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怎麼開心就怎麼幹,不用為了不喜歡的事情強迫自己去執行,直到我們長大以後……..
當我們成年以後就會意識到我們需要自己養活自己,因為我們有能力賺錢了,我們也有能力選擇自己想做的事情,但是當我們的第一桶金進入口袋的時候更多的不是開心,而是對生活的感嘆。
下雨天只有我一個人在操場上蹦躂
記得我上高中的一個周末,和我的小夥伴一起去吃飯,剛走進電梯口,就有幾個大叔問我們是不是高中生。那個時候對他們還是有警惕性的,但是我們人多所以也不怕就如實回答了。
經過聊天我們得知這幾個大叔是想要在我們小縣城建一個遊樂園,但是需要先做一個市場調研,於是就想讓我們高中生幫忙,並且承諾一天給我們50元。
在高中能有一點收入已經很不錯了,所以我們很利索的答應了。於是第二天就興高採烈的去做調查了,當我們走進第一家小賣部說明我們的來意時,那個阿姨用一種懷疑的眼神看著我們。(我們的小縣城是比較傳統的,像這種調查研究平時就應該很少見,更何況我們就只是高中生。)接著我們又去了己家收穫了同樣的質疑聲,到下午做報告的時候我們把這個情況告訴了老闆,主要的理由就是因為我們是學生很難取得他們的信任。
那天跑了很多家,感覺腰酸背痛,其實身體的勞動還算能接受,主要遇到的問題是那些小商鋪的叔叔阿姨對我們的質疑聲,以及我們沒有成功的失落感。
那是我第一次賺錢,最後的錢去哪兒了我已經忘記了,但是那次機會讓我深深的體會到了掙錢不容易,但是花錢卻很容易。
今天我的花銷變大了,我的花銷也更大了,所以我需要的錢也就更多了,我就只能更努力的掙錢。
當我開始運營自己的號之後就出現了很多問題,首先我必須做垂直領域的東西,而且要投其所好,要是看現在的讀者更喜歡看什麼就寫什麼,不像以前不考慮收益,可以任性的很,想寫什麼就寫什麼。
比如我可以很清高寫自己的情懷,但是你知道嗎,現在的受眾比你還浮躁,他們不看你的什麼情懷,他們寧願看毒雞湯。情懷這東西在文字裡還有用嗎?我不知道。
梅雨季節就像是大樹的分手季,格外悽涼
如果你有什麼經驗,可以和我分享嗎?我想漲粉,但是情懷這東西不頂用啊,我想要生活,就要掙錢,只有錢夠了才有底氣談情懷,是這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