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人生短暫,放下內心的包袱,按自己的意願過一生!

2020-09-03 寂中日記

2028.8.27

記於晨間6:50

很多事情一旦牽扯到金錢,那麼它的本來意圖就變了,這幾天這種感覺尤為深刻。

在頭條號寫作和記錄生活、感悟目的很單純,就是促使自己不斷成長。這些天看到後臺顯示的收益(每天幾分錢),就有種衝動想靠這個去做一份副業。

所以,在利益的驅使下,看了一些怎樣提升收益,怎樣寫出爆文的教程。不可否認頭條號只要運營的好,確實很掙錢。

但對於我來說這不是目的,我還是會堅守自己最初的想法。這個平臺就是我的移動筆記本,可以隨時隨地記錄和翻看自己寫下的東西,促使自己成長。

放眼望去,這種為了金錢而工作的方式比比皆是。

在朋友圈看到有部分朋友的籤名:此生太短,按自己的意願過一生!這個道理大家都知道,就是做不到。

我們生活在物質的世界裡,就連最基礎的柴米油鹽都離不開錢,自古以來也都是一樣。尤其是我們生活在底層的老百姓,為了金錢在生活的泥濘裡掙扎。

就拿自己做個案例來分析,摸著良心回答是不是這樣?

我很喜歡馬雲說過的一句話,大致意思是:我們是在做一件有利於社會價值的事情,順便掙點錢。

的確需要這樣,需要分清先後和主次關係。現代社會氛圍給予我們年輕人一些錯誤的價值觀,認為有車有房是標配,有錢是衡量一個人成功的標準。

所以我們為了這些標準,可能幹著不是自己喜歡的工作,幹著自己儘管不願意,但又不得不加的班;為了追求這些物質生活,我們放棄了精神上的追求。

時不時新聞上就有報導,因工作壓力或者生活壓力的原因,走上絕路的。

靜下心來仔細想想,我們為了物質追求奔波勞命真的值嗎?

人生苦短,不要讓自己的內心被外界的環境所束縛,希望大家都能按自己的意願過一生!

相關焦點

  • 願你認識自己,按自己的意願過一生
    曾經做過一個心理測試,測試的內容是刨除雜念,閉上眼睛,看看眼前會浮現出一個什麼樣的人物形象,這個人物形象表示你此時的自我狀態。當時我的眼前出現了一個面目模糊、瘦小、黑黑的、離我很遠的人,像極了當時的自己。
  • 能放下生活過多的包袱,人生就會過得輕鬆得多
    大自然的唯美與嫻靜,才是人生應該追求的真諦。在繁華的洛陽城裡,一個年輕人繼承了父親的遺產和商鋪,加上從父親那裡學來的經商經驗,很快成了當地有名的財主。雖然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可是因為整天奔波在商海裡,心中始終悶悶不樂,他感受不到自己生活的意義
  • 【太雷隨筆】按自己的意願過一生
    其實是我那個時刻不懂得,人只有見識過若干種活法,對自己能夠擁有的活法才具備了想像力與執行力。距離沒能改變友誼,我們仍然每天習慣性的通過各種通訊方式聊天,就像依舊生活在彼此身邊。原來,環境真的能夠改變一個人,抑或,處於同一環境的其他人對自己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人的氣質裡,含著走過的路,讀過的書,和愛過的人。
  • 放下包袱,輕裝前行
    現在的年輕女性都很注意自己的身材,節食、減肥更是家常便飯。一個好身材對於女生來說是很重要的,而有這樣一個人卻因為自己的好身材而陷入了無盡的悔恨中。書中的第一個案例就是圍繞好身材展開的,一個師範學校的女生,在那個不發達的時代,在一群相貌平平的女生中脫穎而出,因為她擁有一副天生的好身材,是很多人可望不可及的。當時師範學校的學生普遍家境都不好,需要自己去做家教。
  • 人生短暫,善待自己
    人的一生總是受世俗的牽絆,親情的,友情的,愛情的,還有很多預料之外的…讓我們無法做到安之若素,氣定神閒!我們在不停的追尋,期盼,尋找一份不悔的愛情;期盼一段歲月靜好的溫馨畫面…傾其一生的夢想才知道,人生不過是夢幻泡影,露水閃電,苦苦追尋到的也不過是一場虛幻!
  • 修行,就是不斷丟掉這四個包袱
    人生起起落落,風風雨雨,誰都避免不了。 人生與其抱怨什麼,不如完善自我,拋棄抱怨的包袱,你才會發現生活的樂趣,擴展生命的深度。抱怨命運,不如改變命運。抱怨生活,不如改善生活。 在人生的旅途中,你是自己唯一的司機,千萬不要讓別人駕駛你的生命之車,你要穩穩地坐在司機的位置上,決定自己何時要啟動、要倒車、要轉彎、要加速、要倒車.....人生的旅途十分短暫,你應該珍惜自己所擁有的選擇和決策的權利,雖然可以參考別人的意見,但千萬不要隨波逐流。
  • 放下,獨處,是女人一生的必修課,你做到了嗎
    東情西愛/文女人總是容易被情所困,女人總是害怕孤獨,放下是我們一生必修的課程,會放下,姿態才會更優雅!死纏爛打的樣子真的不美只有放下一個不愛自己的人,才有機會去遇見更好的人,別以為失去是一種不幸,失去只是得到的開始,有的時候放下是更美好的開始,不要太過於執拗。能夠獨處的女人也孤獨,儘管有時孤獨會使她滄桑,但她知道,人的一生本質上就是獨行的...
  • 如果不按老公的意願做事,他就甩臉子摔東西怎麼辦?
    現實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家庭,不按照老公的意願去做,他就會生氣,生氣的程度按表現行為來說分為:1,自己生氣,生悶氣,不說話,甩臉子,摔東西等。2,與你吵架,質問你為什麼不聽話,甚至辱罵你。3.動手打人。只要你辯解不聽他的理由,他就暴怒,然後失去控制,動手打你。身邊三個層次的男人都有。
  • 餘生,放下別人的錯,解脫自己的心,好好愛自己
    人生之路各有不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軌跡。凡事看淡,一切隨緣,放下別人的過錯,原諒別人,就是善待自己,解脫自己的內心,開心過好每一天。不輕易批評別人,才會把目光投射在自己身上,反省之後大有長進,最終受益的還是自己。退一步講,容人之過,也是接納自己的不完美,允許自己卸掉多餘的心理包袱。
  • 餘生,放下別人的錯,解脫自己的心,好好愛自己
    做得再好也會有人不滿意,何不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呢?  一直在用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太過計較才會被世俗的眼光所束縛。後來把生活過成自己討厭的樣子。  一發不可收拾。人生之路各有不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軌跡。  凡事看淡,一切隨緣,放下別人的過錯,原諒別人,就是善待自己,解脫自己的內心,開心過好每一天。
  • 人生的兩個包袱
    置頂公眾號神指派了三個人,交給他們各兩個包袱,並且要他們在名為「人生」的道路上競走,目的地是叫做「幸福」的終點。 第一個人走得很痛苦,他覺得身上的包袱很沉重,幾乎把他壓垮了;他一路上汗水淋漓,每跨一步,就要流下一行眼淚。 第二個人走得很愉快,不過他走的速度很慢,漸漸地也覺得雙腿有些發酸。
  • 詩仙李白:我的人生我做主,按自己喜歡的方式過一生!
    他一生放蕩不羈,我行我素,快意恩仇,是當之無愧的「瀟灑哥」。其詩浪漫綺麗,飄逸灑脫,狂放之絕,無不至極。不受世俗羈絆,不為權貴所迫,不為境遇所困,只要精神的超脫,超然物外的安寧自在。年少輕狂,豪情萬丈,凌雲之志,皆化為仙人的詩意,一起來欣賞吧!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裡。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
  • 丟掉「偶像包袱」的人生,真的很爽
    承認自己混的差,承認自己工資低,丟掉包袱的她逐漸不在意別人的目光,通過自己努力買了車房,生活過的安然自在。麥家在《人生海海》中寫道:幸福是養自己的心,而不是養別人的眼。現實生活中,總有很多人活在別人的目光中。為了撐起自己成功人士的人設,貸款買一些原本負擔不起的東西,最後債臺高築,無力償還,生活過成了一團亂麻。
  • 沒有「偶像包袱」的人生,真的很爽
    承認自己混的差,承認自己工資低,丟掉包袱的她逐漸不在意別人的目光,通過自己努力買了車房,生活過的安然自在。麥家在《人生海海》中寫道:幸福是養自己的心,而不是養別人的眼。現實生活中,總有很多人活在別人的目光中。為了撐起自己成功人士的人設,貸款買一些原本負擔不起的東西,最後債臺高築,無力償還,生活過成了一團亂麻。
  • 容他人之過,接納自己的不完美,才能理順自己的人生
    人生短暫,生命匆匆,來日並不方長,餘生屬於自己的時間並不多,有多少人把自己愧對?為了別人的一句話,心情抑鬱,獨自哭泣;為了一個不值得的人,耿耿於懷,糾結痛苦;為了一件不值得的事,轉轉難眠,茶飯不思。明明是別人犯下的錯誤,自己卻生悶氣,為難自己,要跟自己過不去。明明是別人做得不對,讓自己不開心,傻得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傻得為別人的過錯買單,笨得為別人的事情折磨自己,憔悴不堪。
  • 去TM「三十而立」,老子就想按照自己的意願過完一生
    對於這一切,我只想說,去TM的,老子就想按照自己的意願過完一生。只要餓不死,就勇敢做自己的事情三十而立,那是孔子在他那個年代說出來的話。之前華大基因的老闆,汪建先生就說過,他給自己立了一塊墓碑,並且他公開展示過「這塊墓碑」,碑文上寫了120歲。他說:「自己會活到120歲,並且這只是個小目標,未來這將會是常態。」就目前來說,國家全面實現小康。
  • 畢淑敏的心靈課:愛才是人生的行囊,其餘都是包袱
    愛才是人生的行囊,其餘都是包袱!讀《畢淑敏的心靈課》,真正懂了上面這句話,就基本上夠了。因為這本書是畢淑敏老師作為心理診療師,把多年遇見的心理問題案例進行匯總分析,然後幫助我們提升心靈力量,做更強大的自己。放過了別人,放過了自己,你才能高飛。所有心靈上的傷痛,最後唯有愛,唯有寬容,才能治癒。
  • 善待自己,從學會放下開始
    讓自己每天鬱鬱寡歡,不能釋懷。雖然放下一段往事,放下一個人,都需要很大的勇氣。但現實告訴我們,該放下的都要放下,我們才能活的從容自在。帕瓦羅蒂放下了作為一名教師的誘惑,專攻歌唱事業,最終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夢想。電影《阿甘正傳》裡有一句臺詞:你得在向前走之前放下過去。
  • 別在乎別人說什麼,遵從自己的內心,勇敢做真實的自己
    楊絳先生曾說:「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後才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發現,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人生只有一次,這一生怎麼生活是自己的事。
  • 就算一息尚存,也要照自己的意願活著
    照自己的意願一息尚存,也好過聽從別人的安排虛張聲勢的過著淺薄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