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內心缺少幸福感,喜歡炫耀的人,只因為內心匱乏

2021-01-07 情感壹號官方

在現實生活中,總有一些人為了讓自己榮獲優越感,經常去和別人去攀比一些東西,到處去炫耀自己的長處,只是給自己一種快感,但是在得到虛榮的同時也註定會失去很多東西。

一個人內心缺少什麼,才會選擇嚮往什麼,才喜歡在他人面前炫耀。但通過炫耀滿足自己的虛榮是年輕時期的行為。因為人到了中年之後,大部分人都比較在乎事實,到了中年,性格也更加穩重,基本不會向他人炫耀自己,但是也有到了中年內心缺少幸福感,內心匱乏的人喜歡到處炫耀自己。

在生活中,不僅僅比較貧窮的人喜歡炫耀,很多比較有錢的人也喜歡去炫耀,但是這些人所炫耀就是生活的優渥,物質的富足。但是在耀眼奪目的外表下,卻是自己精神世界的匱乏和單調。

就算是每天吃糠咽菜又怎麼樣呢,只要是自己有上進心,敢去奮鬥,去闖蕩,努力成為自己希望成為的人,只有自己內心豐盈,生活才會更加充實。

魏順是早年認識的一個朋友,為人不錯,和別人交談相處的時候臉上總是笑嘻嘻,自己也特別上進,但有一個愛好就是特別喜歡炫耀。但是她的炫耀不是那種直接和別人誇談吹捧自己,而是有一種沒辦法用言語表達的心酸。

魏順經常喜歡在微信發朋友圈,但很多都是在豪宅裡面的自拍,也有在高端車裡面的照片,總是會假裝不經意露出車標。但是清楚他的人都明白,所有的都是假的,只是道具而已。但他還是樂而忘返,還會發一些正能量的語言,讓別人以為那就是他的生活。他自己每天最大的快樂就是別人羨慕他的生活,為他點讚。有時候還會發一張重點大學的文憑,把別人的名字換成自己的名字,把人家的照片也換成自己的照片,諸如此類,不勝枚舉!

熟悉他的朋友,對他的做法也已經習慣了,身邊的朋友也只是把他當做是一個笑話,總是稱他為魏總,魏老闆,雖然在現實生活中,只是普通員工,但是自己卻歡喜這種稱呼,在吃飯的時候也總是喜歡買單,炫耀自己。

前幾天,和他一起吃飯他也喝多了,跟我也談了很多,這時候才明白他內心的匱乏和空虛,他家庭條件特別一般、學歷也很低、也沒有屬於自己的房子和車,雖然自己特別努力,但是依然沒有辦法補償自己內心的自卑。原來內心匱乏的人,越喜歡炫耀!

到了中年,年齡不斷的增長,閱歷也會更加豐富。認識的人也會愈來愈廣泛、愈來愈高級,接觸的事物也會上一個層次,但是這些都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並不是可以用來炫耀自己的資本。

經常炫耀的人,其實就把自己的精神世界全部都交到他人的手中,如果他人對自己的評價不如自己意時,他們內心就會感到特別焦灼。這樣的人永遠都沒有辦法切獲得真內心正的安寧和充足,自己在生活中也經常有瞻前顧後的感覺。

相關焦點

  • 朋友們,炫耀原來是自己內心的不自信,出軌的本質也是一種匱乏
    從心理學上來看,炫耀這樣的舉動可以說是滿足自信心最直接的方式。為什麼一個人會炫耀,原來是源自於他內心的不自信。愛向別人炫耀是一種內心需要被關注,被肯定的表現,比較常見的可能是因為某種東西自己不常有,一旦擁有就希望藉助外界的羨慕來建立自信。而這種事情在我們身上經常的發生。有的人可能從來沒有感覺自己經常做這些事情。
  • 當人們面對簡陋匱乏的現實生活時,內心的幸福感究竟源自何處?
    但是我們看到的顏回卻是「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雖居陋巷,簞食瓢飲,內心世界卻充盈著無比的快樂。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孔顏之樂」,留給後人的問題是,高度的精神修養是否能夠衝淡現實生活中的不幸?或者說,當人們面對簡陋匱乏的現實生活時,內心的幸福感究竟源自何處?對此你一定有過自己的體驗和思考,請結合上述材料,寫一篇文章。
  • 物質匱乏引起的內心匱乏,由一包愛吃的零食帶來的反思
    身體當然不會怎麼樣,精神就會開始缺少一些寄託,也就是匱乏,好像消失的不是這包零食,而是這包零食曾經帶給我的感受和記憶,感受和記憶也就是跟自己內在和精神相關的東西。2.精神和物質互為表裡,他們一直都是一體的。
  • 心理學:人到中年,真正內心強大的人,遠離了「四不」
    生活中,能夠熬過苦難的人,內心都是強大的人。挫折,不會將他們打敗,苦難,不會把他們嚇跑,他們的世界裡,放棄這個念頭會出現很多次,但「堅持」的念頭卻會出現無數次。  越是強大的人,越會克制自己。人到中年,已經不是小朋友了,真正內心強大的人,不會做這4件事。
  • 原創|怎樣療愈內心的匱乏?
    在很多事情上,她都喜歡跟我攪和在一塊。比如,在餐廳吃飯,我點了一個快餐,太太往往會點不同的,為的是可以嘗到更多的味道;喝水的時候,太太放著自己的杯子不用,經常拿起我的杯子就用......02在她看來,這是親密關係的體現,因此習以為常,坦然自若。然而在我看來,卻感覺自己的邊界受到了侵犯,因此苦不堪言。
  • 內心匱乏也是一種成長契機
    我理解的匱乏感就是內心深處的缺失,小時候沒有被很好的關注和愛,當時的需求沒有被及時滿足,讓嬰兒產生一種我不夠好、不配得的一種心理。長大後,我們有能力通過得到一些外在的東西來填補內心的空洞。事實確實,我們越得到,內心的匱乏感就會越大,短暫的滿足後,並不能解決根本的問題。
  • 內心富足的人,才會擁有幸福
    在我看來,她的幸福快樂就源於她是一個內心富足的人。內心富足的人,即使貧窮,也一樣能夠擁有幸福。二百年前丹麥思想家戈爾凱廓爾一生一貧如洗,生命也很短暫,但是,他內心富足,一生充滿快樂。那對於生活在今天的人們來說,物質匱乏的年代已經離我們遠去,又怎樣去理解內心富足呢?
  • 無法克制的購物慾,背後其實是內心的匱乏
    「人是拿來愛的,東西是拿來用的。這世界一團糟,是因為東西被拿來愛了,而人卻被拿來用了。」二、自我形象的焦慮人們對自我的認識, 需要通過自己的著裝打扮、行為舉止、吃什麼、穿什麼、用什麼、喜歡什麼來體現。物質是一種符號性的溝通媒介,是個體向他人表達和展示自我的重要方式。生活中,比起展現真實的自己,人們似乎更希望別人看到的自己,是理想中的自己。當現實與希望不一致時,補償性的消費行為就發生。比如覺得這買了某一類東西之後可以抬高身價,獲得更多談資,增加優越感。
  • 心理學:總不能拒絕他人,是源於內心的恐懼和匱乏
    很多人,無論大事小情,只要別人求上門來,無論合理不合理,都不好意思拒絕別人。包括工作上,生活上,久而久之,別人都認為他是有求必應,也就逐漸適應了所有的事情都叫他去做,甚至有的人會認為理所當然。而他自己也是疲憊不堪,人累心更累,但就是說不出一個「不」字。為什麼呢?害怕拒絕,背後很大的原因,是源於內心的恐懼和匱乏。
  • 人到中年,炫耀這三種東西的,往往沒什麼真本事
    有的人就像一瓶沒有裝滿的水,別人拿到它的時候它的響聲很大,可是打開一看才發現原來它只有半瓶。越有本事的人越低調,就像滿滿的一瓶水一樣,內心是充實的,所以不會到處去炫耀自己有多棒。然而有一些人就像半瓶水,因為還缺某些東西,內心非常的空虛,想通過炫耀達到自己的虛榮心。
  • 內心常常覺得匱乏,到底是為什麼?
    所以,這種匱乏絕不是增加什麼就可以填補的,而是要向內找尋。一旦開啟生命內在的寶藏,我們就不再需要外在支撐了。就像那些水邊林下的禪者們,雖然生活中一無所有,但不會覺得缺少什麼。原因就在於,他們已體認到圓滿的覺悟本性。
  • 如何安撫自己,內心的匱乏?
    然而小椹失敗後,並不會去思考自己的這種方式是不是無效的,潛意識裡只會覺得是自己用的不夠。所以小椹會變得更委屈,更憤怒。最後也終將失敗。小椹真正需要學習的,是如何處理自己內心的匱乏。當一個人承認他內心的需要的時候,他就跟自己有了一些連結。
  • 心理學:只付出不願意求助他人,暴露出你內心的自卑
    在人際交往中有這樣一種人,他們本身不善於處理人際關係。但是他們只要認定某人是朋友,幾乎就是一輩子的事情。可是他們內心又是自卑的,在維繫關係過程中,寧願自己付出也不會開口求助朋友。他們本身內心比較敏感,害怕遭到拒絕,他們更希望別人主動的理解他們、主動的幫助他們。他們的自尊心比較低,在社交中的需求也不大,僅僅是有朋友的陪伴和關注就夠了。
  • 人到中年,不要再炫耀這些,否則麻煩自己找上門來
    一個人之所以喜歡炫耀,大多是因為他內心空虛,他所炫耀的東西或許是他根本沒有的,就算有,那也只能證明他內心得不到充實。年輕之時,大家喜歡炫耀,而且也做過許多向他人炫耀的事情,那都無可厚非,等到他們年齡漸長,所明白的道理漸漸多了之後,他們自然不會再犯這樣的錯誤。
  • 人到中年,沒什麼值得炫耀了
    一個人越是缺少什麼,就越是炫耀什麼。從年少輕狂到逐漸沉穩,或多或少,我們都做過不少可笑的事,甚至荒唐的事情,還不知天高地厚地隨時炫耀一番。而經歷得越多,也就越明白,人生,實在沒什麼值得炫耀;安安靜靜地做好自己,才是最美的風景。
  • 這些話說的很在理:人生的幸福感,往往取決於內心的安靜
    因為只有遇到事情,人性裡的善或惡才會被激發出來。所以別用外貌和財富選人,而要用挫折、風波和平淡去選人。扛得起責任、同得了甘苦、守得住寂寞的,才是一輩子的戀人。真心娶你的人壓根不會講,只定期帶你見父母,帶你看房,要你過年留他家。整天發誓不分手的,基本都分手了。真心不分手的,會房產證寫你名字,讓你管錢,乃至於催你去登記。越說越不做,越做越不說,這是男人的天性。
  • 越沒有內涵的女人,越喜歡在朋友圈炫耀這些東西
    而朋友圈是一個我們表現自己的平臺,一般來說,活得越高檔的女性,越低沉,越不張揚,靜靜地追求自己的目標,活出自己喜歡的樣子,活出自己的生活態度,相反活得越抵擋的女性,越喜歡在朋友圈炫耀這幾種東西,特別在意別人的態度,虛榮心往往是所有女人最強的。越沒有內涵的女人越喜歡在朋友圈炫耀這些東西。
  • 內心「貧窮」的4個原因,你需要捨棄
    心窮,就會讓人智慧匱乏;智慧的匱乏,認知出現問題,這才是提升生命質量最大的敵人,害怕被人拒絕,害怕去施展行動。2、頹廢墮落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幸福感並沒有隨著物質的增加而增加,這是因為人們更多地陷入了一種頹廢的生活
  • 有這樣一種現象:女人越是缺這四樣東西,就越愛炫耀
    以前在書上看到這樣一段文字: 「女人大多是虛榮的,喜歡攀比,不甘落後。很多人越是缺少什麼,越不願承認,反而還要炫耀。」 深以為然。 其實這是很普遍的現象吧,不只是女人,男人也是,只是在虛榮心這方面女人更甚。
  • 缺少愛的人內心的細節變化
    所以說,有這幾種狀態的人,大多是長期內心缺愛。看到身邊的人,越來越獨立堅強了,其實都是因為沒有後路,被愛的人才敢任性生氣,而缺愛的人只能獨自堅強。有時候會特別害怕一個人靠近,也會害怕一個人離開,這種情緒會讓人很難去真正走進他的內心。感情這種事情,越是沒有安全感的人,越不敢相信愛,會因為一點小事,或者一個人的一句話,就變得崩潰,意志消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