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高壽老人,她說自己退休也不能安度晚年

2020-08-27 悠悠文案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老人更多的時候,像個小孩,也會鬧一鬧小孩子脾氣。這個時候的老人,更需要的是子女的陪伴和關心。



黃女士今年61歲,退休好幾年了,兒子已經成家,自己每個月的退休金也不少,按理說,可以安度晚年了。但是,因為自己的母親多年前患有半身不遂,之前上班,都是請保姆照顧。自從黃女士退休以後,就自己一個人包攬了照顧母親的生活起居以及家裡的所有家務。

母親年紀大了,記性也越來越差,時而清醒,時而糊塗,還喜歡嘮叨。有一點不順心就說黃女士欺負她是一個沒有用的人。而且生氣還會摔東西。黃女士如果有事出去,耽擱時間長了,回來就會看到一地狼藉。黃女士的丈夫走得早,很多年前就生病去世了。黃女士自己把兒子撫養長大,眼看著自己要退休的時候,母親臥床。她說自己,退休了,也不能安度晚年。因為她不能不管臥病在床的母親。



之前上班,沒有時間照顧母親,黃女士就請保姆照顧,畢竟自己的工資還算負擔得起。但是退休以後,退休金再給母親付醫藥費,就付不起保姆的工資了。但是黃女士當時想,自己終於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陪著生病的母親了。黃女士每天做飯要單獨做母親的一份,因為老人的飲食主要以清淡、柔軟為主。每天給母親洗衣服、翻身、按摩,黃女士還經常推著母親出去轉轉。



黃女士白天離開母親身邊不能超過兩個小時以上,晚上也要等母親熟睡之後,自己才能放心去休息一小會兒。因為還要經常起夜,照顧母親,給母親按摩。有時候,黃女士說,就是每天早起做飯的時候,都是強撐著身體爬起來。她真的很想多休息一會兒,但是,她知道母親必須少食多餐,每天要吃好幾頓飯,而且每次不能吃太多,要少吃。所以,如果自己不起來做飯,母親就要餓著肚子。



儘管累,儘管母親有時候也會嘮叨自己,黃女士說,只要母親在一天,她就要盡孝一天。因為那是自己的親媽,母親把自己養大不容易。看著母親一天天變得瘦骨嶙峋,黃女士就覺得是自己沒有照顧好母親,心裡真的不是滋味。其實,黃女士也知道,母親歲數大了,終會一天天老去。但是,當母親清醒的時候,跟黃女士說自己活得夠本了,不想再拖累黃女士的時候,黃女士還是心如刀絞。黃女士說,她只希望母親活著,而且要儘自己所能讓母親活得舒服一些。



老人,還是要照顧好自己的身體,不光是自己享福,子女也沒有那麼多的負擔。但是人是吃五穀雜糧的,誰也不能保證自己不生病。家裡有有高壽的老人,也是幸福,只不過子女都是累並快樂著。老人健在,子女有能力盡孝,這是多好的狀態。當然,如果老人生病,子女看著心痛,多了牽掛,也不可否認的說,子女身上的擔子更重。但父母養子女小,子女養父母老,這是回報父母的養育之恩。所以,惟願天下父母,健康長壽。

相關焦點

  • 98歲老人說:人到老年,要想不討人嫌,牢記這四字就可安度晚年
    我定睛一看,原來是我們村裡的老壽星,一位98歲的老人。老人雖然馬上就要進入百歲的期頤之年了,但是他依然耳聰目明,精神矍鑠,讓我們這些晚輩羨慕不已。我向老壽星請教高壽的秘密,98歲的老人笑了,他說:人到老年,高壽卻是可遇不可求的啊。但是,人到老年,要想不討人嫌,牢記這四個字,就能安度晚年啊。等你老了,你就知道這四個字的作用力了。那麼,98歲老人所說的這四個字,究竟是什麼呢?
  • 三位70歲老人的哭訴:家有高壽老人,是我晚年痛苦的開始
    文尼莫媽媽日記,原創首發,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如果問,人一生中最幸福的時光是什麼時候,也許很多人都會說,一定是晚年的時光。可是,又有多少身處晚年的人,在苦苦的煎熬中掙扎度日呢?隨著老齡化的加劇,社會結構也不斷發生改變,越來越多的老人在家庭結構中充當主要地位,比家裡有老人更糟糕的,是家裡還有一個&34;的老人。這種壓力,不僅使得老年子女的壓力增大,而且整體家庭的幸福感也隨之降低。
  • 家有長壽老人是什麼樣的感受?聽聽這幾位怎麼說
    導語:有些老人年近70了,還有一個90多歲的父親或者母親,家有長壽老人是什麼感受?曾女士:我今年68歲了,我母親92歲了。我真的特別幸運,我母親是那種一輩子都不想給兒女添麻煩的懂事老人。她雖然92歲了,但她生活能夠自理,脾氣很好。
  • 二婚婆婆的感慨:女人過了60歲,想「安度晚年」真的不容易
    婆婆買菜做飯,洗衣拖地,有了婆婆在,家裡總是乾乾淨淨,她幾次想給婆婆錢,都被婆婆拒絕。很多朋友都說這是當婆婆應該做的事情,不用跟婆婆客氣。02可在佳佳看來,早年喪夫的婆婆讓人疼惜,一手把幾個兒女拉扯大,老了還得帶孫子,這一輩子都在為兒女付出,著實不容易,身為兒女,不能只索取不付出。
  • 2位56歲退休女人哭訴:父母高壽,未必是福,退休後有苦難言
    總想著有一天自己退休了,一定要好好的出去玩一玩,看看不同城市的景色。可是,真當自己到了退休的那一天才發現,並不是自己想像中的那麼簡單。2位56歲退休女人的哭訴:父母高壽,未必是福,退休後有苦難言。1、李女士,56歲都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可是我們家的情況卻恰恰相反。我今年56歲,父親已經年過80,但是身體還算不錯。
  • 58歲二婚老阿姨哭訴:以為能安度晚年,沒想到做了6年免費保姆
    有些老人在老伴去世以後,就想找個人過日子,好安度晚年。畢竟一個老人確實也非常寂寞,到了晚上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可是二婚的中老年人,真的能夠遇到真愛,一起安度晚年嗎?李阿姨說出了自己的真實經歷,哭訴自己白白給對方家裡當了6年的免費保姆。
  • 60歲老人直言:退休後成了兒子帶工資的「保姆」,我該怎麼辦?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姑媽今年60歲了,退休前是我們當地一所高中的資深教師,在她所教授的學科方面還是相當有建樹的。前幾年退休了,剛開始姑媽和姑父倆人在自己家裡過了幾個月自由日子。後來表哥就邀請姑媽去他們家了,一開始說的是去兒子家,一家人一起熱熱鬧鬧的。後來姑媽就開始給表哥家接送孩子上學,加上輔導孩子功課。
  • 願意「找事」的退休老人,晚年更舒心
    導語:晚年能過得舒心,是每個退休老人的心願,也是最難達成的願望。之所以會這麼難,是因為在退休前,就已經有很多人在「覬覦」你的晚年生活,替你「規劃」好了一切。鄰居張姐還有一個月就可以退休了,本該高興的她,卻整天愁眉不展,直呼不敢退休。
  • 家有高壽老人喜還是憂,這三個55歲女人說出了大實話
    很多人都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家裡老人年齡越大,就說明這個家庭越興旺。要是誰家裡有一個長壽的老人,在別人眼中那就是福氣滿堂。可隨著社會發展越來越快,壓力也都很大,如果家裡有一個高壽老人的話,可能就不是寶而是一個人人嫌棄的「草」。家裡有一個高壽的老人到底是好是壞呢,看看這三個55歲女人怎麼說。
  • 農村老人沒有養老退休金,老了如何安度晚年才更好,過來人告訴你
    農村的老人大部分是沒有養老金的,那當他們沒有能力養活自己的時候,都是靠子女支付他們的生活費,要麼就一起生活,但每個家庭和每個老人的想法不一樣,所以老年生活不一樣。周奶奶這樣的做法挺好的,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也過的挺舒適。周奶奶每次跟我說關於廟裡的生活,都顯得很開心,說明是真的是喜歡呆在那,她說不是每個人都能去的,是因為她信佛已經20多年了,才有這樣的「待遇」。老人心裡有一個信仰是比較好的,不至於生活孤孤單單,畢竟和年輕人有代溝,說話各方面思想都不太一樣,有自己的生活圈也是件好事。
  • 我為婆婆端屎尿,娘家父母沒人管:偏愛,老人安度晚年的隱患
    他們用自己認為對的方式,來對待自己的子女,在不知不覺中,讓局面進入自己也無法解決的狀態。偏愛某個子女常常就是一些老人不由自主的行為。他們以為,自己是無奈的,自己是有愛的,他們從沒想想,如此下去的結果,不光會讓親情出現裂痕,還會讓自己的晚年養老進入尷尬的境地。
  • 人到六十,要學會在錢上「吝嗇」一點,才能安度晚年
    因此,人到六十,要學會在錢上「吝嗇」一點,才能安度晚年。前不久有一部電視劇叫做《安家》,裡面有一對老年夫婦,賣了一輩子包子,只想要全款為兒子在上海買一套房子,結果,當他們將房子買好後,卻被兒子和兒媳掃地出門,兩位老人努力工作一輩子,到了晚年卻沒有一個落腳的地方,實在是讓人唏噓。
  • 一位59歲退休女人心酸經歷:家有高壽的老母親,才是苦日子的開始
    導語有一句話很經典,叫做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在古代人的眼裡,家裡面就是有老人的話,這是兒女們的福氣。因為兒女成家之後一般都不會在家裡住,所以一家人很少能聚在一起。而且實際上老人自己懂得自己的身體情況,一般不會讓兒女出很多力氣去贍養他們,更不會給他們添亂,而且能做到的都會幫一下兒女的忙,也不會要求兒女給買什麼貴重的東西。不過呢,也有少部分老人就知道麻煩他們的兒女,煩得人家都不想給他們養老。本文的主角莫女士剛從單位退休回來,本想著用自己攢下的錢去旅遊看看世界,但誰曾想這退休後的日子卻越過越令人崩潰。為什麼會有這種結果呢?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她的親身經歷。
  • 「好的晚年生活得自己給」一位64歲退休老人的心聲,值得深思
    我有一個兒子和女兒,小女兒懂事又能幹,她跟我的性格很像,都是那種知道自己想要做什麼的人,做事情有計劃,不會慌張。後來,我的兒子結婚了,兒媳生了孩子,做婆婆當然要幫襯一把。 生活中,有很多和我差不多年紀的老人,她們的晚年生活全部都在下一代人身上。每天幫著兒媳帶孩子,完全沒有自己的理想和愛好。
  • 一個80歲老人的感悟:退休後遠離四件事,能安度晚年
    導語上了年紀以後,就想著和兒女一起相處,讓他們贍養自己、陪著自己,一直以來都是自己付出的多,到頭來只想在兒女身邊。但是老了以後也要注意一些事情,這樣不但會讓兒女孝順自己,還可以享受晚年生活。下面我們去聽聽80歲老人的忠告吧。
  • 3位71歲老人的哭訴:家有長壽老人,我被折磨得快堅持不下去了
    特別是一些兄弟姐妹不孝或是裝傻的家庭,一人負擔生活不能自理,甚至是完全不講道理高壽父母,簡直就是一場災難。以下,一起來聽聽3位71歲老人的故事,或許從他們身上,我們能看到已是老人的子女,在面對更長壽的父母時,有多少的心酸和無奈。
  • 退休老人的真心話:「老人寧可自己苦一點,也要管住3樣東西」
    晚年生活要想過得好,老人不僅需要有一定的經濟保障和人力保障,也需要自己有定力,可以管住自己的一些行為,以免自己走錯了路,毀掉了自己的晚年生活。在跟爺爺聊養老問題的時候,爺爺說了這樣一番話:「其實,很多老人之所以晚年過得不幸福,不一定是因為兒女不夠孝順,也可能是因為他們自己管不住自己。
  • 一位退休阿姨:決定不在兒女家養老之後,我過上了幸福的晚年生活
    老年人會願意跟子女住在一起,認為相互之間有個照應,而且老人年怕寂寞,兒孫在則,不會感覺冷清。但也有很大一部分老年人在嘗試和子女共同生活之後,選擇自己獨居,這是為什麼呢?聽聽過來人的心裡話。01.兩人退休等丈夫已退休,兒子就把我們兩個接到了他的小家,說是要給我給爸爸和媽媽一個幸福的的晚年。其實我們兩個明白,因為兒子和兒媳希望我們去幫他帶孫子,減輕他們的負擔。我們也覺得老年人幫忙帶孫子是應該的,所以開開心心的就住在兒子兒媳家。
  • 老人最大的困擾是什麼?5個退休老人說出了大實話
    前言人總有老的時候,許多老人一退休,沒有了工作的引導,一下子覺得自己無所事事,不知道要幹些什麼,退休之後應該怎麼過好自己的生活呢?很多老人都會存在這樣的困惑,我們看看這五位老人是怎麼說的?,可是有一件事一直讓我很困擾,我的社保還沒買滿15年,雖然名義上是退休了,可是沒有拿到退休金。
  • 保姆式搭夥過日子,也許是失偶老人安度晚年的一種理想模式
    文/梅來夫妻到老了,總有一個先走,留下的這個其實更可憐,無窮的悽涼落寞。該如何排除失偶老人的孤獨寂寞,再找一個伴是很好的選擇。許多老人由於沒有選對再婚方式,到最後紛爭不休,一地雞毛。周爺爺在一次老年人活動中認識了單身的唐阿姨,53歲的唐阿姨有二個兒子,俱已經結婚,生活條件不大好,對母親不大孝順。唐阿姨沒有退休金,也沒有存多少錢養老。與周爺爺認識後,二個人擦出了愛的火花,二顆孤獨的心找到了依靠,決定結婚。周爺爺的兒女知道後,一致認為同居可以,但不能打結婚證,怕後患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