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歲對於一個人來講危機感不是來自於死亡,而是只剩一個人的孤獨。
愛情常用紅色表達,結婚四十周年被稱作紅寶石婚,紅寶石那炙熱的紅色更是體現了愛情長久的寓意。紅色似火、熱情奔放、堅貞永恆。
我的父母結婚很早,母親不到20歲便端著紅臉盆、暖瓶等來到一個不到15平方的婚房,房子長方形,兩扇對流的窗戶,天花板糊了金色的亮紙。做飯、吃飯、織毛衣、看球賽、睡覺都在這樣的一間屋子裡。
就這樣的一間房子,能讓我們一家三口睡一張床的時間卻很少,母親加夜班、父親外地打工、我經常要住學校,相聚這個詞是奢侈的,也是珍貴的,為數不多的幾次都集中在了母親去世的前幾個月。
一起吃飯的時候,父母已經結婚40周年了,紅寶石婚姻在我的記憶中閃亮著紅色,更像是一種吞噬生命的鮮血,身處陪伴母親倒計時的生活之中,悲痛夾雜著恐懼令我腿總是發抖。
我父母的40年,並不是因為有了我感情才變得更加穩固,我反而成為了他們生活的負擔,母親欠下的債都是因為我要繼續深造而去借的。他們兩人的生活就是熟人介紹的,是看了面相,見了家長的湊對子,除了許久未見的性衝動以外,愛情沒有包容、患難與共的保鮮方式。
母親的離去後,原本還依存的關係被自動地打碎了,所有之前賴以支撐的情感關係點,與母親娘家的關係、與母親有關的帳務、與母親相關的照片、與母親相關的衣物、與母親有關的眼淚。
清官難斷家務事,即使是有血緣關係的親屬也不能看透我們家的愛情。他們在母親離去的時候只能丟給我相同的一句話:「照顧好你的父親!」
我有責任照顧他的一切,生活質量,生活愛好,但是愛情卻無能無力,我只能盡全力維持我與父親的親情,讓它變得柔軟,我們彼此傷不到對方。把有限的感情分出去給另外一個陌生人,目前我做不到。
而這個陌生人就是母親去世三年後,60歲父親認識的一個人。
「你王姨孩子給我買了衣服」,「你王姨孩子來家裡一起過節」,這些都是父親經常電話裡說到的話,對於我來講,這些父親含蓄的溝通方式,這些刺耳的話成為我心中的肉刺,每當做惡夢的時候就會刺痛我。
該如何面對這個想要避開的現實呢?完全的接受,還是永遠的陌生,又或者由我重新建立一種穩固的三角關係。
2010年後,國民經濟迅猛發展,老百姓的生活在換房子,買新車的喜悅中找到了新方向。之前我們家15平米平房,如今已經換成了新城區的120平米3室1廳的寬大房子。
翻天地覆的變化讓父親也愛學習,自己動手修電腦,裝載了各式各樣的無線機器,有的可以坐在床上打投影麻將,有的可以遙控關燈。
豐富的物質生活,使得他改變了很多,在嘗試愛情的路上,他自己偷偷嘗試婚戀的網站,註冊了會員。我為此也偽裝成會員看他的資料,怕他被人騙。
後來,他經常給我發旅行的照片,時不時身邊也會多一個人。我也假裝不在意地看著另外一個人的面相,幻想著這些人與他在一起的生活搭配方式。
王姨這個人是在我出差一個月後突然得知的他們已經結婚的消息,並且已經領了結婚證。為此,我們家的親戚已經炸開了鍋,「為什麼不考慮房子問題」成為了溝通的重點。
漸漸地親屬提到了我的母親,「這房子有你母親一半」這句話一下子握住了我的心臟,讓我全身都感覺到蜷縮著疼痛。我的母親也付出一生,為什麼沒有考慮我的母親。我的那一部分可以不要,我母親我要爭奪,所以我要有所準備,不能讓一個陌生人「騙」走了我的回憶。
感情也會產生烏雲的。
那段時間的我就是這樣,頭頂著烏雲做事。看不慣父親的所作所為,聽到王姨的一切聲音都要關掉,停止了我與父親之間所有的傾述,關閉了父子的那條細細的電話線。
這一過就是幾年的時間,我不在原來的城市,也沒有回去陪他過年。
有一天,我回去給母親掃墓,想著路過家裡的新房子遠遠看一下。在父親新房子街對面,我叫了一碗涼粉。就這樣即使路過這個熟悉陌生的家,我也不會上去了,與父親的冷戰貌似沒有任何緩解。
「老闆,有支付寶嗎?」我正要付錢,抬起頭卻發現,廚房裡走出來了一個系圍裙的父親。兩鬢斑白的父親愣住了幾秒鐘,然後忍不住的笑著,兩步並一步朝我走了過來,廚房的窗簾被另外一隻手撐著,但人沒有出來。
看著變了更老樣子的父親,當時我頭上的烏雲一下子來了一道閃電擊中我的頭頂,一剎那,之前的恨、抱怨、煩惱好像都抹去了。我叫了聲「爸!」
人可以幾秒鐘被吸附到一個富有感情的場景中,這裡無需多言便可展開一段故事。順著這個故事的結局,我問到了它的開頭:
王姨被丈夫虐待,多次法院判離婚未成,她的婚姻雖然也存在了40年,但卻是黑暗的,充滿未知的紅寶石婚,沒有人送她任何禮物,卻被打的渾身青紫。
結識父親之前,她淨身出戶,生活一無所有。父親是從網上論壇看到她的故事,而領結婚證是父親單方面要給她一個家,給一個被趕出來的人一個家。
父親講完這些事的時候眼淚流下來了,他用盡所有臉部表情不讓眼淚繼續往下流,抿著嘴,淚水的苦澀全部都在嘴裡了。看著他的表情,又看到了從廚房緩慢走過來的王姨,我轉身走出了門。
我從口袋裡取出來早晨取的工資與信封,拿出了6000元錢塞了進去。
當我再次走進去的時候,他們正要出來。我頭頂的烏雲已經散去,微笑的陽光照在對方兩個人的臉上,格外的亮麗,輕輕地把這個信封放在了王姨的手中,說了句:「感謝您照顧我爸!」
父親的65歲用3年時間賺到了人生第一個20萬元,他高興地像孩子一樣炫耀。令我出乎意料的事情是他約我一起去了母親的墓地,我們站在那裡,除了祝福未來以外,沒有道歉,沒有抱怨,沒有談回憶。
我也不大清楚母親是否願意聽這些祝福,但是她應該會祝福我們以後的生活。畢竟她曾經那麼辛苦的為了這個家的完整而努力。如今家還在,不能斷。
父親65歲生日是自己在旅途上度過的,王姨沒有和他一起,而是去了西藏,他們回到家的時候各自發給我一個信息。
父親:兒子,我找到了我要的自由旅行方式,還有找到了我精神的滿足方式,那就是把我的自由分享給你和現在我想要照顧的人。
王姨:孩子,謝謝你。感謝你和你父親在我人生最困難的時候給我希望,最重要的是還給我一個家,我喜歡宗教,這次去西藏帶著祝福而去,也會帶著幸福回來。
回來了以後,他們把結婚證丟掉了,真正成為通過自由愛情而遊歷在江裡、湖裡的那隻自由自在的魚。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這句話出自《莊子·內篇·大宗師》及《莊子·外篇·天運》。
之前只懂用「相濡以沫」來形容物質上相互扶持、相互依靠的愛情。後來讀懂了相忘於江湖,才知道:
莊子倡導的自然愛情是人們通過自身努力適應了社會這個自然體系,在此基礎之上而創造自我的精神世界,這個世界屬於個人的自由自在,也是屬於兩個人的分享。這就是古人「忘」的境界:不能忘記的自由與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