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70歲老人的哭訴:家有高壽老人,是我晚年痛苦的開始

2020-09-03 尼莫媽媽日記

文尼莫媽媽日記,原創首發,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如果問,人一生中最幸福的時光是什麼時候,也許很多人都會說,一定是晚年的時光。可是,又有多少身處晚年的人,在苦苦的煎熬中掙扎度日呢?

隨著老齡化的加劇,社會結構也不斷發生改變,越來越多的老人在家庭結構中充當主要地位,比家裡有老人更糟糕的,是家裡還有一個&34;的老人。這種壓力,不僅使得老年子女的壓力增大,而且整體家庭的幸福感也隨之降低。

關於&34;的真實狀態,3位70歲老人發出了真實的心聲。

&34;

劉阿姨今年已經70歲了,本該享受兒孫滿堂幸福的年紀,卻因為家中的高壽母親而無法停歇,仍然忙碌地生活著。

本來老人長壽是一件值得慶賀的事,但是劉阿姨的媽媽不僅高壽而且還患了老年痴呆症,這對任何家庭來說,都是一種極大的負擔。

平時劉阿姨的媽媽經常會到處路亂跑,每天&34;就成了她最大的重擔,不僅要照顧她的起居,平時生活的瑣事也要她獨自處理。

兒女在外工作,很久才回家一次,所以劉阿姨在這個古稀之年,卻仍然要背負著照顧別人的重擔,日子的難過。

劉阿姨每天都在伺候自己的媽媽洗澡吃飯,哄媽媽的過程中度過,等媽媽睡著了,劉阿姨才有空閒的時間忙活自己的事情。

明明家裡有著兩位高壽的老人,可是在母親面前,原來孩子永遠是孩子。無論多少歲,母親只要還在這個世界上健康地活著,為人子女就要承擔照顧母親的責任。

劉阿姨感嘆:&34;

晚年,別人享受兒孫滿堂的幸福,而她們,仍在街頭巷尾&34;。也許推著輪椅的時光是上天賜予她們孝順的機會,但是對於身體笨重的她們來說,一切,都太累太坎坷了。

&34;

陳叔叔剛過古稀的壽辰,他的父親還親自為兒子祝壽。他的老伴走得早,孩子們都出去了,只剩下兩個老頭相依為命。以前年紀稍微沒那麼大的時候,兩個人還能一起嘮嘮嗑,下下棋,出去散散步,像兄弟又像朋友,雖然日子過得很清閒,但至少還有彼此陪在身旁作伴。

但是,隨著父親年齡的增大,身體也越來越差,最後終於病倒在病房,陳叔叔只能拖著本就疲憊的身體照顧自己的父親,像孩子一樣照顧,飯要餵到嘴裡,廁所也要陪著,不管做什麼事,父親都無法自己完成,只能靠陳叔叔幫忙才能行動。

就這樣,兩個高齡老人相依相伴,日子的坎坷也是難以言說的。

但是陳叔叔的老伴前不久摔了一跤,只能臥床在家,而兒女們離家遠,又無法照顧老伴。

有一段時間,陳叔叔在家照顧妻子晚了一些去照顧父親,結果趕到父親身邊的時候,父親把身上拉的滿身糞便,他只好幫父親收拾,洗澡。

陳叔叔一下子從照顧一個人到兩個人,每天照顧完父親,又要趕回去照顧妻子,這樣的日子實在是讓他吃不消。

&34;

趙阿姨今年70歲,母親也已近百。如果說返老還童會是每個老人的福分,那孩子般的行為卻會成為子女的負擔。

趙阿姨的媽媽年紀大了以後,脾氣就越來越差,經常動不動就摔東西,對不喜歡的話和言語就反駁,然後罵人,直到心裡舒暢為止。趙阿姨面對這樣無理取鬧的媽媽,感到十分無奈,但是想到老人年紀已大,有小情緒很正常,所以也盡心盡力照顧母親,滿足母親的要求,只要她舒心就夠。

可是這樣的日子,卻從未停歇過,趙阿姨要忍受著這樣的痛苦繼續生活著,還要拖著本就不年輕的身體照顧自己的母親,實在是一件難以接受的事。

可是,日子總要過下去,畢竟為人子女,永遠都要把父母放在首位,好好孝順。

&34;

王爾德曾說:&34;

對於歲月來說,漫長也許是對一個人的賞賜和饋贈,但是身後也在逐漸衰老的孩子來說,年邁的自己,是一個無法擺脫的咒語。

只能祈求,在有生之年,可以健康平安,給予互相安慰。給予互相陪伴,讓孩子輕鬆而安心地孝順。

不負以一場親情緣分,這一生也沒有白費。

-END-

本文配圖:來源網絡

相關焦點

  • 3位71歲老人的哭訴:家有長壽老人,我被折磨得快堅持不下去了
    歲的老人,按道理來說,應該是頤養天年,享天倫之樂的年紀,但有些老年人,因為家有更長壽的父母和年幼的孫子,一把年紀反倒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特別是一些兄弟姐妹不孝或是裝傻的家庭,一人負擔生活不能自理,甚至是完全不講道理高壽父母,簡直就是一場災難。以下,一起來聽聽3位71歲老人的故事,或許從他們身上,我們能看到已是老人的子女,在面對更長壽的父母時,有多少的心酸和無奈。
  • 老人晚年最害怕什麼?三位70歲的老人說出了心裡話
    想像著有一天,自己也會離開,心裡不免會有些害怕,那麼70歲以後的老人,最害怕什麼呢?我們來聽聽下面這三位老人是怎麼說的。,最怕老了失去尊嚴上個月我剛過完72歲生日,我平常喜歡鍛鍊身體,目前狀況還不錯。我不害怕生死,最害怕的是老了失去尊嚴。像我們這個年紀的人,說生病就生病了。我老伴兒就是這樣,去世前得了半身偏癱,生活不能自理,吃飯、上廁所都在床上。每次我幫她清理汙垢的時候,她都特別痛苦,不停地和我說對不起。如果可以選擇,我希望去世的方式,是睡覺。
  • 家有長壽老人是什麼樣的感受?聽聽這幾位怎麼說
    導語:有些老人年近70了,還有一個90多歲的父親或者母親,家有長壽老人是什麼感受?曾女士:我今年68歲了,我母親92歲了。我真的特別幸運,我母親是那種一輩子都不想給兒女添麻煩的懂事老人。她雖然92歲了,但她生活能夠自理,脾氣很好。
  • 3位70歲老人哭訴:晚年出軌,痛快一時,毀一輩子
    這個時候的老人,也沒有什麼工作問題的困擾,大部分人都安心調養身體,研究新食譜。可往往有一些意外狀況的發生,打亂了生活的秩序,在平靜的湖面上投下了一枚炸彈。請聽聽這3位70歲老人的哭訴,很扎心。1. 他70多歲,跟50歲的洗腳女工搞在了一起提到出軌二字,黃奶奶的氣便不打一處來。黃奶奶和老伴已經結婚50年了,本以為到了晚年能夠放下生活的瑣事,享享清福。可沒想到,老伴卻出軌了,出軌對象還是一個按摩店裡的50歲女工。
  • 3位70歲老人的忠告:想有個幸福的晚年,不要做「三無」老人
    要想過一個幸福的晚年,那麼就不能做「三無老人」,為什麼這麼說呢?不如看看這三位70歲老人的忠告。我今年70歲了,我原配老伴7年前去世了,我的孩子們都在外地忙,雖然定期給我打錢,可是卻不能時時陪在我身邊,所以我就尋思著給自己找一個伴兒。問過孩子們的意見,他們沒有不滿還很支持我,所以我就在三年前找了個「半路夫妻」搭夥過日子,不得不說身邊有個伴兒才有家的感覺。
  • 3位65歲老人哭訴:家有長壽老人,我快堅持不下去了,心酸又無奈
    俗話說得好:家無長人顯孝順,家無孩子顯乾淨。有些事情沒攤自己身上,是無法感同身受的,特別當這些老人的兒女自己也步入了老年行列,那麼這個時候照顧年邁的雙親,真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下面,一起來聽聽3位老人的故事,或許從他們身上,我們能看到已是老人的子女,在面對更長壽的父母時,有多少的心酸和無奈。
  • 家有高壽老人,她說自己退休也不能安度晚年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老人更多的時候,像個小孩,也會鬧一鬧小孩子脾氣。這個時候的老人,更需要的是子女的陪伴和關心。,按理說,可以安度晚年了。有一點不順心就說黃女士欺負她是一個沒有用的人。而且生氣還會摔東西。黃女士如果有事出去,耽擱時間長了,回來就會看到一地狼藉。黃女士的丈夫走得早,很多年前就生病去世了。黃女士自己把兒子撫養長大,眼看著自己要退休的時候,母親臥床。她說自己,退休了,也不能安度晚年。因為她不能不管臥病在床的母親。
  • 三位60歲阿姨的哭訴:家有長壽老人,未必幸福,有苦難言
    有三位60歲阿姨哭訴到:&34;而其中緣由,一起來看看吧。60歲的連阿姨:家有長壽老人,心有無限牽掛連阿姨的婆婆今年90歲,老人的身體還算是硬朗,也具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但婆婆是屬於閒不下來的類型,像是爬上梯子去擦柜子等。
  • 3位72歲老人哭訴:家有長壽老人,我快熬不下去了
    導語:70多歲的老人,在年輕一輩看起來他們已經是需要被照顧的對象,但許多時候,他們不僅顧不上照顧自己,還得照顧家裡的長壽老人。「孝」這個字,碰上了「長壽」,就變成了苦熬。我母親她可勁地花我的錢,可勁地使喚我,她晚年最大的樂趣就是折磨我。我今年都已經70多歲了,我每天還在被我那90多歲的老母親當成奴才一樣使喚。我的老母親90多歲了,每月退休金有4000,她身體非常棒,每頓飯吃得比我還多。明明有退休金卻不願意去住養老院,也不捨得請保姆,就是每天可勁地花我的錢,可勁地使喚我。
  • 家有高壽老人喜還是憂,這三個55歲女人說出了大實話
    很多人都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家裡老人年齡越大,就說明這個家庭越興旺。要是誰家裡有一個長壽的老人,在別人眼中那就是福氣滿堂。可隨著社會發展越來越快,壓力也都很大,如果家裡有一個高壽老人的話,可能就不是寶而是一個人人嫌棄的「草」。家裡有一個高壽的老人到底是好是壞呢,看看這三個55歲女人怎麼說。
  • 2位56歲退休女人哭訴:父母高壽,未必是福,退休後有苦難言
    2位56歲退休女人的哭訴:父母高壽,未必是福,退休後有苦難言。1、李女士,56歲都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可是我們家的情況卻恰恰相反。我今年56歲,父親已經年過80,但是身體還算不錯。我們一共兄弟姐妹6個,現在每個月輪流照顧父親。我父親年輕的時候脾氣就暴躁,所以我們這幾個兄弟姐妹從前沒有人不害怕他的。現如今也是這樣,父親總是動不動就愛發脾氣,對這個不滿意,對那個不滿意的。脾氣和性格變得比小孩還難伺候。後來,父親身體不舒服,醫生說沒什麼大事,回家多休息休息就好了。
  • 「家有長壽老人,我苦熬也心甘情願」70歲老阿姨的來信,太淚目
    我們這篇文來探討一個話題:倘若家裡有一位長壽的老人,到底是福還是「禍」,又會有怎樣的生活困境和無奈。這個話題,也讓我想到一位70歲老阿姨給我的來信,她說:「家有長壽的老人,我苦熬也心甘情願。」就是這樣苦苦地熬著,我父親94周歲的時候去世的,母親是92歲走的,他們倆都沒有痛苦離開這個世界,我們做兒女的也很欣慰。家有長壽的老人,是福是「禍」,我想說:善待父母就是善待自己的明天。因為是你的父母,你沒法去不照顧,但凡是個有良心的都會去照顧。
  • 70歲老人哭訴:38歲兒子三天兩頭回家「吃飯」,讓我心驚膽戰
    但是,如今的老人聚在一起,抱怨起子女來,卻總有說不完的話題。別看誰家一片和諧,那是沒拿出來說,一說粉飾再好也露餡。要不然,怎麼會說「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呢。兒子一說回家「吃飯」,老父親就心驚膽戰小區李大爺,今年70歲了,只有一個年齡38歲的獨生子。很多人都羨慕李大爺,說他就算只有一個兒子,家裡也不冷清,因為兒子隔三岔五就會回來陪他吃飯。
  • 人到晚年,老伴和子女是最好的依靠嗎?3位70歲老人坦言不一定
    導語:人過七十古來稀,70歲以後的老人都希望能夠,依靠老伴或者兒女安度的晚年生活。可現實生活裡也有的老人到了晚年才發現,原來老伴和兒女也是靠不住的,能夠依靠的也只有自己。下面我們來聽聽這3位70歲老人是如何說的。
  • 人到晚年,特別是到了70歲後,最害怕什麼?3位老人說了實話
    俗語說「人到七十古來稀」,隨著人均壽命的增高,百歲老人都很常見。活到70歲也只是老年生活的開始,隨著身體機能的下降,老人也不再像以前那麼無所畏懼。那麼人到晚年,特別是70歲以後,最害怕的是什麼?聽聽下面3位老人是怎麼說的。王奶奶 我不怕死,就是害怕孤單,我怕有一天死在家裡也沒人知道72歲的王奶奶早年喪夫,靠著炸油條把4個兒女撫養成人,如今他們都有了自己的家庭,都不在本地居住。只能年節的時候來看看她。
  • 老人是不是有錢,晚年就能高枕無憂呢?70歲的大媽說出了心裡話
    老人是不是有錢,晚年就能高枕無憂呢?他們從踏入社會起,就要考慮將來的房貸、車貸、養育兒女以及贍養老人。而我們這一代多數都是獨生子女,兩個人贍養四位老人壓力著實有點大,還好大部分父母都有自己的養老金,可以減輕一點子女的負擔。也有想得開的老人,拿著自己的養老金去敬老院住,一方面同齡人在一起有共同的話題,另一方面自己也不想成為兒女的負擔。
  • 人到晚年最親的人是誰?三位70歲老人告訴你:並不是老伴
    導讀:人到晚年最親的人是誰?三位70歲老人告訴你:並不是老伴!我們都很羨慕「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愛情,相比年輕人愛得死去活來,老年人那相互攙扶,相濡以沫的情感更是顯得彌足珍貴。但是人到晚年後,最親的人就是老伴嗎?
  • 晚年有錢和沒錢的老人,生活有啥不同?3位70歲老人的話,很現實
    文丨素心箋言(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養兒防老」一直是中國老人信奉的傳統觀念,可現實生活是,有錢在手晚年生活才有底氣,才能過得幸福。雖說「錢不是萬能的」,可老了「沒錢是萬萬不能的」。
  • 家裡有長壽老人好嗎?三位60歲阿姨聲稱就是一種痛苦
    家裡有長壽老人好嗎?三位60歲阿姨聲稱就是一種痛苦長壽雖然是好福氣,可對於有些家庭來說,家裡有長壽老人對他們來說也是一種痛苦。看下這三位60多歲的老說講訴家裡有長壽老人有多有壓力了?張阿姨:63歲我這個年齡也算花甲之年了,本來到了晚年享清福的時候,可我的生活卻是過得特別壓抑。
  • 3位70歲老人自述:家裡有位長壽老人,我快堅持不下去了
    導語:每個人經常說:「家裡有老人,那就是幸福。」大多數長壽老人都是非常善解人意的。他們了解子女的艱辛,並主動幫助子女。然而,一些長壽老人使他們的孩子抓狂。聽聽這三位70歲老人是這麼說的吧。我的兒子和女兒不常年在外,我的孫子都結婚了。現在,儘管我沒有妻子,但我有一個95歲的母親。小時候,我是部門的小職員。我退休之前一直從事普通工作。現在我每月有2600多元的退休金,所以我沒有太多積蓄。幸運的是,我的孩子有時可以給我補貼,否則我真的無法生存我還有老娘要養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