即可。作為父母盡到應盡的責任,作為孩子心存感激,以贍養為報,相互感恩。提到孝順的典故,我們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二十四孝故事》了,這本書在舊社會可謂是家喻戶曉,人人皆知,其中記載了自上古至宋朝的24個孝男孝女的故事,主要用於培養兒童的封建孝德。
  • 故事:外公偏心舅舅,如今只有母親給外公養老,外公悔悟:養兒不能防老
    外公偏心舅舅,如今只有母親給外公養老,外公悔悟:養兒不能防老在我們身邊,許多老人偏心兒子,把好處留給兒子,可有時候女兒比兒子更孝順。有些老人到晚年了才明白一個道理:養兒不能防老。對於他們來說,留給他們的是無盡的後悔,好無奈。外公外婆這輩子生了三個兒子,一個女兒,我媽最小。
  • 最好的孝敬父母方式,就是陪伴
    作為一個70後生人,父母現在都已年過七旬,他們已經風華不在,而且身體都不好,但我很慶幸的是,最近的十年裡,我一直陪伴著他們,也深深體會了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的感覺,有父母在,我心裡就感覺踏實!這種感覺,是我以前在武漢讀書以及在深圳和上海漂泊工作了九年所沒有的。父母在,不遠遊,就是這種感覺。
  • 子女不孝順父母,導致父母詛咒是很靈驗的
    兒女不孝順父母,被自己的父母詛咒不得好死等等是很靈驗的,在我身邊就有兩例典型的例子。一個是我舅舅和舅媽,他們兩口子對我外公特別不好,所以我外公晚年基本都在我家由我爸媽照顧。後來外公覺得自己日子不多了,他又不能在出嫁的女兒家過世,才回自己家跟舅舅同住。外公快要過世的時候經常說我爸媽以後會有好報,但對我舅舅舅媽就只有詛咒,說這倆畜生以後不得好死,要打長喊死。
  • 陪伴是最好的孝順
    她的故事讓我感動不已——焦秀芝老師的老母親已是104歲高齡。雙節合璧,幸福成雙,今年中秋喜迎國慶那天,也恰逢老壽星的生日!盛世常青樹,百年不老松!老太太能享長春高壽,首先是得益於生逢盛世,社會大同,生活條件無比優越;再就是歸功孝子賢孫、至親至愛的辛勤付出。其實,更離不開焦秀芝老師超出常人的對老人孝順。焦老師為人平和、心地善良、知恩圖報、孝敬老人。
  • 人生沒有後悔藥,有空的時候常回家看看,陪伴才是最好的孝順
    上午跟媽媽通了電話,媽媽問我為什麼沒有回來過節,我說公司有事回不了,我知道媽媽心裡很難過,但還是跟我說工作要緊,電話那頭我聽到了媽媽哭泣的聲音,此刻心裡湧現了一萬個懊惱和自責。前段時間外婆去世了,媽媽跟我說他這輩子最後悔的是沒有太多時間陪外婆,以至於留下太多遺憾,苦了一輩子,沒有享到什麼福就走了,這段話深深刺痛了我,其實我們何曾不是一樣,父母年紀大了,總希望我們能多陪陪他們,但很多時候卻事與願違。人生最痛苦的是:「子欲孝而親不在,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 最好的孝順,是帶著父母走進你的世界
    最好的孝順,是帶著父母走進你的世界有人說:「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父母的變老,自己家庭的組建,工作生活的需要,我們很難做到常回家看看。我們發現自己懂事太晚,總以為來日方長,殊不知,對於年邁的父母,你的一句再見很可能就是再也不見。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其實,最好的孝順,不是常回家看看,不是給予父母物質享受,而是讓父母融入你的世界。01畢淑敏曾說:「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 文哥陪伴奶奶的生活——是孝順最好的生活方式
    仔細觀察可以看到生活中存在各種各樣的孝順方式。有給老人豐富的經濟生活,有給老人優越的環境,也有不在身邊的孩子會逢年過節回家看望,同時不忘給老人帶些所需,適時的把老人接回身邊暫時的居住等等。子女們都在盡能力各顯神通。但是這些孝順中,總是讓人覺得缺少些什麼?直到看到文哥陪伴奶奶的生活視頻,才體會到孝順最需要的生活味道。
  • 包容父母,就是最好的孝順!
    ,原諒他們的不完美,是對父母最好的孝順。色難,就是包容父母,不給父母臉色看。,孝順父母就是一句空口號。我就是洗十條也不足以報答您!」,耐心、溫柔地對待漸漸老去的父母,體諒他們,以反哺之心奉敬父母,以感恩之心孝順父母!
  • 包容父母,就是最好的孝順
    父母一直在竭力愛著孩子,孩子卻常常忘記父母只是普通人。包容父母的小過錯,原諒他們的不完美,是對父母最好的孝順。如果對父母都不能包容,孝順父母就是一句空口號。包容父母,是最好的孝順陳毅說:「母親,您辛苦養育我長大,小時候您不知為我洗了多少。我就是洗十條也不足以報答您!」說完,陳毅將母親換下來的褲子,都洗得乾乾淨,母親倍感欣慰。
  • 什麼是孝順?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
    如果你覺得父母勞動會累,實際上過度的空閒反而比忙碌的時候更累。這種累令人更加身心俱疲,焦慮不安。廢掉一個人最好的方式,就是讓他閒著。同樣,廢掉父母最好的方式,也是讓他閒著,一直閒著。父母年紀大了,如果成天沒事做,很容易心態出現問題,讓自己處於消極的情緒中。而當他們忙著賺錢,忙著為自己的未來添一點保障時,是沒空矯情的。
  • 怎樣做才是孝敬父母的最好方式?
    當我們為人父母的時候,我們就會體驗到,作為父母的總是把所有的愛都給自己的孩子。當然作為子女的,我們孝順的方式有很多種,其實沒有好壞之分。因為只要你有那份心意父母都會十分的高興。如果是常年在外工作的人,孝順父母的方式可以有很多,其實沒有說要花上很多錢給他們買很多的禮物
  • 我的外公外婆
    外婆在炸肉丸子的時候不許別人在旁邊,特別是我這樣的淘氣娃娃,每次我一去廚房外婆就拿一個小碗裝上剛炸好的又酥又嫩的肉丸子讓我去外面吃,外公非常疼我,一般寒冷的天氣外公都不讓我出去玩,只有這個時候外公會讓我和隔壁的孩子們在一起玩。因為爸爸媽媽要工作,從小我就是外公外婆帶大的,童年最早的回憶就是一個下雨的夜裡,外婆打著傘走在前面,外公背著我穿著雨衣送我去醫院的場景。
  • 老了不能自理,兒女如何照顧老人才算是孝順?老人活得夠明白
    盡孝有各種各樣的方式,每個人盡孝的途徑也會不同。有的人覺得孝敬父母就是給他們充足的物質和安全感,而有的人覺得孝敬父母則是給予他們充分的陪伴。無論是哪一種方式,只要能夠讓父母得到真正的幸福,讓他們開心就是一件值得的事情。
  • 外公去世2年了,我媽的想法確實令我佩服
    記得當時我正在工作,突然我媽就電話打來說外公走了,我便立馬請假了,下班後就直接回外婆家去。對於外公的去世,我很難受,但是此刻我的心情就是想在我媽身邊,我想陪著她一起難過也好。因為當時正好是冬天,我想守夜本身就容易憔悴,而且天氣又冷,所以我去之前準備了熱水袋,我就想著暖不了心,捂一下手也好。當時被舅媽,也就是我媽的姐姐,她看到了,心裡竟羨慕說我媽有福氣。
  • ​送父母去養老院是不孝嗎?能給老人最好的生活環境才是孝順
    雖然後來我們沒有再深入的討論,但是事後我還是仔細的想了下到底什麼才是孝順?古有臥冰求鯉,講述的是晉人王祥冬天為繼母在冰上捕魚的事情,被後世奉為孝道經典的故事。我想這要是親生母親,定是心疼大過感動,寧可不吃那魚。這樣的孝順並不會真的讓父母感到快樂,沒有意義的孝順怎麼能叫孝順呢?
  • 黃渤:送父母去養老院是不孝嗎?能給老人最好的生活環境才是孝順
    雖然後來我們沒有再深入的討論,但是事後我還是仔細的想了下到底什麼才是孝順?古有臥冰求鯉,講述的是晉人王祥冬天為繼母在冰上捕魚的事情,被後世奉為孝道經典的故事。我想這要是親生母親,定是心疼大過感動,寧可不吃那魚。這樣的孝順並不會真的讓父母感到快樂,沒有意義的孝順怎麼能叫孝順呢?
  • 外公去世,媽說他在玩滑梯,重新排隊去,才不會擋住後面的小朋友
    外公去世了,我問媽媽外公去哪裡了?媽媽說外公在玩滑滑梯,滑到底了,重新排隊去了呀,不然會擋住後面的小朋友! 我10歲時,外公去世了,享年68歲。外公喜歡抽旱菸,味道很濃烈,我記憶中,外公到我家住的時候,他每天早上五點就起床咳嗽,媽媽讓他戒掉,試了好多次無果而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