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數據統計,目前北京市的剩女數量已經超過了80萬人,不僅是中國適齡單身女性數最多的城市,同樣也是世界之最。有意思的是,很多北京的適婚小夥卻找不到對象。
對此,有人在網上提問:為什麼現在的大城市女人,條件越好越難嫁出去?既然單身的男性有那麼多,為什麼還有那麼多剩女?
對於網友的提問,筆者想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解讀:
首先,女人條件好卻沒結婚的,不叫難嫁出去。
當一個女人的經濟條件和眼界已經達到了一定程度,不用依靠男人也可以有很好的生活,這時,她對婚姻和伴侶的選擇,自然就會有自己的一套邏輯。
她會更有底氣,想選擇一個自己喜歡,且條件足以與自己匹配的人結婚。在沒找到符合條件的人之前,選擇單身,保持自己最舒服的狀態,這是女性的一種生活態度,也是她們的一種自由。
其次,為什麼要管適婚單身的女性叫剩女呢?
百度百科上解釋,剩女是指已經過了社會一般所認為的適婚年齡,但是仍然未結婚的女性(27歲以上的單身女性),日本人則稱之為被男人扔掉的女人。
可事實上,單身的女性不是物品,具有主動選擇權,她們認為單身是最適合自己的狀態,於是才選擇了單身。
這樣的單身女性不是被人扔掉的、挑剩的,所以不應該被叫做「剩女」。如果非要選擇一個詞來形容她們,應該稱呼她們為「單身貴族」。
第三,對很多女人來說,戀愛和結婚是一碼事。女人們都希望找到自己理想的另一半,和他談戀愛然後結婚,而男人們卻通常不這樣想。
年輕時的男人,渴望的是自由自在的生活,結婚就意味著走進牢籠,終結青春,不能再像單身時那樣放縱自己。
於是,很多男人把戀愛和結婚看成是兩碼事,在談戀愛時並不一定會將結婚作為前提條件來考慮。
男人找戀愛對象,會希望找一個可以和他一起愉快地消磨時光的女子。當男人到了一定年紀,經歷過一些事情,有一定的閱歷,遇上家長催婚,感受到家庭壓力和社會壓力,處於心理上的脆弱期時,他們才會產生「該成家了」的念頭。
這時候,男人希望尋找到一位無條件同盟者,來幫助自己療愈和當成精神寄託。男人打算結婚,不一定就是出於愛情,他可能是受各種各樣的精神因素和社會因素影響,被迫做出的決定。
所以,當男人正經打算結婚的時候,他們會挑選適合成為妻子的女性結婚。比如,這個女性會做家務,能和雙親和睦相處,能照顧好家庭、愛護家庭,「上得廳堂,下得廚房」,能傳宗接代等。
說白了,男人比女人現實。男人對於結婚是非常理性的,只要對方具備結婚的條件,即使不是自己真正喜歡的人,他們也可以與對方步入婚姻的殿堂。
而女人,一生都在追求愛。對大部分女性來說,與其嫁給一個很有錢但不愛的人,還不如選擇單身。
所以,雖然北京的單身適婚男有很多,但並不意味著他們適合那些選擇單身的女性。
第四,越來越多經濟獨立、人格獨立的女性意識到,婚姻對女性的不友好。
在沒結婚前,很多女性的狀態就是:做一份不累或自己喜歡的工作,下班後有的是時間可以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幸福感爆棚。
而一旦結婚,很多女性的時間就完全不再屬於自己。除了工作,她們還要做家務,照顧孩子,兼顧起家裡的一切瑣事。在這樣的高壓下,很多女性的幸福值直線下降。
所以,選擇單身的女性越來越多,被剩下的單身男性也越來越多。
這個普遍的社會現象,不僅需要被關注,也需要人們好好反省反省。只有解決了根源,讓女性不再懼怕婚姻,所謂的「剩女」「剩男」問題才能真正的解決。
而且,單身是一種選擇,不應被過度解讀。每個人都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就算是單身,也照樣擁有精彩人生。
作者簡介:小旭和你聊情感,分享故事,情感解答,歡迎投稿,期待和你一起聊暢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