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朔為啥批評馬未都?馬未都還總誇他?高情商攤上毒舌損友,真香

2020-08-04 曹鏡明

文丨曹鏡明

題丨王朔和馬未都大秀恩愛:來吧,互相傷害!缺了誰的人生都不完美

歡迎大家留評交流!

王朔為啥批評馬未都?馬未都還總誇他?高情商攤上毒舌損友,真香

子曰:「可與共學,未可與適道;可與適道,未可與立;可與立,未可與權。」

人,作為個體生活在群體社會之中,必然免不了和其他同類的接觸!互相瞧得上眼的可以處之為朋友,瞧不上眼的,最多是個陌人。

然而,即便是朋友也有「親近」之分!

正如孔子所說:共同學習,不一定能共同在道上行;能共同在道上行,未必能在道上真正立得起來;能在道上立得起來,也未必通達道上的變通。

這裡面,便涉及到「交友」的三個境界,分別是:朋友、同類和知己!

王朔為啥批評馬未都?馬未都還總誇他?高情商攤上毒舌損友,真香

人這一生,普通朋友可以有很多,同類也可以認識一些,但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有三五知己,不需要太多,或許就連「三五」都是數量上的奢望。

著名作家、編劇王朔和老夥計、收藏家馬未都之間,就可以稱作是「知己」!

無所顧忌,互相嫌棄,卻又不受旁人的挑唆,可以隨便的直抒胸臆,深知彼此在自己的心中和人生之中的地位和重要性!

由於王朔骨子裡「懟天懟地對空氣」的勁頭兒,沒少在媒體的誘導之下,批評自己的老夥計馬未都,甚至就連「遺老遺少」之類的詞彙,都出來了。可即便是媒體,再怎麼炒作,他們兩個之間的關係也不見生分,尤其是馬未都在媒體前只有稱讚!

王朔為啥批評馬未都?馬未都還總誇他?高情商攤上毒舌損友,真香

王朔,自己都說這些年一直扮演一個北京流氓,在骨子裡他是善良的,而通過相關的文字資料也不難發現,王朔的善良,以及「孩子一樣」的本質!

若是論生活經歷的複雜程度,相信絕大多數人,都遠沒有王朔經歷的事情多,見證到的陰暗面廣泛。換而言之,什麼事,沒經歷過嗎?

王朔的善良和純真,是極其難得的出淤泥而不染,而非是未經世事的單純!

也正是因為這點,王朔身邊許多朋友,都會對他的言論和行為,再三包容。或者說是在心底,都會認為是沒啥子壞心眼,都是掏心窩子的真心話兒。

這樣的王朔,又如何能夠讓朋友「恨」起來,反目成仇呢?

王朔為啥批評馬未都?馬未都還總誇他?高情商攤上毒舌損友,真香

馬未都,作為王朔文學路上的伯樂,對於他的影響肯定是毋庸置疑的。當時馬未都,還不是什麼收藏家,還只是個普通的文學編輯!

王朔呢?也遠還沒有功成名就,還拿著自己的文學作品,處處碰壁。

不可否認的是,在王朔的文學創作早期,要是沒有馬未都的提點和力薦,道路絕不會現在這麼順遂。按道理講,是他的伯樂。

即便是王朔的文學作品,被打上「宣揚灰色主義」的標籤時,馬未都一直也是力挺的態度,是少有的站出來說句公道話的朋友,更多的都是「馮小剛」那樣的。

故而,王朔才有底氣說:我們是啥關係,能讓你們(媒體)給挑撥了嗎?

王朔為啥批評馬未都?馬未都還總誇他?高情商攤上毒舌損友,真香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最怕的就是當面一套,背後一套!

有些人,在當面的時候,你說什麼都是好著呢,沒毛病,轉頭就罵你是「孫子」,這裡面王朔點名批評某雜誌的一個編輯。

什麼是真正的朋友?就是有什麼說什麼,知道你也不會介意!如若介意,也就處不成什麼至交好友,連掏心窩子的話都沒辦法說出口的朋友,算什麼朋友?

喝酒吃肉,有他!事到臨頭,不見了,這叫什麼事?

如今的筆者,就十分羨慕王朔和馬未都之間的交情,甚至多麼的希望,身邊能夠出現一個類似「王朔」的知己,哪怕是互相傷害,又如何?

一味的迎合只會是酒肉之交,筆者前些年就有著太多這樣的朋友,如今寧願閒在家中刷一刷《快樂大本營》也不和這些人在產生什麼交集,因為太累,太走腎!

王朔為啥批評馬未都?馬未都還總誇他?高情商攤上毒舌損友,真香

相較於古代的伯牙、鍾子期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王朔和馬未都的煙火氣息,才更加適用普通人的一生:故事和酒,都已備好!

王朔評價馬未都的遺老遺少,確實有這個趨勢,年輕人有生活,老年人也一樣會有自己的生活,何必如此的把自己摘得那麼乾淨?這是「諍友」的直言,更應該備受珍惜。

相信馬未都人前人後的被人稱作「老師」「館長」啥的,很有可能就會飄了,需要這麼一個鞭子,鞭策一下自己,讓自己站的更穩健,更能成長。

可是,這樣的鞭策,也不是隨便一個人就可以接受的,更需要一種胸懷!

王朔和馬未都之間的交情,缺了誰的人生都不完美!


作者自薦:

1)大衣哥:30元買的大衣拍賣51萬天價!鄰居:他穿過的鞋10萬,誰要

2)大衣哥「選秀」式收徒:全是大美女,男的不要!標準老藝術家風範

3)大衣哥朱之文:1個字賣4萬,專家:超值!眾人瘋搶,玩的什麼套路

4)郭德綱變得大度,曹雲金愛上炫富!是環境改變他們,能否再重逢

5)郭德綱是自己起的藝名?目的佔同行便宜!究竟是真是假?真相來了

本文系【曹鏡明】原創,圖片來源網絡!

相關焦點

  • 馬未都:通過一件生日禮物,我算知道馮小剛是什麼樣的人了
    於是,馮小剛就借著鄭曉龍的手認識了一眾名人,其中以作家編劇王朔最為著名。王朔很快也被馮小剛給俘獲了,時不時就會邀請他一起去參加酒席、宴會之類的活動,雖然都不是上流社會上的宴席,但是大都是文藝圈子裡的佼佼者。
  • 馮小剛過生日,為什麼馬未都要送他拐杖?
    馮小剛過生日,邀請了馬未都,馬未都心想自己好長時間沒見到小剛了,送點什麼東西好呢? 帶酒過去的話太土了,自己收藏了那麼多東西,要不給他挑一件。 想了許久,馬未都來到了自己的收藏室,看著滿屋子的物件挑起來也有些繁瑣。
  • 馬未都說:「現今的人倫之混亂,令人堪憂!」
    可往往就是這三類人,把我們自己的生活弄得一團糟,難免經受精神的摧殘和心理的折磨,總覺著遇人不淑,苦不可堪。叔本華曾說過:「人就像寒冬裡的刺蝟,互相靠得太近,會被刺痛,離得太遠,又會感覺寒冷。」所以觀復博物館創辦人、傳奇文化學者馬未都感嘆道:「現今的人倫之混亂,令人堪憂。」
  • 人窮不可怕,怕的是「心窮」,馬未都:遠離身邊吃相醜的「窮人」
    和優秀的人交往,就像進入了放著香草的房間,時間長了就聞不到香味了,因為自己也變得香了;和不良的人交往,就像進了賣鮑魚的鋪子,久而久之就感覺不到臭了,因為自己也變得跟鮑魚一樣臭。不過他口中的這個「窮」,指的並不是經濟上的窮,而是觀念上、精神上的窮,也就是「心窮」。馬未都之所以能悟出這樣的道理,說起來還多虧了他家的一名保姆。
  • 30年前的馬未都,早已月入七八萬,工作卻從不敢與別人訴說
    當然,從事的工作也早就是一個秘密,就是這個秘密,才能讓他發家,他從不敢與別人訴說自己的工作。於是,後來的馬未都就想到了一個辦法,當初交通不是很方便,無法隨時隨地的前往一些地方,原產地也都無法發貨,藥材就變得極其昂貴。巧合之下,馬未都就發現了這個商機,於是就靠著倒賣中草藥,大賺了一筆。當時,他就能達到月收入七八萬,但是卻將這個秘密隱藏在心中,誰也都不敢輕易的告訴。尤其是身邊的同事。畢竟,當時的馬未都是一個編輯,這份工作不僅體面,還很穩定。
  • 馬未都家保姆鬼鬼祟祟,辭退她怕人議論小氣,拎不清的保姆太氣人
    馬未都請過一個保姆,她幹活手腳麻利,時間長了馬未都發現這個保姆鬼鬼祟祟,家裡卻發生一連串匪夷所思的事兒。馬未都工作繁忙,他託人在中介找了個保姆,要求也不高;為人老實本分,幹活勤快就行。沒有多長時間,中介就幫他物色了一個保姆,馬未都和中介協商了一下,試用一段時間。試用期裡保姆表現得特別勤快,不僅把家裡收拾得僅僅有條,做飯還好吃,簡直不要太周到。
  • 人的一生應有三重境界,被馬未都的語錄道出,富有哲理,警醒世人
    如果把自己人生去劃分三種境界的話,相信很多人不去讀馬未都的語錄,也能劃分出一些來,估計還不止三種境界。縱觀我們現代很多人,都有一種境界便是抗壓能力,因為我們現代很多人活著的壓力,真的太大的了。房貸、車貸還沒有還完,孩子出生了,還要供養孩子讀書,回家可能還要幫孩子批改作業,前一段時間,有一家長就鬧得很沸騰,指責老師不應該讓家長幫忙批改孩子的作業,那樣成年人太累了,邊賺錢,花錢供孩子讀書,批改作業的事兒,也要自己來做,那還不如不去打工,不交錢讓孩子上學,自己在家裡教孩子算了。
  • 馬未都:什麼是「豬嘴龍」瓷器畫法,「比目眼」又是什麼
    這件碗是大哥愛人家祖傳的一個瓷碗,這件碗在大哥愛人家已經不止一百年了,馬未都先生到覺得這個碗很有意思,遠觀的時候效果非常好,它的細部會干擾我們的判斷,這個碗的使用痕跡非常重,我們看裡面的紅彩基本上都磨光了,這是一個礬紅的低溫釉,這碗的邊飾畫的有點現代意識,它是用一種菱形塊互相疊壓成的漫畫的非常仔細,低下寫的「大明宣德年制」這個款識寫的相對比較規矩,這種規矩很接近於雍正時期的書寫的方式
  • 馬未都:現今的人倫之混亂,令人堪憂
    陷在這些複雜的矛盾與關係中間,人難免受精神摧殘與心理折磨,總覺人心不古,鬱郁困苦。面對這種普遍存在的社會問題,馬未都曾感嘆:現今的人倫之混亂,令人堪憂。他提出的紓困之法非常簡單——親人要生,生人要熟,熟人要親。
  • 馬未都:我認識一些中國著名作家,幫孩子寫的作文,竟然都不得分
    我國著名收藏家、學者、作家馬未都先生對這件事就深有感觸,好朋友周國平(中國著名作家)曾跟他說起一件事,當年自己閒來無事,做了一套語文試卷,說來也巧,語文試卷裡的閱讀理解就是自己寫的文章
  • 馬未都告訴你如何看穿一個人的不靠譜?
    馬未都在某期節目中講到:共情能力差的人有些人你跟他講一件事,他完全不能get到你的點,甚至會拿來開玩笑等,很浪費別人的感情,不能共情就無法真正溝通,也會浪費很多時間。經常抱怨,散播負能量的人如果一個人經常跟你抱怨生活有多難、工作有多難,一開始你可能還會安慰、幫他分析問題,但是他不僅不積極地去解決問題而是繼續抱怨,誰又會想要一直當垃圾桶呢?
  • 馬未都:為什麼親人間的矛盾最難調和?您家老人一碗水能端平嗎?
    為了更好地解釋親人之間邊界感的重要性,馬未都舉了三姐妹的例子。有這樣三個姐妹,大姐個性保守,二姐個性開放,三妹性情直爽。當你與對方談論是非時,他選擇與你談論感情。當你談到彼此之間的情誼,對方又給你擺出了各種道理。沒有邊界感,是親人之間矛盾最難調和的重要原因之一。
  • 馬未都:中國人希望你過的好,但是不希望你過的比他好,您同意嗎
    我國著名文物收藏家馬未都此前在一個節目中曾經拋出了一個令無數中國人反省探究的結論:中國人希望你過的好,但是不希望你過的比他好,您同意嗎?朱之文的一系列遭遇,就是村民對他的一種嫉妒心理所衍生出的道德綁架:你有錢了就應該分給我們。
  • 馬未都:親人要生,生人要熟,熟人要親
    一、親人要生作為我國著名的古董鑑賞家馬未都亦曾提出其間他首先提到的,「親人要生」。其意便是,親人之間亦要保持著一定的距離。例如,父母往往竭盡全力為孩子提供了某樣東西之後,孩子卻是一臉興趣缺缺的說著「這還差不多」。這樣的場面是令人心寒的,外人看來也是如此。究其本質,便是親人之間過於的親密是具有兩面性的。首先不可否認這是親子關係和諧的一大見證,但是與此同時也就形成了一個問題。
  • 馬未都:我們這個民族是不看書的,三種壞文化影響了數千年
    作者:馬未都 來源:馬未都脫口秀《都嘟》丈夫跟妻子,並沒有高低之分,但是按中國的傳統,總認為男比女高一頭。在西方,丈夫跟妻子道歉的事比比皆是,張口就來。可中國人不會,中國人最多說一句「這事過去就拉倒了」。明白了吧,只要你家丈夫說「這事過去就拉倒了」,那已經是在跟你道歉了,你就趕緊就坡下驢別再不依不饒了。
  • 兒子收到的結婚禮物,馬未都一看碗底的款,驚嘆:什麼朋友送的
    兒子收到的結婚禮物,馬未都一看碗底的款,驚嘆:什麼朋友送的提到馬末都,估計很多人都是懵的,估計還有很多人以為他是個生活在封建社會的人,其實稍微懂點收藏的人都知道,其實馬末都是個生活在我們現代社會的人,他生於1955年,是我國當代非常著名的鑑賞家和收藏家,所以今天小編講的就是關於他和古董之間的事兒
  • 高情商的男生都是這樣誇女生的!
    高情商的男生都是這樣誇女生的! 最近小蜜寫了很多關於聊天技巧方面的文章,反饋不錯。有的人說學到了,受教了,還有人說用這種方法和喜歡的姑娘拉近了距離。也有那麼零星的幾位蜜友,提出了一些疑問,說這麼聊天不就是高級舔麼?舔到最後不就是一匹孤獨的狼麼?這......
  • 蔣方舟:我可以接受男人一兩次肉體出軌,馬未都:你還太年輕
    同樣在場的馬未都立即出聲反對:「你(蔣方舟)還是太年輕,不知道這事兒的厲害然而,不介意另一半肉體出軌的人,還真不止蔣方舟一個人。之前憑藉《小歡喜》的出色演技迅速翻紅的陶虹,也曾發表過類似的言論。為什麼很多人在被問道:「你為什麼要出軌時」,他的回答往往是:「因為那個女人,讓我感覺自己還活著?」原因就在於人一到了中年,就開始能體會到年齡增長的焦慮。
  • 高情商的男生都是這樣誇女生的
    我看了他們的私信陷入了沉思,抬頭45度角仰望我家天花板,想來想去,誇女生,真就等於舔麼?當然我今天不是要和你們battle,我是在想,是不是我考慮的有些少,沒有真正get到大家的點?我們都知道女生喜歡被誇獎,有時候一句走心的誇獎就能讓姑娘臉頰發燙,嘴角上揚,像喝了9分糖的奶茶一樣,開心一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