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度劉郎今又來」:劉禹錫,槓精還是「剛」精

2021-01-15 向北而居2020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在這首《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中,劉禹錫是樂觀、豁達和堅定的。

「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後波」,在這首《樂天見示傷微之敦詩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詩以寄》中,安慰著白居易的劉禹錫又是沉著、穩練和豪爽的。

而在「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烏衣巷》)這類的懷古詩中,劉禹錫卻是充滿了滄桑和悲涼。

只是,這些還不是全部的劉禹錫,除了樂觀、豁達、沉著、穩練和滄桑外,他還是倔強和剛毅的,而且更因為遊玄都觀的兩首詩盡顯「懟懟」本色。

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觀裡桃千樹,儘是劉郎去後栽。——劉禹錫《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

元和十年初(公元815年),劉禹錫從朗州被召回京。這時,距他在永貞元年(805年),因王叔文政治革新失敗被貶離開長安已經過了十年。

回到長安後,站在熱鬧非凡大街上的劉禹錫,看著川流不息的行人車馬,感覺連揚起的灰塵似乎都在撲面而來。而問起言笑晏晏的往來行人,大家都說自己是剛從玄都觀裡賞桃花回來,據說,那裡的桃樹有上千棵。

聽到這裡,劉禹錫想到:「餘貞元二十一年為屯田員外郎,時此觀未有花木。」十年前,也就是貞元二十一年(公元805年),我當時還是屯田員外郎,還不曾被貶,不過那時玄都觀裡卻是一棵桃樹都沒有,「看來是我離京之後才新栽的。」

在這首《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中,劉禹錫就描繪了這樣一幅看似日常的春日市井圖。但對信奉「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馳可以役萬景」的劉禹錫來說,日常終歸只是表象,這首詩骨子裡更多透著的還是他的倔強和傲氣。

在劉禹錫看來,這上千桃樹哪裡只是桃樹,明顯是在自己被排擠的十年間,靠投機取巧發達的那些新貴,而看花的人,也不外乎是趨炎附勢、攀高結貴的一群人。他們為了富貴利祿,奔走權門,就如同在紫陌紅塵之中,趕著熱鬧去看桃花一樣。

這濃濃的諷刺,和顯而易見的輕蔑躍然紙上,而這對當權者來說無疑是無法容忍的,於是,剛回到長安沒多久的劉禹錫再次被貶了。

「旋又出牧,於今十有四年,復為主客郎中。重遊玄都,蕩然無復一樹,唯兔葵燕麥動搖於春風耳。因再題二十八字,以俟後遊。時大和二年三月。」

據劉禹錫在小序中自述,大和二年(公元828年)三月,在因玄都觀賞桃花被貶過去十四年後,劉禹錫以主客郎中的身份被召回京。

百畝庭中半是苔,桃花淨盡菜花開。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劉禹錫《再遊玄都觀》

回京後的劉禹錫重遊玄都觀, 只是這時玄都觀偌大的庭院中有一半長滿了青苔,原來盛開的桃花也早已不見蹤影,只剩下一些菜花在隨風飄搖。

看到這些景象,劉禹錫不禁感嘆,「種桃道士歸何處?」先前那些辛勤種桃的道士現在都去了哪裡呢?「前度劉郎今又來」之前被貶的我,劉禹錫又回來了啊!

這類似爽文的情節,對手怕是要被懟得吐血了。

不過,小編認為,在《再遊玄都觀》這篇中,最能體現劉禹錫「懟懟」本色的還要屬「因再題二十八字,以俟後遊」這句話,我再寫一首28個字,等以後再來遊玩(看你們還貶不貶我),怎一個「剛」字了得啊!

相關焦點

  • 【社會心理學】槓精是怎麼來的?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一些槓精,尤其是網絡上,像微博啊、豆瓣啊、貼吧啊,都是槓精的重度聚集地。很多人都應該感覺跟槓精聊天真的很窒息。在社會心理學中對於從眾心理的研究中,個人因素對從眾心理的影響,我們可以找到槓精是怎麼產生的。
  • 「槓精」到底在槓什麼?| 防槓精自救手冊
    就像她說的那樣,槓精並不會真的對社會產生巨大的影響,但是槓精的極端性情緒、強烈的恨意會讓他具有超強的戰鬥力,而這種戰鬥的力量,是溫和的人很難匹敵的。槓精的世界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夠理解,但是每一個槓精的身體裡都住著一個受過傷的靈魂:也許他們就是曾經被各種虐待的,所以他們更願意相信他人是惡者。
  • 「槓精」與淡然
    被網友稱為「槓精」。有禮之人,口若懸河,得理不饒人;無理一方,能言善辯,總得爭他三分。一來二往,看似觀點迸發,金句頻出;可仔細揣摩,又有多少意見經得起推敲,值得回味呢?說到底在網上呈口舌之快,是為了博人眼球,尋求認同感和存在感,可捫心自問,通過打壓別人得來的「存在感」,真的有含金量嗎?事實上有的只是憤怒而非尊重。
  • 「槓精」到底在槓什麼?|防槓精自救手冊
    就像她說的那樣,槓精並不會真的對社會產生巨大的影響,但是槓精的極端性情緒、強烈的恨意會讓他具有超強的戰鬥力,而這種戰鬥的力量,是溫和的人很難匹敵的。槓精是怎樣產生的槓精的世界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夠理解,但是每一個槓精的身體裡都住著一個受過傷的靈魂:
  • 槓精是如何形成的?
    在生活中我們不難見到這種人,你往左他就往右,你說對他就說錯,他們喜歡與別人作對,共情能力差,語言常常帶有攻擊性,這就是我們生活中俗稱的槓精,心理學上叫對抗性人格。槓精常用的邏輯有:1、斷章取義,捉住你說話當中的某個詞就開始開槓,完全不顧及原話的意思2、無中生有,把別人沒有提到的意思認為不贊同3、極端誇大,刻意誇大你原話中的形容詞4、以偏概全,把個例當成普遍現象來
  • 珍惜生命,遠離槓精,如何避免自己成為槓精,這篇文章給出了答案
    馬上就有人來圍觀說,「你真是有錢人,錢包丟了,還要炫耀一下。丟了,是你不小心,活該。」寫到這些,老王立馬想到現在最流行的一個詞,他們的名字叫「槓精」。到底什麼是槓精?槓精和正常的質疑者有什麼區別所謂槓精,就是只喜歡抬槓的人,無論你說什麼,他都會反駁你,不是為了證明自己的觀點正確,而是為了反駁而反駁。
  • 槓精這麼槓,到底是個什麼心理?
    槓精:寫成這樣還要寫,真不嫌丟人!我:那你寫給我看看!槓精:我不行所以我不上,你上你就得行啊!我:那每個自願上考場的人都得考好成績咯!槓精:md,最煩裝b的人。槓精就是一群不講邏輯的人,喜歡沒事兒找事,為槓而槓,故意唱反調,故意刷存在感更擅用攻擊性的語言,常常帶有挑釁的傾向。
  • 遇到槓精時該如何應對
    遇到槓精時該如何應對?不知道大家是否有同樣的經歷,不論在現實還是在網上,不好好說話的越來越多了,陰陽怪氣的越來越多了,各種冷嘲熱諷,抬槓的越來越多了......那麼,如何制服這些槓精呢?即使他們明明就是錯的,但是他們還是死性不改,各種歪理也要和你抬槓。這種人的存在就是上天為了消磨你的耐心,磨鍊你的意志,克制你的脾氣的。而且這種人,他們還特別喜歡接話,即使你沒有理他,他還是能夠隔老遠來跟你說話,過來跟你抬槓。
  • 「不要和我槓,槓就是你對」生活中,請遠離槓精
    更何況女生是想通過這件事告訴大家,別人遇到困難,多施予援手,不要「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結果槓精只用自己的偏見來看待世界。昨晚去搜一部傳說中的「爛片」,如果不是親自看過這部影片,恐怕真的會著了評論區的道。前排幾乎是清一色的差評,總之把影片描述得糟糕透頂,還有部分人在影評結尾得出結論:別去看,別去看,別去看!想想真可怕,影片裡那麼多精彩的地方,為何視而不見?
  • 比生孩子更後悔的,是嫁給槓精
    我早上剛處理完今天的推送,然後收拾完自己都快8點了。二孩後,是胖了些,總之身材下來了,肚子還是有點圓滾滾。我好面子,又是公共場合,於是一時就拉下臉。他嘴硬,半開玩笑地說,男人難看一點有什麼關係,女人才需要!你看,男人總覺得自己很重要,重要到覺得自己的老婆得好看,才是一種面子。但我一點都不覺得這是一個玩笑。
  • 「槓精」,是我認為最低情商的表現
    槓精是指生活中喜歡挑人刺,擅長捕捉子虛烏有的觀點和人抬槓的一類型人。起初在社交網絡上,還沒槓精這個詞,但自從某某某戲精慘遭封殺之後,槓精們開始著力於求錘得錘。社交平臺上每個人受教育的程度參差不齊,而為了博人眼球,某些人會用出「難道只有我一個人覺得……」,來表示自己的無奈。
  • 沒事做槓精,越活越年輕!
    就好比過去老相聲裡練噴口:天對地雨對風,大陸對長空,馬牙棗對羊角蔥,雷隱隱對霧蒙蒙……我們老家,管槓精叫做槓子頭。我身邊這樣的人,前僕後繼,層出不窮。單位組織旅遊,讓報選題。去萬裡長城,他說人多;去天涯海角,他說太熱;去江南水鄉,他說潮溼;去烏魯木齊,他說偏僻。
  • 這就是我對槓精的態度,遠離才配擁有幸福
    槓精就喜歡抓住其中一個點,發洩其情緒,進行人身攻擊;槓精還喜歡抱團,一個槓精帶來一群槓精,很輕易就形成網絡爆力集團; 有一次,我回應兩句,哦,my god!槓精除了喜歡進行人身攻擊外,還喜歡跟你唱反調,抓住你的小錯誤放大,否定你的全部,從而提高自己的優越感。
  • 愛找別人瑕疵的人是「槓精」嗎?
    網際網路上對喜歡找瑕疵、提意見的人取了個外號叫「槓精」,也有人說得高深一點,叫執念。那麼指出我的讀音錯誤,我認為不是有執念,而是認真。因為漢字的讀音,是有標準的。當然了,我個人的線上課程,我還是非常願意虛心接受大家提出的問題和建議的。
  • 面對槓精,我只想說:你的針還是太細啦
    我一直秉承著平和的心態去分享,但奈何總是遇見「槓精」呢。>然而促使我寫下今天這篇文章的原因是這樣的一個槓精回覆:起因:我分享了一條微頭條,講述了公公婆婆來住,家裡衛生間不夠用的情況。目前為止,都還是我的經歷,以後我可能會講我身邊的聽聞吧。
  • 電影評論圈的21種「槓精」,你遇到過哪種?最厭惡哪種?
    槓精不是來跟你爭論的,也沒打算說服你——當然你更不可能說服他,他就是來破壞你倆小時或一整天好心情的。能力越大責任越大,維護國際形象這麼重要的使命,還是由他來承擔吧。槓精:「那怎麼行?豆瓣、IMDb都排第一還不許我質疑?不否認這片子還可以,我也承認德拉邦特手法一流,但無論是視聽語言還是劇情設計,他何德何能第一?
  • 當職場「PUA」遇到槓精,結局會怎樣?
    作為一個每日必刷熱搜的我來說,終於逮著機會,來跟大家一聊PUA。PUA一詞,最初用來指:兩性交往中的一套「搭訕藝術」,漸漸的,它發展成一套成熟的「情感操縱大法」。後來,人們發現,PUA現象遠不止存在於兩性情感之中,它在家庭關係、學校關係、職場關係中都廣泛存在。
  • 怎麼才能徹底打敗一個槓精?
    畢竟槓精在成為一名優秀槓精的過程中,也是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來對自己反覆洗腦,把槓形成本能的。
  • 碰到槓精老公,女人會有多委屈?
    「你覺得,有個槓精老公是怎麼一種體驗?」 當雙方站到對方的立場上去思考時,就能真實地領會到他(她)情緒背後的需求,男人就不會開啟「槓」的模式,女人也不會再指責和抱怨,雙方也會承認只關注了自己的感受,而忽略了對方的需求。 只是當時雙方都處在自己的情緒漩渦中,不能冷靜理智地去思考,女人感受到了男人「槓」的堵心,男人則感受到女人的指責和抱怨,弄得雙方兩敗俱傷。
  • 這梗多數用來針對槓精
    這梗多數用來針對槓精時間:2020-03-24 16:55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管好你自己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多數用來針對槓精 釋義:字面意思,就是網上衝浪說別人的時候先想想自己是不是也是這樣,或者換同樣的場景是不是自己也會做出同樣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