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不該委曲求全,為了你自己,也為了孩子

2020-10-03 爸媽視界


昨天,收到了粉絲小野的留言。

「我媽終於撞見小三堂而皇之躺在主臥的床上,房內又是一出扭打哭喊的大戲,但我坐在客廳心裡只有深深的厭惡。

小野得知爸爸出軌,是三年前。小野記得,那天媽媽哭了很久,嚷著絕不可能離婚,接著爸爸摔門而出。

後來,爸爸回家越來越晚,給媽媽的家用也越來越少,而所有對丈夫的不滿,媽媽盡數發洩在了小野身上:

只要爸爸不回家,媽媽就站在她身後一遍遍數落丈夫的不堪和自己的不容易,罵她是討債鬼。

稍有不順心,哪怕是吃飯喝水這樣的小事,媽媽立刻暴跳如雷。

成績沒有達到要求,媽媽就用力用書打她的頭,用食指戳著她的太陽穴破口大罵。

她害怕冷冰冰的屋子,害怕爸爸看似慈愛的臉,更害怕媽媽猙獰的模樣和已經聽出繭的那句:

「要不是為了你,我早就離婚了!」

「我忍這麼久,還不都是為你好!」

她變得焦慮易怒,也越來越不愛說話。

直到一天放學回家,進門她聽見媽媽的哭喊聲。媽媽扯著一個陌生女人的頭髮,爸爸用力推搡著媽媽。

她本覺得自己會衝上去幫媽媽,但她沒有。那一刻,她只覺得渾身充滿負罪感,而這個家更讓她無比厭倦。

「我恨我爸不忠,恨小三無恥,但如今,我發現更恨我媽的懦弱和自私。」

曾看過這樣一句話:

「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真是特別一廂情願的想法,有些家,有些家人,有不如沒有。

深以為然。

為了孩子維持的家庭,傷孩子最深

如果婚姻不幸福,你會選擇離婚嗎?

中國家庭追蹤調查的結果顯示:約60%的家長認為,即使遍體鱗傷,也要不遺餘力地為孩子維持家庭的完整。

殊不知,湊合的婚姻,傷孩子最深。

「他不死我就不結婚!」這句話,出自三十歲的張軍之口。

十二年前,張軍撞破父親和鄰居出軌,多次警告小三無效後,他懇求母親離婚和他出去生活。

但母親為了給兒子保住房產不被小三奪去,寧願和丈夫相敬如冰。

而在母親的哀怨隱忍下,父親和鄰居繼續了長達七八年的婚外情。

父親的出軌讓張軍感到羞恥,母親的逆來順受讓他大失所望,他恨爸爸屢教不改,更恨媽媽「與世無爭」。

內心敏感,性格偏執,拒絕與父母的任何溝通,也不再考慮婚姻......

如父母所願,張軍成為了「完整家庭」中的一個工具人,卻也徹底對家人關上了心門。

所有的一切,是他對出軌父親和麻木的母親的報復。

教育家馬卡連柯曾說:「一切都給孩子,犧牲一切,甚至犧牲自己的幸福,這是父母給孩子的最可怕的禮物。」

湊合的婚姻裡,孩子看不到父母相愛。而父母之間的無盡怨恨,毀掉的是孩子對未來婚姻的嚮往。

當孩子發現父母為了自己犧牲了幸福,並不會讓他們感激,留給他們的只會是長久的惶恐和自責。

那些傷痕,將刻印在孩子心底,成為他們一生的烙印。

夫妻幸不幸福,孩子都知道

孩子總是把喜怒哀樂掛在臉上,成年人總願意把事情藏在心裡。

但千萬別以為孩子什麼都不懂,他們反而是夫妻感情最直觀的觀察者和體驗者。

婚姻好不好,孩子最清楚。

作家池莉曾在《來吧,孩子》一書中談到自己的婚姻:

女兒還在襁褓時,她總因小事與前夫吵得不可開交。好幾次她衝出家門,想著絕不回頭,但最後都因為女兒選擇委曲求全。

「忍字當心,白頭到老」,這八個字,成了池莉的信念。

女兒十幾歲時,池莉終於無法將這段婚姻繼續下去。

為了不影響女兒中考,她悄悄與前夫辦了離婚,甚至與前夫在同一個屋簷下生活了三年。

後來女兒住校,池莉搬離了這個家,但也沒有帶走任何私人物品:

周末她還要趕回前夫的家給孩子做飯,繼續給孩子偽裝一個完整的家庭。

直到女兒上了高中,池莉向女兒攤牌。殊不知,女兒早已發現藏在衣櫃的離婚協議書。

「離婚是你們兩個人的私事,我不會幹涉。照我看,你們也是不合適,離了好,如果早離可能更好。」

「那你恨媽媽嗎?」

「媽媽,做你想做的事。你的快樂就是女兒的幸福。」

孩子害怕的,從不是不完整的家庭,而是仇人般的父母;他們需要的,不是父母假裝和睦,而是父母給的安全感和愛。

當父母不再相愛,請不要固執地認為一個完整的家庭才是對孩子好。

婚姻不該是彼此的囚籠,家庭之於孩子的意義,從不在「完整」,而是「幸福」。

你要成全的,始終是你自己

「感情出現問題,就一定要離婚嗎?」

非也。

這世上,從來沒有兩個完美契合的伴侶,在漫長瑣碎的婚姻生活裡,難免會有一次又一次的危機。

各人處境不同,考量自然不同。

只是當婚姻走到分岔口時,夫妻雙方首先需要考慮的是:未來你們是否還能為彼此做出改變,感情是否還有轉圜的機會。

而孩子,只能成為其中參考因素之一。

不心生怨懟,不委曲求全,選擇能讓自己感受到愛的生活。

這樣,無論是放手還是重新來過,都是對自己,也是對孩子最大的尊重。

父母能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是成為快樂的自己。

幸福的童年可以治癒一生,別讓你的孩子用一生去治癒童年。

相關焦點

  • 該不該為了孩子保全婚姻?
    然而當這種「開放」表現在婚姻上時,方式卻顯得有些隨心而為了,例如離婚。但有時候離婚並不簡簡單單是一張紙,不是你拿走你的東西,我拿走我的東西,當兩個人相知相愛走入婚姻,有了愛的結晶,彼此間的羈絆就更為深刻了。
  • 我該不該為了孩子忍受名存實亡的婚姻?孩子成了我的絆腳石
    可是,他們在北京沒有自己的房子,生意失敗後,為了還債根本攢不起錢,錯過了在北京買房的最好時機,如今想要買一套離他們最近的房子,已經是非常困難的事情了,因為他們還有兩個孩子。,卻不知道是什麼使他們的婚姻變得如此,更不知道以後該如何繼續。
  • 為了孩子結婚,為了孩子不離婚,婚姻的重量孩子承擔的起嗎?
    我一時竟無言以對,不知道該回復她句啥好,想了半天,只好回復了一個「暈」。這樣一來孩子高考完走了,一家的壓力得到釋放說不定就不用離婚了;二來能避免撕破臉在法庭上爭孩子,給孩子造成心靈傷害,堅持到他上了大學成人後再離,孩子就不用面對這樣的事情了;第三點,他說不要對父母說「你們去過自己的生活」, 有孩子之後,孩子就是父母最重要的生活,作為孩子,當你體會到父母為了你堅持著不離婚的時候,你不應該把這理解成情感綁架,而應該明白這是人類最偉大的天性。
  • 在不幸的婚姻裡該為了孩子而將就嗎?
    關於這個話題我覺得還是在於自己的心。我聽過大部分人說婚姻不幸福的時候,都會說為了孩子怎樣怎樣,就一直堅持著。可是沒孩子的時候你的婚姻幸福嗎?孩子會跟你一輩子嗎?尤其現在的孩子越來越聰明,有些事情即使不說,他們心裡也有自己一定得想法。有時候我們之所以說婚姻裡是為了孩子在將就,不如說自己心裡放不下那份當初的感情。試想一下等孩子過上住宿的生活,離你越來越遠的時候,你會選擇離婚嗎?大部分情況下肯定是不會離的。
  • 從薛寶釵到于鳳至、張幼儀:女孩們,別為了愛情委曲求全
    並不是你付出的越多就越是能夠增加收穫幸福的機會。&34;愛情本來就應該是兩個人的共同付出,任何一方的不平衡付出都會使愛情的天平失去平衡。知道林黛玉已經逝世後,為了能在夢中和林黛玉相見,就一個人搬到另外一間屋子裡去睡覺,將薛寶釵獨自一人留在洞房裡。薛寶釵也選擇一個人默默地承受這一份痛苦,任由賈寶玉去胡鬧。薛寶釵這樣完全就是一再地委曲求全,一直在成全,一直在付出。賈寶玉守著這樣一個懂事的薛寶釵就是不知道去珍惜,寧肯最後去出家,也不願意和她相伴一生。
  • 彭華勇:為了孩子,該不該離婚?
    夫妻倆都無可奈何,但是依舊指責怨恨對方,覺得都是對方造成孩子現在這個樣子。張女士諮詢我,為了孩子,該不該離婚?這是很多家長諮詢過的一個問題。關於這個問題,我想分享幾點。第一點,能不離婚儘量不要離婚。現在網絡上很多的聲音,幹嘛要為了孩子,兩個人硬要湊在一起,不合適乾脆分開,我不否認這種說法,有他的理由。但是,作為一個。在一線接觸大量教育案例的老師,我看到了太多無辜的孩子,因為家庭的破裂而出現各種嚴重的教育問題乃至心理問題,甚至精神問題。所以離婚了,大人是輕鬆了。但是孩子從此就是跟一方生活和另一方往往就見面少了,孩子的世界裡面,他的愛往往不再完整,他心中的創傷往往一輩子也難以撫平。
  • 我們的愛情早已經死了,無望的婚姻,該不該為了孩子繼續
    婷婷氣得說不出話來,沒想到她老公居然又拿起手機向婆婆告狀,說婷婷不想給她洗衣服,還在家鬧情緒。婷婷幾次想要放棄這段莽撞的婚姻,但搖擺之間,她發現自己懷孕了。又憂又喜,最後她下定決心,為了這個孩子要努力去適應婚姻。然而孩子的出生並沒有改變他們之間的關係,婷婷也試著去討好婆婆,但每次都會碰一鼻子灰,無論她再努力,婆婆總能挑出毛病來。
  • 婚姻,該不該為了孩子而湊合?終於找到答案了
    婚姻本是美好的,令人嚮往的,嫁對人是幸福的,可偏偏現實是殘酷的古人的美好語句: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在現代這個開放的社會,有多少人能做到這一點。從小到大,我們都是受「寧拆一座廟,不破一樁婚」的婚姻觀教育長大。有人要離婚,總有人勸:「為了孩子你還是湊合著過吧,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比什麼都重要!」
  • 為了孩子的婚姻卻偏偏保護不了孩子
    許久,亦芳開始訴說自己的期待,對兒子的,對丈夫的,對自己的,還有很多的失望和不滿。她說,如果兒子的狀況惡化下去,她不知道自己依靠什麼活下去……趙威深受觸動,安慰妻子說:「你也別太難過了,其實我對你,不是你說的當空氣,我只是怕把關係搞得更糟,不知道該怎麼做,才裝出一副不在乎的樣子。」我也提醒亦芳:「你倆有矛盾,但在孩子的問題上,的確是『一起』的。
  • 鍾麗緹說:不會為孩子勉強婚姻,普通人,該不該為了孩子將就婚姻
    當婚姻裡沒有了愛,當夫妻只剩下爭吵,那要不要為了孩子堅持下去?這是一個現實問題,也是困擾著很多人的問題。我看過這樣一個評論是一個人勸一個婚姻出現問題想離婚的女主公,為了孩子就不要離婚,不然孩子會很可憐的。然後,在她的評論下有個人回覆說,千萬不要說為了孩子將就婚姻,我父母就是經常爭吵,甚至動手。
  • 離婚四年的我,如今該不該為了孩子而選擇復婚?
    兒子出生之後,因為婆婆那時候還沒有退休,所以我只能選擇委曲求全一個人在家帶孩子,每天除了要帶孩子之外還要洗衣和做飯,其中的苦和累真的是不能言喻。我以為我的委曲求全可以博取婆婆的諒解,可是事實並沒有我想像的那麼簡單,從我兒子出生之後婆婆就再也沒給家裡出過一分錢,全家人所有的經濟開支全部都落在我老公一個人身上,收入和支出已經嚴重不成比例,老公也是壓力山大。
  • 該不該為了孩子不離婚?沒必要,「家庭功能」比「家庭結構」重要
    最近湖南臺有部熱播劇叫《我才不和你做朋友呢》,講述的是一個3個月大時父母就離婚了,由母親獨自撫養長大的女孩,因為母親的急躁、吹牛、不負責任而與母親產生隔閡,偶然的一天女孩穿越回了母親的高中時代。女孩看到了母親在她同樣年紀時過的無憂無慮的生活,督促母親好好讀書,還踹了自己未來父親狠狠的一腳,警告母親遠離未來父親。
  • 為了孩子,不離婚可以嗎? 不離婚?教會她從小就要委曲求全?
    婚姻不是一個人的一時衝動,每個家庭成員的舉動都要對整個家庭負責,我們可能覺得一個人什麼都做不了,但是一個家庭成員真的可以讓別的人什麼都做不了。 既然選擇結婚,便是選擇了一種責任,需要彼此陪伴,需要共同贍養老人,撫養孩子,一同承擔生活的點點滴滴,或是快樂,或是幸福,或是艱辛。 可是真正能白首的婚姻真是少之又少。相愛的人總被上天妒忌,痴情的人總是遇人不淑。
  • 與其在婚姻裡委曲求全,還不如讓自己更好
    兩個人經常因為一點小事兒吵架,老公漠不關心,婆媳關係得不到解決,孩子叛逆。你的委屈求全,你以為你自己換來的是婚姻的長久與安穩。當初兩個人從甜甜蜜蜜的戀愛,到步入婚姻,對美好婚姻生活的嚮往,覺得為她洗衣做飯,相夫教子也心甘情願。
  • 婚姻中,夫妻兩個人想要離婚了,到底該不該為了孩子而湊合?
    每一個人都希望能夠找到那個對的人,都渴望擁有幸福美滿的家庭,只要這段婚姻還沒有走到最後一步,彼此還是希望可以將就著過下去。畢竟一方面是為了自己著想,另一方面也是為自己的孩子著想,畢竟一個完整的家庭對孩子的成長是非常重要的。
  • 那些為了孩子而湊合的婚姻,後來都怎麼樣了?聽聽她們的說法
    然而很多人卻不願意正視這個事實,明明婚姻已經千瘡百孔,無愛無性了,卻依然堅持不離婚,選擇將就過日子,他們堅持的理由就是「為了孩子」。殊不知,湊合的婚姻,給孩子的傷害最大。但是母親為了給張峰保住房產不被小三霸佔去了,選擇忍氣吞聲,和丈夫繼續生活下去。父親不顧臉面毫無責任的出軌行為讓張峰感到羞恥,而母親的逆來順受與世無爭又讓他大失所望。他恨父親屢教不改,更恨母親的懦弱。這一切讓張峰形成了敏感,偏執的性格,拒絕和父母溝通,對婚姻不抱有希望。現在母親雖然後悔當初不離婚的決定,但是現在她只能眼睜睜看著,這場湊合的婚姻,給孩子帶來的無盡傷害。
  • 「為了孩子維繫的婚姻」
    婚姻和感情相輔相成,有些婚姻因為感情而長久,有些婚姻卻因為感情的淡化而破裂。婚姻和孩子之間,又有扯不斷理還亂的關係。有些夫妻婚姻破裂了,卻為了孩子而繼續在一起,但這種生活真的幸福嗎?沒有感情的夫妻,應該為了孩子而維繫婚姻嗎?
  • 命運對我很不公平,兩次遇到渣男,但是為了家庭,我委曲求全
    對於農村家庭來說,在當時能找到城裡對象是很不錯的,對象來家裡一次,經過一次的見面,家人不同意,想著這麼優越的條件,以後再找這樣的條件估計很難,也許是自己的虛榮心和年齡的驅使,我執意要同意這門婚事。 婚禮進行的很順利。就在結婚的當天下午,一個女人來找我的老公。我當時的心❤️都碎了,結婚的那天晚上我都不知道自己是怎麼度過的。當時就想過離婚。
  • 你會為了孩子,不離婚嗎?
    01該不該為了孩子選擇不離婚?在不那麼幸福的婚姻裡,為了孩子,該選擇硬撐?還是離婚?這個問題的答案也許並不是非黑即白。根據民政部2020年最新的數據統計,中國當前的離婚率高達40%。婚姻不幸的原因有:經濟負擔重、不良嗜好、婆媳不睦、性格不合、家庭暴力、一方出軌......等等。
  • 最大的鍋:為了孩子,我要不要去挽回這段婚姻
    「孩子還小,需要父母親的陪伴,需要給他一個完整的家。」「如果我跟孩子爸離婚,不知道該如何面對孩子,以後孩子會不會怪我呢?」諸如此類。如果你是抱著「為了孩子」的心去挽回這段婚姻,那麼在未來這段婚姻路上,你也必將選擇忍受婚姻不睦帶來的傷害,選擇壓抑自己內心的情感訴求。