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安不下小家,小城裝不下理想

2020-09-12 可可愛愛小怪獸l

不知道有多少人在年輕的時候,嚮往過燈火通宵的北上廣。懷揣著青春的夢想與熱血離開自己生長的小城來到大城市,準備施展自己的十八般才藝,勵志幹出一番名堂。可是作為一個異鄉人又哪有那麼容易在他鄉行走得很容易,縱使時間過去一年又一年,縱使年少時的青澀早已褪去,大城依舊讓人難以安家。

楊叔九一年來到上海,可謂是見證上海的發展與成長。現如今作為一個計程車司機的他,雖然總是工作到凌晨,但也還算是有著一份還算比較穩定且不錯的收入。然而距離來到上海,時隔二十九年後的今天,楊叔依舊是一個住在租來的弄堂裡面小房子的外地人。

和絕大多數滬漂一樣,他們每天扎進自己的工作從早忙到晚,父母,家人,孩子分隔兩地,過年過節也難得見上一面。問他為什麼不回老家,找一份穩定的工作,至少可以和父母孩子待在一起,也不至於錯過孩子成長,錯過對父母的陪伴。他回答說,大城市有大城市的壓力,小城市有小城市的安逸。如果不是因為有夢想,有理想,誰會來到這裡,背著生活的壓力艱難的行走。或許自己早已習慣這裡的大環境,這裡的生活節奏。也很很清楚的知道自己既不屬於這裡,卻又深深的依賴著這裡。

楊叔見過太多太多深夜拖著疲憊身影的客人 ,也見過太多被現實和生活傷得體無完膚之後,不得不選擇逃離這裡年輕人。其實在現實與生活面前,家和理想我們很多時候只能選擇一個,大城市給了我們理想,卻讓我們安不下小家。小城市給了我們家卻又給不了我們理想。

人們往往會在年輕的時候選擇理想,上了年紀之後之後想要一個安穩的家。這就是為什麼大家在年輕的時候。懷著滿腔熱血和希望,縱使知道大城市不容易,也要去闖一闖,拼一拼吧。你也是這樣想的嗎?異鄉人。

(以上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留不下的大城,回不去的故鄉…
    看了很多故事,我發現原來留不下的是大城,回不去的是故鄉。這點,不僅僅是在某乎的問題底下有看到過,我更是在踏歌的長篇小說《我和你的大城小鎮》中有讀到。《我和你的大城小鎮》主要講述的是在一線城市拼搏的楊溪和在三線城市留守的陶源的愛情故事。
  • 大城市容不下肉身,小城市容不下靈魂
    現在眾多打工的人的現狀,可以說,在改革開放大潮推動下,背井離鄉,遠離老父母妻子,外出打工,睡得比狗遲,吃的比豬差,幹的牛馬活。有許許多多的無奈與辛酸。可是雖然大城市的發展機遇多,但是城市的消費水平,人文環境等因素會壓得自己喘不過來氣。有人覺得小城市無法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只有大城市的那種「激情」的生活才能滿足自己的心理。
  • 留不下的大城市,回不去的小城市,困在大城市裡的小城中青年們
    所以,除了體制內,如今的縣城已容不下年輕人。久而久之,當地的經濟逐漸沒落,小城市的就業環境變得越來越差,本地人在當地找不到工作,所以大部分人都往外面去打工。為什麼選擇大城市?選擇大城市,是趨勢,是城市化發展的必然結果。
  • 雨後小城,我的家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自己的小城,也許是故鄉的小城,也許是你事業開始的地方,也許是因為一個人,愛上了一座城。。。我發覺自己越來越喜歡家鄉的小城,喜歡每個清晨,每個雨後,每個陽光燦爛的日子,喜歡這裡的一草一木
  • 大城繁榮與小城安逸
    大城市的繁華與小城市的安逸相比之下我會選擇大城市的繁華。雖然對大城市的生活充滿未知,但也渴望在筆直的辦公樓裡有一塊屬於自己的位置,也渴望在大城市的某個角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家。與其碌碌無為不如趁自己還年輕努力拼搏一把。
  • 伊對發布2020年小城青年情感報告:暖融融的「小城青年」們
    伴隨著三四線城市的崛起,「小城青年」作為一個文化和消費群體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據統計,中國的小城青年已超過 2億人,稱得上中國青年人群的新興「主力軍」。北京市婚姻家庭研究會會長、北京大學社會學系佟新教授表示,小城青年是一個特別需要被關注的群體,在中國城鎮化發展和高等教育發展的合力作下,接受過較好教育的年輕人處於一種兩難的生活境地。
  • 勤誠達正大城:背靠深圳光明科學城的「優質資產」
    原標題:勤誠達正大城:背靠深圳光明科學城的「優質資產」   2020年是深圳經濟特區成立40周年,同時也是粵港澳大灣區和深圳先行示範區建設全面鋪開、縱深推進的關鍵之年
  • 同城下的「異地戀」 | 監獄民警的大城小愛
    2020年4月中,呼蘭監獄民警張強迫不及待地飛奔到女子監獄大門前,他親愛的小女朋友拿著箱子正在等他,對視的一剎那,兩人抱頭痛哭。張強說:「這一年的經歷,她成熟了很多,不再像從前那麼愛鬧,反而給予了我更多的理解與支持,不得不說,我的小女孩兒長大了。」那個姑娘狼狽地扛起我們的家
  • 有多少異地戀,斷送在安家地點的選擇上
    一對情侶在大學期間戀愛了三年,畢業前就因為到哪裡工作,哪裡安家產生了矛盾,男生想在留在長沙發展,而女生想回江西老家,可以憑藉家中的關係,弄個事業編制,當時因為這個問題吵了很久,但是也沒有結果。男生留在了省會城市長沙工作,雖然是打工的,但他認為省會城市發展機會多,而且錢也賺的多。女生回到了江西老家,有穩定的事業編制,雖然錢不多,但一輩子餓不著。
  • 孩子,我把家給你安在了新疆
    導讀:孩子,我把家給你安在了新疆文|草草情感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情感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我把家給你安在了新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又回到小城
    新冠疫情的原因,2020年除夕之夜,萬家燈火旅遊業被按下了暫停鍵,然而出境遊到現在都無望恢復,我和先生雙雙「失業」。 經歷了一些事情,你才能真正的了解到其實生活,等你真的遇到了問題能幫你又真心幫你的人真的不多,你能做的是去扛,去面對。你才會真正的明白最好的感同身受不過是隔岸觀火,你也才明白不必逢人便撕扯那些曾經受傷的傷疤,插刀的是別人,拔刀的永遠是自己。也看清無論你順境,逆境堅定的溫暖的站在你身邊的人是誰。人在低谷的時候大概是對周遭人和事最一覽無餘的時候。
  • 海歸碩士回老家小城工作,被嘲「失敗者」,當事人:我掙得比你多
    ,在小城市的就業機會的確不多,回老家,也會面臨激烈的競爭,收入也會掉一大截。,一點也不差,五臟俱全,要啥有啥;只是就像那句話說的「大城市容不下肉身,小城市容不下理想」,年輕人在小城市留不住,不愛出門,不愛逛街,只要能上網,有電腦,對我來說,住哪裡都一樣。」
  • 伊對發布小城青年情感調查報告 走進小城青年的情感世界
    近日,視頻戀愛社交平臺伊對聯合北京市婚姻家庭研究會共同發布了《2020年中國「雲相親」中的單身小城青年情感調查報告》。伴隨著三四線城市的崛起,「小城青年」作為一個文化和消費群體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據統計,中國的小城青年已超過2億人,稱得上中國青年人群的新興「主力軍」。與此同時,「小城青年」這一群體的情感生活狀態也引發了社會關注。
  • 再大的儲藏櫃,也裝不下不懂放棄的心
    下夜班回來看到雜亂的家突然發現我什麼時候活成了自己討厭的模樣?小時候跟外婆生活,她是個愛乾淨的人。一個人三年不聯繫,你心裡已經把他忘了!一件衣服三年沒有穿,其實你已經不喜歡她了。應該拋棄了!而之所以不捨得丟棄,只是你不懂得捨得。而不懂得捨得的人,永遠過不好生活。所以大多數生活精緻的人,家裡從來不會雜亂不堪,如同垃圾場。
  • 小城生活——集寧
    ,吃著差不多的飯菜,這就是平凡的小城生活。或許在以前,小城缺少一定的公平,但隨著法治的健全,我相信小城會越來越公平。小城沒有大的發展,無非就是老一輩去世,新一代頂替,循環往復。小城你有一二百萬,會過的非常幸福,在大城市,你有一二百萬可能只夠付個首付,後面還有戰戰兢兢的三十年打工還款。小城的美女沒有多少,大多也沒見過啥大的市面,所以未來的幸福指數遠高於大城市的生活。如果在小城養一個孩子直到大學畢業,需要最低花費20萬元,那麼大城市可能會是這個數字的五倍左右。
  • 國慶返城,再大的後備箱,也裝不下父母的不舍和牽掛
    其實後備箱再大,也裝不下父母的愛,一點一滴都是無盡的不舍和牽掛。國慶假期結束,每輛返城的汽車,都裝滿了父母的不舍和牽掛。其實後備箱再大,也裝不下父母的愛,一點一滴都是無盡的不舍和牽掛。其實後備箱再大,也裝不下父母的愛,一點一滴都是無盡的不舍和牽掛。國慶假期結束,每輛返城的汽車,都裝滿了父母的不舍和牽掛。其實後備箱再大,也裝不下父母的愛,一點一滴都是無盡的不舍和牽掛。
  • 小城裡的年輕人
    她突然頓住了,只說了一句「我不知道,我好害怕選錯?」我突然想起了自己曾經也是糾結過這個問題的,但最後我還是選擇了距家2000多公裡遠的上海,當時的原因也很煽情,是我不想在自己60歲的時候反過來埋怨20歲的自己,為什麼當初沒有去看看這個世界?
  • 人生是個故事:少小離家,浪跡天涯,尋找心靈的家
    1.離家:家是生命的搖籃愛的港灣,在這裡我們咿呀學語蹣跚學步慢慢長大,但總有一天我們會離開它,因為這裡裝得下親情和愛,裝得下童心和叛逆,卻裝不下全部的情懷與夢想,我們註定要離開家,浪跡天涯。根也連著兒時的家,每天我們早出晚歸,為的就是讓兒時的情懷與夢想,在這裡安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