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近一次陷入不安、焦慮、緊張、擔憂……等糟心的情緒是在什麼時候?
很多人馬上啞口無言。
因為一地雞毛的生活,因為焦慮無處不在的工作,因為高強度的學習……似乎壞情緒如影隨形。以至於有人說,成年人的世界,不快樂的天數總比快樂的天數多。
生活中,戒掉這五樣東西,相信你會越過越好。
1 戒掉無用的飯局和朋友圈
網上曾有一期熱門綜藝剖析了中國式飯局的結構:
請客的核心人物叫「局主」;又能喝酒,又會搞氣氛的叫「局託」;局託的局託,負責補漏周全的叫「局精」;最後買單叫「局奴」。
不少人篤定地相信,想辦成事兒,得靠飯局,把正事拐著彎地談,壞事換著法地繞,小心試探,話裡藏鋒。
常常是,飯沒吃幾口,反而喝出酒精肝,傷錢傷身之外,效果卻很一般。在飯局裡結交的大多數朋友,最後都變成了微信裡灰濛濛的頭像。
人脈是一場資源的互換,當你「沒用」的時候,你認識再多的人也沒用。
不要做一個被飯局毀掉的人,不要為了維持所謂的朋友圈去耗費心力,你需要的是一次次有價值的遇見。
戒掉無用的飯局,花點心思好好經營自己的人生:去讀書,收穫一個富足的靈魂;去會見老友,收穫更深厚的友誼;去陪伴妻兒,收穫更美滿的家庭……
2 戒掉無能的抱怨
作家畢淑敏說過:
對一個女性而言最有害的東西,就是怨恨和內疚。前者讓我們把惡毒的能量對準他人;後者則是掉轉槍口,把這種負面的情緒對準了自身。
這段話,其實對每個人都適用。
工作遇見爛人爛事,感情一團亂麻......我們每天有太多的事情,可以去抱怨。抱怨就像二手菸一樣,傷害自己和周圍的一切。
因為每一次重複自己的遭遇,又何嘗不是再一次往自己傷口撒鹽;垃圾情緒過多,也會讓身邊人不適和厭惡。
其實,誰的人生沒有艱難和坎坷呢?
聰明的人知道,抱怨除了浪費自己的時間,讓別人討厭之外,無一用處。與其花時間抱怨,不如把抱怨的時間轉化為行動,尋找可能的出路。
怨天者無志,怨人者心窮。
一個人真正的成熟,就是咽下抱怨,藏起牢騷,用一種更平和、包容的心態去看待發生的一切。
3 戒掉不切實際的空想
網上流傳過這樣一個段子,如果你不想工作了,建議你先做三件事:第一,照照鏡子,看看自己有沒有傾國傾城的花容月貌?
第二,看看自己銀行卡上的餘額,明白自己是否有足夠的財產?
第三,去看看新婚姻法,它會告訴你,「扶貧式婚姻」的年代已經結束了,凡事靠自己。
如果這三者都沒有:那就別想太多,先做再說。
好好工作,因為這是你安身立命之本。練就一技之長,因為這是你抵抗風險的能力。
我們為什麼努力?為了——年輕時不拖累生你的人;年老時不拖累你生的人。
4 戒掉長期的拖延
有句格言說:拖延等於死亡。
這句話絕不是危言聳聽,一時的拖延看似無害,長期的拖延卻會悄悄把你拖入深淵。
看過這樣一則寓言故事:一隻青蛙在路邊曬太陽,田裡的青蛙對它說:「快回到田裡來吧,路上車來車往的,多危險啊!」
路邊的青蛙曬得正舒服,便說:「急什麼,過一會回去也不遲。」
到了晚上,這隻青蛙還沒有回來。田裡的青蛙跑到路邊一看,才發現它不知什麼時候被車軋死了。
這隻青蛙就是我們很多人的影子。總以為拖一會兒也沒什麼大不了,卻不知道危機正在一點點向自己靠近。
真正的高手,早把拖延戒了。當你用實際行動拉開了與別人的距離,升職加薪自然也會來得更快。
這裡分享3個提高自律能力的方法:
下一次你想停下工作的時候,再堅持10分鐘。過了想放棄的那個門檻,就鍛鍊了肌肉。
在思想不集中之前,搞清楚你能持續工作的時間。下一次工作的時候,堅持多做10%~20%。
你的心思會在不同項目之間跳來跳去嗎?給下個月設定一個目標,專注於一件事情。
把所有分散精力的東西都放在一邊。開始專注,你就會發現一切都不難。
5 戒掉一味的依賴
看過這樣一個故事:有一次,蘇東坡和佛印禪師同遊杭州靈隱寺。
蘇東坡看到大殿上的觀世音菩薩手中掛著念珠,覺得很奇怪。
問禪師:「世人都在念觀世音菩薩的名號,希望能得到她的護佑,為什麼她手上也掛著一串念珠,她念誰的名號呢?」
佛印禪師說:「也是念觀世音菩薩。」
蘇東坡不解:「為什麼觀世音菩薩要念自己呢?」
佛印禪師解釋道,因為她比世人清楚,求人不如求己,靠人不如靠自己。
我們有太多掉進汪洋的時刻:有家要養,有工作要處理,有貸款要背,還要擔心漸漸變老的父母,所以總想找個人依賴。
但如果我們把全部的負擔都給對方,只會刺傷彼此。凡事總想找「依賴」的人,最後也會被「依賴」所困。
俗話說,靠山山會倒,靠人人會跑。人生中最牢固的靠山,只會是你自己。
成年人真正的自由,從戒掉依賴,自己扛事兒開始。
來源:人民論壇網
責任編輯:安心 ◇ 審核 :楊勇
[ 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網際網路是一個資源共享的生態圈,我們崇尚分享,傳播正能量。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報料關注西北信息報微信公眾號(xbxxbwx)留言或加編輯微信號:y609235490 投稿郵箱:xbxxbxm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