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象徵溫暖與希望,黑夜催生孤獨與惆悵。
不知是從什麼時候開始,這個社會特別地崇尚正能量,置身於一群正能量十足的朋友當中,你都不好意思說「我心情不好」。多說幾次,你沒準兒還會被貼上「矯情」的標籤,你會被嫌棄,甚至是排斥。這樣的體會我有過,你呢?
曾經很喜歡看《奇葩大會》,因為總有來自各個領域的「能人異士」綻放著他們的光彩。他們敞開心扉,說出心底的故事,有人躊躇滿志,有人走過一路風雨,也有人攜著一份別樣的情懷。我記得曾有一個叫大王的姑娘,很是與眾不同。
坦白地說,在大王出現的一剎那,我在心底毫不猶豫地下了一個判定:
「這一定是個不好相處的人!」
因為她長了一張「冰塊臉」,一張讓人心生「寒意」的臉。
而且,在極為簡短的自我介紹裡,她自己也著重強調說「我不會笑」,更讓我堅定了自己的判斷。
然而,當她說自己是一名「情緒攝影師」,曾用鏡頭拍攝下一個又一個陌生人臉上微妙的小情緒,甚至化身為一個善意的傾聽者,讓他們無處釋放的小情緒得以被看見,也被讀懂,我的心一下子被融化,驚訝於這個「冰塊臉」姑娘的內心竟藏著遠超出常人的更多溫暖。
其實,大王原本也是一個極普通的攝影師,拍照,收銀子。
可在一次又一次通過鏡頭全神貫注去凝視一張臉的過程中,她看見很多轉瞬即逝的微妙情緒,她猜測那後面一定有故事,也許還帶著苦澀的味道。
於是,她試著在拍攝的同時,去跟鏡頭那端的人做溝通,果然,一個又一個原本潛藏在心底的故事浮出水面,相伴而來的,是一張又一張臉上小情緒的綻放,有惆悵,有無奈,也有付諸一滴眼淚的憂傷。
大王用手中的相機記錄下了那自然又寶貴的一瞬,贈予他們一張珍貴的照片,更贈予他們一份無聲的懂得。
為了生活的柴米油鹽,抑或夢想的如花綻放,我們每天都在忙碌奔波,根本無暇關注身邊人的小情緒,即使是最親的人。
而我們自己的小情緒,也一樣長期遭受著忽視,但其實,每個人的小情緒都希望被看見,因為那意味著被讀懂和溫暖。
在之前的單位,曾遇見一個大大咧咧的姑娘,幾乎每天都能聽到她的歡聲笑語,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只要有她在,即使她只是安靜地坐著而並不說話,我仍然能感覺到連空氣都在偷偷地笑。她的朋友圈,從來也只發傳播正能量的段子。
我以為,她就是那個傳說中沒有煩惱的孩子。
後來我們相繼離職,但仍保持了聯繫。有次一起喝茶,當我對她的「陽光燦爛」表示高度的「羨慕嫉妒」時,卻忽然發現,正有眼淚在她的雙眸中打轉。我握住她的手,陪她沉默了片刻。爾後,她說:
「誰沒有煩惱和憂傷呢,只是不知何處去安放。」
那一刻,我看到最真實的她,也為從前對她小情緒的「視而不見」滋生出一份說不出的內疚。
原來,她就是那個人前強顏歡笑、人後孤獨惆悵的姑娘。其實,我們之中的大多數,又何嘗不是如此?
人作為情感動物,怎麼會沒有小情緒,但在這個崇尚正能量的世界,囿於各種各樣的原因,很多人不得不藏起自己的小情緒,做一個從某種意義上說被讚賞、被喜歡的人。
可是,日復一日,小情緒會變成壞情緒,壞情緒也可能會升級為頑固的心結。
特別是那些長期情緒消化不良的人,更容易被日積月累的壞情緒所傷。
這是一種沒有傷疤的傷,卻有著最為難言的痛。
其實,說出來,並不丟人。我們都應該相信並接納這樣一個現實:
每個人,就算是再開朗樂觀的人,也會有情緒低落時,那些叫做煩惱、憂傷或迷茫的小情緒,既來之,則亦應「安」之。
寫下這些,恰逢深夜,窗外的人聲和鳥鳴,都已歸於沉寂,而屋內,只剩下敲擊鍵盤的聲音。
我想每逢這樣的時刻,我們都會遇見最脆弱的自己,一日的疲憊,希望有人來問候,積存在心底的憂傷和煩惱,抑或只是在一瞬間泛濫的無奈和無助,也希望會有人看見和懂得。
如果可以被溫情相擁,誰願意空守一份內心的孤獨和惆悵?
其實,喜怒哀樂都是人之常情,大可不必過分壓抑自己,壞情緒有毒,釋放就是解脫,儲藏等於自傷。所謂「喜怒不形於色」,固然是一種很「美好」的境界,但我相信,那份「不形於色」一定是源自心底深處的平靜,而不是一種浮于波濤洶湧表面的佯裝。
做理性的人,很有必要,但不必藏起甚至湮滅最真實的自己。
做最好的自己,從大大方方談論自己的情緒開始。
「情緒攝影師」大王說過一句話:
「悲傷如果被看見,它會好得更快。」
願你的小情緒,總有人看得見。
而你,也會是一個「贈人溫暖,心有餘溫」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