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手心正在冒汗,發抖的食指始終對不準她的頭像。
指尖離屏幕越近,心臟顫抖得也越加劇烈,發出不適的酸痛在胸腔內逐漸擴大。
我還是點進去了……
這是我和她分手後第一次偷窺她的朋友圈。
我們和平分手,微信框裡僅存的最後兩句話,也可以說是最後三個字。
「分手。」
「嗯。」
這麼平靜的分手,似乎使人很理智。
腦子裡飛速轉動的回憶,找出一段段不滿意對方的行為,然後整理分析起來,最後總結出,我做了一個正確的答案。
一下午時間就可以消耗完兩年的戀愛,晚上又會自怨自艾,「我今天是不是太衝動了?」
我對自己說我放下她了,想刪掉她的微信。
但這種想法只是在腦海中匆匆過了一遍,就不敢再想第二遍,就連她的頁面都不敢點開了。
想刪掉對方的想法最後也演變成,
希望對方不要刪掉我。
二。
她朋友圈裡最新的一條動態,是今天剛發的。
距離我和她分手也已經有一個月時間了。
動態是一張她的自拍,我看了又看,普普通通,找不到一絲讓內心泛起漣漪的感覺。
我只是很平靜的在看。
我放下她了嗎?我對自己提問。
繼續往下翻,這些都是我看過的,之前她的照片,她拍過的風景照,分享的音樂和文章。
每一條我都又反覆看了好長時間,哪一條給她點過贊,和留過言。
看完後又默默的退出來,如同一天的太陽輪轉,默默交替掉月亮。
我很想把她朋友圈所有的照片保存下來,每一條音樂和文字也再收藏起來。
只是怕突然有一天對方把我刪掉,或設置成最近三天可見。
到那時我或許會更放不下她。
三。
漸漸的我偷窺她的朋友圈越來越頻繁,每一次偷窺完都會陷入一段回憶。
回憶完有時候很滿足,有時候只是嘆一口氣。
我想過對方會偷窺我朋友圈嗎?
給自己的答案是,她也會偷窺的。
就像許多事情都有牽連,有時我們可能會在同一個時間點內互相偷窺。
抱有這樣的想法,我所發的每一條朋友圈,並不是為了記錄自己。
大家也猜不透我想表達什麼,只有我自己知道,我的每一條朋友圈只發給一個人,也只有一個人能看懂。
又慢慢地隨著時間。
我點進去她朋友圈的次數,也越來越少,有時是一個星期,有時是一個月,也有時是一年。
這中間有無意翻到她點進去的,也有突然想到她才點進去。
點進去之後也會草草了事的看一眼,然後慌張退出。
直到對方把我刪掉。
最後。
她把我刪掉了,朋友圈裡一片空白。
只有一個新換的頭像,和下面的一小行字。
對不起啊,我不等你了。
這是她說的,又好像是我說的。
這段感情早就在分手的那天結束了,我用偷窺的方式得到了轉彎的延續。
其實在那一天也早就放下了,只是不願意相信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