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總一條路走到黑?這3個思維陷阱,正在慢慢磨滅你的理智

2020-09-05 第一管理學派

長期以來,我們是否習慣於相信「前車之鑑,後事之師」的原則來對事情做出決定和判斷,即使經驗似乎不是每次都有用?

重要的是要知道,人們在做複雜的決定時會無意識地採用常規程序,而這些常規程序很容易導致我們陷入無形和不可察覺的思維陷阱。

它們深深地隱藏在我們的思維過程中,以至於我們無法識別它們,有些人甚至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掉進了陷阱。

事實上,我們陷入了無意識思考的陷阱,做了很多我們不需要做和不應該做的事情。避免這三個思維陷阱,學會更理性地思考。

一、為什麼你總是一條路走到黑

去電影院看電影,沒想到會踩到雷區,越看越無聊,但是不願意離開。畢竟,已經看了一半,而且已經花了錢,還是忍一會吧...

結果,真的坐在了最後。然而,一結束放映就記不起這部電影的片段了,感覺好像沒看過。因為不能放棄已經付出的金錢和時間,硬生生地浪費了一段時間。

A小姐已經在銀行工作了半年多了。業績的壓力和應酬讓她越來越不舒服。她曾經想辭職,但她仍然不能放棄這份工作。原因是:

我花了這麼多時間考試和求職,你想讓我浪費嗎?

不管是電影票和時間,還是A小姐為這份工作所做的努力,都是已經付出的代價,不可能收回,也就是所謂的沉沒成本。

我們總是沉迷於沉沒成本,這使我們繼續犯錯誤,即使我們知道決策中的錯誤。我們總是抱著一線希望來挽回我們的損失和面子,結果我們越陷越深,這影響了我們做出不恰當的決定。

很多事情都有很好的理由讓我們繼續下去,但是如果我們決定繼續做某件事僅僅是因為我們不能承擔已經付出的代價,那就不是一個好的理由。

你做了什麼並不重要,唯一重要的是現狀和你對未來的評估。理性一點,正如巴菲特所說:當你發現自己被困在一個洞裡時,最重要的是停止挖掘。

二、群眾的眼睛就真的雪亮嗎

「他們都這麼說。」

我們經常在一些對話中聽到這樣的話。當面對未知的事情時,人們經常會聽到大多數人都同意的話。

然而,有一句老話是這樣說的:「眾口爍金,三人成虎」。只要有更多的人談論它,即使它是一個謊言,人們最終會相信它,然後真相會逐漸被淹沒…

這就是「從眾效應」,因為它只代表了大多數人根據言語定義的行為和表達,而沒有確切地了解真相;它不但不能刺激對方的情緒,反而有利於建立良好的社會氛圍,使個人符合心理平衡。

盲目隨波逐流會扼殺你的創造力和熱情。

我們能做的就是減少盲目服從,用我們自己的理性來判斷對錯,堅持我們自己的判斷。在思考之後表達你的觀點,讓你的觀點合理且有根據,不要讓你觀點的理由總是「他們都這麼說」。


三、你看到的只是你想要看到的

為什麼古代皇帝身邊的臣妾更受青睞?為什麼好的建議會被忽視?

你有沒有注意到,當面對選擇,然後詢問別人的意見時,我們經常會無意識地尋找支持我們直覺和意見的信息,同時避免與我們的直覺和意見相矛盾的信息?

這是尋找有利證據的思維陷阱,所以不適合你口味的良藥往往是苦的,不適合你內心的建議總是不好的。

潛意識裡,我們傾向於先決定自己想要什麼。至於為什麼,我們傾向於以後再弄清楚。而且,與我們不喜歡的東西相比,我們喜歡的東西更容易吸引我們。自然,我們被支持潛意識偏好的信息所吸引。

但這並不是說你不應該下意識地選擇你想做的事情,而是你應該首先確定:這真的是一個明智的選擇嗎?

然後真正的問題出來了:

你真的是在收集信息以做出明智的決定,還是只是在尋找有利的證據來支持你想做的事情?

你必須坦白承認你的動機。

為了避免尋找有利證據的陷阱,我們可以提出一些反對意見並公開思考:選擇其他方案的最有力的理由是什麼?第二個最有力的理由是什麼?第三個強大的原因是什麼?

當尋求他人的意見時,不要問可能會帶來有利證據的指導性問題。另外,我們不能只聽朋友的。

我們不能只聽朋友的原因是兩個人可以成為朋友,所以他們的價值觀、愛好、思維角度和方式有很多相似之處。自然,盲點通常是相似的。

如果你看不見,他可能也看不見。朋友的意見通常只會鞏固你自己的地位和觀點。


結語

事實上,這三個思維陷阱並沒有什麼高深的奧秘,只是普通人容易犯的簡單錯誤。因此,當得出結論時,不要急於行動和發表,退後一步,仔細考慮這三個問題:

我忽略了相反的證據嗎?

我是否盲目地跟隨我內心的聲音?

有什麼證據證明我對別人動機的猜測嗎?

古人說:「吾日三省吾身。」如果我們在思考的時候能思考這三個簡單的問題,我們就能避免一些思維陷阱,做出更理性的決定。

就像井裡的青蛙只能看到天空的一面,思維的陷阱會讓你停滯不前,找不到出口。

跳出這三個思維陷阱,不要混日子,不要渾水摸魚,讓你的每一步都清晰,讓你的生活一天比一天清晰。

相關焦點

  • 一條道走到黑
    那是九十年代初一個出大太陽又吹大風的上午,我上了兩節課剛出教室,有人告訴我說辦公室來了個滿臉絡腮鬍子的人找。我就這樣懷著疑一臉茫然的見到了周發星。 記得我們談了兩個多小時,主要是聽他講,什麼詩人文章,什麼溫泉詩社,什麼山地文學,什麼民族的現代化等等,滔滔不絕,而我,直到他離開,還沒明白是怎麼回事。
  • 3種錯誤的思維方式,正在悄悄拖垮你的生活,你中招了沒有?
    他在書中將我們常見的不良情緒——「過分煩躁」,「過分內疚」,「過分焦慮」,「過分憤怒」歸結為3種錯誤的思維方式,正是它們影響了我們的判斷和行為,悄悄的拖垮我們的生活。正是憑著積極的思維方式和頑強的毅力,在人到中年之時,逆襲成為金馬獎影后。她分享過自己的一段經歷。有一次,在海拔很高的山區拍戲,她和朋友一起坐車下山,下山的路,一邊是山,另一邊就是懸崖。那天的霧很大,看不清前面的路,朋友很害怕,而她坐在車靠懸崖那邊的位置,知道車離懸崖還很遠。於是安慰朋友「不要緊,不是那麼危險,慢慢開車,熬過了可能就沒有霧了。」
  • 我們的認知,正在被這3種思維誤區毀掉
    認知能力,是一種非常重要卻總被人忽視的底層能力。所謂認知力,無非就是對世界萬物的判斷,你的判斷越接近事實,你的認知力就越高。大部分人的智力、能力都相差無幾,但出到社會後的幾年內,發展往往大相逕庭,其中除了機遇的因素,認知能力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想要提升認知能力,其實並不容易,我們一直以為自己足夠冷靜理智,殊不知每一個人看待世界的方式,都被外界深刻影響著。
  • 思維的陷阱
    在我們的人生當中會有各種各樣的陷阱,最常見的一種陷阱就是思維陷阱。為什麼會這樣說呢?因為我們所有的一切行為都是由思維決定的,也可以說現在我寫的每一個字,如果不經過思考的話,甚至於連一句完整的話都寫不出來。之所以會寫這一篇文章,是因為發現自己也總是會掉入思維的陷阱之中,所以想到通過寫一篇把自己的認識以及反思記錄下來,以達到開啟心智的目的。
  • 為什麼別人輕鬆愉快,而你越活越累?因為你沒有做到這3點……
    越活越累就是方法錯誤,這是非常簡單的道理。 那麼,如何活得輕鬆愉快?我們提出三點,希望能幫助你改變觀念,理清思維,讓你的人生自在愉悅。別人家怎麼樣,那是別人家的事情,隔壁要怎麼樣,那是他們家的事情,我們要把我們家做好,這叫作共識。 現在大家完全沒有共識,一個人一條路,只有一條船,有的要往東,有的要往西,開的人也不知道怎麼開。
  • 做人別「一根筋」,做事別一條道走到黑,否則吃虧的只會是你自己
    開始時還算景氣,慢慢生意蕭條,也就夠人工、店租費,利息都難以償還。身邊的朋友都勸他,改變下經營方向,做做電商,多途首發展,他就不聽勸,說堅持堅持就會好的。直到今年疫情虧損嚴重,直接關門大吉。在這本書中,讓我印象最為深刻的一點是:做人不能一根筋,做事不要一條道走到黑。面對不能解決的問題,大家情願一直糾結,也不願得到真正的答案。
  • 擺脫慣性陷阱,跳出思維困境
    其實,世界沒有什麼解不開的難題,走不動的時候,多數是因為我們身在其中,陷入了慣性思維的陷阱跳不出來。這個時候,我們需要沉澱下來,認真思考,擺脫慣性思維困境,換一種思維方式,就可能絕處逢生、柳暗花明。個人認為,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智慧型手機的普及,很多問題都能在手機上找到答案,久而久之,人就不需要過多思考,簡單地習慣於拿來主義。打個比方,經常罵人說「你個王八蛋。」但為什麼說是王八蛋呢?單論王八有綠的意思,但人家的蛋有什麼關係?其實最早罵的是人忘了根本,也就是「忘八端「八端」是指「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後來卻演變成了「王八蛋」。但基本上沒有人思考到底是什麼意思。
  • 女人出軌,通常為什麼一條道路走到黑呢?
    出軌的事情,男女都有,男人出軌,回頭的可能性還比較大,出軌歸出軌,還是要顧家的,而女人則不同,一旦出軌,可以淨身出戶,丟家棄夫,啥都不要,回頭的不多,通常來說,就是一條道路走到黑!封建社會,女人沒有地位,不接觸外界,女人談不上出軌,即使想出軌,也沒有那麼多的途徑,就像《水滸傳》潘金蓮,她的出軌,追求浪漫的小資情調,可是,武大郎太過於老實,木訥,不會哄女人,整日,就知道賣包子,日子長了,潘金蓮感覺乏味,無聊寂寞,結果,有個機會,她遇到了西門慶,因為出軌,她還命上黃泉路,多可悲啊。潘金蓮的悲劇,在這裡,說明了什麼呢?
  • 聽說領域最初選錯了,那麼之後就只能一條路走到黑了
    但是最近一段時間,小劉過得並不好,你能想像到月中之後,小劉的手裡僅剩下幾百塊錢的挫敗感麼,這幾個月來,小劉就是苟延殘喘的過著,但是工作不穩定,他也很無奈啊。家裡還找過算命的給他算過,說他在這個月會有新的機遇。但是,小劉自己卻並不是很相信這樣的推斷,因為,他認為,無論別人說什麼,但是如果你自己不去努力的話,那基本就沒有戲了。
  • 這三個思維陷阱,聰明的人都會避開
    來源: 人民論壇網遠離那些似是而非的思維陷阱要想遠離那些似是而非的為我們創造的思維陷阱,避免因為錯誤的認識走向精神上的崩潰。01人脈=實力沒有硬實力,人脈就是個笑話。你與人脈的距離隔著一個優秀的自己。002自省=自我貶低自我批判和自我貶低,或許是所有思維陷阱中
  • 總有一條路適合你
    問我為啥去那麼早,我說送孩子上學返回,順便買個菜做中餐用。她自言自語道:哎,女人帶孩子真辛苦!我回答:還好!她反問:為什麼來這買雞買鴨的都抱怨帶崽要接要送的很辛苦,只有你是個例外。於是她高興地說,「聽你這麼一講,我怎麼突然覺得自己做手頭這點活不是很辛苦反倒是種享受了,原來任何事情換個角度就不覺得累。」
  • 人生此起彼伏,留意這3個細節,它們暗示著你的生活正在慢慢變好
    人生總會大起大落,在不同時期會經歷人生的低谷,但低谷過後,必然是一條上坡路,咬咬牙,挺過去,就能看到另一幅風景。生活就是這樣,當你覺得很累的時候,其實你正在走的是這條上坡路。你可能無法一下子就看到結果,但不妨留意一下這個過程,看看是否存在這3個細節,如果有,這就意味著你的生活正在慢慢變好。
  • 男人掉入這4個思維陷阱,即使身邊美女如雲,也會單身
    中秋節馬上就到了,屏幕前面的你可能正在糾結要不要回家,因為回家就要被父母以及三姑六婆催婚,甚至會被拉著相親! 其實這個問題和錢和顏值無關,而和男生思維有關,有撩妹思維的男生,就算是身無分文,妹子也會出錢供他吃喝,沒有撩妹思維的男生。
  • 4個人性弱點,4個思維陷阱,不要犯類似的錯誤
    為什麼每個人都應該了解一些思維陷阱呢?因為我們每天都在做各種選擇和決策,而選擇和決策的過程就是一個思維過程,但是這個過程充滿了偏見和陷阱,思維很容易受本能和情緒、環境和對方話語、表情動作的影響,而做出錯誤的判斷和決策。
  • 人生不得不知道的三個思維陷阱
    遠離那些似是而非的思維陷阱要想遠離那些似是而非的為我們創造的思維陷阱,避免因為錯誤的認識走向精神上的崩潰。就必須堅信自己,將那些或許存在卻無法察覺、無法理解的可能性全部忽視,並且時刻更新自己的認識,讓自己的認識跟得上現實生活的變遷。01、人脈=實力沒有硬實力,人脈就是個笑話。
  • 為什麼你總這樣?| 祖傳焦慮了解下嗎?
    &34;——你是否也曾有過類似的疑問呢?為什麼我們明知道有比崩潰抓狂更好的解決方法,但還是經常失去理智、自我障礙呢?舉個慄子,&34;——道理大家都懂,但是即便如此,有時依然很難做到不被自己的負面思維影響。類似地,明明知道自我貶低無濟於事,我們卻還是會在犯錯之後打擊自己。
  • 這三大「陷阱」,正在拖垮你的婚姻,尤其是第一個
    每一段令人羨慕的幸福都經歷過各種坎坷,這其中有三個陷阱,最容易讓人迷失跌落。只有避開,感情才能穩固,婚姻才能長久。久而久之,他做什麼你都看不順眼,你說什麼,他都覺得厭煩。相處的過程中,如果你一直貶低他,他曾吸引你的地方慢慢減少,最後就落得滿身缺點,一無是處。
  • 能力既是優勢又是陷阱,你要先行動後思考
    這是什麼原因?一個人喜歡做什麼事,就會一直做什麼事,等到它變成自己的舒適圈之後,就沒有難度沒有激情了。 我們越是熟悉越是能力強的這些技能,越容易把我們牽絆在此時此地的當下。《能力陷阱》這本書告訴我們這樣做是很危險的,因為你現在所能夠想到的那個狀態,就是你此刻的認知水平巔峰,它很有可能會局限住你整個人生發展的方向和節奏,這就叫作能力陷阱。
  • 這三個思維陷阱,聰明的佛山人都會避開,對照一下你是不是
    要想遠離那些似是而非的為我們創造的思維陷阱,避免因為錯誤的認識走向精神上的崩潰。就必須堅信自己,將那些或許存在卻無法察覺、無法理解的可能性全部忽視,並且時刻更新自己的認識,讓自己的認識跟得上現實生活的變遷。
  • 失敗證明你沒能力?是時候改變你的思維模式了
    如果你在做一件事的時候,感覺到很累,那隻證明了一件事,你做事的方法策略有問題,相應的成功率也會非常的低。所以我們在一開始不要太在意技巧,重要的是改變思維。方向不對,努力白費,因為方法、策略、技巧、工具這些東西統統都能可以複製,但是唯一不可複製的是別人的思維。如果你用同一種方法總是收穫很少,那就是時候改變思維模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