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婚姻,我的童年陰影與痛

2020-09-03 大草原上的風箏任風飛

大家好,我真正姓什麼我也不知道,因為我聽母親說我親爺死的早,奶帶著父親和大伯還有一個叔叔改嫁到這個村的就跟這家姓了,他們姓馬,在這裡簡稱小馬吧,我是90年生,今年30歲,在我小的時候沒嘗到過父母給的關心和愛護,只有母親的罵和打,還不讓吃飯,那時候家裡的糧食交了公糧就不夠吃了,飢一頓惡一頓的,從小沒穿過新衣服新鞋,過年的時候會問大人要,買不買看大人心情了,剛才說到母親不讓吃飯,是因為她過的不好,都把氣撒到我們身上,你們說說大人之間的不愉快為什麼要撒在孩子身上,在我懂事之後真的好恨,恨為什麼要生我卻這樣對我,尤其是我的母親,作為母親不交我做人的道理,反而天天罵的難聽,我只是個小孩子,對錯不會分辨,父親只是個角色,在別人眼裡他是我父親,我的溫飽他不管不問自己吃吃喝喝,更別說噓寒問暖一下了,別人家都一鍋吃飯,我家有時候會兩鍋,父親自己買點好吃的改變一下火食自己吃吃喝喝,像我的家庭是村上的頭條新聞,記得小時候夜裡也會打架,母親會跑村上吆喝,到處擺理,隔三差五打一架,一吵架,久而久之在村上名聲不好,上學老師瞧不起(經常被女老師打)同學也欺負,放學回到家裡氣氛冷冰冰的,也沒有語言上的溝通,我內向的性格就這樣造成的,溫暖的家是我的渴望,父母的愛是我奢侈的夢煎熬日子過到03年,那時候我13歲,上學要住校了,有一天是周日該問父親要生活費了(在這裡說一下在自己村上小學的時候零花錢都是背著母親問父親要的怎麼個要法,就是我們是姐妹倆個一個把風一個回家要錢,不能讓母親知道,如果讓她知道了錢要給她,不給她,她會生氣,我們也會找理由為什麼要錢,當然是買學習用品了,她恨父親所以也不讓我倆靠近父親我們要到的錢我和妹子我們兩個平分,如果是五毛一個人兩毛五,一塊一人五毛,)發現父親樣子變了以前的大個子現在變的坍腰駝背,人面飢黃,他也沒說他怎麼了我們也沒敢問,我們平常沒有語言溝通的,拿了錢就上學去了,(說實在話學我真的不想上了,學習一塌糊塗,班裡倒數好丟人,都是拜父母所賜,影響我的一生,)到第二星期,星期六下午,父親外面回去母親不在家,把我和妹妹叫到身邊,他說他得了和誰誰一樣的病,我照顧不了恁倆了(姐妹倆),恁倆也不小了,跟著你姑出去打工吧,掙錢了把家裡的房子修修(正在住的三間的破瓦房後面房頂塌了一個窟窿沒塌之前下雨的時候屋裡到處漏,東屋房頂一下塌了沒法住就在院子搭個棚又溼又潮的)那時候小還不明白父親隨時都會走,已經病入膏肓了,還想著出去打工掙錢了給他看病,沒想到是最後一面,修房子是他的遺願,,周日下午和姑姑(父親同母異父的兄妹),去學校辦理的退學,他們兄妹兌錢給我們買的火車票,母親不同意讓我們出去打工,但是我和妹妹跟著姑姑還是去了廣東,當時我就想我終於離開你了,看你還罵誰,打誰,還使喚誰,(這裡說的使喚就是她自己能做的事情她懶著不動,小時候都開始學坐飯飯,腿都被熱水燙過,母親做飯還得給她打下手,一不小心她就生氣)當時不想別的就想著終於脫離母親的魔掌,到了廣州花都由於年齡小沒身份證,真的好難,姑姑借別人的身份證年齡都很大,一看都對不上號,好在廠裡沒恁嚴,但是你必須要把姓名,身份證號背下來,千辛萬苦終於安排好了我姐倆進了廠,打工真的好苦啊年紀小適應不了環境加班好晚,當時可能就覺得好玩吧,慢慢適應吧,也沒往家裡打個電話,一沒有錢,二家裡號碼也不記得,就這樣個幹了十幾天,才聽說父親已經過世了,因為沒什麼感情,也沒覺得有什麼大不了的,十三四叛逆期,心理已經懵懂漸漸懂事,過不了這個坎,沒事就會想別人家的孩子為什麼都能開開心心的每一天,我天天沉浸在母親的辱罵中,一不入她意,或者她心情不好,她的嘴就是毒刺,扎在心裡拔不掉,越陷越深,後來我們就彼此傷害著,在我打一年工,(打工發的第一份工資和我妹妹寄給母親了)我和妹妹自離不做了,不做的原因是受不了勞累過度,和一個地方的同伴結伴回老家了,我以為母親會改改她的個性脾氣,母女仨人相依為命過日子,可是我想錯了,她就是個馬虎差,好歹話聽不出來,不會理解人,一張嘴囉嗦嗦,真懷疑她精神有問題,你不搭理 她能囉嗦一晚上,說的話沒一點水平,說你不如這個人不如那個人,擺你一堆理,是個正常人聽著都受不了她那張嘴,被她逼急了就動手打她,被她逼的我曾經買過農藥喝,被她(母親)打翻了,我說過她,讓她不要說話那麼難聽,我們是母女,你不要把關係弄僵了,可她是就是聽不進去,可是她覺得她說的話都是對的,但是她的話已經深深的深深傷害到我,她從來沒教我怎麼做人,怎麼教育我在她身上我沒學到什麼優點,她是個文盲做人的道理她根本不懂,我承認我們母女脾氣合不來,我心理上的傷痛都是她造成的,曾經我說過結了婚她那裡我是不會去的,現在我結婚了她那裡我真的很少去,電話都不打一個,她不配做一個母親,最正常的噓寒問暖都沒有,你為她做點什麼事她覺得你應該的,她不懂感恩,老是把別人說的屁都不是,人也很自私,你還不能說她的不是,你要是說她了她還生氣,感覺不能正常的溝通,所以好累,父母一輩的婚姻,沒有選擇權利都是他們的長輩說了算,都沒權利選擇,這樣也往往不會幸福,那時候的婚姻家暴也不計其數,不受法律保護,不管怎麼樣受傷的是大人,受害的是小孩兒,我希望在選擇婚姻要慎重的同時也要多多考慮孩子,要怎麼樣負起責任,愛沒有錯,錯就錯在無知,還覺得那是愛。

我的心聲我還沒有表達出來,由於文化水平不高,也許你們能理解,能體會的到,童年的回憶讓我忘不掉,我恨我生在那樣的家庭裡可以說毀了我,心理和正常人的都不一樣,那樣的母親我們的關係我一直在努力維護,可又一點點被她糟蹋幾乎不剩,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

相關焦點

  • 網友:70後父母都很噁心!那是你不懂,大部分70後都有童年陰影
    但是,換位思考一下,又覺得這個訴說的人肯定是個90後的孩子,而且他還活在曾經天天被打的童年陰影裡。再反咀嚼一下我們自己的過去,很多70後又何嘗不是也活在童年留下的陰影裡呢?只是現在的孩子們不懂而已。曾經看過一句話說:70後應該是最後一批大面積挨打挨罵的人了。我很認同這句話,因為我們就是出生在一個父母非打即罵的年代。
  • 你的童年陰影,正在偷偷限制你的生活
    文/學乃身之寶有人說,童年的陰影就像一杯鹽水,時間可以把它衝淡,但不會把它變甜。確實如此。前兩天,一個好朋友(女)和我說起了她對父母的不滿。她是家中老大,父母有重男輕女的傳統觀念,生到第四胎,才有了她弟弟。
  • 你的童年陰影,影響你的未來
    我問她原因,一向堅強的她哭了。「那天我問孩子想要什麼禮物,他小心翼翼地說,想要媽媽抱抱我。看到他,我一下想起了自己小時候。家裡條件不好,父母很忙,都顧不上理我;生病了會怪我添麻煩;不小心摔傷,疼的忍不住哭,還會挨揍;和父母說話都要謹小慎微。
  • 我有一個童年陰影,是關於我後媽的!她說要送我禮物我該不該收
    我有一個童年陰影,是關於我後媽的!她說要送我禮物我該不該收我有一個童年陰影,是關於我後媽的!她最近說要送我一份禮物,親愛的網友,你們覺得我該收嗎? 在我小的時候,我的童年裡一直有個陰影,這個陰影一直伴隨我長大。這個童年陰影是關於我後媽的。
  • 「媽媽,我好痛」,我們該如何治癒童年?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提到:「童年幸福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癒;童年不夠幸福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很不幸,我本人就是一個擁有悲慘童年的人,所以想來說說自己。今天跟母親發生了一些衝突,矛盾點在我的學業上,我想繼續升學提升自己,但她卻覺得我繼續讀書沒什麼用,希望我按照她的想法來走未來的路。
  • 人不是過去的囚徒,摒棄童年陰影 我們可以成為更好的自己
    可見,父母的愛對孩子影響深遠。成年的很多問題都可以在童年找到根源,要找到這種隱秘的關聯,就需要了解人格心理學。前段時間讀《成為更好的自己》,讓我找到了很多人生常見問題的答案。這是一本關於人格心理學的著作,作者許燕是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部教授、博士生導師,也是國內享有盛譽的心理學家,對心理學非常熱愛,寫過許多心理學方面的著作。
  • 41歲離婚,46歲再婚,這位52歲的老少女,用了半生才走出童年陰影
    文|小忘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沒過多久,就傳出她和哈林離婚的報導,而她對&34;事件的回應只有短短一句話:我與庾澄慶的感情,早已名存實亡。牽手門是主要的離婚原因,但是真正的原因還是要追究到她童年的生活,因為她的原生家庭和庾澄慶的家庭區別太大,以及她婆婆始終不看好她,導致她無法在婚姻生活裡活出真正的自我。
  • 一個成功商人的內心獨白:我是如何從童年的陰影中走出來的
    從童年到少年,我過早的經歷了人生的種種磨難,以至於已經過了知天命的年紀,仍然無法逃離那「地獄般的回憶」。在我5歲的時候,我就被母親遺棄了。我的童年和高爾基的童年一樣,都是被迫在親戚家,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承受了很多稚嫩的幼年所不能承受的苦難。
  • 目睹家暴的孩子,一直成長在陰影之下
    目睹家暴的孩子,一直成長在陰影之下2020-08-11 18:30:12出處:PCbaby作者:佚名  7月29日,廣東通過新規《中華人民公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將於10月1日起實施。該法案將細化家暴定義,明確目睹家暴的未成年人是家庭暴力的受害人。
  •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
    有人說,自打知道有原生家庭這個詞之後就感到格外無助,因為從我知道我是出生在這個家庭的那一刻開始,相比擁有一個好的原生家庭的人,我已經輸了!在所有感覺自己深受原生家庭影響的人的心裡或許都有一個最無奈的痛點,一開始以為可以改變父母,後來以為至少可以活出不一樣的人生,很久以後才發現,既沒有改變父母也沒有活出想要的人生,在與原生家庭曠日持久的對抗中,為何你始終沒有贏!小妮過去一直覺得在為自己而活,直到40多歲遇上婚姻危機,才開始回顧自己走過的路,一句至理名言:幸福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
  • 我是父母高齡生的二胎女兒,現在活成了不婚不嫁的半成品
    我今年剛好30歲了,但是還是單身,因為我害怕談戀愛也不敢談戀愛,因為我這跟我的家庭有我的父母有關我出生的時候,父母已經年紀很大了,他們之所以生下我,是因為想要一個男孩,那時候父母關係不好,希望生一個男孩來緩和一下他們夫妻的關係,但是沒想到我是一個女孩,最後家裡面經濟條件因為我的到來更加差,爸媽的關係也更加的差,於是我的童年非常的不開心
  • 教養失格:那些被不合格父母戳破的童年
    本期顯微故事的講述者是Sisi,她帶來了四個人的童年故事。戳破童年的,有老師、有父母,有的人的創傷已經痊癒,有的人還在尋找治癒的路上。童年本該是白紙一張,但這些不合格的父母潑上了墨點,未來還如何展現出本該有的絢爛圖案?瑞士心理學家卡爾·榮格,一個人畢其一生的努力,就是在彌補和整合他自童年時代所形成的性格。
  • 「我這樣做都是為你好」,中毒的兒女如何做才能走出父母的陰影?
    ,在《原生家庭》一書中,說到操控性父母的表現為:當你想掙脫我時,我簡直不能形容我有多痛苦。我希望你能永遠需要我。我不能承受那種失去你的感覺。你就是我的全部生命。我擔心你會犯下什麼無可挽回的錯誤。看見你受到傷害,我的心就好像被撕裂了。我寧願死,也不願意面對身為失敗的母親的感受。這些操控性的父母,他們往往是特別懂得偽裝,而且把對子女的操控,偽裝成關心,還時常擺出一副「我這樣做都是為了你好。」卻殊不知,父母的行為早已經把自己的孩子置於痛苦之中。
  • 「長大後,我成了我父母」:如何脫離原生家庭的影響?
    >這成了姜文一輩子的痛,哪怕事業有成,內心總有一部分是空的,甚至母親過世後,也無法釋懷。,很多人認識我,是通過我的職業:從業40多年的薩提亞家庭治療專家,幫助上萬人找到家庭和婚姻的幸福,被稱為最溫暖的心理學人本導師。
  • 無性婚姻,婚姻中的難言之痛
    而那些無性的婚姻,難免是婚姻中的無言之痛。夫妻之間沒有性,就宛如朋友相處,總會覺得缺少了什麼,似外人一樣。而性,能使夫妻之間身心達到高度統一,從而做到心心融洽。夫妻之間不管感情好不好,性不可少,少了性,夫妻之間就會產生隔膜。這就是最好的朋友也代替不了夫妻的一個重要原因。而無性的婚姻,無疑給婚姻蒙上了陰影,讓人無所適從,也給家庭帶來了一絲的不安。
  • 童年不用治癒,只需溫暖記憶
    成年人的行為,或多或少有來自童年的影響或陰影,這陰影足夠長,影響足夠大,漫過整個人生。「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這句話源自於奧地利心理學家阿爾弗蕾德-阿德勒的話,讓我們經常引用,甚至過多的使用。
  • 治癒我的童年,才能給孩子更好的童年
    有人說:每個人有一個半童年,一個是自己的童年,半個是孩子的童年。昨天寫了自己買賣學區房,今天寫了自己的考公路,兩件事看似無關,實則息息相關。自己的童年父母是老實巴交的農民,家中有兄弟姐妹四人 ,小時候父母為了賺錢養大我們,也是各種苦活累活都幹,有養過雞、養過魚、開過小賣部,但還是經濟捉襟見肘 ,沒到交學費時候,父母就開吵,有時候還會打架,經常在睡夢中,聽到他們吵架,打架,內心充滿恐懼,吵架的情況在我上高中的時候開始緩解
  • 我們的童年創傷,該由誰來修復?父母說:事情都已經過去了,為何還要苦苦執著
    隨著大眾心理學的普及,心理學看重一個人的童年經驗,強調童年對一個人的影響深遠,這可以說已經變成眾所皆知的常識了。也因為這樣,現代人對親子關係會有更多期待,遇到問題時,也渴望從自己的成長經歷中找到答案。我們會希望了解自己童年時的心理陰影,並據此解決現在生活中因缺乏安全感和自信心而引發的各種問題。
  • 童年創傷的代價是對愛一輩子的渴求,用童年治癒一生的心理指南
    文|顧子魚  幸運的人一生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阿德勒  如果你正準備要做父母,或者是你初為人父人母,我覺得有必要讀一本書《童年之謎》,這本書教會你,從胎兒時期就開始學會如何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以及怎樣陪伴孩子成長。
  • 走不出原生家庭的陰影?或許你中了「自證預言」的陷阱
    「原生家庭」原本是一個中性詞,是指兒女還未成婚,仍與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新生家庭就是夫妻雙方組成的家庭,這樣的家庭不包括夫妻雙方的父母。然而在近年來各種犯罪案件深挖家庭背景、各種電視劇關於父母一輩對子女人格影響(負面)的角色塑造,使得「原生家庭」四個字逐漸成為負面詞彙,仿佛自己身上一切不良後果都能從原生家庭中尋得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