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男女關係,很多人都有話說。
或者說,很多人,都有自己的故事訴說。
若問他們:你覺得男女關係的本質是什麼?
有人說是性,有人說是愛,還有人說相互包容、相輔相成。
在我看來,這都沒錯,可不完整。
日本榮格心理分析師、有名的心理學家河合隼雄寫過一本書叫《心靈晴雨圖:河合隼雄談自我認知》。
他是這樣說的:男女關係是一種包含著「內在的異性」的四角關係。
河合隼雄問了一個問題:身為男性,你就是100分的男性嗎?當然並非如此。
他認為:男性身上也會有女性特質的部分,同樣女性身上也有作為男性特質的要素。
這樣算來,男女關係說起來一直都是一個包括「4個人」在內的多角關係,我們每個人的身體內部都隱藏著一個「內在的異性」。
我想這就是男女關係本質較為完整的解釋了。
同樣說到河合隼雄,他在書中說了一個發生在12世紀後半葉、平安末期出現的王朝文學作品中記錄的故事:
一位大臣家裡有一對舉世兒女,但這兩個孩子的秉性則顛倒過來,作為女孩的姬君更像個男孩,而身為男孩的若君卻更像個女孩。
因為性格較難轉變,於是大臣索性就讓女兒扮男,兒子扮女。
周圍人對此,則一無所知。
儘管換了裝,他們倆也是越來越帥氣、美麗,大家都讚不絕口。
但隨著兩人越長越大,麻煩事也隨之而來。
皇上看中了男扮女的若君,他便成了女官,陪伴君側,而女扮男的姬君則做了宮廷的官員。
後來,皇上更是想納若君為妃,若君只得盡力躲避他。
而另一位大臣則看上姬君,想讓她娶自己的女兒,後者無奈,只要做了另一位大臣形式上的女婿,但避免夫妻之實。
姬君有位同僚,是中將,也看上了若君,於是經常拜訪姬君,想旁敲側擊的打聽若君的事。
不曾想和姬君名義上的妻子日久生情,並致其懷孕,再之後,他無意中發現姬君也是女兒身,後來她也懷孕了。
由於姬君懷孕,不能再活動,於是接受中將建議,去鄉下產子,她也決定恢復女兒身。
若君發現姬君不見後,也恢復男兒身並找到了她。
於是他們兩個悄悄的換了名字和角色,這次,姬君回到皇上身邊,若均則成為另一個大臣女婿。
姬君終於可以光明正大的生活,和皇上舉辦了盛大婚禮,若君也和另一位大臣的女兒隱居在鄉下幸福地生活著。
姬君和若君暗中進行兩次「顛倒」身份,但這一切,那位中將竟然毫無所知,還認為若君是原來的女扮男之人,直到後者臉上長滿鬍鬚,他依舊覺得不可思議。
作者認為這個故事很傳奇,似乎筆者也不詳,甚至關係錯綜複雜,讓人批評不斷,但並不妨礙這個故事中發生的「顛倒」之間在當今時代持續上演。
當然,前提是咱們規避掉故事中的道德層面,僅從男性內心深處的女性特徵以及女性內心深處的男性特徵角度來說。
但從若君和姬君互換性別和身份的角度看,初次,他們兩個突破了傳統性別層面的約束,並非像那個時代下的男女,具有明顯「邊界」。
再次,當兩個人決定放棄已經換了的性別,決定互換身份時,似乎用「向死而生」這句話來說很合適。
現在男女也是這樣,男性體內也有溫柔似水的一面,女性體內也有剛強的一面。
只是,有人表現的明顯一些,大部分人表現的不明顯罷了。
男女關係,正是互為對立性格的兩人相互結合,互補並形成平衡整體的過程。
換句話說,縱然男性體內有女性的一面,那也無可厚非,只要兩人相處之下變得和諧就行。
試想,女性心目中的「白馬王子」是怎樣的?
是不是溫柔善良,能夠懂她、愛她、呵護她,並且有責任和擔當等類似的品質?
從一般角度看,所謂的溫柔善良、體貼呵護、懂她愛她,更多的程度是不是符合女性氣質,而有責任、擔當等品質更符合男性氣質?
為什麼現在很多女性抱怨男友「鋼鐵直男」?
還不是因為在女性內心深處,渴望自己的男友擁有一部分女性特質,而事實證明,有一部分女性特質的男性,也更容易找到女友。
因為,他們更懂女性啊!
換句話說,倘若男性不一味的追求所謂的「氣概」,而是發揮一部分女性特質,和伴侶相處時,帶有這部分特質和她們相處,兩個人的關係是不是更加和諧?
女性也是如此。
這也就是我們通俗意義上說的「同理心」,但一味觀察不同性別的人,很難做到同理心。
若從自身出發,男性釋放一部分「柔情似水」,女性釋放一部分「百鍊成鋼」,會更容易理解對方。
畢竟,歸根到底,人們較為關心的還是自己。
男女關係的本質,就是包括「4個人」的內在關係,以符合對方調性的同質化思想去面對,兩個人很大程度會走向高空階梯,終點,便是幸福。
你覺得男女關係的本質是什麼?歡迎評論區發表你的看法。
我是@解語小花,想要了解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關注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