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老伴兒風停夜泊
情感話題解讀,帶您走進更多的正向情感世界!我是你的情感解憂人,但你要懂得放過你自己!
文 | 風停夜泊
原創 · 抄襲必究
什麼是真愛?
有些人尋尋覓覓一生都沒能知道什麼才是真愛,縱使與人終老,仍然覺得此生遺憾,沒能和自己內心理想的人生活在一起,我想,可能他/她本身從一開始,就沒有發自內心的愛自己的另一半吧。
有些人就真的足夠幸運,晚年時白髮蒼蒼仍然看著自己的另一半滿心歡喜,我想,真愛也不過如此吧?
李銀河對於「真愛」是這樣理解的:
男女之間產生了相互喜歡和愛的共鳴,就可以被稱為「真愛」,但這樣的感情,很有可能就是那種與轟轟烈烈無關與浪漫激情也沒有聯繫的結合,只是兩個人在相同的時間產生了共同的感情,並能有結合在一起的欲望走在最後,那就是真愛。
多數人把真愛的概念都在時代跨越婚戀開放以後,弄的混淆了,從前純粹的真愛在當代也變成了稀缺的珍貴,以至於當代的年輕人甚至中年以後的人,仍然對真愛的「尋不見」而苦惱。
個別人對於婚戀的態度是,找不到真愛就寧可不婚,顯然在這樣的時代境況下,這樣的想法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任,相比那些不婚主義者來說,我更欣賞無論任何時候都想要結婚的人。
很多時候,我們期盼的真愛,會在時間裡得到驗證,也許最初選擇的時候大概只是因為某些合拍走在了一起,最後經過時間的驗證你才發現,原來身邊的人就是自己尋覓已久的真愛。
時間,是檢驗真愛的唯一標準。
曾有人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真愛的概念,摒除了時代因素認為真愛,就是彼此之間對另一半的不可變更的重視與注視,男人如父如兄、女人如姐如母,認為這就是真愛的唯一標準。
實際上,這樣的情愛只存在短暫的戀愛前期,時間一久,要麼是行動有了惰性,要麼是做久了另一半習以為常,總之激情減退以後,平淡的生活中就會削弱曾經的關注度,這是一個永遠不爭的事實。
愛情褪去浪漫、華麗的外衣,剩下柴米油鹽和現實的繁雜瑣事,那麼重視和注視的專注度就會直線下架,到那時就不是真愛了嗎?
在現下時代快速發展的重壓力階段,人們對於生存和情愛的聯繫,早已經無法時刻雙重呵護。
抱起磚頭就沒法擁抱你,放下磚頭就沒法養活你,這樣的現實讓多少感性的人有不可言喻的心酸?
在這個繁雜多變的時代,真愛早就無法單一的存在,而是需要包含太多的客觀條件,才能完成天時地利人和的標準,達到兩個人相互供養真愛的條件。
重大壓力下的人們,還只敢談「我只在乎你不關心其他」嗎?在時間的洗禮下,那些曾經信誓旦旦要走到最後的人,又有多少是敗給了現實?
世上從來不存在完美的事情和人,就像是真愛也從來都不完美一樣。
對美好東西的嚮往和渴望,是人之常情,但有些所謂的美好只能定格在思維限定的標準之內無法變成現實。
走進婚姻以前的兩個人,你說他們不夠相愛嗎?你說他們當時覺得不是找到了真正對的人嗎?你說他們會覺得不是真愛共存的人嗎?
婚姻以後,理想的狀態被現實打得粉碎,這就不是真愛了嗎?
無論任何時候,都必須承認:
世上不存在完全對的人,也不存在百分百完美的事,所有美好的事物都會存在瑕疵。
你愛上一個人,你們願意風雨與共,也願意苦盡甘來後的並肩攜手,接受在此過程中彼此身上的瑕疵並去包容,那就是真愛。
每一個人心裡對於真愛的標準都是與現實有差異的,具體什麼是真愛?那需要經得過時間考量、即便爭吵也不會有分開念頭,出現瓶頸期或現實情況也共同面對解決,這才是關於真愛最理想的答案。
那麼,期望對方關注和重視自己,這難道不是真愛回饋的最佳方式嗎?
直擊事實和理想時,人就會明白到任何時候,我們都不能按照自己理想的唯一標準去強求現實發生的一切,能夠按照自己的意願來進行,因為太多時候都達不到!
尤其在感情索求這件事上,太多人對於真愛的尋覓,期望另一半對自己如父如兄、如姐如母的關心和照顧,實際是一種反向成長的表現,是一種潛意識裡把巨嬰行為演變成被偏愛的錯誤認知。
愛一個人,是會心甘情願對另一個人好,但絕對不會是讓另一個人成為思想巨嬰、行為巨嬰的理由,這個世上父母是唯一的,能夠完全像父母那樣對待自己的人並不存在,除非他主觀意識心甘情願那樣去做,任何人沒有理由那樣去要求他/她。
何況,他/她這樣主觀意識的行為,也有自由的權利,並不能作為衡量真愛的標準。
部分人會對自己的另一半說:
你變了,你曾經對我那麼好,現在你對我都不再像從前那樣關心了。
實則是自己索取的過程中,過於自我,過於重視自己的感受,即便是真正的父母也會有疲憊期,何況,男女之間的感情,從來都不應該把在長輩那裡吸收來的愛混淆在男女關係其中。
過度要求自己的另一半重視和關注自己來突出所謂的真愛,這是一種對真愛概念的「心理扭曲」。
男女之間,本該用正確的思維去理解相互的感情:
男女的相戀到結合,是相互的給與和付出,建立在相互平等的基礎之上,並且對和諧運用正確的改變自己迎合另一半的方式,才能正確走進真愛的大門以內。否則,真愛的大門就會緊閉。
任你如何說你多麼深愛眼前的人,但你的行為和思維沒有同步,你用一種錯誤的定論來給真愛做定義,你走的真愛路本身就是錯誤的方式與方向,又如何識別真愛?
有些人,多次戀愛、結婚,最後還是失敗了,就是自己在概念裡把真愛的對象設立的過於理想化。
以至於無法在實際相處中,在另一半身上尋得滿足感、安全感和歸宿感,這些其實是一個人扭曲的概念,何況並非每一次都是所遇非人。
真愛的前提是對一個人有心動的感覺,而自己也對那個人有著一種吸引力,這樣就達到了可以戀愛的走心標準,走在一起後兩個人成熟的交往方式,通過時間來恆定是否為真愛。
說到底,還是相處方式決定真愛的衍生。
感情到婚姻分為這樣幾個階段:
心動——熱戀——平淡——結婚——新婚迷戀——平淡——白頭到老。
而這樣的每一個階段都會是伴隨著磨合,所謂很好的磨合也就是兩個人的相處方式,心動過後所有的相處方式決定磨合的程度,長時間下來才會把對的人和真愛等同的在自己生命裡變成不可或缺。
所以,你認為什麼才是真愛?
李銀河對於真愛的概念觀點,會比心理學角度的分析更讓人信服和贊成:
只要相互喜歡、相互有愛慕,願意降低自己理想概念中真愛對象的標準,那麼真愛就沒那麼難以尋覓。
為什麼很多人那麼輕易就尋得了屬於自己的真愛?為什麼有的人總是情路坎坷?
一句老生常談的話是這樣講的:幸福,不是擁有的多,而是在乎的少。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身邊那些計較過多的人,真的是難收穫幸福,無論是感情還是生活,他都很難順遂,可偏偏那些沒有過多渴求的人,他們的日子過得反倒讓人羨慕。
你需要對自己的感情負責,需要不過於把感情理想化,不過度要求另一半對自己的關注和重視,允許他/她精力分散,只要不是情感轉移到其他異性或專注不良嗜好上,這樣的精力分散需要被理解。
真愛,是在長時間的相處中,可以上一分鐘氣的要掐死對方,下一分鐘另一半做任何事情自己還願意為他/她分擔壓力,還願意去心疼和關心,更願意在所有的爭執以後做自我反省。
真愛,不是單方面形成的,更是在無數個心動激情過後,相互對另一半的不離不棄。
真愛從乍見之歡開始,以久處不厭延續。
別說你遇不到真愛,也別說你對眼前人的感情變淡了,當你有了這樣的想法只能說明你最初選擇和眼前人在一起的時候就不是全力以赴,你付出的一切不過是感動了自己。
決定在一起的人感情不會變淡,不過是因為瑣碎的事情佔用了精力。
當你的感情還在繼續,又對真愛持有迷茫的心理時,不妨改變自己、降低自己對真愛理想化的期望概念,那麼你也就會在暮年時期對著眼前的人說:
尋覓一生,原來你一直在我身邊!
與眼前人餘下的日子,少抱怨,多用理性的思維去呵護你們的情感,其實在沒有誰比眼前人更適合自己了,他/她就是你的真愛,只要你願意去用心體會!
—End—
情,是人在世間的煉獄。愛情也好、友情也罷,對的時間遇上對的人才能修成正果,認為文字帶出的能量是正向的,並恰巧讓你喜歡,點擊「關注」,和我一起探索情感的真諦!
話題討論:你相信「如果自己降低對真愛的理想期望值,眼前人就會是真愛」的話嗎?歡迎留言聊聊。
感謝大家一直以來對我的關注,歡迎大家把關心的話題寫在評論區,我會作為後續選題,希望創作出更多大家喜歡的內容。創作路上感謝大家的陪伴,我會繼續加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